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044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docx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

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

  根据湖北省委组织部《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规范》(鄂组通[XX]88号)、《中共XX市委关于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堡垒工程”的意见》(武发[XX]7号)和《中共XX区委组织部XX年工作要点》(夏组[XX]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街的实际,制定《舒安街XX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重点项目和任务》。

  一、总体要求

  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坚持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健全组织、建强队伍、开展活动、完善制度、强化保障”为基础,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和谐稳定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二、重点项目和任务

  舒安街XX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重点项目和任务具体来说就是“五个一”:

抓好“一个活动”,即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把基层党建工作与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借势发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推进“一个工程”,即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堡垒工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落实“一个规范”,即全面落实《XX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规范》,全面推进基层党建的重点项目,确保取得实效。

突出“一个主题”,即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在服务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强化“一个责任”,就是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牢牢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推动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强化村党组织在辖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行村“大党委”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一是实现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探索经济强村与弱村,人口大村与小村,建制村与辖区企业、单位联建党组织,优化组织资源配置。

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的力度,逐步形成以街工委为统领,建制村、辖区企业和单位党组织为主体,合作社、产业链党组织为支撑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二是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建立健全由村党组织牵头,辖区企业、结对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参加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开展共驻共建,讨论和决定区域内基层党建工作、农村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面统筹和协调区域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

三是优化统筹资源配置。

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优化配置涉农部门、辖区企业、结对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技术、资金、政策、信息等资源,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积极稳妥推进村转社区工作。

  2、深化“五务合一”建设。

深入推进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建设,把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真正使党员群众“发展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

一是建好服务平台。

采取新建、购买、整合等方式,持续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阵地建设,确保场所面积充分满足群众需求,确保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加强区、街道、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实现服务功能的有效对接。

二是整合服务资源。

坚持所有的资源都整合投向群众、所有的场所都用于群众活动、所有的空间都面向群众开放、所有的功能都围绕服务群众展开。

将各职能部门的产业发展、惠民政策、服务资源整合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把党建带团建、妇建等力量集中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发挥作用。

三是强化服务功能。

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平台,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需要,不断延伸拓展公共服务,提供优质便民服务,积极开展志愿服务。

充分利用“一站式”服务平台,协调政府部门职能下沉,整合辖区农资供销、技术指导、小额信贷、电信充值等各类服务资源,推动党群服务、社会保障、人口计生、产业发展、关爱服务等延伸到村。

引导村民通过谈心说事、恳谈调解的方式,参与村级事务,化解邻里矛盾;通过书记论坛、道德讲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四是落实服务保障。

健全以财政预算为主、多渠道投入、可持续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村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有场所为群众服务。

健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轮流值班、错时上班、首问负责及代办服务等制度。

  3、建立街道干部驻村塆(社区)机制。

坚持把驻村塆(社区)工作作为街道干部的基本职责,按照“岗在村塆(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的要求,全面落实街道干部驻村塆(社区)制度。

一是推动全员参与和全面覆盖。

建立街道干部全员参与驻村塆(社区)制度,确保每个村塆(社区)都有1名街道或村干部驻点,实现所有村塆(社区)全覆盖。

每名街道干部每周到村(社区)工作不少于2天或每月不少于10天,其中,处理突发事件期间应24小时在村塆(社区)。

二是引导街道干部履行服务职责。

派驻干部充分依靠和积极支持村(社区)“两委”开展工作,结合村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主动承担宣传政策法规、掌握村情民意、帮助增收致富、服务基层群众、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方面的任务。

派驻干部负责组织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一定双评”工作,并加强对其年度目标任务实施的日常跟踪管理。

三是建立街道干部驻村塆(社区)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驻村塆(社区)工作指导、双向沟通协商、上下联动服务、实绩考核评价等制度,推动街道干部驻村塆(社区)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4、加强村(社区)领导班子和带头人队伍建设。

以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为核心,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加强农村(社区)基层骨干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积极推行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村(居)“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居)委会主任的,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

对问题较多、群众意见大的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派驻工作组开展蹲点指导,对不胜任的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组织调整。

二是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以“一好双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致富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为标准,拓宽选人视野,加大从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土能人、复退军人和大学生村官中培养选拔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力度。

围绕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服务群众能力精心设计培训内容,抓好村(社区)“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确保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2次区及以上组织的集中培训,“两委”成员每年至少参加2次街道组织的集中培训。

三是落实“一定双评”制度。

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初定年度目标任务并承诺公示,年底由上级党组织考评、党员群众评议,加强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监督管理。

