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0756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记录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正传

  进村子的路是一条林荫山路,沿途欣赏着温婉如玉的绿色美景,清馨的空气经由敞开的车窗形成了一股淡雅的清风,轻轻的拂过我的灼热脸庞,淡淡凉意沁人心脾,让人神往郁林深处的美景。

  远处的青山翠色如屏障般隔开了外世的喧嚣,婀娜树木脚下的小灌木摇曳着精致小巧的枝叶,阵风吹过,婆娑的树枝仿佛在低声细语或是相互玩耍嬉闹。

天边纯净湛蓝的颜色映衬着近处的美景更加的生动,如进入了一个灵动的仙人梦境。

  车行十余华里,便驶入了爨底下村。

村口处伫立着一块山石上刻有“爨”字做为界碑。

路边的河水小渠在盛夏时节只剩下泥泞,几株向日葵丛然而生跃出地面半身有余,柔枝细颈仿佛难以支撑秀美的面容,低垂着身姿衬托着界碑上“爨”字的苍劲。

  隔石界远望,深浅不一的青色小石砌的小城堡卧在铺满了绿色的矮山脚下,依山势缓坡而上。

无论山下如何繁华喧闹,古堡好似沉默的老人,静静的守护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林山仙境。

  爨底下村子里有种很正宗的炭火烤玉米小吃,香飘弥漫了整条村子的街道。

走在村子中的主路上,你会看到很多年事已高的老翁老妪坐在路边的矮石凳上,面前摆放了一个圆形的鉄瓮底层铺有炭火,上面烤着飘香四溢的老玉米棒子。

玉米的外层的叶衣已经被烤成了深色,却恰到好处的保护了里层的玉米粒饱含了原汁原味。

轻轻剥去一层叶子后露出金黄色的玉米粒,玉米原本的清香经炭火的烧烤便更加的浓郁扑鼻。

即便是热腾腾的烫嘴,也会忍耐着小嚼一口,香气满口。

  依村史记载,爨底下村上百年来大多文人墨客。

全村大多人家富足有余,村中的房子都是依风水建成的四合小院。

每一处四合小院都是由石墙山路、门楼院落、影壁花墙及青砖瓦房组成。

  小院落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远观每一处院落都玲珑小巧。

村落恬淡祥和,有着“京西小布达拉宫”之美誉。

近寻你会发现镶嵌其间的大理石地标,经百年的雨水洗涤后,被磨如白玉色,上面篆刻着古街的名字。

每每见到名字都各有不同,蕴涵着浓郁的古韵,细细品味生趣盎然。

村中的石路是由青石、紫石、灰石铺地,三种色彩相间而砌如墨染而成的古画佳作,走在其间如置身如一幅水墨画卷中,我便是那水墨画中斗笠青衣的过客。

  在村子里一边闲逛游览着村景,一边寻找一家合适的客栈歇脚住宿。

村中的院落现今大多都已成为了客栈,所以寻找客栈的过程犹如闲庭信步在村中,欣赏着各式古朴风格的客栈牌楼也算是一种闲雅之趣。

  沿湿滑圆润的石阶小路而上,两边的故垒小院看似神秘古朴,村中却是繁华热闹。

曲径深处的院落更是别样有趣,每一层的村中小路边都会有青石而砌的石墙。

石墙经岁月的冲刷,虽早已是伤痕累累,却增添了几分旧时古堡的沧桑。

走在其间,或是惦着脚尖欣赏村景,都有种闲逛于中世纪古堡中的感觉。

如果你在村中浏览的仔细的话,不但可以发现很多村中设立的经典,还会找到书店和旧照片博物馆,还会发现古堡酒吧。

  我们选择了一家位于村子上半部的客栈。

这家小院正门面向由下而上的石阶小路,在院门口砌了一座青石矮墙。

透过矮墙可以看到客栈朱红色的招牌和古色古香的门檐雕花,院门隐于小石墙之后,门的中间挂了一只养着青色八哥的雕花鸟笼。

初步入小院的时候,感到院中荫凉清爽与院外不同,原来是细心的主人在小院子的上方盖了一层透光的竹席避暑。

这个设计即贴心又实用,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村里世代居住的村民们的智慧。

  据村史记载,每家每户的院落都是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建筑思想建造的。

院内正房与厢房的格局严谨,门楼上的雕花、壁影、窗沿、屋顶都极为考究精致,属于清明山地四合小院风格,是中国建筑史上保存完好的人文艺术遗产。

我是寻古溯源而来,置身于村中的时候早已是陶醉于此,可以住在如此古色古香的小院子内更是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虽不能学古人吟诗作赋,却也算是一大幸运之事了。

