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2304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普通用卷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

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3.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在西方古代,有为知识而知识者,有为真理而献身者,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不息者,中国没有.在中国,知识分子之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B.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C.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D.人文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对立

4.雅典执政官最初有王者执政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官,终身任职。

公元前683年改为一年一任,且增加了6名司法执政官,人数增至九人,但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都是贵族。

这些变化(  )

A.确保了贵族各项特权B.推动了雅典民主化进程

C.保证了公民政治权利D.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

5.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伯利克里为了消除这种“障碍”采取的措施是(  )

A.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B.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

C.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D.对野心家实施“陶片放逐法”

6.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官的侧隐之心。

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人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

材料说明雅典(  )

A.法官审案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志

B.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

C.被告的正式答辩注重策略和技巧

D.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被告情感

7.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这是因为

A.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B.下层平民获得部分政治权力

C.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D.因债务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

8.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

A.皇帝制度B.司法陪审制C.完备法典D.陶片放逐法

9.伯利克里说:

“我们的政治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这里的人民是指(  )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B.雅典成年男女公

C.外邦人和雅典人D.雅典全体居民

1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  )

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D.贵族政治、僭主当政

11.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

这些史实表明(  )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12.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

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B.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C.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D.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

13.《十二铜表法》中的“私犯”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维护罗马所有人的利益B.强调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C.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D.取消了贵族对司法的垄断权

14.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15.《罗马法史》载:

“‘万民法’概念有着双重的含义:

一个是理论上的含义,它的根据是存在一种所有民族共有的法并且认为自然理由是这种普遍性的基础;另一个是实在的和具体的含义,它指的是产生于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那种罗马法体系。

”据此判断该法(  )

A.注重形式,侧重国家事务B.标志着罗马法学的成熟

C.适应了帝国时期的要求D.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

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个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

如写名的人数超过六千,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十年。

材料二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

雅典公民大会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

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

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三: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

形式

程序

罪 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

⑴概括材料一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⑵据

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哪些?

⑶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缺陷。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律是植根于自然的、指挥应然行为并禁止相反行为的最高理性……正义的来源就应该在法律中发现,因为法律是一种自然力,是聪明人的理智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只有一个人们可能据以共同生活的原则,该原则对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并平等地为所有的人所拥有。

--摘选自《法律篇》(西塞罗)材料二:

第6表 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第8表 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Tarpeio)岩下摔死

--摘选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三:

罗马法,顾名思义,就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施行的法律。

但是,它并不是某一个立法文献的名称,而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整个历史时期的法律总称。

罗马法伴随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产生……它是古代奴隶制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摘选自《罗马法原论》材料四: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据材料二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法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看出这些宣誓旨在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

D。

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

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

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

题干时间限定在“公元前5世纪”。

雅典三个改革家,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后期,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期,公民大会不会形同虚设。

而且伯利克里采取很多办法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比如发放津贴,当公务员可以有补贴,所以失去政治热情,参政丧失民族信任,不符合那个年代史实,故ABD三项错误。

“用染成红色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反映的是必须参与政治,否则处以罚款,说明参政是公民的义务,故C项正确。

故选:

C。

本题以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话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特征。

本题的重点是时间点,根据时间看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解答即可。

3.【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是东西方知识分子在追求上的差异.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是产生民主政治和专制政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产生东西方知识分子差异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排除;

同样B项也只是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民主政治能够激发人的民主自由精神,而君主专制下知识分子被统治者严格思想控制,因此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是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

D项是产生以上差异的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差异.要求了解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及时差异性.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了解西方人文主义和儒家思想对人的作用看法和要求.

4.【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雅典城邦制度中执政官最初由终身任职的王者执政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官组成,到公元前683年增加了6名司法执政官,且全部执政官一年一任,同时规定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均为贵族。

可见这些变化反映雅典的城邦政治制度尽管仍有其局限性,但也推动了雅典民主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

AD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及“变化”的题意,应排除。

材料反映享受上述政治权利的范围为贵族阶层,故C项错误。

故选:

B。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

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5.【答案】A

【解析】

A.根据“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可知要给贫困公民参政创造条件,正确。

B.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是伯利克里的设想,没有实现,排除。

C.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

D.“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

故选:

A。

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的进程。

高考一般从以下角度考查:

①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②雅典民主政治的机构、特点;③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④雅典民主政治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

伯利克里改革措施:

(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2)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3)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6.【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中“试图激起法官的侧隐之心”“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人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可以看出法官审理案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故符合题意的是A项;

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中虽然体现出带有情感色彩,但不能由此说明雅典法庭判决不依靠证据,“仅凭”被告情感。

体现了以偏盖全错误,故排除D。

故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重点是雅典民主的弊端,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注意掌握雅典民族政治的主要内容,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并能客观进行评价。

