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2072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6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62密度

6.2密度

知识点1密度的定义

例1如图6-2-1所示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象。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图6-2-1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B.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D.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在同一m-V图象中,图象直线的斜度越大,则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越大。

答案:

C

【解法点拨】密度的图象问题有两种解法:

根据公式

可以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体积大的密度小;也可以取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小的密度小。

知识点2密度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例2关于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m成正比,与

成反比

B.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密度相同,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C.不论是不是同种物质,m大的

肯定大

D.不论

是否相同,

大的m就大,

小的m就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无关,故A、C错,B正确;而质量m=

,m的大小既与物质密度有关,还与体积有关,故D错。

答案:

B

【解法点拨】根据密度公式:

,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该公式可变形为

这两个公式,说明只要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量中任意两个量,就可以利用公式求出第三个量。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悬浮在水中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2.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3.如图所示,

为入射光线,

为折射光线。

已知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B.

C.

D.

4.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5.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再经过红色玻璃射到白屏D上,则射到D上的光的颜色是()

A.白光B.红光C.黄光D.蓝光

6.如图所示,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

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湖水中的像是

A.实像,像逐渐变大B.虚像,像逐渐变大C.虚像,像大小不变D.实像,像大小不变

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0℃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C的水蒸气,下列所示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9.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B.

C.

D.

10.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

B.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D.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定不会是噪声

二、填空题

11.一瓶纯净水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将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为_____kg/m3;当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_____kg,冰的体积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已知ρ冰=0.9×103kg/m3)

12.电子视听产品已经成为全球人的“鸦片”,它严重摧残着无数人的身心健康,很多人从小就成为“近视眼”了。

近视眼镜片相当于_____镜,它对光线有_____作用。

13.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ÐAON等于60°。

已知ÐNOB等于30°,ÐNOC等于45°,ÐNOD等于60°。

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__方向射出。

(选填“OB”、“OC”或“OD”)

14.如图所示,是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实现快速灭火。

15.噪声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的危害,请你指出减弱噪声的途径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是温度计的测量情形,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图中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mm.

三、计算题

17.质量为232g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铜的密度为8.9g/cm3,铝的密度为2.7g/cm3求:

(1)其中所含铜的体积

(2)合金球的密度

18.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实验线2018年手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140m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

若测试时,用2.8s时间通过140m距离,将列车模型由静止加速至360km/h,(若不考虑列车模型自身的长度)求:

(1)列车模型在加速通过特制管道的过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列车模型以3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该特制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多少秒?

四、实验题

19.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食用油进行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_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如甲图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移动;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4)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为26g。

(5)请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1/g

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g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

V/cm3

食用油的密度ρ/g/cm3

_____

26

_____

_____

_____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光屏上呈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向右移动透镜至图中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且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如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远视”)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在图甲实验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_____放置,纸板的作用是为了_____

(2)在图甲中,使一束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多次改变入射角并测出反射角大小后,分析得出:

反射角_____入射角。

(3)图乙中,将纸板F往后折时,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图甲实验中,有两位同学的眼睛分别位于A、B处时,均能通过镜子看到对方的眼睛,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若光沿NO入射,则反射角大小等于_____度。

22.如图甲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图乙中温度计放置正确的是_____。

(2)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_____。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4)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减少加热时间,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

A.加大酒精灯火焰B.用初温较高的水

C.增加烧杯中水量D.给烧杯加纸盖

(5)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烧杯中的水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6)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丙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也会”或“不会”)沸腾。

23.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吗?

”进行探究,设计并进行了实验,用到的器材有:

耐高温的广口玻瓶或烧瓶、密封盖、小铃、细铁丝或棉线.如图所示:

(1)将瓶口紧密封盖,摇动小铃,_____听到铃声.(填“能”或“不能”)

(2)对烧瓶加热,密封瓶盖与瓶口间稍有空隙,经过一段时间,拧紧瓶盖并停止加热.冷却后,瓶内近似真空状态,再摇动小铃,比较听到的两次铃声的变化,可知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4.如图所示,甲、乙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时打出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段。

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秒。

(1)在甲图中,从A点到达G点,所用的时间______s,从A点到G点的过程中,纸带是____拉动的(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在乙图中,A点到D点的时间___________从D点到F点的时间(“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B

C

A

B

B

B

二、填空题

11.0×1030.5变大

12.凹透发散

13.OD

14.升华吸

15.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6.835.1

三、计算题

17.20cm35.8g/cm3

18.