  村寨的村民很是好客。

在村中游览观光的时候,会碰到当地的讲解人员介绍村子的艺术文化历史,让你充分的感受到前人的淳朴生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天色渐晚,夕阳照射到古素的山寨,留下一抹余晖。

虽是夏夜,村寨却如秋日一般凉爽。

情倾于古屋壁影的我,一时兴起小酌了几杯,身上还未感暖意,倒是有些微醺小醉了。

几轮游戏酒令过后,我便思念起寂寥的远山和月色朦胧下的村寨,好奇起这古色着衣的壁堡沉静在清风月色中的美景。

  夜色下的村寨到处是莺歌燕舞欢声笑语,住在半山腰便清净了很多。

我踩着绵软的鞋子踱步在灯光暗淡的古堡天台上,没有了力气踮起脚尖鸟瞰全村的景色,便醉踱在去往山寺的路上,借高些的山势欣赏月夜村景。

  走在幽静的村间小路上,耳边传来烟火绽放的声音。

我寻着声音远望去,闪耀着彩色光芒的繁星在天空细碎成花的海洋,灿烂夺目的光芒转瞬即逝,却在心中留下了几许美丽的景色。

烟花的硝烟可能会变成青烟袅袅,消失在繁星点点的夜空,却没有在我的心中留下忧伤。

酒醉可以让感觉变得柔和,此时眼中和心里的夜空都是温柔多情般地闪烁着泪光,

  就在我如此缠绵月意的时候,一盏暖橙色的小灯出现在我眼前的景色中。

不知是谁的孔明灯带着思念渐渐消失在了远山中,而另一盏孔明灯才轻轻飘起,我赶快让心里装满孔明灯的愿望。

橙色朦胧的光闪在夜空,飘动着的暖橙色却没有留下经过的痕迹。

星星悄然隐去了光辉,这灯像领舞的舞娘轻盈的身姿夺去了目光。

  顺着蜿蜒的小路拾石阶而上,夜晚的山路上没有灯照明,看不到自己的身影也不见白天时的曲径深幽,幸好有山路两旁的树叶轻抚着我。

伴着旁边同行人手机的光亮,我们来到了村子边的山寺旁。

登上村边的小山观景,远处的热闹不绝于耳,每个小院子都好似点了灯火的小模型般有趣。

灯火阑珊处不是害了相思的伊人,而是人们的酒筵歌席欢声笑语。

沿着另一边的山路,回到热闹的村子里,我也便化成了精巧模型中的一处小景。

  在爨底下的时光,是一段闲情,也似一帘幽梦。

爨底下摄影/唐山黑哨

文化之港二——古人智慧的结晶——党家村

  位于陕西韩城市区东北9公里,距黄河仅3公里的党家村,是国内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村寨。

  党家村已有六百六十余年的历史。

元至顺二年,党恕轩以种田谋生,定居于此。

明永乐年间,其孙党真中举,拟定了村落建设规划。

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创立“合兴发”商号,在河南驻马店地区经商,生意兴隆,货船直抵汉口、佛山。

据家史载,村中当时“日进镖银千两”,富冠韩塬。

明弘治八年党家的外甥贾璋迁居党家村,两姓联合,财力更盛,四合院建筑在明末清初进入全盛期。

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是党家村经济史上的黄金时代。

  如今,党家村仍有四合院一百二十多座。

这里的人们仍在这些古老的四合院中生活劳作,繁衍生息。

  党家村四合院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院落,虽有带后院、偏院的,但数量较少。

上首的厅房和下首门房都将地基的横向基本占尽,两侧厢房嵌在二者之间,围在中间的院落比较狭窄。

四合院一般呈长方形,个别的是正方形,俗称“一颗印”。

  四合院由厅房、左右厢房、门房围成。

厅房为头,厢房为双臂,门房为足,似人形,有喻意。

厅房高大宽敞,前檐多为歇檐,为供祖和设宴之所。

逢婚丧嫁娶,卸掉活动屏门,设席摆宴,显然发挥了厅房设施功能。

门房和厢房为起居之室,长辈兄弟居有序。

院中全部青砖铺墁。

四面房子的背墙和厅房门房的山墙一起,构成院子的界墙。

即使有人得到一块较大的房基地,也都是遵循这一格局,只是两院三院地并排修建而已。

  院中家训砖雕,多在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内容多为道德修养之类,文化气氛浓厚。

  大门内照墙多为砖雕,主题画面题材多样,有“鹿鹤同春”、“封(蜂)候(猴)挂印、“五福(蝠)捧寿”等等,有的则一个大“福”字或大“寿”字。

  村中的看家楼,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14.5米,登高可了望全村四周,是防御设施。

