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36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会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成绩评定:

平时(包括上机案例设计、课外作业、课堂表现、开发案例报告编写四个方面)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期末考试采用从题库中抽题组卷的方式进行。

Ⅴ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第一章计算机会计学导论

8

2

第二章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

4

3

第三章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5

第四章会计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逻辑设计

9

第五章会计信息系统典型子系统的物理设计

6

第六章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组织管理

7

第七章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与安全

第八章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社会”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

贝尔提出的。

这一概念是在其“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上演变过来的。

早在1959年,贝尔在奥地利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之后,贝尔连续发表了《后工业社会:

推测1985年及以后的美国》、《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札记》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三部专著,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未来社会的看法。

在贝尔看来,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

在职业结构中,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的地位;

在社会结构方面,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源泉。

1979年,贝尔又进一步探讨了微电子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认为他以前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实际上就是“信息社会”。

在贝尔的基础上,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

托夫勒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信息社会”。

托夫勒在他的代表作《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分析了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托夫勒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人们必将消除征服自然的对抗状态,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微电子工业、宇宙工业、海洋工程和生物工程等这些低能耗工业的发展。

在研究“信息社会”方面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必须提及,这个人就是美国预测学家约翰·

奈斯比特。

在其1982年出版的名著《大趋势》一书中,奈斯比特开宗明义地阐述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并描述了信息社会来临的标志和基本特征。

他把工业社会结束、信息社会开始的标志,归结为两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一是1956年美国“白领人员”(指担任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人员)的数字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

二是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

奈斯比特认为,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知识成为了新的财富,工业经济时代诞生的“劳动价值论”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替代;

第二,时间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既不像农业社会那样习惯于面向过去的经验,也不像工业社会那样注重眼前和现在,而是更强调面向未来和如何预测未来;

第三,生活目标的变化,即更加激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人与各种自然的竞争。

现在我们要来分析:

究竟怎样才算进入了信息社会?

也就是说,信息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近年来,国外和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少标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大类。

信息社会特征有以下5点:

(1)知识和信息出现爆炸式增长,并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生产的支柱和主要产品。

(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3)信息社会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为我们提供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活动环境;

(4)组织结构有从金字塔式的科层制走向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趋势;

(5)信息产业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就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导致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化。

二、现代信息技术构成要素分析

信息技术即IT,它是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统称。

信息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感测技术

感测技术扩展人的感觉器官的功能,主要指信息的识别、检测、提取、变换,其目的是高精度、高效率地实时采集各种形式的信息。

2、通信技术

延伸了人的信息传输系统的功能,主要指信息的发送、传输以及接收的技术,其目的是高效、全真传递和交换各种形式的信息。

3、计算机技术:

扩展了人的思维器官的功能,主要用于信息的数字化输入、存储、处理、分析、检索和输出。

而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计算机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分别了解计算机技术各组成要素技术的基本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并非某种具体的技术,而是上述三种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度融合的技术群。

现代信息技术的中心问题:

围绕信息的产生、检测、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

三、信息社会环境下的会计目标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关于会计目标到底是什么?

学术界存在两大学派:

即经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两者都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之上。

经管责任学派及其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等人,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即经管责任)。

决策有用学派及其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

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安东尼等人,美国会计学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是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倡导者,他们认为会计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

两者的观点显然是有分歧的。

由于目标的定位不同,也导致两者所认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有所区别,经管责任学派认定的信息使用者既包括委托者,也包括受托者;

而决策有用学派认定的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指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关于财务会计人员的地位:

经管责任学派强调财务会计人员与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双重关系,认为财会人员的行为不受两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

而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财会人员只是为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的,因而把信息使用者作为财务会计信息的中心。

关于财务会计系统的有效性:

经管学派认为受托责任的全面揭示依赖于财务会计系统的整体有效性,因而强调财务会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系统的整体有效;

而决策学派只强调会计报表本身有效性,不强调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所依据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系统的整体有效性。

关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数量:

经管学派认为财务会计提供信息时,既要考虑向委托者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损于受托者,又要考虑某些信息如果不提供是否有损于委托者,因此认为在信息的提供上应该有所取舍;

而决策学派认为,只要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并于决策有用,无论信息主观程度如何总是多多益善。

关于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经管学派认为,只有提供客观、真实,并可以验证的财务会计信息,才能公正、有效地维护和协调代理双方利益关系,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

而决策学派认为,相关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因为他们认为财会信息是“一个企业创造未来有利现金流动的能力”的信息。

由于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对“未来现金流动”的计量不可能是可靠或接近可靠的。

关于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

经管学派认为,历史成本是资产取得时的实际交易价格,是交易双方经过正常的交易活动和合理判断而确定的客观经济事实,能够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决策有用学派则主张各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并存择优,并积极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在时间分布上既表现为过去的信息,又表现为现在的信息,还表现为未来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重要性。

总之,新经济时代理想的会计目标观:

既注重决策有用性,又不轻视受托经管责任。

基本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高级目标则可以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建立起多元会计报告体系,这是新经济时代理想的会计目标观的保证体系。

“会计频道”就是其中的一种比较好的构思。

〖课堂设问〗你认为会计目标的两大学派(即经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哪一个对计算机会计有更深远的影响,为什么?

四、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一)会计行业正在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一,大部分会计工作是由“前计算机思维”发展而来的。

目前,所用的会计处理过程是卢卡•帕乔利记录下来的,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组织方式、企业规模等等已经与卢卡•帕乔利时代的情况不能同日而语了。

会计行业如不按照IT重塑自己的话,有可能被弃之不用,甚至被另一行业所替代,这个行业对如何提供信息、分析、鉴证服务有着更加创新的视角。

第二,许多管理人员对目前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质量颇为不满,会计系统如不根据管理新形势发展需要重新整合的话,其在管理中的地位将日益降低,最终有可能被排除在管理层之外。

第三,会计信息披露面临重大挑战。

传统会计报表过于精简,且不能及时发布,一旦资产提供者可以实时访问企业数据库的话,他们将对年度财务报表失去兴趣,对这些报表的审计意见也会不感兴趣。

第四,会计信息造假现象严重,会计公信力极度被削弱。

第五,无形经济中的价值评估成为摆在会计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人们至少有理由对传统的财务与会计提出这样的问题:

企业的价值何在?

企业的价值动因有哪些?

第六,今天的会计面临的真正挑战也许在于:

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会计界定的范围,也远远超出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容量,如何将不同时期扩张起来的分散的会计服务系统整合集成为统一的会计系统是信息社会会计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注释〗这里列示的是在信息社会整体环境下会计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变得异常尖锐,也迫切需要引起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信息社会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社会保证)。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可能实施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重大影响存在两种可能性:

1、当我们受制于传统的会计过程时,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所能实施的影响只是某种程度的“改良”——即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低效率、易出错的环节。

2、当我们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的特征来改造或重组会计过程时,信息技术将改变会计的一切,这就是“革命性”的影响。

(三)传统会计发生的重大变革

1、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

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其独立性日益缩小,与其他学科的相关度不断增加。

已故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先生的曾预言: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天生就带有社会性和技术性,由于现代IT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因此现代IT对会计学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2、会计学理论体系面临重大变革

在新经济时代下,伴随着IT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概念、会计理论体系等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工业时代的代表性组织类型称为实体组织,实体化是实体组织的运作特点,实体化指有形化、完整化、集中化、规模化。

而在网络信息时代,这样的实体化运作企业的方式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它的不适应性。

网络技术改变了集团企业、关联企业的关系和组织形式,通过虚拟企业形式建立战略联盟或价值链型联盟已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

虚拟企业本身在空间上的存在不是连续的,而其实际运作却是连续的。

虚拟企业的运作方式会拓展会计的基本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主体所对应的“虚拟空间”,由于其随合作项目的存在而存在,随合作项目的结束而消亡。

给会计主体的确定带来很大的困难。

(2)虚拟企业使得持续经营假设也难以成立。

(3)虚拟企业对会计分期假设也造成了影响。

3、成本管理的一场变革在所难免。

4、对会计实务进行变革已迫在眉睫

在IT环境下传统的会计实务和企业会计文化将发生质的变化。

会计信息源和信息表示结构由一元化转为多元化。

在线财务管理(ASP服务模式)。

会计实务的重点将由原来的编制凭证、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转向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查询信息等。

5、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有望引发会计领域中的第二次会计市场化变革——财务会计信息的市场化。

〖课堂设问〗请你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IT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否影响会计行业?