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可以看出梭伦改革以财产不平等代替了原来出身不平等,因而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故C项正确;ABD项都是梭伦改革的内容,但是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故选C。

8.【答案】B

【解析】

雅典是民主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

陪审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案件审判的一种司法制度。

它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奴隶制的雅典和罗马时代,古罗马的陪审团制度类似于雅典,故B项正确。

罗马才有完备的法典,故C项错误。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故选:

B。

本题考查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需要掌握雅典和罗马政治制度的相同点。

解题的关键是雅典和罗马政治制度的识记和比较。

本题考查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查对雅典和罗马政治制度的相同点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比较、运用能力。

9.【答案】A

【解析】

A.材料中的全体人民,实际上是古希腊的成年男性公民,这是由古希腊奴隶制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城邦政体所决定的。

B.古希腊女性不享受公民权利。

C.外邦人不享受雅典的公民权利。

D.雅典居民中的奴隶,妇女,外邦人,不享受公民权。

故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希腊民主政治,要求学生结合希腊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了解政治的本质,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应该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

A.山岭纵横、河流交错,没有大面积的平原,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该项错误.

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征而非雅典城邦的特征,该项错误.

C.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该项正确.

D.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为发展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该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城邦体制.希腊半岛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和海岛上,在此地理环境下众多蕞尔小国纷纷建立.

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体是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11.【答案】C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开创于公元前594年,而“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指的应该是民主制度的衰落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日益暴露,材料中内容表明了雅典直接民主存在权力的滥用与误用,因此C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B的表述不合史实,由于直接民主制产生了很多的弊端,苏格拉底等人死是直接民主制的弊端导致,而不是“仇视民众,主张贵族政治”被处死,故排除;

D的表述不合史实,材料中的事实说明雅典民主被少数政客所利用的结果,反映了直接民主制存在的弊端,因此不能说明雅典民主保护全体公民的利益,故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

要求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价。

注意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掌握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克利伯里改革的内容,了解雅典民主政治对古希腊及后世的影响,认识其缺陷。

12.【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中“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说明了国家至上,而不是法律至上,故A项排除;

据材料中“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等信息可得出国家至上的理念,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对法律的作用进行阐释,故CD项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罗马法,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1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说明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B正确;早期罗马法只保护公民的利益,广大奴隶外邦人排除在外,故A错误;CD说法虽然正确,但是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故排除,故选B。

14.【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的制定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故A项正确。

BCD三项的表述不符合罗马法的影响,应排除。

故选:

A。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查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罗马法的影响:

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影响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15.【答案】C

【解析】

A.万民法注重实际,排除。

B.罗马法学成熟的标志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

C.材料强调万民法的产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的产生是由于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邦人被纳入帝国版图,因此要求法律的调整,正确。

D.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十二铜表法》,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罗马法的背景、内容、实质、评价等。

本题以万民法为切入点,考查罗马法的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6.【答案】

(1)特征:

少数服从多数,维护公民的利益(或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2分)借鉴:

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应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一点即可)。

(2分)

(2)主要机构: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

(4分)

(3)存在问题:

民主范围狭隘;程序和表决方式简单;参政方式原始(或抽签参政容易导致公共权力滥用)。

(任答2点,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中信息“凡公民认为”、“人数超过六千,就意味着多数通过”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第二小问则根据第一小问得出的特征,再结合所学知识和我国社会实际归纳得出。

(2)通过材料中的信息“雅典公民大会”、“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从事一般审判工作”、“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

(3)通过图表中信息归纳、分析得出答案。

雅典公民占总人口比重较小,可得出民主范围狭隘;通过抽签方式和举手表决形式,得出程序和表决方式简单;在综合整个图表得出参政方式较原始。

17.【答案】

(1)本小问的原则,依据材料一“法律是植根于自然的、指挥应然行为并禁止相反行为的最高理性……正义的来源就应该在法律中发现,因为法律是一种自然力,是聪明人的理智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只有一个人们可能据以共同生活的原则,该原则对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并平等地为所有的人所拥有”可以得出原则是理性、正义、平等、法律至上。

(2)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可以得出维护罗马公民的利益;“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可以得出维护私有财产;“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Tarpeio)岩下摔死”可以得出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3)本小问的历程,依据材料三,结合罗马法的发展历程解答即可。

(4)本小问的积极作用,依据三则材料,结合罗马法的影响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原则:

理性、正义、平等、法律至上。

(2)特点:

维护罗马公民的利益;维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3)历程:

起源于习惯法;《十二铜表法》颁布,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公元3 世纪,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民法大全》汇编成册,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4)作用:

规范思想行为,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和谐稳定;巩固国家政权,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

考查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十二铜表法》的特点;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以及法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需要掌握罗马法的内容、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