党家村全盛时,有四合院数百座,几十座哨门护卫巷头,天黑封门,村寨像一座封闭的古堡。

现在,哨门多已拆除,但高踞村中的看家楼仍向游人诉说着往日党家村的辉煌。

  村东南有文星阁风水塔,共六层,呈六角形。

一层门额题“文星阁”三字,门外也悬挂一副木制对联:

配地配天洋洋圣道超千古,在左在右耀耀神灵保万民。

阁内供奉着圣人孔子以及其10位高徒的牌位。

二三四层分别供奉着颜渊、曾参、子思以及孟轲的牌位。

五层供奉文昌帝的牌位。

顶层供的则是一手拿笔,一手执卷,正在点元的魁星爷——文曲星的塑像。

  六百多年以来,文星阁不断重建,越建越高,几乎倾囊了党家村几年的财物,然而党家村依然没有得到文昌星的眷顾与垂青。

全村明清两代虽然几乎半数家户取得过功名,但仅有进士、举人5名,秀才44名。

于是,有人从风水角度说,因魁星阁建于谷中,两边塬高,不到塬边看不见。

阁尖没超出塬畔是党家村未出状元、探花一类人物的缘故。

  节孝碑属于纪念碑,总是建在路边显眼的地方,和牌坊建于当道一样。

党家村的节孝碑就位于村子东哨门外大路北侧,从村中到泌阳堡——党家村寨子,整日间来来往往的人总要从它面前经过。

此碑工艺卓尔不群。

来到碑前,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青石基座上两丈多高的碑楼。

楼顶悬山两面坡式,檐上筒瓦包沟、五脊六兽。

脊为透雕,横脊中部耸有一尊圆雕,为1公尺高四面透风的两层小阁楼。

  檐下结构为仿木砖雕,层层叠起的斗拱擎着檩条,檩上架着方椽。

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芳型”,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

额下雕刻尤为精美,总体栏杆形状,每两个立柱间为一画面,共四幅。

从东到西,第一幅雕着“喜鹊梅花”,取“喜上梅梢”之意;

第二幅“鹤立溪水”,取“鹤寿千年”之意;

第三幅为“奔鹿图”,“鹿”谐音“禄”,“奔鹿”意即求取俸禄;

第四幅“鸭戏莲蓬”,莲蓬中生有很多莲子,此图寄寓愿后世人丁兴盛之意。

碑楼墙面十分平整,“清水式”砖缝横竖中绳。

  两边墙上的对联与横额一样,是阳文砖雕。

对联为:

矢志靡他,克谐以孝;

纶音伊迩,载锡其光。

对联上方各砌有一个手捧“寿”字的人物深浮雕,据说左边凸睛翘须神情凶猛的叫徐彦昭,右边慈眉善目富态端庄的是杨侍郎,皆旧戏《忠保国?

二进宫》中人物,都做过女主的保驾。

对联虎口上衔,莲花下托。

概括起来,整个碑楼可以说集党家村砖雕之大成。

  节孝碑是青石质体,一丈多高,最高处透雕着三龙捧旨图案,中嵌“皇清”二字。

碑的两侧有浮雕花边,远看隐隐约约,如同衬衣上的暗花。

就近仔细辩认,方知为神话中的八仙,一边四个。

碑文为“旌表敕赠徵仕郎党伟烈之妻牛孺人节孝碑“敕”为诏命,即皇帝的命令。

“徵仕郎”是清朝从七品官员的品级,比县令稍低。

“孺人”即夫人。

立节孝碑有严格的规定,要先上报朝廷,礼部部议后再经皇帝批准才可建造,在封建社会中被看作家族的莫大荣耀。

  清咸丰元年,为御匪盗,又集银一万八千两在村外塬上筑土寨泌阳堡,村中有密道通向堡中,同时建起了寨堡中几十座四合院。

村寨合一的格局得以形成。

  但使党家村饮誉中外,首先应归功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和日本九州大学的共同努力。

1986年他们联合组团来此进行了两次深入细致的调查。

1991年,由该团日方团长青木正夫教授执笔用日文写成的《党家村》一书问世。

中日两国有关建筑专家编写了《党家村——中国北方传统的农村集落》和《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专著,标志着对党家村的重新发现。

