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272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实验考试步骤.docx

试题三:

氧气的制取与检验

1、器材:

高锰酸钾、铁架台(附铁夹)、试管架、试管(大)、带导管的橡胶塞、塑料水槽或玻璃水槽、酒精灯、胶皮管、玻璃导管、药匙、集气瓶(125mL、附玻璃片)、棉花、细木条、火柴(或打火机)、废物缸、试管刷、抹布。

2、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①连接好仪器②取小烧杯装些水③将导管放入烧杯中④用双手紧握试管、有气泡产生气密性良好)

2、装药品(①先装高锰酸钾、用纸槽送入②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③固定试管,略向下倾斜)

3、点燃酒精灯(注意:

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4、收集气体(①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②等气泡连续产生时再收集气体)

5、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再移开酒精灯,并将其用灯帽盖灭。

6、检验(①将氧气从水槽中取出正放在桌面②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7、整理桌面(清洗各种仪器)

3、装置图

试题五: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检验

1、器材:

铁架台(附铁夹)、试管(大)、带导管的橡胶塞、试管(小)、试管架、烧杯、镊子、药匙、集气瓶(125mL、附玻璃片)、细木条、火柴(打火机)、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废液缸、回收缸、试管刷、抹布。

2、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①连接好仪器②取小烧杯装些水③将导管放入烧杯中④用双手紧握试管、有气泡产生气密性良好)

2、装药品(①先加大理石②再固定试管③再直接倒稀盐酸④连接好导管)

3、收集气体(①取一集气瓶正放桌面,盖好玻璃片②将导管插入集气瓶)

4、验满(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5、检验(向一小试管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将导管伸入小试管的石灰水中,观察气体是否使石灰水变浑浊。

6、整理桌面(清洗各种仪器)

3、装置图

试题九、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器材:

托盘天平(附砝码)、纸片(8cm×8cm)、药匙、烧杯(100mL)、量筒(50mL)、胶头滴管、玻璃棒、试管架、固体氯化钠(广口瓶装)、蒸馏水、试剂瓶、标签纸。

2、操作步骤:

1、计算(50*6%=3g氯化钠、则要水50-3=47g(也就是47ml水),填在卡片上)

2、称氯化钠(①取出天平②将游码归零③左右两边分别放一张滤纸④将游码调到3g处⑤在左盘上慢慢加氯化钠,至到平衡)

3、将刚刚称的氯化钠倒到烧杯中

4、用量筒量取47ml水(注意:

取50mL的量筒,向其内倒入约45mL的水后再用滴管滴加水量液时,量筒放平,视线与47mL刻度线保持水平,逐滴加水,使水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47mL刻度线相切。

),然后倒入到装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5、用玻璃棒搅拌,再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6、整理桌面(清洗各种仪器)

氯化钠的质量为m1=3克,

水的质量为m2=47克(换算为体积V=47mL)。

3、考生要填写的答案:

4、实验装置图:

试题七、探究铝(或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1、器材:

铝片(丝)或锌粒、光亮的铁钉(丝)、光亮的铜丝(或铜片)、砂纸、稀盐酸或稀硫酸、硫酸铜溶液、试管、试管架、镊子、细线、试管刷、废液缸、回收金属缸、抹布、水笔。

2、实验步骤:

实验一(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①用砂纸擦去铝条和铁及铜丝(或铜片)表面的氧化物。

②取三支试管,依次把光亮的铝条(或锌粒)、铁钉、铜丝(或一块铜片)放入其中。

③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约5mL稀盐酸或稀硫酸(瓶塞倒放桌上,标签对着手心,倾倒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

④仔细观察三支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并作好记录(填写再最后的表中)

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的反应)①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约5mL的硫酸铜溶液,再将一枚光亮的铁钉用细线系住(或铁丝)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

②仔细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并作好记录。

(填写再最后的表中)

③整理桌面(清洗各种仪器)

3、考生填写答案:

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

把铁钉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

有无气体产生并观察反应快慢

观察有无固体析出

铝(或锌)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无现象

结论: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铝(锌)>铁>铜

试题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一、器材:

集气瓶(4个,125mL,附玻璃片)、塑料吸管(长一点,一次性的)、玻璃片(2块)、试管架、酒精灯、火柴(打火机)、塑料水槽或玻璃水槽、木条、澄清的石灰水、试管刷、废物缸、抹布。

二、实验步骤:

①准备两个空集气瓶,分别盖上玻璃片正立实验台上。

②再取两个集气瓶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瓶内无气泡);用塑料吸管向着水下的集气瓶内呼气,集满后,盖上玻片托出水面,正立实验台上。

