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8217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钓鱼台风景区开发策划书Word格式.doc

姜子牙钓鱼台风景区不但有特定的人文资源,而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国家对旅游产业开发的政策形势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产业,争取把中国发展成为旅游强国,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位居世界第7位,但与世界旅游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产业政策。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将尽快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变政策调节为市场调节,以加速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步伐。

(二)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1.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对景区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

众多旅游专家一致认为,生态、绿色、极限、人与自然、度假、文化、体育等将是未来旅游业的主题。

2.中国旅游景点的开发将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

3.旅游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的特点。

(三)钓鱼台景区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1.成功点

(1)人文景观开发初具规模

(如:

文王庙、三清殿、太公庙、封神宫、钓鱼台、璜石等)

(2)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

(3)具备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陕西省内)

2.不足点

(1)配套设施几近空白(住宿、饮食、娱乐等设施匮乏)

(2)景区自然景观开发不足(峡谷内很多自然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3)风景区运营机制需完善(国家所有国家开发的运行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4)市场定位不明确,营销力度不够。

(四)景区旅游资源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周文王访贤之钓鱼台,周易文化的发源地。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2)景区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合开展一些水上项目,特别是以钓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3)以封神榜文化为主线天然石雕峡谷;

(4)峡谷内具有多处适合开发攀岩运动的天然石壁;

(5)具备良好的植被覆盖,生态环境良好;

(6)景区内及附近居民具有西歧特色的饮食。

2.劣势

(1)陕西省以其历史文化古迹为特色的景点众多,钓鱼台的历史人文景观难以引起特别关注;

(2)景区内峡谷较窄,可承载的游客量有限;

(3)景点地理位置相对较偏,交通不便。

二、钓鱼台景区总体开发规划原则

坚持保护生态、倡导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的原则

坚持传统特色与现代理念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坚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追求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

三、景区远景规划目标

建设成为“陕西著名、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区

1.利用钓鱼台作为道教文化,特别是周易文化的发源地这一特定资源大力发展周易文化旅游,重点吸引粤、港、台等地游客;

2.使姜太公钓鱼台成为中国钓鱼文化的标志性品牌,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垂钓、参观、休闲;

3.发展特色运动,如漂流、拓展等,使自然景区成为西部地区知名的野外拓展训练基地;

4.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基地。

四、阶段性开发规划

(一)第一阶段:

立足景区现有景点,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开发乡村旅游,加大营销力度,实现景区游客量的较大增长。

1.在景区附近建设一座集住宿、餐饮、停车、娱乐于一体的宾馆;

2.对景区内现有游览线路上的泥路、栈桥进行改造或新建;

3.沿游览路线开设数个游客休憩亭,兼营饮品、副食和地方特色小吃;

4.新建景区内的邮电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

5.新建景区内的简便医疗点一个、生态环保厕所若干间;

6.开发乡村旅游(农家乐项目)

乡村旅游,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

换言之,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无论如何理解,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其在旅游业中的产业关联带动、吸纳当地就业和促进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等诸多方面,都能够发挥独特而显著的作用。

考察国际上流行的绿色旅游、旅游农业等不同的旅游方式,其实质都是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为背景或载体、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旅游回归自然的生活质量意识的加强而发展起来的。

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应视为取得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基本保证。

如新加坡为了对有限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有关部门将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事业相结合,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游人不仅可以漫步其中,而且可尽情品尝,如同生活在仙境中,让人大饱眼福和口福。

还有日本的观鸟旅游和观光农园及务农旅游、马来西亚的农林旅游区、澳大利亚的牧场旅游、美国的农场旅游、法国的远离城市的绿色旅游、意大利的乡村度假旅游、德国的“森林轻舟”旅游等等。

乡村旅游的内容涵盖了上述多种旅游方式,甚至比其更为广泛。

品牌:

西歧农家

项目:

西歧农家乐发展项目

内容:

(1)观赏山村田园风光,亲手采摘农家果蔬。

(2)吃住在农家,体验西歧饮食文化:

品尝有当地特色的绿色民俗风味的“西歧农家乐小吃”,如:

擀面皮、歧山面、油泼辣子、油酥锅盔等。

7.请专业营销咨询机构或广告公司对景区进行专业策划、宣传。

(二)第二阶段:

细分旅游市场,针对特定顾客群,开发特色旅游景点及设施。

1.开发道教文化(周易文化)特色旅游项目

道教文化旅游,即以现有的道教文物古迹(文王庙、三清殿)和有一定修为的道教高人为依托,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利用其知名度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园林环境,再加上观光客和香客受到的艺术感染或各自的精神寄托,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文化上的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

整合陕西省内道教文化旅游旅游。

就陕西省内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设计一条道教文化旅游路线:

文王庙、华山、终南山、八仙庵、户县的重阳万寿宫和周至县的楼观等历史悠久的道教名胜古迹。

针对港、澳、台地区华人华侨以及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对道教有一定兴趣的成功人士的需求,可组织数位知名道长或研究专家为其提供参悟《易经》和占卜服务。

2.进一步开发以封神榜文化为主题的石雕峡谷景观

峡谷的命名:

封神榜主题石雕峡谷

在峡谷内已有的天然石像(如子牙出山石、子牙试鞭石等)的基础上,请专业工匠开发以封神榜人物为主线的系列石雕景观,进行命名并赋予相应的典故

传说。

并在峡谷内石雕旁设置相应的说明性文字标志牌。

峡谷内每隔2公里设置一块指示路牌.