文化之港三——岁月留痕大梁江

  太行山北起燕山,南达豫北,横亘晋冀,绵延400余公里,山势巍峨险峻,沟壑纵横交错,风光壮阔雄浑,多少美景与历史文化古迹遍布其中,成为人们观光旅游、探险远足、朝拜上香和抚古思今之地。

  自远古时期太行山就有人类居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人凿石为屋,千百年来石刻技艺辈辈相传,至明清时期更加炉火纯青。

石砌房屋较木材更坚固持久,在山区原本有众多古村落如古朴的珍珠散落在山梁沟壑。

但是自80年代以来,由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拆旧屋盖新居热浪起伏,延续至今,致使太行山区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如凤毛麟角,难觅踪迹。

但是好消息传来,2010年在晋冀交界的深山之中惊现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且已经入选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古村落。

  摘录一段2011年媒体的报道:

  “大梁江村是在石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古村落,从井陉县城往西南走,约30公里处就是大梁江村所在。

相传,这里元代末期就开始有人居住,到了明清,经过历年的繁衍形成了一个大村庄,绵延至今。

  “据悉,大梁江村现有3条街道、5条巷子,总长3700多米,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铺成。

村内的162座完整四合院落全部由石头建成,依山坡而建,错落有致,兼有北京四合院和山西民居的双重特色,有着历史的厚重感。

最具代表性的是“武举大院”,占地两亩,房屋百间;

该宅院有九个院落,相通相连,又各自独立,俗称“一宅九院”。

整座院落高大宏伟,气势威严,可以说是深山里的大宅门。

  一座尚没有开发、发展和被保护的古村落一定是原汁原味的。

  2011年6月我等一行4人前往井陉县大梁江采访,我分工负责文字,小张、老林和老李都是摄影发烧友,出几张杰作胸有成竹。

小张和老李是第二次前往大梁江,轻车熟路了。

我们从鹿泉市上了石太高速公路,驱车一个多小时从山西旧关下高速,向南驱车约十几分钟就来到了村口。

抬头仰望,四周群山环绕,农田和村舍都依山就势而成,参差分布在山坡上。

右边山上是明清古建筑群,白墙黑瓦,高低错落,浓郁的古朴沧桑感扑面而来。

我曾经到过太行山许多村庄,比如七亘村、测鱼村、前南峪、石门村、于家石头村等等,其建筑风格以实用为主,屋顶大都是平顶,方便在秋收后晾晒庄稼。

大梁江古建筑群则是以两面坡式的硬山顶为主,似乎在向人们证实自己的资历和年代。

左边的山坡上则是新建的村舍,村民大多数都已经住进了新屋,古建筑得以保存的原因是村民没有在原址上弃旧更新,而是选择了新的地点,这要归功于村干部和村民超前的保护意识。

摄影:

夜雨张

  说到保护我们必须要感谢三位村民——梁明海、梁保成和梁顺义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他们首先意识到了这些古代建筑的价值,并为此数年奔走呼号,从县城到省城,到北京,其中多少甘苦不说,仅差旅办事费用就花去了不少钱,至今尚有贷款20万元。

  小张上次来访是梁明海大爷接待并带着他一路拍摄,快到村子时,小张给梁大爷打了电话,约好家里见。

大梁江村口最明显的标志是一株1300年树龄的唐槐,直径一米多的树干已经形成空洞,但是依然枝叶茂盛。

这株古树在破土发芽的时候正是武则天建筑大明宫的年代,如今盛唐的宫阙早已土崩瓦解,这株唐槐依旧生机盎然。

扛过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冰霜,躲过了无数次刀光兵燹,令人对这位“老祖宗”肃然起敬。