③向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向一瓶收集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④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另一瓶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⑤取两块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对比观察现象。

⑥将所得的结论填写在“实验要求4”的空格上:

填写下列探究结论: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多,呼出气体中

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少。

⑦处理废物、洗涤试管、复位实验用品、抹净桌面。

三、装置图:

试题四、用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一、器材:

托盘天平(附砝码)、烧杯(50mL)、试管(φ12mm×70mm)、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白纸(10cm×10cm、绘制表格用)、

水笔、试管刷、废液缸、抹布。

二、步骤:

①检查天平的游码是否位于零刻度处,,如不在则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

②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不平衡则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③称取空烧杯(50mL)和空试管(φ12mm×70mm)的质量(试管置于烧杯中,记下所称质量)。

④向烧杯中加入约20mL的硫酸铜溶液(瓶塞倒放桌上,标签对着手心,倾倒液体药品的操作规范);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约4mL)的氢氧化钠溶液(液体药品的取用同上一条,)⑤把小试管放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其质量。

⑥取下烧杯,并将试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试管仍留在烧杯内),观察现象。

⑦把烧杯重新放到天平上称量。

⑧将数据及结论填入绘制的表格中(数据可信、结论正确)。

⑨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处,处理废液,洗涤烧杯、试管,复位实验用品,抹净桌面。

反应前,反应物的质量总和=_⑤的总质量-③的总质量_克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_⑦的总质量-③的总质量_克

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_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_

结论: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试题六、燃烧条件的探究

一:

器材:

烧杯(250mL)、镊子、坩埚、坩埚钳、小剪刀、三角架、酒精灯、薄铜片(10×10cm)、火柴(打火机)、细木条、酒精、水、破乒乓球、滤纸、蜡烛、抹布。

二:

步骤:

①探究燃烧现象需可燃物:

取两个坩埚,分别用滴管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和酒精,用火柴(燃烧的小木条)试点,观察能否燃烧。

②探究物质燃烧需达到一定的温度: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在三角架上放上薄铜片),从乒乓球和滤纸上个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间隔4-5cm);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铜片中央,观察现象。

③探究燃烧是否需氧气:

将蜡烛放在玻璃片上点燃,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④记录并完成探究结论(结论每错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⑤清点仪器,复位实验用品,抹净桌面。

三、学生答案:

燃烧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

②氧气(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四、装置图:

试题八、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一、器材:

烧杯(25mL3个)、温度计(0-100℃)、药匙、玻璃棒、试管架、烧杯(500mL1个,装实验用水)、烧杯(250mL3个,贴有标签,用来回收溶液)、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卫生纸、抹布。

二、步骤:

①取三个烧杯(25mL)分别倒入20mL的水;测定水温(操作规范,温度计悬于水中,平视读数)。

②取一药匙氯化钠倒入盛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不碰杯底和杯壁),待氯化钠溶解后,测定该溶液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③用水洗玻璃棒和温度计。

④取一药匙硝酸铵倒入盛水的第二个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不碰杯底和杯壁),使硝酸铵溶解;把温度计悬于硝酸铵溶液中,待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下降(或上升)时进行读数,并作好记录。

⑤取一药匙氢氧化钠固体倒入盛水的第三个小烧杯中,用洗后的玻璃棒搅拌(玻璃棒不碰杯底和杯壁),待氢氧化钠溶解后,测定该溶液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⑥根据记录得出正确结论填入表中。

⑦将三种溶液分别倒入指定的烧杯中。

洗涤烧杯、复位实验用品、抹净桌面。

三、学生填写答案:

氯化钠

硝酸铵

氢氧化钠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①的温度计读数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温度基本不变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论:

有的物质溶解时可能吸热,有的物质溶解时可能放热。

四、实验装置图:

试题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器材:

装有小石块(或颗粒状砂石)的广口瓶或装有细沙的广口瓶、装有水的细口瓶(代替液体药品)、试管架、试管、药匙或镊子、烧杯、10mL量筒、胶头滴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或打火机、干净的纸、废物缸、试管刷、抹布。

二、步骤:

1.取用固体药品:

①打开装有固体药品的广口瓶瓶盖,把瓶盖倒置于桌面上。

②从试管架上取一支试管(横拿试管),用药匙或镊子取一块(粒)药品置于管口;慢慢竖立试管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后把试管竖立在试管架上。

【或用药匙取少量粉末药品,小心送入(或用小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竖立,然后把试管置于试管架上。

】③用干净的纸把药匙或镊子擦干净,立即盖上药品瓶盖。

2.取用8mL水于烧杯中:

①打开装有水的试剂瓶瓶盖,把瓶盖倒置在桌面上。

②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左手拿量筒,向量筒中倾倒约7mL水(量筒与试剂瓶倾斜、紧靠)。