3.建设钓鱼休闲活动中心

宝鸡姜子牙钓鱼台被称为“中国钓鱼师祖之乡”,是中国钓鱼文化的发源地。

可利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等一些为国人所熟知这一天然的广告效应,适当开发一些钓鱼场地和设施,努力将姜子牙钓鱼台打造成为中国钓鱼文化的标志性品牌。

具体方案:

(1)设施建设:

开发两个水面约500平方米的人工鱼池,同时因地制宜在溪谷中开发若干个天然鱼池,在鱼池周围配备有钓鱼台统一标识的遮阳伞、特色石凳等设施。

(2)目标顾客群:

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有钓鱼爱好的离退休老干部、其他专业或业余垂钓爱好者。

(3)营销手段:

积极与各类钓鱼协会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钓鱼比赛。

设法与中国钓鱼协会合作,举办中国钓鱼文化节系列活动。

(4)提供待遇用品服务:

开办渔具商店,展售古今中外的各类渔具和相关工艺品。

4.开发攀岩、远足、探险、漂流、露营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野外拓展训练基地

(1)攀岩、远足、探险

休闲生活与攀岩运动现代人随着经济起飞,物质生活不再匮乏,相对的,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声音与想法也越来越多。

生活的品质已不再仅是要求温饱而已,更重要的是希望建立工作与身心健康、休闲品质、家庭亲子关系等相对的平衡。

攀岩活动,则可以完全满足这些声音与需求,并且完全没有危险性。

除了以上这些好处外,攀岩活动更因为没有体型、性别及年龄上的限制,因此无论男女老少皆可享受攀登的乐趣。

目前现代人在饱受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他们可以从攀岩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舒解压力。

目的:

吸引年轻的,追求刺激与冒险的消费者

成立“布波族俱乐部”或与某远足俱乐部合作,组建“×

×

远足俱乐部基地”,常年进行远足活动。

在合适的地点建造攀岩基地。

促销:

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性攀岩比赛,来提高知名度。

(2)漂流、露营

对峡谷的某些地段进行适当改造,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局部的漂流项目。

在峡谷沿途附近,寻找几块较平坦的空地作为露营基地。

每个露营地都有相应的本地人或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对露营者提供必要指导和应急服务。

通过以上各种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展,将钓鱼台景区局部区域建设成为一个野外拓展训练基地,为省内外的工商企业训练员工队伍团队精神、凝聚员工队伍、提升员工素质服务。

5.开发“99木屋度假村(产权式)群落”项目

(1)规划概述:

依据峡谷开发附加价值高的特色住所

(2)具体产品的开发

产品:

在风景区内建造9处木屋度假村

目标消费者:

年龄较大的国内外游客

概述:

在风景区内建造9处木屋度假村,每处仅建造9间木房子,共计81间。

每间房子都有独立的门院,菜地。

度假村的组建以产权式为主,主要针对海外华人消费者。

99度假村

6.建立“体验贫困”专区

有道是“千金难买少年贫”,少年时代的苦痛经历是一笔财富,对人的健康成长和意志磨练非常有益。

当今许多家庭因为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子女长期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从不知道什么是苦和累,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优良意志品质的形成十分不利。

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非常渴望能有一个特定的艰苦环境来教育和磨砺孩子。

“体验贫困”专区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开发的。

(1)目的:

通过这个产品,满足一部分人特定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间接帮助贫困山村脱贫。

由于此产品在省内很少,所以新闻性较强,易于形成新闻抄做的卖点,这对我们开发整个风景区,会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2)概述:

借电影《甲方乙方》中的一个片段,来进行实际操作。

和山里面的贫困山村商量好,相关事宜。

可以让想体验贫困的人,进行一段时期的实际体验。

制定一套体验活动程序和相关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如:

体验人必须穿上当地人的衣服、同吃同住,并与当地人一起干农活等等。

(三)第三阶段:

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大力开发观光生态农业,形成绿色环保产品产业链

1.建设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

利用中大耀华集团公司的高科技环保产品——可自然降解的农用塑料膜,结合高科技农业种植技术,建设若干大棚果蔬种植基地,组建生态农业观光园供游客参观。

游客同时可亲自采摘、品尝或购买绿色无公害果蔬。

这些无公害果蔬既可作为商品提供给景区内的宾馆、饭店,在产量具备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还可以成为城区各超市无公害绿色食品专柜的紧俏商品。

2.将高科技环保产业与风景区的开发结合起来,打造中国杜绝白色污染的自然风景区,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环保教育基地

在风景区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环保、生态效益至上的理念,发挥耀华公司高科技环保产业的优势,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加强景区环境管理,杜绝白色污染,在景区开发全过程中、全范围内时刻关注环境保护,传播环保理念,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环保行为,形成环保至上的景区特色管理文化。

将整个钓鱼台景区建设成为青少年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塑造环保行为的教育基地。

通过三个阶段的开发建设,钓鱼台风景区将形成一个以周易文化和钓鱼文化为特色,集观光、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陕西著名、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