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774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继红发来的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李连达院士作为院长、学术带头人和合作导师,对贺海波事件负有疏于管理、教育不力、监管督察不严的责任。

现院长任期届满,学校将不再续聘。

  “贺海波论文事件”发生后,学校多次明确表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在查清事实基础上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查清一个人,处理一个人。

至目前为止,学校为此事件召开多次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处理结论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同时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和教育。

  “贺海波论文事件”给浙江大学声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予以我们深刻的警示: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学术道德建设。

“贺海波论文事件”揭示了我校在学术道德建设与学风管理方面的诸多不足。

我校已经向所有研究生导师发出了“五不准”通告:

即不准代通讯作者投稿,不准擅入通讯作者的期刊帐户和电邮,不准设立公共投稿帐户,不准代签版权转让页,不准泄露投稿联络信息。

我校一定要举一反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学术道德建设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文化氛围。

二、王铭铭抄袭事件:

首都师大博士生晓生在《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一篇以披露王铭铭《<

想象的异邦>

抄袭哈维兰<

当代人类学>

》的文章(刊于2002年1月10日《社会科学报》)并有学者揭发王铭铭通过抄袭在不长的时间里连续出版多本论著,继而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优秀教师,这种奇怪的现象产生后,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已有不少评议文章见诸报刊,在网上也掀起一股波澜。

三、黄宗英抄袭事件:

黄宗英,男,1993年攻读北大美国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留校任教,1997年8月晋升为副教授,事发前是系工会主席。

  对黄展开调查起因于今年1月2日,一网民在学术批评网上发表《一部不折不扣的抄袭之作——评北京大学英文系副教授黄宗英先生著<

艾略特——不灭的诗魂>

》。

  这位署名为“钟南虎”的网友以7000余字篇幅详细罗列《艾》书的剽窃细节,认为黄的《艾》书乃基本直接剽窃自英国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所著《艾略特传》。

  此后,北大外语学院成立学术小组进行调查。

2月18日,黄宗英提交《自查报告》,认为“直接从《艾略特传》中译本抄袭而来的”文字只占总字数的25.6%“,其他是用”采用“、”参照“、”改写“、”改译“等方法,不算直接抄袭。

对于其他书稿以及论文存在的问题,黄则予以否认。

  但《北京大学英语系核查组关于黄宗英学术剽窃行为的评价报告》称,根据《美国语文学会研究论文写作指南》对剽窃行为的定义,黄宗英的《艾》书剽窃部分占到全书的74%.

  同时,黄对英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

威廉斯的〈帕特森〉》,基本上是对三位美国学者论述长诗《帕特森》的原文进行缝补连缀而成的抄袭作品。

  最后,核查小组认为黄的抄袭行为严重,予以解聘。

四、暨南大学出版社

许苏民,男,1952年生,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福建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许苏民即潜心研究文化哲学,并形诸系列论文,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江汉论坛》等报刊上发表。

这些论文被撰成《文化哲学》书稿,并于1990年5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时间转眼到了2000年3月。

  北京。

许苏民的一个朋友在北京某书店书柜上发现了一本由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发行的《文化哲学导论》。

许苏民的妻子翁女士也在福州某书店买到这本署名为“杨启光编著”的《文化哲学导论》后一翻阅,不禁大吃一惊。

  据许苏民介绍,这本所谓的暨南大学中文系“国家文科基地”教材,其实大量抄袭许苏民的《文化哲学》一书。

不但抄袭《文化哲学》一书的全部基本观点,而且窃用了《文化哲学》基本的体系架构,甚至连论据、论证和遣词用字都照样抄袭。

许苏民愤怒了,因为对学术著作整段整段的抄袭,在学术界并不多见。

他决定诉诸法律。

在4月17日的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围绕着“编著”是不是“抄袭”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被告杨启光及其代理人认为,《文化哲学导论》封面上注明杨启光只是“编著”,书中也提到《文化哲学》对该书的“重要影响”,因此杨启光没有“故意抄袭”。

原告代理人陈先汀律师认为:

《文化哲学》全书只有23万字左右,被《文化哲学导论》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文字达15.4万字左右,早已构成侵权。

此外,原被告双方还就诉讼时效、影响大小等方面展开了辩论。

庭审结束后,法官要求继续提供相关证据。

五、汪晖抄袭事件

3月10日出版的国家级核心期刊《文艺研究》刊发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长篇论文《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

文章中,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读书》杂志前主编汪晖写于20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被指存在多处抄袭。

王彬彬称,他通过比对发现,汪晖的抄袭对象至少包括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等5部中外专著,抄袭手法则包括“搅拌式”、“组装式”、“掩耳盗铃式”、“老老实实式”等。

现年51岁的汪晖为江苏扬州人,先后从扬州师院和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文学史家唐弢先生,攻读博士学位。

在《反抗绝望》的新版序言中,汪晖称,该书写于1986年至1987年间,1988年4月作为他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

1990年,该书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

1991年作为“文化:

中国与世界”丛书之一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0年,经修订后作为“回望鲁迅”丛书之一种,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王彬彬所依据的,就是2000年版。

昨天上午,王彬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和汪晖并不认识,也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和接触,发现汪晖著作中问题的过程也颇为意外。

“学生做论文的时候经常会引用《反抗绝望》,我觉得有必要看一看,否则指导学生不方便,于是在去年暑假期间看的,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劲。

他还说,去年10月份,他就把《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一文投给了《文艺研究》,编辑部非常谨慎,逐字核查后才决定发表。

王彬彬说,这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须以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他不希望此事成为一个闹剧。

王彬彬说,在《反抗绝望》中,抄袭和剽窃的现象“很明显”也“很严重”。

他根据手头的几本书简单比对后发现,汪晖的抄袭对象至少包括以下5部中外专著: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美]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张汝伦《意义的探索》(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王彬彬将汪晖的抄袭手法归为4类:

 

一是“搅拌式”:

将他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搅拌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或者将他人论述的次序做些调整,便作为自己的话登场;

二是“组装式”:

将别人书中不同场合说的话,组合在一起。

一段话中,这几句剽自这一页,另几句袭自离得很远的一页,然后作为自己的话示人;

三是“掩耳盗铃式”:

将别人的话原原本本地抄下来,或者抄录时稍做文字上的调整,没有冒号、没有引号,但做一个注释,让读者“参见”某某书;

四是“老老实实式”:

一字不差地将别人的话抄下来,不搅拌、不组装、不让读者“参见”。

王彬彬说:

“这是最老实的一种剽袭方式。

其他几种方式,一旦被发现,或许还可强作辩解。

这第四种方式,可是毫无辩解余地,只得老老实实承认。

王彬彬说,在具体的抄袭过程中,有时是几种方式结合起来的。

王彬彬从《反抗绝望》中摘取了12段文字,并与上述5部他人著作中的表述一一对照,以证明汪晖如何剽窃前人研究成果。

六、朱学勤抄袭事件

“朱学勤:

学术界的又一个‘汪晖’?

”这是网友Isaiah在网上发表的系列长文题目,在6篇文章里,Isaiah通过比对指出,上海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朱学勤早年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存在抄袭嫌疑。

仅仅几日,该文已经被各大学术网站迅速转载。

而朱学勤昨天表示,在恰当的时候会作正式详细回应,特别是希望Isaiah能亮出真实身份。

1、学术不规范?

“将间接引用伪装成直接引用”

Isaiah指出《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存在抄袭嫌疑,这马上会让人联系到至今依然被热议的“汪晖事件”,中央电视台甚至在前几日也就此事件作专题节目。

而在Isaiah和诸多阅读了Isaiah文章的网友看来,《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存在的学术问题和汪晖《反抗绝望》有诸多相似之处,Isaiah本人也承认了这一点。

