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42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doc

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习题解答

第六章相平衡

6-1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C,相数P及自由度数F:

(1)I2(s)与其蒸气成平衡;

(2)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和CO2(g)成平衡;

(3)NH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衡;

(4)取任意量的NH3(g)和H2S(g)与NH4HS(s)成平衡;

(5)I2作为溶质在两不相互溶液体H2O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解:

(1)S-R-=1-0-0=1;P=2;F=C-P+2=1

(2)S-R-=3-1-0=2;P=3;F=C-P+2=1

(3)S-R-=3-1-1=1;P=2;F=C-P+2=1

(4)S-R-=3-1-0=2;P=2;F=C-P+2=2

(5)S-R-=3-0-0=3;P=2;F=C-P+1=2

6-2常见的水合物有

(1)101.325kPa下,与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有几种?

(2)20℃时,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可能有几种?

解系统的物种数S=5,

即H2O、、。

独立的化学反应式有三个:

则R=3

没有浓度限制条件

所以,组分数C=S-R-=5-3-0=2

在指定的温度或压力的条件下,其自由度数F=C-P+1=3-P

平衡条件下F=0时相数最多,因此上述系统最多只能有3相共存。

6-3已知液体甲苯(A)和液体苯(B)在90℃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和。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今有系统组成为的甲苯-苯混合物5mol,在90℃下成气-液两相平衡,若气相组成为,求:

(1)平衡时液相组成及系统的压力p;

(2)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物质的量n(g),n(l)。

解:

(1)理想液态混合物,A、B均适用拉乌尔定律,故有

(1)

(2)

由式

(1)及式

(2)得

(3)

(4)

联立式(3)与式(4),解得,

(2)根据杠杆规则

6-5已知甲苯、苯在90℃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54.22kPa和136.12kPa。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取200.0g甲苯和200.0g苯置于带活塞的导热容器中,始态为一定压力下90℃的液态混合物。

在恒温90℃下逐渐降低压力,问:

(1)压力降到多少时,开始产生气相,此气相的组成如何?

(2)压力降到多少时,液相开始消失,最后一滴液相的组成如何?

(3)压力为92.00kPa时,系统内气、液两相平衡,两相组成如何?

两相的物质的量各多少?

解:

(1)与开始产生气相平衡的液相,其组成同原始液态混合物,所以气相的压力为

气相组成为

(2)与最后一滴液相平衡的气相,其组成同原始液态混合物

上两式联立解得:

(3)

原始液态混合物的组成为

6-6101.325kPa下水(A)-醋酸(B)系统的气-液平衡数据如下:

t/℃

100

102.1

104.4

107.5

113.8

118.1

xB

0

0.300

0.500

0.700

0.900

1.000

yB

0

0.185

0.374

0.575

0.833

1.000

(1)画出气-液平衡的温度-组成图;

(2)从图上找出组成为xB=0.800的液相的泡点;

(3)从图上找出组成为yB=0.800的气相的露点;(4)105.0℃时气-液平衡两相组成是多少?

(5)9kg水与30kg醋酸组成的系统在105.0℃达到平衡时,气、液两相的质量各为多少?

解:

(1)根据题给的数据,画出在101.325kPa下水(A)-醋酸(B)系统气-液平衡的温度-组成图,如下图所示。

(2)由图查得xB=0.800的液相的泡点为110.2℃。

(3)由图查得yB=0.800的液相的露点为112.8℃。

(4)由图查得105.0℃时气-液平衡两相的组成为xB=0.544,yB=0.417。

(5)MA=60.052,MB=18.015,yB=0.417,xB=544

系统的总组成

系统总量n总=(30×103/60.052+9×103/18.015)mol=999.15mol

根据杠杆规则

6-7已知水-苯酚系统在30℃液-液平衡时共轭溶液的组成w(苯酚)为:

(苯酚溶于水),8.75%;(水溶于苯酚),69.9%。

问:

(1)在30℃、100g苯酚和200g水形成的系统达到液-液平衡时,两液相的质量各为多少?

(2)在上述系统中再加入100g苯酚,又达到相平衡时,两液相的质量各为多少?

