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2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docx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3.3.2配合比

试验中用到的数据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配合比参数列表

参数

符号表示

水灰比

Wc

设计目标隙率

P

原材料的各项密度

ρ

粗集料的隙率

V

 

 

由体积法的可知,配合比计算公式为3.1:

mG/ρs+mw/ρw+mc/ρc+mA/ρA+p=1m³(3.1)

也可以写成:

mG/ρs+VJ+p=1m³(3.2)

其中VJ=mw/ρw+mc/ρc+mA/ρA

ρs----粗骨料视密度(kg/m³)

mG---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³)

ρw--水的密度(kg/m³)

ρc--水泥的视密度(kg/m³)

ρA--减水剂的密度(kg/m³)

VJ--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体积(kg/m³)

mA--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用量

mw--1m³透水混凝土水的用量(kg/m³)

已知水胶比Wc为0.28,粉煤灰的掺入量的占胶凝材料的质量为10%,设计的目标隙率为15%,掺入的减水剂的量占胶凝材料的1%。

用子作为粗骨料,粒径的围在5-10mm.它的视密度为ρs=2700Kg/m³,堆积密度为ρG=1499Kg/m³,水泥是P.O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视密度ρc为3100Kg/m³,掺入的粉煤灰视密度ρSF为2100Kg/m³.求配合比。

1.粗骨料堆积隙率V为:

V=(1-ρG/ρS)×100%(3.3)

式中:

ρG--粗骨料堆积密度(kg/m³)

ρS--粗骨料视密度(kg/m³)

得:

V=(1-1499/2700)×100%=44.48%

2.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计算:

mG=α·ρG(3.4)

式中:

ρG--粗集料的堆积密度(kg/m³)

α--修正的系数

mG--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³)

因此,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由(3.4):

mG=α·ρG=1499×0.98=1468(kg/m³)

3.1m³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

由公式(3.2)得VJ=(1-mG/ρs)-P

V=1-α·ρG/ρs-P(3.5)

将公式(3.3)代入到(3.5)得:

VJ=1000-1000α(1-V)-1000P(3.6)

式中:

VJ--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kg/m³)

P--设计的目标隙率(%)

V--粗集料堆积隙率(%)

因此,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装体的体积为

VJ=1000-1000α(1-V)-1000P=1000-1000*0.98*(1-44.48%)-1000*0.15=306.8(L/m³)

4.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的用量:

因为减水剂的体积很小,所以不计入胶凝体的总体积,由

VJ=mw/ρw+mc/ρc+mA/ρA得:

VJ=mc·Wc/ρw+mc/ρc

mc=VJ/(Wc+1000/ρc)(3.7)

mw==mc·Wc(3.8)

式中:

mc--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kg/m³)

Wc--水灰比

mw--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用量(kg/m³)

ρc--水泥视密度(kg/m³)

粉煤灰掺入量为10%得:

mc=9mSF

VJ=(mc+mSF)·Wc+1000(mc/ρc+mSF/ρSF)

得:

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

mc=VJ/(10Wc/9+1000/ρc+1000/9ρSF)=306.8/(2.8/9+1000/3100+1000/9*2100)=450(kg/m³)

由mc=9mSF得:

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量为mSF=50(kg/m³)

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量为mw=(mc+mSF)·Wc=(450+50)*0.28=140(kg/m³)

1m³的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量为mf=(mc+mSF)*0.01=5(kg/m³)

表2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水泥的用量

(kg/m³)

粉煤灰用量

(kg/m³)

粗集料用量

(kg/m³)

水的用量

(kg/m³)

减水剂用量

(kg/m³)

450.0

50.0

1469.0

140.0

5.0

 

以上计算的材料的配合比,因为实际试验的粗骨料之间隙及材料拌合而成试块的实际体积的差距。

在计算的时候粗骨料的密度选的是堆积密度,粗骨料堆积状态下构成混凝土的大致的结构,由水泥浆将骨料的隙填满,减少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8]。

3.4本章的小结

1.先介绍配合比的各个参数及参数对配合比的计算的影响。

2.介绍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三种法,经过研究分析后选取体积法进行试验计算,说明了本试验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在配合比的计算中,数据很多,我们仔细的计算好每一个数据,配合比数值对试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4.试验的结果和分析