但Isaiah在系列文章的最后表示,“我们这一代做学术或思想的人,都是看着汪晖、朱学勤、王铭铭……这种问题书籍入门的,这不仅是别人的耻辱,也是我们的历史。

如果我们今天走得更远了点,那也是在这些问题书籍所开拓的道路上。

我们没有受到更良好的教育,是我们的遗憾,但是如果把这些问题书籍都清除掉,我们恐怕比现在还差得远。

这是事实。

Isaiah是某大学在读博士,暂时还不愿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Isaiah透露,自己指出朱学勤涉嫌抄袭的系列文章是从本周三陆续开始写的,一开始并没有完整的计划。

其中,比较有说服力的部分是第二篇、第四篇和完结篇,第四篇和完结篇主要针对朱学勤当年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Isaiah在第二篇中主要指出朱学勤《阳光与闪电》存在抄袭嫌疑。

通过将《阳光与闪电》与《姊妹革命:

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比对,Isaiah指出,《阳光与闪电》一文,“抄袭了Dunn的研究成果”,“抄袭了本书译者杨小刚的译文”,“将间接引用伪装成直接引用,并抄袭了杨小刚等人的译文”。

朱学勤昨天在电话中向早报记者表示,《阳光与闪电》原先是《姊妹革命》一书的序言,后来为了保证该书出版,序言从书稿中撤了下来,后单独收入在《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中。

朱学勤认为,《阳光与闪电》一文本来就是序言,是顺着该书内容写的,当然要大量引用书中的译文和内容。

而Isaiah也提到,他也知道该文原为《姊妹革命》序言,但他同时认为朱学勤除了在文章开头部分提到了《姊妹革命》一书,“再无提过该书或该作者,没有任何地方坦承这是Dunn的观点,也从来没有在脚注中引用过。

因此,读者有充分理由认为,朱学勤可能只是从该书中受到启发,而文中的资料和观点都是朱本人的。

”Isaiah同时认为,《姊妹革命》出版于2003年2月,而“朱学勤的后记是在2003年7月写的,有充分的时间看到出版了的该书”,也就是说在该文出版前完全可以根据已经出版了的书籍信息进行引用来源的注明。

2、涉嫌抄袭?

大量使用西方学者的研究和引用,却并未加以注明

在Isaiah系列文章中,第四篇和完结篇通过比对美国学者CarolBlum的著作《卢梭与德性共和国》,指出朱学勤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存在抄袭嫌疑。

“通过对朱学勤先生赖以成名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与美国学者CarolBlum的著作《卢梭与德性共和国》部分内容的对勘,(指出)其在未经注明的情况下,大量或明或暗,或隐或显地抄袭、盗用后者的事实。

”Isaiah在文章中说。

仅比对《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几十页,Isaiah就指出十多处《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与《卢梭与德性共和国》相似的地方。

Isaiah首先认为,“朱学勤先生在博士论文中对卢梭等人的原著缺乏第一手的熟悉,绝大多数标明法语原著,引文可能都并非出于原著,而大量利用了Blum等西方学者的研究和引用,却并未加以注明。

”此外,Isaiah举出多个例子证明,《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直接使用了《卢梭与德性共和国》的内容,但未详细标明是引用还是自己的成果。

“朱书172-182页,基本是拷贝Blum书135-142页。

朱书298-301页,基本是缩写Blum书260-277页。

然后,Isaiah通过比对和研究继续认为:

“从书名到中心思想,从结构到具体内容,从材料到语言,朱书都大量借鉴,沿袭了Blum的著作。

Blum书的基本框架,即是对卢梭‘德性’思想的解析(第1-6章)以及对其在法国大革命中影响和作用的考察(第8-14章),这两个部分又以卢梭死后,大革命之前其形象和地位的变迁为连接(第7章)。

这和朱书的三部分主体结构恰好相对应:

第1-4章讲卢梭思想,第5章过渡,第6-8章讲法国大革命。

Blum的书,专门讲德性概念,线索比较明晰,朱书则一会道德理想,一会先验理念,一会价值理性等纠缠不清。

但中心思想都是一致的,即是讨论何以一种崇高的道德观念会演变成恐怖的意识形态的缘故。

其中一些关键的概念,如‘语言转换’等也有相似点。

在昨天简短的电话中,朱学勤表示,他在《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一书里已经说明,Blum书是其参考文献,而且在书中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注释。