鼓励村(社区)参照“一定双评”要求,加强对村其他“两委”成员的监督管理。

四是健全激励保障制度。

落实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加大从优秀村(社区)“两委”成员中考录街道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力度。

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村(社区)“两委”成员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担任政协委员和参加劳动模范评选。

  5、全面选聘农村“第一书记”和发展顾问。

在实现选聘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发展顾问全覆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发展顾问的作用,帮助整建班子、推动发展。

一是实现全面选聘。

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中选派一批、从外出能人中请回一批、从驻村企业和结对单位中聘请一批的方式,将原籍在本村的外出经商能人、在外任职的领导干部全部选聘为本村“第一书记”和发展顾问。

二是充分发挥作用。

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发展顾问作用,协助村“两委”抓好自身建设,健全并落实党内生活制度。

指导制定发展规划,培育主导产业,完善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措施。

组织党员群众关心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

帮助抓好村庄整治,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完善和执行村规民约,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群众利益诉求。

三是加强服务管理。

对“第一书记”和发展顾问实行区级组织部门备案管理、所在街道直接管理、派出单位协助管理相结合,年底对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各级党组织和派出单位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对表现优秀、作出重要贡献的“第一书记”和发展顾问进行宣传表彰。

  6、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严格加强村级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全面落实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充分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源和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一是加强“三资”管理。

进一步强化村账街管,严格落实村级财务尤其是集体经济财务“双代管”(村级账务、资金由街道代管)制度,全面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

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充分盘活村集体“三资”,严格执行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管理制度,规范土地、矿产、山林、滩涂、池塘等村集体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是整合发展资源。

充分整合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部门项目资源和资金,进一步落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关文件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巩固结对共建项目成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推广多种经营模式。

推广“资源开发、实体带动、服务创收、资本运作、土地营运、产业转型、股份合作、协会带动、旅游观光”等多种经营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7、推行三个“直通车”。

全面建立街道书记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与群众“直通车”联系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实际困难。

一是建好“书记直通车”。

街道党工委书记及班子成员要固定联系2-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通热线电话和网上信箱,确保每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都有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结对联系。

街道党工委书记要每月下基层调研、每季度召开座谈会,帮助村(社区)党组织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二是建好“群众直通车”。

落实“有困难找党员”制度,组织发动每位村(社区)党员结对联系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报告,并通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反映,请求解决。

三是建好“上访直通车”。

落实“要上访找支书”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开门办公、上门答疑、现场接访、带案下访”等多种形式,通过平等对话、民主协商、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办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党组织群众工作优势,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劳资关系、医患纠纷等重点矛盾和问题,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8、继续深化活动“课程表”。

组织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

坚持“三天一个小活动,五天一个大活动,逢年过节组织庆祝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六类活动”,让社区居民“亲如一家”。

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一是整合部门力量进村(社区)。

街道党工委大力推广“律师进社区”、“四点半学校”等做法,积极协调教育、司法、文化、体育、工会、团委、妇联、科协等职能部门以及辖区单位“向下给力”,定期到社区开展送文艺节目、送科学知识、送法律援助、送致富技能等活动,并以“活动课程表”的形式加以制度化,使职能部门的资源、服务、活动真正延伸到社区、到农村、到一线。

二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

街道党工委直接联系指导村(社区)开展活动,定期组织所辖村(社区)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汇演、读书讲评、创意大赛等活动。

村(社区)党组织要发动辖区内有特长、有热情、有能力、有兴趣的居民,组建合唱、书画、舞蹈、健身等各类活动队伍,广泛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节庆活动。

经常性组织开展“好爹爹”、“好婆婆”、“好儿媳”、“五好家庭”等评先表彰活动,通过书记讲坛、道德讲堂等宣传各类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要深入推进远教惠民活动,拓展和发挥远程教育“宣传教育、学习培训、组织引导、文化娱乐、管理服务”等“五个功能”,丰富党员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9、全面推广“四民工作法”。

大力推广以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为主要内容的“四民工作法”,引导群众妥善处理村(社区)事务,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制度。

一是民事民提。

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等要定期深入群众,采取上门入户、走访联系、谈心说事、qq群等多种方式,围绕村(社区)建设、惠民项目、社会管理、村(社区)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特别是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形成议题。

二是民事民议。

议题形成后,村(社区)“两委”组织街道代表、相关利害关系人、有关单位代表及村(居)民代表,采取议事恳谈、民主协商、多方听证等方式,讨论提出初步建议,共同拟定方案草案,并在公示栏、网站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法律、社会管理等专业人士审查把关。

