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221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doc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针对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进行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检修》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基础。

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通过本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详见表1。

表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项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总论

能描述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布置形式;

能描述汽油机工作原理;

能描述柴油机工作原理。

任务一:

发动机总体构造与原理分析;

任务二:

发动机总体认识;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

能正确拆装曲柄连杆机构;

能对连杆、缸体等主要机件进行检验、修理;

能正确选配活塞环;

能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常见项目维护;能对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任务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任务三:

曲轴飞轮组的检查和维修;

任务四:

气缸体、气缸盖的检查与维修;

任务五:

连杆的检验与校正;

任务六:

活塞组的检查与维修;

任务七:

气缸压力的测量;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

能正确拆装配气机构;

能对气门及气门座进行检验、修理;

能按正确方法调整气门间隙;

能对配气机构进行维护;

能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

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二:

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任务三:

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任务四:

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项目

汽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会进行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会使用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能进行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任务一:

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任务二:

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任务三:

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

任务四:

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柴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能正确拆装喷油器、喷油泵;

能对喷油器、喷油泵进行调试;

能对供给系进行常见项目维护;

能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

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任务二:

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

任务三:

喷油泵的检查与调试;

任务四:

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

任务五:

柴油机供给系的维护;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能对水泵等主要部件进行正确拆装及检修;

能对冷却系进行维护、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任务一:

冷却系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二:

冷却系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任务三:

冷却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能对机油泵等主要部件进行正确拆装;能对润滑系进行维护、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任务一:

润滑系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二:

润滑系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任务三:

润滑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发动机装配、调整与磨合

会进行发动机的装配;

会对发动机进行调整与磨合;

能对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能对汽油发动机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

发动机总成的拆卸与装复;

任务二:

发动机的磨合与测试;

任务三:

汽油发动机常见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务四:

柴油发动机常见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发动机维修保养、发动机修理、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检测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能力,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

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根据本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①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②掌握发动机部件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

③掌握发动机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

④掌握发动机拆装、调试工艺知识;

⑤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保养知识;

⑥掌握发动机简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

①会进行发动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

②能熟练拆装发动机总成、零部件,正确判定其工作、使用状况;

③能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④能对配气机构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⑤能对汽油机燃油供给系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⑥能对柴油机燃油供给系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⑦能对冷却系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⑧会能进行发动机的组装与调试。

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②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为适应汽车行业岗位群的要求打下基础,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求职的竞争力;

③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④能客观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工作业绩。

三、教学组织

该课程是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机修工工作岗位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发展职业能力。

为了使学生会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本课程设计了8个学习项目。

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依据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工作过程,将每个项目进一步分解成学习型工作任务,共包括28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具体教学组织见表2。

表2教学组织表

学习项目编号

学习项目名称

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时

项目一

汽车发动机总论

任务一:

发动机总体构造与原理分析;

4

6

任务二:

发动机总体认识;

2

项目二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6

24

任务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4

任务三:

曲轴飞轮组的检查和维修;

4

任务四:

气缸体、气缸盖的检查与维修;

4

任务五:

连杆的检验与校正;

2

任务六:

活塞组的检查与维修;

2

任务七:

气缸压力的测量;

2

项目三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6

22

任务二:

配气机构的拆装;

6

任务三: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6

任务四:

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4

项目四

汽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10

30

任务二:

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10

任务三:

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

6

任务四:

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4

项目五

柴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24

任务二:

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

6

任务三:

喷油泵的检查与调试;

4

任务四:

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

4

任务五:

柴油机供给系的维护;

4

项目六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10

任务二:

冷却系的拆装与维修;

4

项目七

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一: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10

任务二:

润滑系的拆装与维修;

4

项目八

发动机装配、调整与磨合

任务一:

发动机装配与调试;

8

12

任务二:

发动机磨合;

4

合计

138

138

四、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本课程共设计了8个教学项目,教学时按项目顺序依次进行,其教学内容与要求详见下表。

表3项目1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项目一:

汽车发动机总论

课时

6

任务一:

发动机总体构造与原理分析;

4

任务二:

发动机总体认识;

2

项目任务

能描述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布置形式; 

能描述汽油机工作原理; 能描述柴油机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3.掌握发动机的专用术语;

2.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技能

1.能够描述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2.能够描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2.汽车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认识;

3.汽车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认识。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

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化学工业出版社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表4项目2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

课时

24

任务一: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4

任务三:

曲轴飞轮组的检查和维修;

4

任务四:

气缸体、气缸盖的检查与维修;

4

任务五:

连杆的检验与校正;

2

任务六:

