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119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

学院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计划

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决定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一、建设目标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由校企合作开发,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采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高品质服务我院师生,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要求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应由校企双方合作开发,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鲜明的专业特色、较强的实操性,同时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一)团队要求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应由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且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主持建设;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和企业经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不低于课程30%的实践教学任务;教学团队中校企人员比例、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二)资源要求

课程资源应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课程内容应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且具备系统性、完整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课程资源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

1.基本资源:

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

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

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三)共享要求

经评审确定的校企合作优质课程,按基本资源免费共享、拓展资源有条件共享的原则在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予以开放。

三、建设管理

1.管理。

教务处根据的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制定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规划,负责课程的遴选、检查和验收工作。

各系(部、院)制定本部门校企合作优质课程的建设计划,负责课程的培育、推荐和检查等工作。

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的申报、建设、使用、维护和更新等工作。

2.申报。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应是学院开设三年及以上的课程。

课程负责人向所在系(部、院)提出立项建设申请,由系(部、院)组织初审、推荐。

已获得“校企合作优质核心课”称号的不列入申报之列。

3.遴选。

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各系(部、院)推荐的校企合作课程进行遴选,每年组织一次。

遴选标准见附件1。

4.立项。

对通过遴选的课程下达建设任务书,立项建设。

建设任务书见附件2。

5.中期检查。

根据课程建设任务书逐项进行中期检查。

6.验收。

教务处组织对建设期满的课程进行验收。

专家组根据建设任务书逐项进行检查,并依据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见附件3。

7.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周期为1年。

验收合格的授予“校企合作优质课程”称号。

预期没有完成建设任务的,需向教务处提交延期建设申请报告,时间最长不长过半年。

8.对验收没有达标的校企合作优质课程,责成课程负责人及课程所在系(部、院)分析原因,制定修订计划,限期(一般为三个月)达标。

若到期仍不能达标,取消“校企合作优质课程”称号,同时取消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及课程所在部门一年申报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及其它类课程荣誉称号的资格。

四、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是学院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同时其建设成效是各系(部、院)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技术保障

以我院网络教学平台或其它大型教学平台为依托,建设具有教学兼备和互动交流功能的课程共享系统,集中展示校企合作优质核心课程,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教务处负责为学院教师提供课程申报、提交、建设等相关工具和技术支持等服务。

(三)监督和管理

学院将建立健全动态监测与监管机制,通过网上监管、使用评价和年度检查等方式对校企合作优质课程的建设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本意见自发文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另行规定。

附件1: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遴选标准

附件2: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任务书

附件3: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验收标准

附件1: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遴选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遴选标准

课程设置

课程定位

课程内容符合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促进作用。

课程设计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或项目、任务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能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文件

教学文件

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

教学内容

内容选取

课程内容能与职业标准对接,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内容组织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表现形式

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设计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能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适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

网络教学

组建了课程网站,相关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上传到了网站;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网络平台的网址和链接。

考核

注重过程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

教学队伍

教学队伍结构

主讲教师执教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和企业经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实践教学任务;教学团队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实践条件

校内外实训条件

实践条件良好,开发建设了教学做一体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完成课程设计目标和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结果良好。

学习效果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好,实训、实习产品(作品)能够体现应用(实用)价值;或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较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较高。

附件2: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建设任务书

 

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

课程负责人:

所在系(院):

填表日期:

 

2017年8月

 

填写说明

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系(院)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任务书限用A4纸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职称

电话

学位

职务

邮箱

所在系(部、院)

教学情况

近3年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改项目及论文、教学获奖、教材编写等

2.教学队伍情况

专任教师情况

企业兼职教师情况

教学团队整体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教学团队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及职业资格结构

3.课程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符合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4.课程内容

(1)说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2)课程内容安排及对应学时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课程内容及效果

5.教学条件

教材选用与建设(重点说明校企合作教材建设情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建设情况、校内外实训条件、网络教学环境

6、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模式的选取,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实施目的、实施效果,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考核内容及方法

7、教学效果

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及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情况、课程对应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相应技能竞赛获奖情况)

8、自我评价

本课程建设的特色及创新点,本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

9、进度安排

课程建设三年内的目标及实现步骤

10、本系(院)的政策支持及措施

系(部、院)

意见

 

主任签字:

(公章)

年月日

合作

企业

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月日

教务处

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月日

附件3:

校企合作优质课程验收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

观测点

验收标准

验收形式

课程设置

5分

课程定位2分

性质与作用

课程内容符合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1.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

2.查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计

3分

理念与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或项目、任务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文件

5分

教学文件

5分

校企共建规范性和指导性

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教学文件规范性、指导性强。

查看相关教学文件

教学内容25分

内容选取5分

针对性和适用性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

2.查看职业标准和课程教学资料。

3.现场听课,考察和了解教学资料使用情况。

内容组织5分

组织与安排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表现形式15分

教材及相关资料

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

教学设计5分

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典型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1.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

2.现场考察相关资料。

3.审查课程网站和公共网络平台网站。

4.审查考核方式,考核现场考察。

教学方法5分

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教、学、做一体,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5分

信息技术的运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充分利用实践场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网络教学5分

网络教学资源和环境

组建了课程网站,相关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上传到了网站;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的网址和链接。

考核5分

考核方式方法改革

注重过程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以企业考核为主。

教学队伍10分

教学队伍结构

10分

主讲教师能力与水平、双师结构、专兼比例

主讲教师执教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和企业经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实践教学任务;教学团队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1.查看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2.听课。

实践条件10分

校内外实训条件10分

建设与利用

不断改善实践条件,积极开发建设稳定的教学做一体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高,并能完成课程设计目标和教学任务。

1.查看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2.实地考察。

教学效果

10分

教学评价5分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结果优良,平均分数不低于90分。

1.查看相关资料。

2.座谈。

3.实地考察。

学习效果5分

培养成效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作品)能够体现应用(实用)价值;或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或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应技能竞赛三等及以上奖项。

特色

10分

特色、创新及影响力

1.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

2.实地考察。

合计

10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