(1)系统总组成

根据杠杆规则:

(2)系统总组成

根据杠杆规则:

6-8水-异丁醇系统液相部分互溶。

在101.325kPa下,系统的共沸点为89.7℃。

气(G)、液(L1)、液(L2)三相平衡时的组成w(异丁醇)依次为:

70%、8.7%、85.0%。

今由350g水和150g异丁醇形成的系统在标准压力下由室温加热,问:

(1)温度刚要达到共沸点时,系统处于相平衡时存在那些相?

其质量各为多少?

(2)当温度由共沸点刚有上升趋势时,系统处于相平衡时存在那些相?

其质量各为多少?

解:

系统总组成为:

150/(150+350)=30%

(1)存在液(L1)、液(L2)二相平衡,根据杠杆规则,得

(2)存在液(L1)、液(L2)二相平衡,根据杠杆规则,得

6-9恒压下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气-液平衡的温度-组成图如附图(见教材p295),指出四个区域内平衡的相。

解:

四个区域内平衡的相如图中标注。

6-10为了将含非挥发性杂质的甲苯提纯,在86.0kPa压力下用水蒸气蒸馏。

已知:

在此压力下该系统的共沸点为80℃,8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7.3kPa。

试求:

(1)气相的组成(含甲苯的摩尔分数);

(2)欲蒸出100kg纯甲苯,需要消耗蒸气多少?

解:

(1)y甲苯=p甲苯/p=(86.0-47.3)/86.0=0.450

(2)

6-11A-B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如附图(见教材P296),试指出各个相区的相平衡关系,各条线所代表的意义,以及三相线所代表的相平衡关系。

解:

该图各个相区的相平衡关系如下图所标注。

mb线表示A(s)与L1两相平衡共存;bd线表示B(s)与L1两相平衡共存;dLe线表示L1与L2两液相平衡共存;ef线表示B(s)与L2两相平衡共存。

有两条三相线,即:

abc线表示A(s)、B(s)及液相L1三相平衡共存,def线表示B(s)、液相L1及液相L2三相平衡共存。

有三个三相点即b、d、e点。

题6.11

6-12固态完全互溶、具有最高熔点的A-B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附图(见教材p297)。

指出各相区的相平衡关系、各条线的意义,并绘出状态点为a、b的样品的泠却曲线。

解:

各相区的相平衡关系及状态点为a、b的样品的泠却曲线如图所标注。

HN那条线为液相线(液态熔体与固态熔体平衡线),而下方那条线为固相线(固熔体与液体熔体平衡线)。

同理,NO那条线为液相线(液态熔体与固态熔体平衡线),而下方那条线为固相线(固熔体与液体熔体平衡线)。

图6.12附图

6-13低温时固态部分互溶、高温时固态完全互溶且具有最低熔点的A-B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附图(见教材p385)。

指出各相区的相平衡关系、各条线代表意义。

解:

各相区的相平衡关系如图所注。

HIK线是固熔体S1与固熔体S2的两相平衡共存线,POQ那条线为液相线(液态熔体与固态熔体平衡线),而下方那条线为固相线(固熔体与液体熔体平衡线)。

题6.14附图

6-15二元凝聚系统Hg-Cd相图示意如附图(见教材p297)。

指出各个相区的稳定相,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

解:

各个相区的稳定相如图中标注。

两条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如下:

abc线:

;def线:

(α,β,γ为不同组成的固溶体)。

6-16某A-B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附图(见教材p297)。

(1)指出各相区稳定存在的相;

(2)指出图中的三相线。

三相线上哪几个相成平衡?

三者之间的相平衡关系如何?

(3)绘出图中状态点a、b、c三个样品的泠却曲线,并注明各阶段时的相变化。

解:

(1)各相区稳定存在的相如图所注。

(2)该图上有两条三相线,即efg线是α固熔体与γ固熔体和液相L相平衡,hij线是液相L与γ固熔体和β固熔体相平衡。

(3)图中状态点a、b、c三个样品的泠却曲线如图右所示,a→a1,组成为a的液态溶液降温,达到a1点时开始析出γ固熔体,进入两相平衡区,继续泠却达到a2时,开始析出第三相α固熔体,成三相平衡,直至液体全部凝结成α固熔体与γ固熔体后,即自a2后继续泠却进入α固熔体与γ固熔体平衡区;组成为b的液态溶液降温,达到b1点时开始析出γ固熔体和β固熔体,成三相平衡,继续泠却β固熔体消失,进入液体l和γ固熔体,当泠却达到b3时,直至液体消失,然后进入γ固熔体单相区;组成为c的液态溶液降温,达到c1点时开始析出β固熔体,进入两相平衡区,继续泠却达到c2时,开始析出第三相γ固熔体,成三相平衡,此后进入β固熔体与γ固熔体两相平衡区。