不过朱学勤同时表示,他会在适当的时候作出正式的回应,特别是Isaiah能表明真实身份之后,会和他做学术上的探讨。

七、复旦大学博士后涉嫌抄袭同门著作:

  人民网教育频道10月16日电国内知名学府复旦大学近日惊曝严重学术抄袭事件,涉及师出同门的两位博士后研究生及其导师,目前复旦大学学术规范机构已经介入调查。

  据介绍,此案的第一被告许燕(现为复旦新闻学院副教授)和原告韩元(现为上海某高校教师)同时于2003年进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同一位老师李良荣教授。

  2009年5月,原告在一本署名为李良荣等著的《历史的选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书中发现,其中一篇由许燕撰写的名为《30年中国新闻文体变迁》论文涉嫌多处抄袭原告于2006年6月完成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部分内容甚至原文照搬,只字不改,而且无参考文献。

在多次与许本人及导师协商处理未果后,原告被迫诉诸法律。

  涉嫌抄袭的著作情况介绍

  涉嫌抄袭的书名为《历史的选择》,李良荣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2009年7月第2次印刷,书的扉页上印着“国家‘985’工程二期项目‘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课题”字样,在书中《写在前面的话》中一文介绍说:

“在2005年年初,武汉大学的‘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创设了‘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并设置了‘新闻传媒与媒介化社会研究’的系列课题……现在推出的‘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论从’便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本论丛分为两个书系,一是‘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二是‘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关系研究书系’……‘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李良荣教授领衔主编”。

  《历史的选择》就是“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中的其中一本。

实际上就是由武汉大学“发包”给了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的老师又把课题“发包”给了学生,该书实际上是一部论文集。

共9篇文章,由李老师及其8个学生各自署名。

涉嫌抄袭的论文是《30年中国新闻文体变迁》一文,署名许燕。

该论文总字数为36197字,抄袭总字数(不完全统计)为14313字,抄袭率高达40%。

其抄袭手法并不高明,多处内容一字不改、数百字或近千字的整段抄袭,有时是将别人文章的整段话折分成若干小段,掺杂在她文章的不同部分中。

既不做注释,也没有“某某说”的字样,更没有任何参考文献。

更甚的是,原文有注释的地方,许燕在抄袭时一律省却;

抄袭的时候还因为疏忽出现错误。

可以说,许燕将国内众多学者的理论精华拼在一起,据为己有。

八、武汉理工大学回应“校长论文涉抄袭”事件

2008年12月,在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和博士生谢鸣联合署名的中文题为《使用双馈感应机器的柴油发电机》被指与智利科学家罗伯特?

卡迪纳斯已发表论文相似度极高。

大会主席和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当即向周本人指出论文涉嫌抄袭。

被指抄袭的论文主要作者为卡迪纳斯,现为智利圣地亚哥大学教授。

原论文发表时间为2008年3月,题目为《使用双馈感应机器的风力—柴油发电机》。

卡迪纳斯指认:

周、谢论文中的所有图表和方程式,都与本人论文中的一模一样,绝大多数图表是智利实验室中得到的实验结果,称“这篇是我们的论文的删节版。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2009年院士候选人周祖德被曝涉嫌抄袭外国学者论文一事,引起了社会关注。

该校有关负责人近日赶赴北京向教育部做了专门汇报。

8月5日,武汉理工大学就一些焦点问题,正式对外公开说明学校对此的调查情况。

焦点问题一

周祖德对抄袭是否“知情”?