由于树冠高大宽阔,村民修建了拱形门券来支撑虬枝,树下是村民歇凉聊天的好地方,我们看到了几位老人在乘凉,影友是不会错过这个画面的。

  梁大爷的家在山坡的顶部,三位影友各背上两门长炮,外加三脚架,小张还给梁大爷带来一箱好酒,连背带扛爬上山坡已经气喘吁吁了。

  井陉人好酒,亲朋好友相聚必以酒相待,而且要喝得一醉方休,从中可以看到山里人的豪放真诚,这是小张送酒的原因。

不料梁大爷家不缺的就是酒,中午在家设宴招待我们的居然是80年代出产的秦池酒,令我等大惊。

秦池在80年代曾经两度在央视成为“标王”,财大气粗,名扬天下。

但因为过度扩张导致质量下滑,媒体曝光之后一蹶不振,来去匆匆,难觅芳踪,不想时隔30年秦池竟在这个小山村现身,于是异口同声建议收藏。

梁爷平淡一笑,说家里还有两箱呢,你可以猜想当时我们惊讶的表情。

大爷解释说,他平时买酒,一买就是10箱,可见井陉人大山般的的酒量和豪气。

  这是一个很地道的农家四合院,干净整洁,院中还种植花草,可以看出主人的雅兴和品味。

六十多岁的梁大爷热情好客,如同遇到了知心朋友在院中摆茶待客,取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的证书和铜牌让我们过目,讲起这个村子的历史和建筑如数家珍。

  大梁江位于太行深山,本应是闭塞荒凉之地,但自古太行山有八条险路可通外部,称为太行八陉(音xing),井陉就是其一。

更巧的是自打秦朝时候秦直道就从村旁而过,这条路起于当时的咸阳,经山西到达晋冀边界的故关(今天的固关),再向东北经过紫荆关、倒马关、居庸关直达京畿。

这不仅是秦帝国的国道,历朝历代都是从山西到河北再到北京的唯一通道,现存的固关长城、位于井陉上安镇的秦皇古驿道遗址等都是最好的证明。

清末修筑的正太铁路(正定至太原)和以后的石太公路、石太高速(京昆高速)、石太高铁等都基本沿着秦朝驿道的走向,从大梁江村边穿过。

  有了路就有故事,历史上的井陉县历来是武将展示智谋和力量的舞台,如秦将王翦、汉将韩信、唐将郭子仪等都在此地横刀立马,出奇制胜,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篇章。

近代的八路军对日寇进行百团大战也为太行山壮威增色。

太行山悬崖绝壁,清泉飞瀑,风光壮美,又成为文人吟咏描画的对象,韩愈、司马光、孔尚任等文豪也在此处留下诗作,至今太行画派依然是山西河北主要的画家群体。

  大梁江的村民自古以来就踏着这条道路外出读书经商,为官从仕,功成名就之后衣锦还乡,盖房修屋。

由于见过世面对房屋的设计就高屋建瓴,绝不同于一般的土财主,比如北京特色的垂花门就被“移植”到了这个小山村,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但井陉县交通便利只是局部,整体环境恶劣,高山绝壁,深谷险路,因此没有形成晋商或者徽商的大气候。

聚族而居,闭塞守旧依然是山区的主旋律,从房屋的建筑风格也可以看出此倾向。

这里的墙壁都是石块砌成,墙壁普遍厚达一米,窗户从比例上看比较小,其追求的功能是坚固耐用和防御,当然也具有更好的保温功能。

而徽州等持有开放心态地区的民居门窗宽敞亮堂,占到建筑物的较大比例。

  凡能传世的古代民居前提是坚固耐用,再则是承载着较多的文化艺术信息,外形美观,能做到上述两点必须有雄厚的资金和文化修养,而大梁江的先民就不乏其人。

一直到了今天,原籍井陉县大梁江的后代遍布大江南北,在续写着前辈的传奇故事。

我们在大梁江采访的当天就遇到了一对时髦的中年上海夫妇来故乡探亲访友,问起来他们的祖辈就已经在上海定居了。

  梁大爷梁明海老先生无疑也位居当地的成功人士之列,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在井陉县邮电局工作,见多识广,退休之前就已经意识到家乡的这片逐渐被荒弃的老屋价值非凡,开始与村干部们着手宣传保护。

退休之后更是与两位志同道合的老友四处奔走,并逐渐取得了古建专家和各级领导的认可,终于与2010年底被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可以想象他们为此所付出的辛苦。

他们人生可能有许多成功之处,但最大成功就是为太行深山的这做明清古建筑群穿上了“护身符”,让它的光辉穿过了峰峦叠嶂为世人所知,让中华民族古代建筑者的聪明才智为世界所惊叹。

