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178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docx

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群文教案

《快乐的小青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青蛙》是一个童话故事。

讲了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它不慌不急,在井里唱起了歌儿,最后被大象救了上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乐观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

教学本课可利用学科间的整合,利用歌曲《小青蛙》激趣整合于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行自主阅读,并在链接阅读《小豪猪的新毛衣》中学习遇到困难勇敢而对,乐观地动脑想办法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3、链接阅读《小豪猪的新毛衣》。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阅读、品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并学习小青蛙遇到困难勇敢而对,乐观地动脑想办法战胜困难的精神,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位老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在小蝌蚪找妈妈时就认识它了,猜猜是谁?

(板书:

小青蛙),生书空

2、瞧,小青蛙来了(课件示青蛙图),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板书:

快乐的),连起来齐读课题。

3、走进快乐王国,进行闯关游戏。

二、认读词语,通读课文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不小心  奇怪  因为 不急不慌

困难    伯伯  井口 大象(比较“困”和“因”)

2、恭喜你们顺利的闯过了词语关,现在我们进入第二关,课文关。

课件示读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不添字、不漏字

(2)边读边想,填一填:

课文讲了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进     里,它不急不慌,在井里     ,最后被    救出来的故事。

三、设置情境,品读课文  

1、你们真是一群聪明又勇敢的孩子,这么快就闯过了两关,走出词语王国,现在跟我一起走进故事王国去听故事吧!

(放音乐)

2、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只可爱的小青蛙,(贴小青蛙图)一蹦一跳地到外面捉虫子吃,它跳着跳着,只听见“扑嗵”一声,呱呱,哎呀,发生了什么事了?

(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3、这口井是什么样的井呀?

(结合个别学生描述让学生理解“枯井”。

4、怎么办呢?

如果你们掉进这样的一口井里,你们会怎样做昵?

5、小青蛙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指名读小青蛙说的话,并指名带上动作表演不急不慌唱歌的过程。

6、指名读后交流,怎样读出小青蛙的“不急不慌”,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7、猜猜看,小青蛙的歌声把谁引来了?

(贴大象图)

8、小朋友们,如果你们在野外听见从一口井里传出歌声会怎么样?

现在就请你们当这只大象带着这种奇怪的心情,走过去朝井里用奇怪的语气问问吧。

(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像)学生练读,指名读,学生齐读。

9、理解“赶紧”,还能用另外一个词语来代替“赶紧”,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你能不能也给“赶紧”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立刻 马上 连忙),指导朗读。

10、听到小青蛙的求救,大象伯伯更奇怪了,请看(出示课件:

大象回答的场景以及“你掉进井里,怎么不哭还有心思唱歌呢?

”的字幕)

12、自读第四段,体会大象伯伯奇怪的心情,各自练读,指名读,比赛读,鼓励带表情读。

13、课件出示句子“我唱歌是因为我相信,人们听到我的各声,一定会来救我的。

要是遇到一点儿困难就哭鼻子,多没出息呀!

”指导断句、朗读

14、读到这里,你们喜欢上青蛙了吗?

为什么?

你想对小青蛙说点什么吗?

15、找出大象伯伯说的句,分角色朗读。

   16、词语积累:

这里有一个带有两个又的词语,你能说一说像这样的词语吗?

又    又      

17、看,大象伯伯一边说一边伸下长鼻子,把小青蛙救上来了。

小青蛙又快乐的唱起了歌,让我们站起来和他一起唱吧。

(全班一边拍手,一边歌唱)

18、、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小青蛙快乐的秘诀是什么吗?

四、阅读丛书《小豪猪的新毛衣》

1、快乐的小青蛙告诉我们快乐的秘诀,那就是遇到困难不害怕,动脑筋,想办法。

3、小结:

自己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是快乐的,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同样也是快乐的。

板书设计:

   

23、快乐的小青蛙

                  

唱歌

青蛙贴画          大象贴画

        爱动脑

        乐观

        勇敢

           救

《青蛙看海》

[说教材]

 童话故事《青蛙看海》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

欢迎进入童话天地!

