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486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市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用放大镜看蚂蚁B.日全食C.水中倒影D.海市蜃楼

6、小娟家的同一面墙上竖直装有一面大的平面镜和一幅比镜子小的纸画,纸画在镜子右侧。

小娟调整视角从镜子中去观察画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画的像是竖直正立的虚像B、画的像变小了

C、画的像是倾斜的虚像D、看不到像

7、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8、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筷子。

小名同学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若小名从杯子正面观察,可能观察到筷子和筷子在杯中水下部分的成像情况最可能的是()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10、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离凸透镜10cm时,一定不能成像

11、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2.5μm=2.5μm×

10-6mB.2.5μm=2.5×

10-5dm

C.2.5μm=2.5×

10-6cmD.2.5μm=2.5×

10-9m

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如图所示,小明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打开收音机时,“舞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____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正在休息的奶奶让小明赶快关掉收音机,这种减弱噪声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4、俗话说:

“下雪天不冷,化雪天冷”,是因为有的雪______成水或______成水蒸气时(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此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_____热量。

为了防止南京长江大桥路面夜间上冻,往往在桥面上洒盐,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南京长江大桥的正桥长约为1600______。

15、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选填“红外线”或者“紫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

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

电视里正在介绍吉林省的雾凇岛美景,雾凇其实是由水蒸气_____形成的。

16、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摄像机拍的像⑥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属于虚像的有_______、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有__________

17、最近,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行人违规过马路的处罚办法,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时,以行人为参照物,交通信号灯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理由是信号灯相对行人的______发生了改变。

18、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

若将此透镜取下观察邮票,此时邮票距凸透镜的距离必须______________,若想观察到的邮票的像稍微大一点,则透镜应该离邮票稍微_____一点。

(选填“近”或“远”)

19、小张同学最近感觉视力下降,他去看医生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为他讲解视力下降的道理。

由图可知,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选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物体,原因是因为眼睛晶状体和角膜形成的焦距变________(选填“长”或“短”)。

医生推荐了一种治疗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选填“强”或“弱”)一些。

20、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_______,而忽略了光的亮度、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等其他性质.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____°

当镜面绕入射点转过15°

,则反射光线转过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50分。

第28题要有必要的公式、计算过程)

21、(3分)分别读出下图温度计所示的温度、物体的长度、秒表测量的时间

(1)______°

C

(2)________cm(3)_______S

22、作图(5分)

(1)(3分)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

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

①(1分)平面镜的位置;

②(2分)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

(2)(2分)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3、(8分)下面是探究“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的实验。

图a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

(1)图a中,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图b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小红把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采用如图c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研究对象(海波)加热这样做能确保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观察记录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聪明的小军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直接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

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

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选填“继续”或“停止”)。

24、(5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入射角α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0°

折射角γ0°

11.3°

22.1°

35.4°

40.9°

通过实验还得到数据如上表: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和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2)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

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

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

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玻璃板厚度不计,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____,此操作过程需要注意的是_____。

(2)请为以下实验步骤排序:

a.移去棋子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棋子A的像

b.棋子A置于在玻璃板前面。

将同样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

c.记下棋子A和棋子B及玻璃板的位置

d.移去玻璃板、棋子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

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如图2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该小组由此得出实验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4)若将显示时间为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______

26、(11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由于凸透镜焦距未知,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________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由光具座上的刻度尺可以读出该透镜焦距f=_____cm;

(2)如图2所示小明将蜡烛和光屏固定好后.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小明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实验序号有_______。

实验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

序号实虚大小正倒

lu2f实像缩小倒立fv2f

2fu2f实像放大倒立v2f

3uf虚像放大倒立

(4)如图3,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移动距离s′_____s.(选填“”“=”或“”)

(5)(2分)小明又想知道所成的像左右是否相反,只利用题中器材帮他想一个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又做了一次实验,首先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然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还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或将蜡烛向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均选填“远离”或“靠近”)。

(7)若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此时不能成像,左右移动光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分)小娟用一个小降落伞探究物体竖直下落的快慢时,通过仪器测量出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距离如表格所示:

时间t/s0.511.522.53

下落距离S/cm7.53067.5120187.5270

(1)小降落伞下落时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格数据可以得知下落距离与时间的数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其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7分)甲、丙两地车站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车站早上7:

30出发开往丙地,途中在乙地车站卸货停靠了1h,在当日16:

30到达丙地车站.列车行驶途中通过一座长400m的桥梁时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终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24分)

123456789101112

ADCBBDABCABD

13、振动振幅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熔化升华吸收降低凝固点m

15、红外线光的反射凝华

16、②③⑥③④⑤

17、运动位置

18、大于两倍焦距能小于一倍焦距远

19、前短弱

20、方向颜色(速度、能量等)030

21、-22.51—2.54245

22、

(1)①准确标出人眼睛到平面镜距离2.1m或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2.5m(1分)

②2分略

(2)2分略

23、

(1)减少热量的散失99水的初温低

(2)受热均匀海波的温度海波的状态(或海波的状态海波的温度)

(3)固液共存态停止

24、

(1)①反射折射(或折射反射)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小于

(2)Pa、Pb、Pc、Pd

25、

(1)固定玻璃板使玻璃板与桌面垂直

(2)bcad

(3)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4)10:

51

26、

(1)最小最亮10.0

(2)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太小

(3)1、2

(4)左

(5)对着烛焰轻吹一口气,观察像飘动方向和烛焰飘动方向是否一致(是否相反)(2分)

(6)远离远离

(7)光屏上出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

27、

(1)不是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2)下落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0.9(第2个)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0.9米

28、

(1)t=9h……………………………………………………………………1分

V=s/t=900km/9h=100km/h……………………………………………2分

(2)V’=144km/h=40m/s………………………………………………1分

S总=V’t’=40m/s25s=1000m…………………………………………2分

S车=S总-S桥=1000m-400m=600m………………………………………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