当我们在拍打着古村高大坚固石墙的时候,似乎在触摸古代建筑者宽厚的脊背,我们对大梁江古代的先民充满敬意,同时也对为保护这些建筑做出贡献的今人深怀感激。

  在梁爷的引领下我们开始了古建筑群的摄影之旅,起点就在村口的古槐之下。

这做古村落的修建并非是随心所欲,而是先有明确的整体设计,比如村口建有村阁,用石块垒砌而成,如同小型的城门。

阁上东西两侧石壁上分别镌刻着“襟山带河”、“接脉通川”八个大字,城门之上有阁楼一座,既是烧香朝拜之地,又有抵御防护功能。

设计者兼顾了了实用性和艺术性,阁楼的照壁以浮雕镶嵌而成,几何图案的中心是一个威风凛凛的麒麟。

门下石块铺路,因年代久远坚硬的花岗石已经被车轮碾压的凹凸不平。

  此时有一只小黄狗跑了过来,如同老朋友似的在我们身边跑前跑后,还每每摆出姿势让我们拍照,而且小狗所摆拍的位置常令三位影友叫绝,往往是一个需要它的地方,比如门前、屋顶等,为照片增色不少。

大家一致同意午饭邀请它一同进餐,作为回报。

  大梁江有三条主要街道,按照处于山坡的高低位置分为下街、中街和上街,下街的大部分房屋都人去屋空,但是房屋基本保存完好,许多老屋的门板上还贴着对联或门神,尤其吸引我们眼球的是一个破败的柴门上贴着“家庭和睦”字符,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因为村落建筑在山坡上,排水就是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古人对排水给予了充分重视,设计和修建了贯穿全村的石砌排水洞,积水通过水洞排泄到山下的河道,雨水再大不会对房屋形成威胁。

从这一点来看,数百年前大梁江的先民比现代城市人的建筑理念还超前,他们既重视地面房屋的建筑质量,又重视地下的排水系统,而且不惜工本,这里绝不会出现城市中下大雨就内涝的问题。

  排水沟大约1.5米高,一米宽,梁大爷说他小的时候经常同小伙伴在排水洞里捉迷藏,这让我的脑海中浮现起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中的巴黎地下排水系统,想起了青岛因为德国人在清朝末年修建的排水管网而自称是最不怕淹的城市。

大梁江这座小山村绝不亚于法国和德国的建筑理念,在明数百年前就修建了完善的排水系统,堪称现代城市建设的表率。

  如同太行山区的许多山村一样这里基本是靠天吃饭,如果打井深度达到500米才有水,几乎是170层楼高。

打一口这样的水井需要20万元,村子里至今没有一口水井,家家户户都靠水窖储存雨水作为日常用水,据说以前拥有水窖的数字是判断家庭经济状况的主要依据,在山区水的确太重要了。

  中街和上街保存状况更好些,居住的村民也多一些。

两米多宽的小街青石铺路,蜿蜒曲折,纵横交织。

街道两侧院门各自不同,北京味儿的垂花门,精雕细刻的抱鼓石(门墩)、栓马石等等都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我们也造访了几户农家,家里陈设虽然简朴简单,但普遍干净整洁,灶台一尘不染,生活虽然清贫,但人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门窗的雕花、院子里随意绽放的野花及门前的石碾、石磨都散发着山沟沟生活的的静谧和随意。

  村子里的院落以四合院最为典型,北面是正房,两侧为厢房,正房中间为客厅,两侧为长辈居住的卧室,南侧的房子背阴,多作为储藏室。

宅院大门多开在院子的东南角,上有门楼,下有门洞,门外两侧是石雕门墩,以及栓马石、下马石。

整个四合院布局严谨,功能明确,是太行山区明清古建筑的精粹。

  我们来到武举大院,这是个占地6000多平米的大院子,其中包含着九个小院,俗称“一宅九院”,房屋近百间。

房屋的第一位主人叫梁深,乾隆三十三年中举,大门上悬挂的匾额“武魁”为证。

后来梁深的胞兄梁润也鱼跃龙门高中举人,一门双杰自成一段佳话。

  至今两层楼的四合院高大的石墙巍然挺立,数百年的风雨剥蚀使得屋顶几近坍塌,但依然一副不可小觑的摸样,举人宅邸的威严依稀尚存。

  梁大爷说目前没有维修就是希望找到一个能修旧如旧的工程队,原则是不能改变古建风雨沧桑的原貌。

  从武举大院的后门出来就是古戏台,戏台建于乾隆二十二年,撑起屋顶的四根石柱用整块石条打造,每块重达万斤,上面镌刻两幅楹联至今清晰可辨,其一曰“可删可存格外文章圈外注,不真不幻水中明月镜中花”;

其二曰“莺歌风管欣听月窟音声,虎节龙旌喜看蜃楼景色”。

在这深山僻壤之地,能有如此楹联高手也让人肃然起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