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314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docx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是恩格斯在总结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自然发展史,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总结出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它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

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也是不断提升的。

《自然辩证法》阐明了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社会、科学、历史的观点,是对人类科学探索的总结和预测。

它的产生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范围:

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参考文献来自:

龚育之孙小礼《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

都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区别:

在对待自然上,后者偏重哲学思考、前者偏重自然观。

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后者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前者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

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区别:

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

STS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参考文献林坚《STS研究与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

(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也可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互、共同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有机系统。

人与自然存在依存关系:

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本身。

所以,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从历史进化角度、现实角度和人类发展对自然界的依赖的角度,可以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没有自然界存在这个前提,就不可能有人类,更不可能有人类生存的发展。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本身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2)从现实世界的角度,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

    3)恩格斯说过:

人首先依赖于自然;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界。

2、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主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我们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应从教育、法制、政府职能转变等角度着手努力。

首先,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教育的重要性,让全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这个热心和信心,使其在道德上进行接受潜移默化地教育。

其次,使得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制度化,积极强调它的重要意义,严格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对忽视环境而滥发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鼓励绿色行业或企业及个人,配套相关的措施,避免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沦为只是口号。

最后,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为政绩考量,广泛地动员和鼓励全民生态文明建设。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积极响应、携起共进、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善待地球,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383-384页.

[3]常江,王忠民.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112-116.

[4]张新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战略框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02:

15-24.

[5]姚站军,蔡衍宁.从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审视到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

40-43.

[6]叶峻,杜永吉.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科学发展观[J].社会科学研究,2005,02:

45-50.

有些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

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也有些有见地的科学哲学家认为: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1.何谓科学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一般生产力

第一,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真正的知识”,“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

第二,感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

第三,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学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是一般生产力。

第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和资本结合起来,就成为资本家统治的工具而“迫使反叛的工人就范”。

2.何谓科学假说?

对科学问题网络的梳理和思考,将产生对科学问题的解答。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预先在自己头脑中作出的假定性解释。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可能方案。

3.请基于你的学科背景给出理由,捍卫或者反驳其中一种立场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

我是支持“科学始于问题”的。

我们可以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科学始于问题”。

不论逻辑证伪主义还是历史主义,还是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关联主义都把科学问题视为科学认识的起始点,实破了传统逻辑经验主义坚持的科学始于观察及其概括的不合理性,启示人们科学认识实际也应该是从科学问题开始的,即使观察、概括也是带着问题为解决问题的解题活动。

只要是科学认识无不始于科学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认识均源于人类实践,科学认识也是人类认识的一种,理所当然也要从实践开始。

实践是人们从事活动的一切物质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目的,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作为科学认识逻辑起点的科学问题是科学主体对科学客体质疑而产生的观念,是反映科学认识中形成的各种疑难和矛盾的一种理性思维形式。

参考文献

[3]李征坤.“科学始于问题”辨析与正确回答--对当代西方主要科学哲学家的科学问题观的评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

54-58.

[4]周秋蓉.科学研究始于问题[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02:

43-46.

(1)对技术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

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

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

技术作为人对自然地一种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产生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之中。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

他提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571.

,“所以文明的进步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体的权力。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267.

“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探讨。

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资本的逐利本性驱使技术沦为资本家牟利的工具,这是技术应用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把技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非理性动力中解放出来。

(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

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具有巨大的正面效益,另一方面又同时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的发展不应当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不利于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乃至威胁影响到人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马克思曾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异化问题,指出了技术对当时工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他指出,“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具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

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不仅有越来越多技术引发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的出现,它们的后果与影响也愈加深远和巨大。

核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经济高效的核能,也创造了毁灭性的核武器,核泄漏的危险和核战争的阴影无时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网络拉近了世界的距离,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也造就了一个难以管理的灰色地带,导致了新的犯罪形式的出现,也对社会稳定和安全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1.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 应当从技术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上看待技术价值问题, 从而要求从技术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关系上理解技术观的实质。

 只有这样, 才能树立科学的技术价值观。

 从其自然属性来看,科技是以最客观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求证真理,以最简单易懂最朴实无华的方式来描述一个事物,一个理论,解决一个问题,描述一个现象。

他们都是以中立的不带有偏向的方式来研究问题。

从其社会属性来看,科技对人和社会具有价值,在使用中科技之于人会被带上人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把握科技带来的成果。

2.科技研究有无禁区?