校方说法:

这篇涉嫌抄袭的论文系周祖德教授的博士生谢鸣独立完成,直到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英文简称NCIM)召开之前,周祖德对该论文“完全不知情”。

关于科研论文投稿和发表,周祖德课题组有明确要求:

一是学生进行论文投稿时,必须根据投稿内容与相关指导老师商量共同定稿;

二是收到录用通知后,再将论文交由项目负责人审查,并申请出版费用;

三是若论文通过审查,再交由论文的所有署名者予以确认并最终定稿。

2008年8月,谢鸣向NCIM组委会投了3篇论文,收到论文录用通知后才给课题组相关老师审查。

课题组另两位老师审查未发现抄袭,但认为研究不深入,没有让其通过审查,也就没有进入交由所有署名者确认的环节。

因此,周祖德此时不知情

2008年12月19日,周祖德教授就被NCIM组委会告知,论文有抄袭嫌疑,周祖德当场打电话向课题组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当天中午谢鸣向组委会提交了情况说明,并明确表明周教授不知情,同时提交撤稿申请。

武汉理工大学还强调,NCIM会议期间,大会提供与会者两张光盘,第一张收录了包括周、谢论文的50篇,但会后发的论文集正式版光盘,只有28篇,周、谢论文消失。

这是经组委会认真审定的结果,“不是任何个人行为或故意掩盖错误的行为”。

焦点问题二:

明知涉嫌重大抄袭,谢鸣为何还能通过校方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进入博士学位授予前的公示程序?

对谢鸣所犯的严重错误,周祖德教授及其课题组发现后,立即对其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处理。

一是当得知详情后,对谢鸣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

二是当年不受理其学位申请,而是推到第二年重新申请;

三是第二年重新受理学位申请时,重新由7位校内外专家对其研究工作及博士论文进行审查并确认。

此外还召开课题组全体研究生会,对所有学生进行了学术道德教育,并重申了论文等学术成果发表的严格规定。

焦点问题三:

周祖德在此事件中究竟该担何责?

周祖德本人说法:

这件事情发生后,尽管我非常重视并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但作为谢鸣的导师,我还是负有疏于教育管理的责任。

媒体报道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将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精神,带头进一步端正学术态度。

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学术规范,防范今后此类事情的发生。

九、辽大副校长陆杰荣涉嫌抄袭2009年

《羊城晚报》消息记者6月15日从辽宁大学了解到,该校副校长陆杰荣及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杨伦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抄袭一事已经被确认基本属实。

但是学校方面表示,抄袭系杨伦一人所为,陆杰荣署名仅为帮助学生的论文得以发表,非直接责任人。

事件的有关细节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报道,国内哲学界权威学术期刊《哲学研究》今年第四期刊登了署名“陆杰荣、杨伦”的文章《何谓“理论”?

》,文章涉嫌抄袭自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多年前的一篇讲稿《什么是理论?

经比对,《何谓“理论”?

》至少有80%内容原封不动复制了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的文章。

王凌云6月1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陆杰荣、杨伦必须在媒体上公开承认抄袭并且向我道歉,同时他们应向《哲学研究》杂志告知这一侵权事实,促使《哲学研究》将该论文的著作权归还给我。

他们伤害了我,也伤害了中国学术。

任何私了都只会加剧学术腐败的蔓延。

十、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被教授联名举报论文抄袭:

今年6月初,本报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举报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的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同时还举报因为抄袭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引发的学位作弊问题。

举报者是该校两名女教师赖文和吴丽丽,赖文是该校基础医学院医古文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吴丽丽是该院中医学专业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举报材料包括两本论文复印件和一份长达几万字的投诉材料。

材料中称,从开始举报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非但举报没有进展,还在校内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她们一定要讨个说法。

徐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并取得多项教学科研成果。

1997年徐志伟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转评为教授,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之间,在职攻读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事情就发生在这段时间。

据赖文讲述,徐志伟作为学校正校长,其博士学位论文竟然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连数页地粘贴过来,直接把这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举报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的两篇论文显示,两篇论文的格式因年代变化稍有不同,一个是2004年版,写作者敖海清,论文指导老师徐志伟;

另一个是2005年版,除了在封面有写作者徐志伟及其论文指导老师的名字外,内页第一页还有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的作者手写签名及指导老师签名。

据了解,学校2005年后进行了论文改革,加大了使用授权声明,所以格式有所不同。

虽然格式稍有不同,但论文题目却基本相同。

一篇是署名敖海清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敖文”),另一篇是署名徐志伟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的有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以下简称“徐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