(1)50m/s;

(2)1.4s。

四、实验题

19.游码左61.235.2400.88

20.投影仪或幻灯机40缩小远视

21.垂直呈现光路等于(或=)在可逆0

22.D大85C不能不会

23.能铃声变小声音传播需要依靠介质

24.12匀速大于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密度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在0℃﹣4℃之间

B.正在形成风的空气

C.一直在沸水中的铁块

D.把铁板放到夏季烈日下暴晒

2.由两种密度之比为ρA:

ρB=3:

2的材料制成的小球A和B.其质量之比mA:

mB=4:

3,其外观体积比为VA:

VB=3:

2:

则下列有关小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两小球可能都是空心

B.A,B两小球中,A球肯定是空心

C.A.B两小球中,B球肯定是空心的

D.A.B两小球中不可能都是实心的

3.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该凸透镜的焦距f

A.一定大于lB.一定等于l

C.一定小于lD.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

4.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5.如图所示,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6.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7.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振幅不同

8.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

B.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C.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9.在探究海波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其温度﹣﹣时间的图象如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在BC时间段,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海波在这一时间段没有吸收热量

B.海波属于晶体

C.在第10分钟,海波处于液态

D.海波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10.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B.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

C.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在圆柱状的玻璃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可观察到小泥娃的像,因为圆柱形水杯装有水的部分具有_____的特征。

将泥娃逐渐向水杯靠近的过程中,所看到泥娃像的高度将_____(填“不变”或“改变”),像的粗细程度将______(填“不变”或“改变”).

12.一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恰好与桶口相平,此时冰与桶的总质量为22kg,当冰完全熔化后,需要向桶内倒入2L的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则桶的容积为______m3,桶的质量为______kg(已知ρ冰=0.9×103kg/m3,ρ水=1×103kg/m3)

13.小明用照相机拍照时,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使照相机离物体______一些。

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的大小______。

14.如图所示,密闭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个现象说明瓶内气压减小时,沸点_____(升高/降低/不变);若将烧瓶倒置,可在瓶底浇_____(冷/热)水,也能使烧瓶中的水出现相同的现象.

15.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

在铸铁管的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_____次声音,这是因为_____。

16.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物体长度是_____cm。

三、计算题

17.判断某汽车零件(铁)是否为空心,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测出一个装满水的烧杯的质量为300g,放入该零件后,溢出10g水,此时烧杯的总质量为369g(铁的密度约ρ铁=7.9×103kg/m3),求:

(1)该零件的体积?

(2)该零件的质量?

(3)通过计算说明该零件是否为空心?

(4)该零件全部采用新材料制作后,零件的质量减少了20g,求:

该新材料的密度?

18.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货量为4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货量为多少?

(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四、实验题

19.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

(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_____g。

(2)如图乙将壶益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_____cm3,则壶盖的密度是_____kg/m3

(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图接着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①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

②她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戊图中A所示。

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

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应是_____(选填戊图中“B”、“C或“D”)。

20.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上。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明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如果将蜡烛移到图乙中30cm刻度线处,这时光屏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21.晓薇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实验中:

(1)晓薇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晓薇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晓薇在实验中,环境光线应______一些(选填“亮”或“暗”),在如图装置中,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A的像始终不能与蜡烛B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图甲实验装置中,不当之处是:

_____。

(2)图乙是观察温度计示数时眼睛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选填“1”、“2”、“3”)。

(3)改正错误后记录了下表的数据。

小明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4)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____)

(5)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在这个过程中水需要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6)如果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_____。

23.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中有展品“曾候乙编钟”,如图所示。

用钟锤敲击编钟时编钟就会发出声音。

若用同样的力度敲击一只编钟的不同位置,编钟所发出的音调有所不同,请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_______。

24.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被测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

(2)如图乙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A

B

B

B

B

A

A

二、填空题

11.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不变改变

12.024

13.近2不变

14.水再次沸腾降低冷

15.两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铁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16.2.35

三、计算题

17.

(1)10cm3;

(2)79g;(3)实心;(4)5.9×103kg/m3

18.

(1)1.008×104kg

(2)1.66m3

四、实验题

19.2202.16×103偏大先取下小砝码,再向右适当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C

20.0主光轴缩小照相机右右

21.便于观察到蜡烛像的位置大小不能虚不变暗方便测量物距和像距玻璃板与水平台不垂直

22.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2变大

不变吸热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23.编钟发声的音调与敲击的位置是否有关?

24.-192.13(2.11-2.15均可)3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