活塞组的检查与维修;

2

任务七:

气缸压力的测量;

2

项目任务

能正确拆装曲柄连杆机构;

能对连杆、缸体等主要机件进行检验、修理;

能正确选配活塞环;

能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常见项目维护;

能对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机体组的结构;

2.了解机体组的工作原理;

3.掌握活塞连杆组的结构;

4.了解活塞连杆组的工作原理;

5.掌握曲轴飞轮组的结构;

6.了解曲轴飞轮组的工作原理;

技能

1.能够进行机体组零部件的拆装与检修;

2.会对活塞连杆组零部件进行拆装与检修;

3.能够对活塞连杆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4.能够对曲轴飞轮组零部件进行拆装和检修;

5.会对曲轴飞轮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机体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机体组零部件的拆装与检修;

3.活塞连杆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活塞连杆组零部件的拆装与检修;

5.活塞连杆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6.曲轴飞轮组的结构和原理;

7.曲轴飞轮组零部件的拆装和检修;

8.曲轴飞轮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

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化学工业出版社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表5项目3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

课时

22

任务一: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

配气机构的拆装;

6

任务三: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6

任务四:

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4

项目任务

能正确拆装配气机构;

能对气门及气门座进行检验、修理;

能按正确方法调整气门间隙;

能对配气机构进行维护;

能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配气机构的结构及功用;

2.了解配气相位;

3.掌握配气机构的主要部件;

4.了解配气机构新技术;

技能

1.能够进行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2.会对气门与气门座进行拆装与检修;

3.能够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4.会对配气机构进行维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配气机构的结构;2.配气机构的主要部件;

3.配气相位;4.配气机构的拆装;

5.配气机构的维护;6.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7.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与排除;8.配气机构新技术;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

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化学工业出版社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表6项目4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汽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课时

30

任务一:

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10

任务二:

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10

任务三:

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

6

任务四:

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4

项目任务

会进行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拆装与检测;

会使用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

能进行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2.了解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工作原理;

3.掌握EFI系统的特点;

4.了解EFI系统的工作原理;

技能

1.能够进行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检修;

2.会使用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

3.能够对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EFI系统;

3.EFI系统的工作原理;

4.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

5.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

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化学工业出版社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表7项目5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柴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课时

24

任务一:

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

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

6

任务三:

喷油泵的检查与调试;

4

任务四:

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

4

任务五:

柴油机供给系的维护;

4

项目任务

能正确拆装喷油器、喷油泵;

能对喷油器、喷油泵进行调试;

能对供给系进行常见项目维护;

能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2.了解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工作原理;

3.掌握喷油器、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4.了解调速器的功用及工作原理;

5.了解供油正时;

技能

1.能够进行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检修;

2.会使用燃油喷射系常用检测诊断仪器对喷油器、喷油泵进行诊断;

3.能够对喷油器、喷油泵进行拆装与检测;

4.能够对柴油机供给系进行维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喷油器;

3.喷油泵;

4.调速器;

5.供油正时与其他装置;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

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化学工业出版社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表9项目6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课时

10

任务一: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

冷却系的拆装与维修;

4

项目任务

能对水泵等主要部件进行正确拆装及检修;

能对冷却系进行维护、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水冷却系的主要组成部件;

2.了解冷却系的工作原理;

3.了解水泵的功用及工作原理;

4.掌握节温器的功用;

技能

1.能够进行冷却系的拆装与检修;

2.会对冷却系零部件进行拆装与检测;

3.能够对冷却系常用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冷却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水冷却系的主要部件;

3.冷却系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4.冷却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工作对象、工具

设备:

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参考资料: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化学工业出版社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工作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教师和学生

工作成果

作业和实训

考核评价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表9项目7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项目概述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课时

10

任务一: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分析;

6

任务二:

润滑系的拆装与维修;

4

项目任务

能对机油泵等主要部件进行正确拆装; 

能对润滑系进行维护、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润滑系的主要组成部件;

2.了解润滑系的工作原理;

3.了解油泵的功用及工作原理;

4.了解曲轴箱通风装置;

技能

1.能够进行润滑系的拆装与检修;

2.会对润滑系零部件进行拆装与检测;

3.能够对润滑系常用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态度

1.能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按时交作业;

2.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帮助其他成员;

项目的教学实施

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2.教师讲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信息采集,了解任务;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讨论交流实施步骤、人员分工,准备材料确定实施计划;

4.学生分组操作,老师进行咨询,指导,组织,协调;

5.老师介绍评价标准,学生自检,互检和专检;

6.评价考核。

项目教学内容

1.润滑系的作用与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