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0825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学业质量标准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00

5.52

1年

23时56分

火星

0.11

0.15

3.96

1.9年

24时37分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D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较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

目前,地球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22℃,近地面平均气温约为15℃。

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形成了辽阔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及地下水,而海洋又是孕育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摇篮,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4.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C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解析】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气层,①错误;

火星上有四季变化,但由于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地球上长得多,故四季长度不可能一样,②错误;

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正确;

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正确。

河北邯郸期中)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

据此回答5~6题。

5.“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导致( A )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②信鸽迷途 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④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C.③④D.②④

【解析】 “太阳发脾气”也就是太阳活动,可能会导致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信鸽迷途。

6.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 A )

A.加拿大B.英国

C.意大利D.巴西

【解析】 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是极光,只有在纬度较高的区域才会发生,故可能欣赏到该景观的是加拿大。

成都摸底考试)下图中左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太阳黑子出现在(A)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太阳内部

8.下列年份中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

A.1957年   B.1975年  C.1985年   D.1995年

【解析】第7题,太阳大气层结构由内到外的①②③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发暗的斑点,发生在①层。

第8题,极光是太阳活动爆发时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两极地区稀薄大气摩擦所形成的一种现象,因此太阳活动强烈时更易出现极光现象,由图中可以看出,1957年左右太阳黑子数最多,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最易出现极光现象。

(2018·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图为某日北半球太阳高度(不考虑负值)日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图中a和c表示纬度度数,b表示某变化幅度。

读图回答9~10题。

9.a、b和c的数值分别是(C)

A.70°

、90°

和20°

       B.68°

、88°

C.68°

和22°

       D.70°

10.该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

A.甲所在纬线各地日出方位为东北方

B.乙所在纬线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

C.80°

N各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为20°

D.上海地区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变长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材料显示该地位于北半球,一日内太阳高度(不考虑负值)日变化幅度最大的为直射点,其他位置的判定可以依据其与直射点的太阳高度变化差值求取得出。

第9题,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图示,乙地变化幅度最大,该地应为太阳直射纬度22°

N,根据其正午太阳高度68°

再运用公式H=90°

-(该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可以得出b、c分别为90°

、22°

,a地日变化为44°

,结合公式,该地为22°

+(90°

-44°

)=68°

N,选C。

第10题,根据上题结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甲地位于68°

N,该日出现极昼,日出正北,A错;

这一天并非夏至,乙地昼长未达到最大;

80°

N各地最小同一高度为80°

-68°

=12°

,最大为90°

-80°

+22°

=32°

,其日变化幅度为32°

-12°

=20°

,C对;

上海地区昼长大于夜长,但不能确定此时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故不能确定昼长的变化趋势,D错。

11.(2018·

天津实验中学模拟)阿图什天门(39°

39′N,75°

31′E)位于新疆阿图什市与乌恰县交界处,这个由灰黄色的砾岩形成的天然石拱门呈“∩”字型,宽约100米,高457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形成了风的通道,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阿图什天门。

在图示时刻,拍摄者位于太阳的什么方位,以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B)

A.东北 该地与北京昼长相当

B.东南 该地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小于47.5°

C.东北 此季节索马里半岛东面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D.东南 阿图什天门的影子变化角度小于180°

【解析】据北京时间21:

20,可计算出当地的地方时约为18:

20,说明太阳的位置位于西北方,故拍摄者的位置应该为东南方向,A、C项错误;

该地位于极圈与回归线之间,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为47°

,故B项正确;

夏季,昼长夜短,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故影子变化角度会大于180°

,D项错误。

菏泽初考)某年3月9日,中国北极黄河站(78°

55′N,11°

56′E)迎来这一年的首次日出。

据此完成12~13题。

12.当地日出时间和方位是(C)

A.0时正北          B.6时正东

C.12时正南         D.18时正西

13.该日黄河站实际观测的最大太阳高度大约是(A)

A.1°

              B.11°

C.12°

D.23°

【解析】第12题,极夜后的首次日出,说明该地一天中太阳最高时,太阳恰好位于地平线上,此时为正午12时。

北半球正午时刻太阳应正好位于观测地正南方。

C正确。

第13题,极夜后的首次日出,说明该地一天中太阳最高时,太阳恰好位于地平线上,因此最大太阳高度接近0°

,故A正确。

下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

读图,回答14~15题。

14.此刻北京时间是( C )