6-17某A-B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附图(见p297)。

指出各相区的稳定相,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

解:

各相区的稳定相如6-17图中所标,α,β为不同组成的、固溶体。

两条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为

abc线:

;efg线:

6-18利用下列数据,粗略绘出Mg-Cu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并标出各相区的稳定相。

L+Mg2Cu(s)

L+MgCu2(s)

L+Cu(s)

L

Mg与Cu的熔点分别为648℃、1085℃。

两者可形成两种稳定化合物,Mg2Cu,MgCu2,其熔点依次为580℃、800℃。

两种金属与两种化合物四者之间形成三种低共熔混合物。

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含Cu%(质量))及低共熔点对应为:

Cu:

35%,380℃;Cu:

L+Mg(s)

66%,560℃;Cu:

90.6%,680℃。

MgCu2(s)

+

Mg2Cu(s)

Mg2Cu(s)+Mg(s)

解:

由题给的数据,绘出Mg-Cu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右图所示。

各相区的稳定相如图所示。

Cu(s)+MgCu2(s)

6-19绘出生成不稳定化合物系统液-固平衡相图(见p298)中状态点为a、b、c、d、e、f、g的样品的泠却曲线。

解:

根据题意,作出各条泠却曲线,如图所示。

6-20A-B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附图(见教材p298)。

指出各个相区的稳定相,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

解:

各个相区的稳定相如图中标注。

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如下:

abc线:

;def线:

ghi线:

6-21某A-B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附图(见教材p298)。

标出各个相区的稳定相,并指出图中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

解:

各相区的稳定相如图中所注。

该相图有两条三相线,即abc线和def线,abc线代表L+αC(s)三相平衡,def线代表L+βC(s)三相平衡。

6-22指出附图(教材p298)中二元凝聚系统相图如内各相区的稳定相,并指出三相线及三相平衡关系。

解:

各相区的稳定相如图所注:

C1=C1(s),C2=C2(s),B=B(s)。

该相图有三条三相线,即EFG线、HIJ线及NOP线:

EFG线表示L+αC1(s)三相平衡,HIJ线表示L+C1(s)C2(s)三相平衡,NOP线表示L+B(s)C2(s)三相平衡。

图6-22

6-23指出附图(教材p387)中二元凝聚系统相图如内各相区的稳定相,并指出三相线及三相平衡关系。

解:

各相区的稳定相如图所注:

C1=C1(s),C2=C2(s),B=B(s)。

该相图有三条三相线,即abc线、def线及ghi线:

abc线表示L+αC1(s)三相平衡,def线表示L+C2(s)C1(s)三相平衡,ghi线表示L+B(s)C2(s)三相平衡。

6-2425℃时,苯-水-乙醇系统的相互溶解度数据(%(质量))如下:

0.1

0.4

1.3

4.4

9.2

12.8

17.5

20.0

30.0

80.0

70.0

60.0

50.0

40.0

35.0

30.0

27.7

20.5

乙醇

19.9

29.6

38.7

45.6

50.8

52.2

52.5

52.3

49.5

40.0

50.0

53.0

60.0

70.0

80.0

90.0

95.0

15.2

11.0

9.8

7.5

4.6

2.3

0.8

0.2

乙醇

44.8

39.0

37.2

32.52

25.4

17.7

9.2

4.8

(1)绘出三组分液-液平衡相图;

(2)在1kg质量比为42∶52的苯与水的混合液(两相)中加入多少克的纯乙醇才能使系统成为单一液相,此时溶液组成如何?

(3)为了萃取乙醇,往1kg含苯60%、乙醇40%(质量)的溶液中加入1kg水,此时系统分成两层。

上层的组成为:

苯95.7%,水0.2%,乙醇4.1%。

问水层中能萃取出乙醇多少?