4.1基本情况

本实验中,我选取了两种的粗集料,分别为子和粒。

这两种粗集料可统计为三组的实验。

第一组是粗集料只是粒试验;第二组是粗集料只是子试验;第三组是粗集料包括子和粒的试验。

第一组和第三组的试验中,采用正交设计法。

正交设计是现在大家在试验的时候最常用到的设计原理。

它是由日本著名统计学家田口玄最先提出使用的。

它是选取的表格形式来对试验数值的统计计算。

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定下这个试验的水平、因素,实验的因素是试验中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参数的;试验的水平是每个因素在试验中所对应选取数值。

以本次实验的例子说明,本实验所选用三因素和三水平,三水平就是每个因素选取得到的三个不同的数值,例如粒粒径选取三个不同的粒径的组合。

三因素是粒的粒径、隙率、水胶比。

选用的正交分析法就是在所有试验数据里,选择拥有代表性的组合进行试验,本实验从27个组合选出9个具有代表性的组合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计算,进行分析。

得出试验结论。

从而完成正交试验。

通过这些介绍,知道正交试验对于所有试验,进行次数大大减少了,不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分析。

4.2试验配合比

对于上述所说前两组试验,分别以子、粒为粗集料的试验,第一组试验数据见表3、4,第二组见表5所示。

表3正交试验1因素和水平

序号

1

2

3

因素名称

骨料粒径

水灰比

隙率

水平1

4.75-9.5mm

0.28

20%

水平2

9.5-13.2mm

0.31

20%

水平3

13.2-16mm

0.34

20%

表4第一组试验配合比

粒径

(mm)

水灰比

Wc

粗集料用量mG(kg/m³)

水泥用量

mc(kg/m³)

粉煤灰用量

mSF(kg/m³)

用水量

mw

(kg/m³)

隙率

P(%)

减水剂用量mf(kg/m³)

A1

4.75-9.5

0.28

405

425

46.5

132

20%

4.75

A2

9.5-13.2

0.28

385

350

40

110

20%

3.9

A3

13.2-16

0.28

365

279

31.5

86

20%

3.11

A4

4.75-9.5

0.31

405

334

37.5

115

20%

3.75

A5

9.5-13.2

0.31

385

264

29.3

91

20%

2.95

A6

13.2-16

0.31

365

405

44.8

20%

4.45

A7

4.75-9.5

0.34

405

255

28.5

95

20%

2.82

A8

9.5-13.2

0.34

385

385

42.5

145

20%

4.25

A9

13.2-16

0.34

365

320

35.5

122

20%

3.56

表5第二组试验配合比

 

水灰比

Wc

粗集料用量mG(kg/m³)

水泥用量

mc(kg/m³)

粉煤灰用量

mSF(kg/m³)

用水量

mw

(kg/m³)

隙率

P(%)

减水剂用量mf(kg/m³)

B1

0.28

1468

445

49.4

137

20%

5.1

B2

0.28

1468

374

41.3

115

20%

4.2

B3

0.28

1468

300

33.2

95

20%

3.36

B4

0.31

1468

424

47.3

147

20%

4.75

B5

0.31

1468

354

38.2

123

20%

3.93

B6

0.31

1468

293

32.5

101

20%

3.25

B7

0.34

1468

405

45.2

154

20%

4.53

B8

0.34

1468

342

37.5

125

20%

3.74

B9

0.34

1468

275

30.6

104

20%

3.05

第三组试验,选择固定的粒粒径,9.5-13.2mm,粒和子作为粗集料的试验,详细数据见下表:

表6正交试验3因素和水平

序号

1

2

3

因素名称

水灰比

隙率

子和粒比例

水平1

0.28

20%

1:

1

水平2

0.31

20%

1:

2

水平3

0.34

20%

2:

1

表7第三组试验的配合比

子和粒

水灰比

Wc

子和粒的比例

(kg/m³)

(kg/m³)

水泥

(kg/m³)

粉煤灰

(kg/m³)

用水量

(kg/m³)

隙率

P(%)

减水剂

(kg/m³)

C1

0.28

1:

1

732

195

431

48.5

.5

20%

4.85

C2

0.28

1:

2

485

261

365

41.3

113.4

20%

4.04

C3

0.28

2:

1

970

134

292

32.2

90

20%

3.22

C4

0.31

1:

2

485

261

417

46.2

143.1

20%

4.57

C5

0.31

2:

1

970

134

346

38.5

118.3

20%

3.92

C6

0.31

1:

1

732

195

275

30.6

96.3

20%

3.12

C7

0.34

2:

1

970

134

394

44.5

20%

4.42

C8

0.34

1:

1

732

195

332

36.4

125.3

20%

3.72

C9

0.34

1:

2

485

261

264.2

29.5

98.7

20%

2.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