他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谜语,考考我们,看谁反应最快。

出示谜语。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话故事《青蛙看海》。

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过渡: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课件出示:

①青蛙怎么能看到大海?

②青蛙看到大海了吗?

③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

    想知道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吗?

快去课文中找吧!

    1、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评价●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乃是一种自主精神,一种怀疑心态,一种探索意识。

围绕课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促进主体的发展。

 三、角色迁移,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①小青蛙生活在湖边,它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

是谁给小青蛙指路的呢?

齐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高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指导朗读。

指名读,比赛读。

评价

    ②小青蛙认为自己能登上这座山吗?

指读第二自然段。

    ③小青蛙的话说明当时它是怎样的心情?

指导朗读。

男女生读。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名表演(吸了口凉气)。

     口语训练:

回想一下你在什么情况下也会对自己没有信心?

    ●就词解词,就句解句,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然而通过口语训练,说说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事,这样,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了学生的心灵,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④要想看到大海,还有其他办法吗?

女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指导朗读。

范读。

小组比赛读。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

    课件出示指路图及句子。

比赛读,分角色读。

  2、细读第二部分

    过渡:

小青蛙能看到大海吗?

它放弃了吗?

   ①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至第十二自然段。

讨论:

小青蛙看到大海了吗?

小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

并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然后推选代表上台朗读。

   ②小组自学。

   ③检查自学情况:

    小青蛙看到大海了吗?

    是谁鼓励小青蛙,给小青蛙信心的?

    小青蛙是怎样和小松鼠登上山顶的?

    小青蛙跟松鼠一级一级地跳上山顶,容易吗?

请全体学生起立跳一下,说说感觉。

    请全体学生起立连续跳二十下,说说感觉。

   ●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通过跳跃亲身感受小青蛙登山的辛苦,从而体会小青蛙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

    过渡:

小青蛙跳几下是不难的,但要"一级一级"地坚持不懈地跳上连苍鹰都认为"太高了"的山是很不容易的。

    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了他们登山的辛苦,他们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

课件出示句子,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分角色朗读,评价。

    小朋友想不想听听小青蛙和松鼠是怎样读的吗?

多媒体播放第二部分登山的配音、配乐及动画。

   ●看动画片是低年级学生最爱,抓住他们心理将课文内容以动画形式显现于他们眼前,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充满童真的配音、配乐会如磁铁般牢牢吸引孩子,使他们深深记住课文内容。

    再次有感情分角色齐读。

  3、说话训练

    过渡:

小青蛙和松鼠终于登上了山顶,他们的心情怎样?

    课件出示图,指名说。

    小青蛙和松鼠站在山顶上看到了什么?

会说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图。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教师突破教材的局限设计了说话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小青蛙和松鼠在山顶上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这样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小组合作,选一个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3、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戴上头饰,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棒。

师生一起担当评委,并给优胜组颁发奖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对课文分角色表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在组内自由挑选喜爱的角色,戴上喜爱的头饰,提供一个舞台,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五、实践活动,课外拓展

    学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课外可以多读些课外书。

课件出示。

这些故事都告诉小朋友一个道理。

下课后去看看这些故事,并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我们在班队课上进行一次讲故事比赛,看看谁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

   ●课外拓展体现了开放性,使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还有机拓展到了课外,既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实践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青蛙和蛇》

  【教学内容】

   青蛙和蛇成为了朋友,你相信吗?

在鄂教版三年级上册《青蛙和蛇》这篇童话中,小青蛙和小蛇在一次偶遇中成为了“朋友”,天真可爱地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一天。

然而,这样的友谊会长久吗?