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科学研究有无禁区这一问题。

不能简单地用应设置或不应设置来回答。

应该在有无禁区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思想上应该保持非功利的自由态度,在实践中,应该考虑到社会等因素对它的影响,兼顾伦理评价的作用。

从科学发展来看,科学是没有禁区的,科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在法拉第演示了电磁感应实验后,有人问他那有什么用。

法拉第反问道:

“婴儿有什么用?

”即使是大人,也未必都有用,甚至可能起坏作用,但是我们能够就因此“不管好坏”扼杀婴儿,甚至禁止生育吗?

科学的无禁区在于其能保持科学探讨的自由与灵活,为发掘真理与确保其客观性提供助力,但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条件下看,科学研究有禁区,因为受当时科学研究的状况,社会发展程度和人类的认识程度决定的。

3.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造福人类,在医学、天文学等领域不断地实现人类拓展的可能性,延伸着人类的发展。

目前来看,我们应该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长期维持与拓展的技术,在技术的使用中也要实现与自然社会的平衡,科技本来是中立的,不带有任何价值取向,所以要求我们在使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利用科技实现负效应,包括设计科技伦理的问题。

4.试从某一案例入手,分析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哪些伦理问题?

人类基因编辑在CRISPR技术的帮助下,能快速高效地修剪、切断、替换或添加DNA序列,大大降低了基因编辑的门槛,《自然》杂志的一篇社论提到,对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也许在消除遗传学疾病之外,甚至会改变外在容貌,最终导致“定制婴儿”。

 其伦理问题包括,技术工作者所应遵循的一般道德规范问题,用技术的动机和效果的道德评价问题, 技术伦理与技术立法之间的关系问题, 高技术发展对人类传统伦理的影响问题等等。

 技术发明与创新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同时还要符合人类的目的; 在实施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与处理人类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利益、 局部与整体利益、个人与他人利益、当代与后代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的行为才是合乎道德伦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自然辩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5

          2.崔伟奇.科学与价值关系问题的意义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

          3.熊卫民.科学是不是价值中立的?

[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

         4.武高寿.科学无禁区技术有限制[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05(21)

科学家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吗?

如果有的话,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我认为学家应该为自己的研究承担伦理责任,我支持第三种观点即科学家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负有道德责任,而且还有义务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

比如促进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增进人类的福祉、促进科学传播与技术推广、对科技应用进行评价及预测以趋利避害等。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以贝尔纳为首的一群英国科学家首先明确地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尖锐地突现出来,并使得科学共同体对其“社会责任”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和平运动是科学家对其社会责任的觉悟的总爆发;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科学共同体提出了新的“社会责任”问题。

回顾这一问题的产生于发展过程,我们发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不是从来就有的,只有当科学的社会影响成为某种社会问题时,才有可能和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而且在不同的科学和社会条件下,科学家所关注的社会责任也有着不同的内涵。

探讨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应该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

一是从科学家劳动的性质出发,结合科学家这一社会角色存在的必要性展开研究;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在不同时代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变化和发展。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不仅表现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还表现在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中,这是科学家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延伸。

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性的,这就要求科学家具有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做出新发现和新发明,不断提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从而揭示出新规律,增加新知识;

在科学的传播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人的认识能力不足会造成人们对科学和科学技术产生错误的认识。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不是单纯的科技创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是一种长效责任和全局责任。

学家的社会责任应该说既不是关乎科学家个人名利得失的小事,也不是关乎某一组织甚至国家利益的局部责任,相反其却应该而且必须是对于整个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所应担负的道义责任,是一种对于整个人类命运与发展前途的顶层关怀。

科学家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带动社会中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纠正人们对科学和科学技术的错误认识,帮助社会梳理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孙孝科.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不是什么与是什么[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

肖德武.当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莫少群.“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由来与发展,2003(6)

1、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有哪些?