三是民事民决。

村(社区)“两委”组织召开村(居)民大会或居村(居)民代表会议,将方案提交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会议表决,参会人数要达到应到人数的半数以上,形成会议决议后组织实施。

四是民事民评。

实施过程中,村(社区)“两委”要及时或定期向党员、村(居)民通报决议执行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实施完成后,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党员群众,接受党员和村(居)民的评议。

对评议中指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10、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在职党员队伍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服务居民群众的重要力量。

中央、省市委高度重视,要求从机关党员干部做起,分区域、分层次抓好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工作。

一是推动走进社区。

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要以“为什么进社区,进社区干什么,到社区怎么做”为主题,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等,统一思想认识,推动在职党员在8小时以外的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与自己朝夕相处群众的联系中发挥作用。

采取一个单位包一个社区、一个支部包一个片区(网格)进行。

二是开展服务活动。

根据社区实际,结合在职党员个人特长和工作特点,将在职党员划分成若干个服务小组。

通过认领服务项目、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担当“两长四员”等一些简便易行务实的载体,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在职党员要主动参加政策宣传、关爱帮扶困难群众、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力所能及的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小梦想”、“小心愿”,解决他们的“小困难”。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

社区党组织要建立在职党员意见征集、服务记实、双向反馈、激励表彰等制度。

在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文明单位创建以及党员评先表彰、提拔任用时,街道组织部门和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征求党员居住地或工作地社区党组织意见,形成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机制,真正做到“在职党员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工作上水平”。

  11、服务团队进楼栋全覆盖。

要坚持将组织延伸到楼栋、队伍服务到居民,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

一是延伸组织建强队伍。

通过网格化方式,把党组织建在社区片区、楼栋、门栋,使党的组织纵向到底,延伸到每个家庭,覆盖到各类人群。

同步组建楼栋志愿服务队伍,配备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卫生委员、治安委员、文体委员、物业房管员等,实现服务群众队伍进楼栋全覆盖。

二是广泛开展服务活动。

通过公示栏、联系卡、网络等多种方式,公开队伍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文体活动、环境整治、水电气维修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志愿服务。

定期开展联系走访、困难帮扶活动,做到“三必到五必访”:

居民有突发事件必到、有不满情绪必到、有家庭纠纷必到;困难家庭必访、特困病人必访、下岗失业困难人员必访、刑释解教人员必访、孤寡老人必访。

三是加强服务团队的管理。

建立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定期学习交流、现场观摩和现身说法等方式,帮助提高团队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评议反馈制度,定期组织群众评议志愿服务质量,评议结果作为志愿者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探索通过给予适当补贴、奖励等方式,促进服务团队作用长效发挥。

  12、“三方联动”服务机制全覆盖。

一是加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建设。

“三方联动”不是三方联合起来搞活动,而是在党组织坚强领导和统一协调下服务群众的行动。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帮助成立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加强区域内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力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委会主任或委员,推荐业委会委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成员或居委会兼职委员,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二是加强对业委会的领导和管理。

社区党组织要提前介入,切实加强对业委会组建工作的领导,严格把好业委会委员候选人资格条件审查关、业委会党员比例关、代表推荐关、换届选举关和“交叉任职”关等“五个关口”,推动符合条件的居民小区成立业委会。

注重推荐业主中的社区“两委”成员、党小组长、楼栋长、党员和优秀志愿者作为业委会委员候选人,从源头上保证三方主体同频共振“联起来”,从组织上保证服务群众“动起来”。

三是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

社区党组织要指导业委会依法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对物业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督促提供专业化物业服务;每季度组织居民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向房屋主管部门反馈。

四是推动联动服务机制有效运行。

根据区域特点、社区规模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实际、满足居民需求的工作载体和方式方法,推动老旧社区、单位型社区、新建小区实现“三方联动”服务机制全覆盖。

要完善联动服务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服务承诺、民主决策等服务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党组织领导下居民群众参加的“一事一评、一年一评”并与物业人员绩效挂钩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三方联动”服务机制长效化、规范化运行。

  三、组织实施

  

(一)落实党建责任。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书记抓、抓书记”的任务要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工,认真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

  

(二)注重分类指导。

把握不同工作特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每个基层党组织要做到“有方案、有流程、有专班、有督办、有制度”。

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努力加以解决。

  (三)实行项目推动。

细化具体工作项目和任务,健全完善目标引领、项目推动和责任落实机制,统筹规划好重点项目,加强组织指导、检查督办、跟踪问效,确保取得实效。

  (四)注重典型带动。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实践创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分领域、高标准树立示范典型,促进整体工作的提升。

对经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加以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