③把量筒平稳放置在试验台上,视线平视量筒8mL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向量筒中滴加水至凹液面与8mL刻度线水平。

④把水转移到小烧杯中(沿烧杯壁倒入)

3.加热4-5mL水至沸腾:

①把小烧杯中的水倒入试管中(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②用试管夹从下往上套,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大拇指离开短柄。

③倾斜45°并上下移动使试管底部受热均匀,用酒精灯外焰固定加热至沸腾,然后置于试管架上冷却。

④处理取用的废物、洗涤仪器、复位用品、抹干净桌面。

三、操作图

试题十二、粗盐提纯中的溶解和过滤

一、器材:

混有难溶性杂质的粗盐、蒸馏水、铁架台(带铁圈)、漏斗(φ60mm)、

滤纸、剪刀、烧杯(100mL2个、50mL1个)、药匙、胶头滴管、试管架、玻璃棒、大烧杯(500mL、收集滤液用)、废物缸、抹布。

二、步骤:

1、溶解粗盐:

①取1药匙粗盐倒入烧杯(100mL)中(无洒落现象)②用烧杯(50mL)粗略量取20mL水倒入盛粗盐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粗盐溶解(搅拌时应尽量防止玻璃棒与杯底、杯壁碰撞),静置。

2、制作过滤器:

①将滤纸折成圆锥形、使它的角度与漏斗的角度相符②把滤纸放入漏斗,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口。

③加水湿润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壁,赶走纸壁间的气泡。

3、过滤:

①将过滤器放在铁圈上,并调节好高度,漏斗下端管口斜面长的一边紧贴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②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③倾倒粗盐溶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让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向漏斗中,先过滤上层溶液,再将混有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中。

④倒入的粗盐水的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4.整理:

将滤液倒入大烧杯中,滤纸置于废物缸中,洗涤烧杯、玻璃棒,复位实验用品,抹净桌面。

三、装置图:

试题十一、测定稀释的清厕剂和洗涤剂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一、器材:

试管架、试管、玻璃棒(圆头)、卫生纸、镊子、白瓷板(或表面皿)、pH试纸、清厕剂稀释液、洗涤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试管刷、

废液缸、抹布、水笔。

二、实验步骤:

1、测定酸碱性: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倒入1-2mL84清厕剂和洗涤剂待测液体。

②分别加入2-3滴酸碱指示剂(酚酞或石蕊试液),观察现象③在表中填写所得结论

2、①取二支编号为1、2的试管,对应向其中倒入1-2mL84清厕剂和洗涤剂待测液体。

②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表面皿(玻璃片也可)上(用镊子夹持试纸)。

③用玻璃棒(管)分别从试管中蘸取一滴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不得将试纸直接伸入试管中蘸取待测液)。

④玻璃棒(管)每蘸取一种待测液后应用水洗净、擦干。

⑤用镊子夹持试纸,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显色以半分钟内的变化为准),得出待测液的pH(不得用手拿试纸)。

⑥将测定的pH值填入表中⑦处理试管里的待测液、洗涤试管、复位实验用品、抹净桌面。

三、学生要填写答案:

待测液

清厕剂溶液

洗涤剂

酸碱性

测得的PH值

四、实验图:

实验十、验证酸、碱溶液的部分化学性质

一、器材:

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0%的稀硫酸(或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约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丝)、硫酸铜溶液、试管架、试管、点滴板、胶头滴管(2支)、废液缸、试管刷、抹布、水笔。

二、实验步骤:

1、与指示剂作用:

①用胶头滴管分别向点滴板的左右两穴中滴入2滴稀硫酸或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2、酸除去铁锈:

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2-3mL稀硫酸或稀盐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3、碱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取一支试管加入2-3mL硫酸铜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入2-3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4、向实验步骤4中加入稀硫酸:

向实验步骤4中滴加4-5滴稀硫酸或稀盐酸,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

5、填写现象与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和反应方程式完全正确,记满分。

(实验现象每错一处扣0.2分,反应方程式每错一处扣0.5分)

6、整理:

把废液倒入废物缸,清洗实验用品、整理、抹干净桌面。

三、学生答案:

实验内容

现象

反应方程式

1.向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滴加石蕊

溶液变为红色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溶液变为红色

3.向生锈的铁钉中滴加稀硫酸或稀盐酸

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4.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2滴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

CuSO4+2NaOH=Na2SO4+Cu(OH)2↓

5.向实验4中的试管里滴加稀硫酸或稀盐酸。

发现蓝色沉淀消失。

Cu(OH)2+H2SO4=CuSO4+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