五、计算机会计与手工会计的比较分析

六点共性之处:

目标一致、二者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二者共同遵守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二者采用的数据处理步骤基本相似(两者都包括以下数据处理步骤:

一是采集数据,予以输入;

二是存贮记录和资料;

三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如排序、分类、计算和传递;

四是制定各种程序,规定需要何种数据,于何时何地取得该项数据以及如何使用和传递;

五是编制输出财务会计报告,在计算机会计环境下,由于使用了现代化的装备和科学的管理体制,报表输出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六是进行财务分析、预测,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支持)、二者复式借贷记账的原理相同、二者都必须保存会计档案。

差异之处:

(1)会计数据存储介质不同

(2)会计数据收集方式以及采集数据内容的不同

(3)二者在会计核算上存在诸多差异:

会计核算形式的差异、会计核算重点和内容发生了改变、会计核算流程发生变化、账簿体系的不同、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性增大。

(4)财务监控的监控对象、监控重点、内容及形式均发生变化:

财务监控的监控对象发生变化、财务监控的重点发生了转移、财务预算的编制规程与预算控制效用发生了很大变化、财务分工及授权方式发生了变化。

(5)会计信息交换方式发生了变化

(6)报表编制方法和财务报告披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7)会计组织和会计职能发生变化:

会计组织的变化、会计职能的变化

(8)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发生了变化

六、对传统会计方法的反思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改变原来的思维方法,重新考虑构建新的会计方法。

比如,井尻雄士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微分三式簿记方案,阿妮塔·

霍兰德教授提出的事件驱动法,鲁宾·

库珀和罗伯特·

卡普兰教授提出的作业成本法等等,都是对传统会计思维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的突破性研究,而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之上的。

可从以下几方面反思传统会计:

(1)对会计时空观的反思

(2)对复式记账的反思

(3)对帐户设置的反思

(4)对成本核算方法的反思

〖课堂设问〗你认为现在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流程与方法是否阻碍了信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业务流程重组

介绍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般可从以下八个方面来看:

第一,BPR应该以结果导向来组织而不能以业务步骤来组织;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串联BPR,而不是简单地将旧的业务流程自动化;

第三,让用到业务产出成果的人来执行有关作业;

第四,通过运用数据库、网络化以及标准化处理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分散资源以获得规模效益和维持弹性及服务的协调;

第五,将信息处理融合到业务流程当中,也就是合并信息处理和信息生产的工作;

第六,协调平行的活动以代替个别结果的整合,与其等平行活动结束后去协调不如在其流程进行当中就协调;

第七,将执行工作及建立控制变成决策点,使执行者可自行做决策,但决策的程序却保持在组织控制的状态;

第八,通过网络和在线数据库实现从信息源一次性获得第一手信息以供企业其他相关流程执行者共享,这样可以杜绝对同一信息的反复采集,从而既可节约信息采集成本又可预防出现信息的不一致性。

八、电子商务与会计协同分析

简介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及其特征为改善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质量与运行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克服基于纸张的数据采集方式的种种弊端,通过全面、及时、正确、高效地采集业务活动信息,使会计信息系统达到支持决策的目标。

(2)电子商务可使会计确认程序化成为可能。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记录过程的标准化和电子化为会计确认的自动化提供了机会。

(3)电子商务使得电子审计线索更加便利高效。

(4)电子商务解决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并使会计数据处理更具有协同性,这种协同性表现在:

内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与社会有关部门的协同。

九、信息社会环境下会计专业人员的未来价值取向

根据美国管理会计学会对会计师和财务会计人员所做的一项有关其现在业务与未来业务的调查可知,被会计师等公认为的最重要的5项业务分别为:

顾客及产品获利分析、企业流程改善、绩效衡量与评估、长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种种对会计的变革的呼声表明:

要不要充分利用IT技术以及如何充分利用IT技术来改造传统会计系统,这是关系到会计如何向组织、行业和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的重要问题,也是会计专业人员提高自身价值的机遇。

简单地说,会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持续不断地提高其为组织增加价值的能力:

(1)积极、主动、实时预防商业风险是会计师的首要职责;

(2)鉴证服务,其目的就是对决策信息的品质提出专业意见,其范围主要包括:

财务性及非财务性(比如顾客满意度、产品品质等)的绩效衡量;

风险评估;

信息系统品质,比如信息系统可靠度及其控制;

电子商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鉴证;

电信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私密性的鉴证;

医疗服务品质的鉴证。

(3)IT投资分析。

会计师可以帮助组织评估IT投资(指组织运用IT所实施的变革)的成本和收益,并向组织报告如下问题:

IT投资对收入会产生哪些影响?

IT投资的成本主要是什么?

IT变革带来的相关风险有哪些?

将IT引入业务流程必须融入哪些控制?

(4)为负责计划、执行或评价组织活动的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

(5)促使信息过程融合到业务过程中;

(6)帮助管理当局制定企业规章或政策,塑造并控制业务过程。

以上6种方式概括了会计专业人员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也是会计专业人员未来的价值取向。

会计专业人员应该把IT看做是为企业提供业务解决方案而设立的一套工具的组成部分,充分重视如何利用IT手段完成对业务问题的解决,而不要把IT本身视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否则,将会本末倒置。

〖课堂设问〗你认为当代财会专业的大学生应不应该充分掌握IT来改造企业的会计系统,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第二节计算机会计学知识体系

一、计算机会计学的研究对象

计算机会计学是以IT环境下会计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监控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学科研究方向,它从属于财务会计学,重点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的构造与设计、运行与维护、控制与管理的一般性方法与原理。

简单来说,计算机会计学是以企业会计信息化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

提出计算机会计学的现实意义。

二、计算机会计学的学科方向性质与知识体系

(一)计算机会计学属于应用学科发展方向

学科体系可划分为三类或三个层次,即思维工具学科、基础学科以及应用学科;

计算机会计应属于应用学科范畴。

应用学科以人类某一领域的社会实践为研究对象,运用思维工具学科以及某些基础学科提供的知识,研究该类实践产生良好效果的客观规律。

它属于科学体系中较低层次,但也是使人类直接受益的学科层次。

(二)计算机会计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发展方向

它的综合性的具体表现在于计算机会计学所需运用的其他学科知识是比较多的,它是一种综合的融会贯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信息系统相关的知识

(2)与会计相关的一些知识

(3)与会计软件设计相关的知识

(4)与会计软件使用相关的知识

(5)其他IT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三、计算机会计学的特有知识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使用和评价

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风险控制策略

业务过程整合以及整合目标的实施思路

开发和实施业务解决方案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策略和信息披露技术

四、计算机会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目标与过程的辩证统一

这里的目标是指会计目标,过程是指会计控制过程。

目标是过程的必然结果,过程是体现实现目标所需要实施的控制。

目标是前提,过程是保证。

在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使用与评价时,应该首先从目标端(即系统的输出端)来考虑问题。

但重视从目标端来考虑分析问题,并不是不需要过程,缺乏严密控制过程的目标能否实现本身就值得怀疑。

(二)时间与空间的辩证统一

这里的时间是指系统的处理报告速度(例如编制一张资产负债表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查询一笔会计分录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等等),这里的空间即数据的存储空间。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信息系统,对会计数据的存储空间与会计信息提供的时间二者的矛盾关系应该有一个辩证的观点。

在实时系统或某些需要实时反映的业务中,时间因素是第一位的,是前提,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运用一些方法包括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