A.6月22日11时B.12月22日11时

C.6月22日5时D.12月21日5时

1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

A.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解析】 第14题,根据材料分析,B点是切点。

CD、CE是日期分界,CE时刻是0点或是180°

经线,CD位置不可能是昼半球或夜半球的中间的经线,时间不可能是0点,所以只能是180°

经线。

CE是时刻0点的经线。

AB是昏线,BE位于夜半球,所以地球逆时针自转,图示区是北极俯视图。

根据图中经线135°

E,可以判断CE经度是45°

E,时间是0点,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北京时间是6月22日5时。

第15题,此日,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四川地区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北半球纬度越高日出越早,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南极地区是极夜,不适宜科考。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16~17题。

16.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B )

A.aB.b

C.cD.d

17.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a地正值夏季B.b地昼短夜长

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D.d地出现极昼现象

【解析】 第16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左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右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位于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前后,直射点从b到a,b为秋分日;

d位于北回归线,为6月22日前后,直射点从c运动到d,所以c为春分日。

第17题,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为6月22日前后,a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值冬季;

b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c位于赤道上,此时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d位于北回归线上,不会出现极昼现象。

山东烟台期中)读我国某城市通常的作息时间表(表中所给时间为北京时间),回答18~19题。

夏季(5月—9月底)

冬季(10月—次年4月底)

上午

9:

30-13:

30

10:

00-14:

00

午休

下午

16:

00-20:

15:

30-19:

1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C )

A.沈阳B.西安

C.乌鲁木齐D.武汉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北京时间930上班,2000下班,当地正午为北京时间1455,依地方时计算,当地正午1200时北京时间1455,时间相差约3小时,经度相差约45°

,该地约为85°

E,乌鲁木齐与之最接近。

19.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日地距离的变化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夏季上班的时间较早下班较晚,冬季上班较晚下班较早,这是因为该地纬度较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较大,调整有利人们工作和生活。

山西大同重点中学质检)世界上最深的钻井位于俄罗斯北部的科拉半岛,1966年设计,1970年开钻,1992年7月停工。

现在井深12262米。

据此回答20~21题。

20.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 )

A.地壳B.地幔

C.地核D.地心

【解析】 世界上最深的钻井深12262米,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

21.关于该钻井最深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此处地震波的横波波速介于8~9km/s之间

B.此处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C.此处为岩浆的发源地

D.此处位于岩石圈

【解析】 A项,根据材料,该钻井最深处仍在地壳中,此处地震波的横波介于3~6km/s之间,故不符合题意;

B项,此处位于地壳内,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是地幔,故不符合题意;

C项,岩浆的发源地在上地幔的顶部,故不符合题意;

D项,此处在地壳内,属于岩石圈,D项正确。

黑龙江鹤岗一中期中)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

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22~23题。

22.若A地的经度为20°

W,则B地的经度为( B )

A.170°

EB.170°

W

C.130°

ED.130°

23.若AOB所对应的非阴影部分为今天,阴影部分为昨天,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OA所在经线为0°

B.OB所在经线为180°

C.OB为晨线D.OA的地方时为10点  

【解析】 第22题,读图,图示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位于北半球。

若A地的经度为20°

W,则B地位于A地西面间隔150°

的经线上,西经度向西数值增大,B的经度为170°

W,B对。

A、C、D项错。

第23题,若AOB所对应的非阴影部分为今天,阴影部分为昨天,那么顺着自转方向,日期减一天的分界线OA是180°

经线,A项错。

另一分界线B是时刻0点的经线,B项错。

OB为日期分界线,不是晨线,C项错。

OB为0时,OA在OB的东面,相隔150°

,相差10小时,OA有地方时为10点,D项对。

A、B、C项错。

某同学在北半球某地利用日影测量当地的经纬度,当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2点40分,日影与竹竿正好等长。

下图是这一天的光照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D )

A.(0°

,120°

E)B.(0°

,110°

E)

C.(10°

S,120°

E)D.(10°

S,110°

25.此时20°

S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 )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D.极昼

【解析】 第24题,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点,此时,北京时间是12点40分,可以计算出该地的经度是110°

E。

图中80°

S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的纬度是10°

S,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0°

E),D项对。

第25题,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所以A选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5年前发射的“朱诺”号探测器到达木星云层上方4200公里处,正式拜谒太阳系“行星之王”——木星,“朱诺”木星探测器是从美国东南佛罗里达半岛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的。

材料二 木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木星并不是正球体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1)“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

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

__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

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

__

(2)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

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

__有利条件:

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稳定。

不利条件:

距太阳远,温度较低;

缺少液态水;

缺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

(3)美国为什么选择在佛罗里达州建航天发射基地?

