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731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我们实践经验,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榜样示范,对孩子的成长有以下三点影响:

一是引领了孩子的阳光成长,让孩子感到无尚的荣光,无形当中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榜样,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个性、习惯,为孩子树立了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根据

我们学校的调研报告显示,95%以上的孩子迫切希望他们的父母来校当志愿者。

实际上,通过几届家长志愿者的奉献效果来看,孩子的成绩、行为习惯等普遍有所上升;

二是孩子更能理解家长的监督,尊敬家长。

同时,孩子将家长视同于教师,将教师视同于家长,为营造家庭般的学校、建立学校般的家长夯实了基础。

六(8)班学生蒋文进说:

“我觉得家长志愿者服务活动我很喜欢。

因为可以让我的爸爸妈妈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状况。

不过,要是让我的爸爸妈妈也来做一天学生,和我们一起读书,做作业就更好了。

”很多学生希望家长不要把考试分数看得太重,应该多花点时间与孩子沟通,不希望再布置父母作业,他们需要自由玩耍的时间,希望父母和睦相处,给孩子树立榜样„„

(二)提升了家长的综合素质。

首先,家长志愿者的认可度提高。

我们这五届活动中,95%的家长普遍认为来校做志愿者感到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因为不但可以近距离接触加深对老师的认识、对教育的理解和学校的了解,还可以消除许多家校误解的疑惑。

其次,可以让家长有机会近距离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情况,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一代孩子的心态和成长,获得更多的教育技能、技

巧。

例如:

(1)班的一位刘家长,以前对他的孩子的教育方式非打即骂,自从参加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活动后,他真切的看到了他的孩子除了学习成绩稍逊以外,却在大课间和体育课活动中,动作协调性非常地棒。

他在热泪盈眶的同时,深深地拥抱了自己的孩子„„从此,他改变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元素。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我们学校由过去的封闭走向了开放,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和学校共同管理,对学校进行监督,形成全方位的家校合作关系。

一是建立了家长资源库,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家长参与学校工作,从而丰富教育元素,深化了家校之间的合作和学校的民主化管理。

二是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为学校管理、发展和校园建设献言纳策,推动了学校和谐发展。

对于我校教学楼教室走廊栏杆高度未达标等情况,针对大多数家长志愿者的共同建议,我校于2013年暑假进行了改造,解决了许多家长的后顾之忧,从而杜绝了安全隐患。

三是增进了家校之间的理解和支持,让家校教育找到共同的话题,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

四是家长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二、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的现象思考

(一)年龄结构不容乐观。

我们的初衷是让孩子的直接监护人――父母进校园当志愿者。

但事与原违,部分家长为了挣钱或以工作忙为由找借口,往往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级的家长抱着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为目的来校当志愿者。

志愿服务的这一天,由于志愿者年龄的边沿化,学校相关工作人员不敢让他们参与任何活动,即使进课堂听课,也由于志愿者的眼花耳背,听不出、看不出一个门道来。

这样的志愿者进校园服务完全毫无意义和价值,面对此类种种,我们很无耐、也很沮丧。

(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活动过程中,部分家长志愿者不配合学校的工作,他们来校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来看护自己孩子的学习,来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他人欺负,对于自己志愿者的工作职责熟视无睹,对其他的孩子言行更是冷眼旁观,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更有甚者,在一次摘桔子的秋游活动中,有少部分家长志愿者甚至忘记了自己家长志愿者的身份和任务是来充当自己

孩子班的平安护花使者的角色,居然自携带大麻袋在桔园逛摘桔子,“满载”而归。

此类现象,虽属少数,但对孩子的心理存在着严重负面影响。

(三)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在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

同样,家长志愿者队伍中也出现了女性化的倾向。

据这五届家长志愿者资料显示,男女比例的数据是1:

3。

我们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父亲进入我们的校园来当志愿

者,以弥补教师队伍中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衡。

虽然,优秀的家长或教师与性别无关,但从孩子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来看,长期受女性化教育的孩子在心理上将会有种不安全感,而且缺乏果敢、自信、独立等优秀品质。

由于学校男教师偏少,有些活动是女教师无法胜任的,而父亲家长志愿者可以弥补其不足。

参考文献:

[1]刘正正.我国学校实施“家长义工”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德育,2008(4):

80-81.

[2]黄敏.家长义工站的设置与运行探索[J].基础

教育参考,2013(5):

46-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