萃取效率(已萃取出的乙醇占乙醇的总量的百分数)多大?

解:

(1)由题给的数据,在等边三角形坐标纸上,绘出苯-水-乙醇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如下图所示。

(2)在苯-水坐标上找出苯与水的质量比为42∶52的D点,将CD联成直线与曲线相交于E点。

在1kg质量比为42∶52的苯与水的混合液中加入纯乙醇,溶液的总组成沿着DC线变化,当加到E点时,系统开始澄清成为一相。

E点的组成为:

苯19.6%,乙醇52.4%,水28.0%。

所以m乙醇=1kg=1.101kg

图6.24

(3)因1kg含乙醇40%,苯60%的溶液中乙醇量为0.4kg,苯量为0.6kg,加入1kg水后形成的系统总量为2kg,故系统的总组成为{乙醇20%,苯30%,水50%},在图中为N点,此时系统分为共轭的液层:

已知上层(苯层)的组成为{乙醇4.1%,苯95.7%,水0.2%},以F点表示;将FN联一直线与曲线交于G点,此点的组成即下层(水层)的组成为{乙醇27.2%,苯0.3%,水72.5%}。

根据杠杆规则:

m下层(30-0.3)=(2kg-m下层)(95.7-30)∴m下层=1.38kg

下层(水层)中含乙醇的量m乙醇=1.38kg×27.2%=0.375kg

萃取效率=

增加题在325℃时,Hg的蒸气压为55.49kPa,同温度下Tl-Hg合金中Hg的分压及摩尔分数如下:

xHg

1.000

0.957

0.915

0.836

0.664

0.497

pHg/kPa

55.49

53.00

50.00

44.55

33.40

24.03

求对应于各浓度时汞的活度及活度因子(系数)。

解:

解:

选择纯Hg在325℃时的状态=55.49kPa作为标准态最为合适,活度及活度系数就可用下两式求出,结果列在下表。

xHg

1.000

0.957

0.915

0.836

0.664

0.497

pHg/kPa

55.49

53.00

50.00

44.55

33.40

24.03

aHg

1

0.9551

0.9011

0.8028

0.6019

0.4331

γHg

1

0.9980

0.9848

0.9603

0.9065

0.8713

第七章电化学

7.1用铂电极电解CuCl2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A,经过15min后,问:

(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Cu?

(2)在的27℃,100kPa下阳极上能析出多少体积的的Cl2(g)?

解:

电极反应为:

阴极:

Cu2++2e-→Cu阳极:

2Cl--2e-→Cl2(g)

则:

z=2

根据:

Q=nzF=It

因此:

m(Cu)=n(Cu)×M(Cu)=9.326×10-2×63.546=5.927g

又因为:

n(Cu)=n(Cl2)pV(Cl2)=n(Cl2)RT

因此:

7.2用Pb(s)电极电解PbNO3溶液。

已知溶液浓度为1g水中含有PbNO3

1.66×10-2g。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1658g的银沉积。

阳极区的溶液质量为62.50g,其中含有PbNO31.151g,计算Pb2+的迁移数。

解法1:

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阳极区溶液中Pb2+的总量的改变如下:

n电解后(Pb2+)=n电解前(Pb2+)+n电解(Pb2+)-n迁移(Pb2+)

则:

n迁移(Pb2+)=n电解前(Pb2+)+n电解(Pb2+)-n电解后(Pb2+)

n电解(Pb2+)=n电解(Ag)=

n迁移(Pb2+)=6.150×10-3+1.537×10-3-6.950×10-3=7.358×10-4mol

解法2:

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阳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如下:

n电解后()=n电解前()+n迁移()

则:

n迁移()=n电解后()-n电解前()

n电解后()=

n电解前()=

n迁移()=6.950×10-3-6.150×10-3=8.00×10-4mol

则:

t(Pb2+)=1-t()=1–0.521=0.479

7.3用银电极电解AgNO3溶液。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0.078g的Ag,并知阳极区溶液中23.376g,其中含AgNO30.236g。

已知通电前溶液浓度为1kg水中溶有7.39g

AgNO3。

求Ag+和迁移数。

解法1:

解法1:

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阳极区溶液中Ag+的总量的改变如。

n电解后(Ag+)=n电解前(Ag+)+n电解(Ag+)-n迁移(Ag+)

则:

n迁移(Ag+)=n电解前(Ag+)+n电解(Ag+)-n电解后(Ag+)

n电解(Ag+)=

n迁移(Ag+)=1.007×10-3+7.229×10-4-1.389×10-3=3.403×10-4mol

则:

t()=1-t(Ag+)=1–0.471=0.53

解法2:

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阳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如下:

n电解后()=n电解前()+n迁移()

则:

n迁移()=n电解后()-n电解前()

n电解后()=

n电解前()=

n迁移()=1.389×10-3-1.007×10-3=3.820×10-4mol

n电解(Ag+)=

则:

t(Ag+)=1-t()=1–0.528=0.47

7.4在一个细管中,于0.3327mol·dm-3的GdCl3溶液的上面放入0.073mol·dm-3的LiCl溶液,使它们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面。

令5.594mA的电流直上而下通过该管,界面不断向下移动,并且一直是很清晰的。

3976s以后,界面在管内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当于1.002cm-3的溶液在管中所占的长度。

计算在实验温度25℃下,GdCl3溶液中的t(Gd3+)和t(Cl-)。

解:

此为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

1.002cm-3溶液中所含Gd3+的物质的量为:

n(Gd3+)=cV=0.03327×1.002×10-3=3.3337×10-5mol

所以Gd3+和Cl-的的迁移数分别为:

t(Cl-)=1-t(Gd3+)=1-0.434=0.566

7.5已知25℃时0.02mol·dm-3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1。

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时测得其电阻为453W。

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0.555mol·dm-3的CaCl2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

计算

(1)电导池系数;

(2)CaCl2溶液的电导率;(3)CaCl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

(1)电导池系数为

则:

Kcell=0.2768×453=125.4m-1

(2)CaCl2溶液的电导率

(3)CaCl2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7.6.已知25℃时,。

试计算及。

解:

离子的无限稀释电导率和电迁移数有以下关系

=-=0.012625-6.195×10-3=6.430×10-3S·m2·mol-1

7.725℃将电导率为0.14S·m-1的KCl溶液装入一电导池中,测得其电阻为525W。

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0.1mol·dm-3的NH3·H2O溶液,测得电阻为2030W。

利用表7.3.2中的数据计算NH3·H2O的解离度及解离常熟。

解:

查表知NH3·H2O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73.5×10-4+198×10-4=271.5×10-4S·m2·mol-1

7.825 ℃时水的电导率为5.5×10-6S·m-1,密度为997.0kg·m-2。

H2O中存在下列平衡:

H2OH++OH-,计算此时H2O的摩尔电导率、解离度和H+的浓度。

已知:

L(H+)=349.65×10-4S·m2·mol-1,L(OH-)=198.0×10-4S·m2·mol-1。

解:

7.9已知25 ℃时水的离子积Kw=1.008×10-14,NaOH、HCl和NaCl的分别等于0.024811S·m2·mol-1,0.042616S·m2·mol-1和0.0212545S·m2·mol-1。

(1)求25℃时纯水的电导率;

(2)利用该纯水配制AgBr饱和水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κ(溶液)=1.664×10-5S·m-1,求AgBr(s)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已知:

L(Ag+)=61.9×10-4S·m2·mol-1,L(Br-)=78.1×10-4S·m2·mol-1。

       解:

(1)水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纯水的电导率

                   

即有:

  

(2)κ(溶液)=κ(AgBr)+κ(H2O)

即:

κ(AgBr)=κ(溶液)-κ(H2O)

=1.664×10-5–5.500×10-6=1.114×10-5S·m-1

7.10应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计算25℃时0.002mol·kg-1CaCl2溶液中γ(Ca2+)、γ(Cl-)和γ±。

       解:

离子强度

      根据:

 

即有:

7.11现有25℃时,0.01mol·kg-1BaCl2溶液。

计算溶液的离子强度I以及BaCl2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γ±和平均离子活度。

       解:

离子强度

 根据:

 

7.1225℃时碘酸钡Ba(IO4)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5.46×10-4mol·dm-3。

假定可以应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试计算该盐在0.01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