    

(1)物质层面: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推动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且推动着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扩大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也增进了人类的健康;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2)精神层面: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推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战胜迷信和愚昧以及解放思想的精神武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直接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成果还被越来越广泛的吸收和应用到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中去,有力的推进着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进程。

    (3)社会变革层面: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制生产关系终于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它不仅推动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思想上层建筑的变革,也推动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会影响到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促进政治的民主化和社会进步。

2、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表现?

    一、人口问题:

现代科技使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

人口激增和工业过快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地球上可供使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趋于枯竭。

首先是水资源紧缺,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都大幅增长,城市人均月用水量大大超过农村,工业企业排放污水可以让一整河流的水成为死水。

其次是土地资源,工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一轮“圈地运动”,工业用地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萎缩,大片良田被钢筋混凝土覆盖,森林的滥伐和植被的破坏使土地荒漠化严重。

第三是矿产资源,根据目前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自然资源消费每年增长2%,到2050年,人类需要的资源将增加一倍,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

    二、环境污染:

现代科技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副产品破坏生态环境,环境污染是指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科技对生态环境的造成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二是水污染,水是生命之源,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水体本地值和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破坏了水体原有的性质和用途。

三是固体废物污染,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工业废料和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重,这些固体垃圾侵占土地,改变土壤结构,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

四是核污染,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

    三、人类由于过分依赖科学技术造成种种精神困惑和异化问题。

随着信息的大幅度更新、高速流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人们要适应新的变化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忙于学习、忙于工作、忙于竞争,这势必加快生活节奏、造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紧迫感。

科学技术对智力的支配,已经一般地扩展到操纵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无意识的领域。

人以内部精神上的丧失为代价去获得外部物质上的成就。

无限制的技术化的灾难性后果,是人的存在的丧失,人的异化。

3、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科学的崇拜呼唤出了无以伦比的生产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因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其中尤以近现代以来对自然和生态的破坏为烈。

例如,核技术可以用来建核电站发电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毁灭人类。

克隆技术可以用来治疗疾病,也可以用来制造怪物。

科技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也可以让人精神崩溃。

因此,科技这把剑是双刃的,益处和弊端相生,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降低负面效应;从而能够创造价值,减少损失。

4、科学技术能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为什么?

    科技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认为科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科学技术,只是一个催发剂,只是在加速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生产关系调整。

而各个阶级的政治利益矛盾是不可以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只能通过政治的方式来处理。

科技更多的是针对技术问题,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比如社会关系,伦理道德,还有人文方面的一些问题科技是无法解决的,科技不是万能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信念:

虽然到目前为止一些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但是它明天可以解决;如果明天它没有解决,那么后天它可以解决;后天它还不能解决,它将来一定可以解决。

由于科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物质上的成就,以至于我们相信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归根结底,这只是一个唯科学主义的信念。

这个信念是有害的,而且更严重的是,这个信念本来就是不可能得到验证的。

参考文献:

[1]兰毅辉.科技有害假设原则及其对科技发展的正负面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117-121.

[2]吕乃基.科学技术之“双刃剑”辨析[J].哲学研究,2011,07:

103-108.

[3]邹成效.科学“双刃剑”解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10-13.

[4]周德海.“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质疑[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22-28.

[5]周正富.关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讨论[J].科技创新导报,2013,03:

254.

[6]刘伟杰,马艳红.双刃剑,科学还是技术?

[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2:

203.

第九周

根据一些有识之士的诊断,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的困境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或者分裂。

根据他们的理由,在教育体制上,专业教育的分科化已使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相隔绝;在学科性质上,科学的日益强势和科学自诩的与价值无涉使得受教育者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如此等等。

然而,“科学”和“人文”究竟分别指的是什么?

它们的目标是什么?

又在何种意义上说它们之间存在对立或者鸿沟?

科学与人文之间是否存在融通的可能?

又该如何融通呢?

请自行查阅有关“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或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