__佛罗里达州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有利于航天器发射;

临海,有利于大型火箭的运输;

海洋面积广阔,发射后较安全。

27.(2018·

安徽示范高中月考)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

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3)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8.(2018·

山西大同重点中学质检)读“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北回归线__,这天的日期是__6__月__22__日前后,节气是__夏至日__,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__。

(2)图中ADB是__晨__线(晨、昏),C地的日出时间是__6时__。

(3)图中E地的地方时是__10__时,此时北京时间是__4__时。

(4)A、B、C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C__,三地的自转角速度__相同__。

A、B、C三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_A__,A和B地昼长时间相差__24__小时。

(5)六个月后,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C__。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冬至__。

【解析】 第

(1)题,读图,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2)题,读图,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中ADB是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

C点位于赤道,昼夜平分,C地日出时间为6时。

第(3)题,D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E点地方时为10时,图中180°

经线为8时,此时北京时间为4时。

第(4)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

/小时;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A、B、C三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C点,三地角速度相同;

A点位于北极圈,昼长为24小时,在A、B、C三地中白昼最长;

A点位于北极圈,昼长为24小时,B点位于南极圈,昼长为0小时,两者相差24小时。

第(5)题,读图,该日为夏至日,6个月后,时间为12月22日,为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C点。

29.(2018·

江苏扬州中学期中)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读图分析回答。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F时,北京时间是__12__月__22__日__22__时。

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_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__。

(2)当太阳直射点从D点向E点移动的过程中,上海昼夜长短是__昼长夜短__,且昼变__短__(长或短)。

(3)当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到C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D__(多项选择)。

A.扬州昼渐短,夜渐长

B.南极洲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

C.北京白昼时间比扬州短

D.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时的影子逐渐缩短

(4)请在图上画出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的昼夜状况。

(要求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黑夜)。

【解析】第

(1)题,据图可知,F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且当地的经度为30°

W,当太阳直射点位于F时,该日为冬至日(12月22日),30°

W的地方时为12点,利用地方时“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可以测算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22时,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2)题,D点和E点分别位于北回归线上和赤道上,太阳直射点从D点向E点移动的过程即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的上海昼长夜短,且昼长渐短,夜长渐长。

第(3)题,图示B点和C点分别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上,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为春分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半球的扬州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A选项错误;

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南极洲范围内无极夜现象,随着直射点北移,南极洲范围内开始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故B选项正确;

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内,北半球的地点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故北京白昼时间比扬州长,C选项错误;

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时的影子逐渐缩短,D选项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择B、D选项。

第(4)题,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此时C点为12点,晨线经过B点(6点),昏线经过E点(18点),图像如下:

30.(2018·

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月考)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24__小时,__0__小时。

(2)甲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为__24__小时,乙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小值为__12__小时。

(3)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66°

34′N纬线(或北极圈)__,乙地的纬度数为__0°

(填赤道不得分)__。

(4)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6月22日前后(填夏至日不得分)__(日期),大小为__46°

52′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__。

(5)当太阳直射乙地时,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乙>丁>丙>甲__。

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甲<丙<乙<丁__。

【解析】第

(1)题,根据图示可以直接读出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

(2)(3)题,根据图示,甲地到90°

N的年内昼长变化幅度为24小时,可以判断甲地为北极圈,因而一年中甲地昼长的最大值为24小时;

乙地年内昼长变化幅度为0小时,说明乙地位于赤道,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第(4)题,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并且纬度每差1°

,正午太阳高度就减小1°

北极圈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为66°

34′-23°

26′,因而6月22日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66°

26′)=46°

52′。

第(5)题,根据前面判断,乙位于赤道,当太阳直射赤道时,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离赤道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当太阳直射乙地时,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乙>丁>丙>甲;

之后一个月内,丁地正午日影渐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丁移动,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因此,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甲<丙<乙<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