这篇知识性很强的童话,可以把孩子们带入奥妙无穷的自然界,让学生们在为青蛙和蛇不能成为朋友而遗憾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即使青蛙和蛇能建立短暂的友谊,这种友谊也是不会长久的。

因为自然界中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

整篇童话语言流畅、生动有趣,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对话贴近儿童生活,在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可进行角色体验,唤起学生的共鸣,探索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以防万一、彼此羡慕、脸色苍白、习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分角色演读中进行角色体验,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在讨论中理解,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

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

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2、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

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

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设计理念】

  一、多种方法结合,理解关键词语。

    抓住重点词语“浑身颤抖、脸色苍白”,采用读、演、评等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体会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担心和关爱,运用看一看,找一找,学一学,演一演,比一比的办法来理解蛇妈妈的表情变化,从而发现蛇家族的本性。

  二、巧用多媒体,直观感受自然法则。

    以学生的年龄阶段来看,他们对于什么是“自然法则”并不很清楚,在学生充分了解了青蛙妈妈的担心后,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接观看蛇吃青蛙的镜头,会对他们的思维产生强烈的冲击,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蛇的残忍,对青蛙妈妈的担心也就更为理解了。

  三、引发思辩,明确道理。

    学生在学习课文前一部分的时候,很容易被小青蛙和小蛇的“真诚的友谊”所迷惑,觉得他们在一起是很快乐,很美好的。

因此,在学生直观感受了蛇的残忍后,在引发学生的讨论:

他们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学生就会进行深入的思索,而不再停留在他们在一起时表面的快乐上,而是开始为小青蛙的命运担心了,由此,经过思考、分辨,最后,做出抉择:

虽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为朋友,但是,这是永远不可能的。

自然界的法则就是这样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学习1--3自然段,了解小青蛙和小蛇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他们又是怎样在一起玩耍的?

  一、媒体再现,引疑导入。

   1、播放CAI课件,再现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

     师:

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成为了朋友,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啊!

   2、他们会永远成为朋友吗?

(在板书“成为朋友”后打上“?

”)

     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二、图文结合,分角色演读,体验感悟。

   1、CAI出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看看图中有谁?

他们在说什么?

     自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句子。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3、谁来扮演青蛙妈妈来给我们表演?

   4、评评演得怎么样?

     在评议中体会“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的含义。

   5、你觉得青蛙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在讨论中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心,体会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爱。

   6、互相学着演一演,比一比谁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

   7、看来,青蛙妈妈是坚决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的。

她的理由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明确:

青蛙妈妈说蛇是坏人,应该远离他们。

   8、看图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

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对小蛇说呢?

   9、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蛇妈妈和小蛇说的话。

   10、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11、看图中(CAI出示插图)蛇妈妈的样子真可怕,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蛇妈妈表情的词语吗?

     指名学生找到词语“张大嘴巴、露出毒牙”

     你会做这种表情吗?

     指名学生演蛇妈妈的表情“张大嘴巴、露出毒牙”

   12、带着这个表情读读蛇妈妈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吃青蛙是我们蛇家族的习俗。

     CAI出示句子:

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族的习俗吗?

     你能用不同的话来说这个意思吗?

     在句子变换中体会“习俗”的含义。

   13、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蛇妈妈是怎么想的,小蛇又是怎么想的?

            蛇妈妈小蛇

            惊讶

            哭喊

            张大嘴巴  露出毒牙

            大声

     指名学生说一说。

抓住表情的变化体会蛇的本性。

   14、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过渡:

青蛙妈妈和蛇妈妈都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做朋友。

这可怎么办呢?

  三、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1、CAI出示文中第四幅插图,师简述六、七自然段内容。

     小青蛙和小蛇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2、指名读六、七自然段。

     指名说说,小青蛙会来和小蛇玩吗?

为什么?

   3、青蛙妈妈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呀!

请看一看--

     CAI播放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录像。

使同学们对自然法则有直观的感受。

   4、讨论:

小青蛙和小蛇有什么愿望?

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结合看到的,进行讨论,思辩,明确:

虽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为朋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师:

是啊,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

板书:

(不能)

  四、拓展表演,课堂延伸

   1、请你来扮演小青蛙(带上头饰),对着大屏幕上的小蛇说说,你们不能在一起的原因。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呢?

     同学们交流自己查找的天敌资料,CAI相机播放。

     师:

自然界中不能成为朋友的不仅仅是小青蛙和小蛇,还有好多动物呢!

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红字板书:

自然法则)同学们,还有很多自然界的法则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板书设计】

               18青蛙和蛇

             青蛙(不能)成为朋友蛇

                自然法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