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9471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docx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办好社区文化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大的满足之后,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期望和要求不断提高,根据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认为:

中国居民文化需求满足度不到25%,中国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仅仅不到1/4。

社区文化作为根植于社区中的“大众文化”,具有满足需求、规范行为、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调节心理等重要功能。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区的民心工程。

近来,老城街道办事处立足于丰富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四民社区”创建活动造势扬势,深化了社区建设的理念,展示了老城作为黔北重镇独具的人文内涵和魅力, 2007年9月25日至10月8日,老城街道办事处举办了“和谐老城、活力遵义”社区文化体育节。

此次老城社区文化体育节组织了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电影晚会、书法绘画比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老城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在历时半个月的社区文化体育节中,老城的40多个驻地单位、上万人次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加了各项社区文化体育活动。

社区文化体育节分别举办了9月25日的开幕式暨中秋文艺晚会、10月1日的庆国庆文艺演出、10月8日的闭幕式文艺晚会;9月27日至30日,举办了寓体育比赛与趣味活动于一体的拔河、板鞋赛跑、跳绳、乒乓球接龙、象棋、跳棋、腰鼓比赛等;9月24日至10月7日,在各社区及纪念广场组织了电影晚会,为社区居民播放了最新的《龙城岁月》、《好奇害死猫》、《火线战将》等10部宽银幕电影;在前期举办了青少年参加的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节水在我身边”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社区科技实践活动、书法和绘画比赛;9月29日,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友好街镇、驻地单位以及来自成都、重庆、贵阳的贵宾,组织了“老城的发展与未来”论坛,共谋老城发展之路。

“和谐老城、活力遵义”老城社区文化体育节取得了圆满成功,社区文化体育节得到了“龙华老城新街”的鼎力资助,得到了帮建单位、共建单位、驻地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进一步强化了同各帮建单位、共建单位、驻地单位的密切联系和友谊,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扣人心弦的电影、妙趣横生的比赛、优秀的书法绘画作品,丰富了中秋、国庆佳节期间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老城作为黔北文化中心的具有的独特魅力,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增添了喜庆气氛,社区发展论坛的举办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老城新一轮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思考,凝聚各方智慧为老城发展献言谏策,对老城的未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社区文化体育节进一步宣传了“四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化了社区建设的理念,达到了为“四民社区”创建活动造势扬势的目的,将老城片区的“四民社区”创建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社区文化体育节集中展现了老城社区文化建设取得成绩,近年来,我们各个社区相继建立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卫生服务室、健身房、科普活动室等文化设施,一些社区成立了腰鼓、京剧、川剧、舞蹈、木兰拳等群众文化团体,经常组织文化活动、文艺晚会、联谊会,办事处还成立了老年大学、市民学校等。

这些措施活跃了社区文化氛围,满足了社区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融洽了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深了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对维护社区稳定与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社区文化体育节的成功举办和加强社区文化的各项工作举措,我们就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几点认识:

一、以人为本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

加强社区文化的队伍建设,努力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建立建全组织,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扩大社区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关键。

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我们注意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领导起来,逐步建立和规范腰鼓、戏曲、舞蹈、木兰拳等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组织他们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

注重把群众热爱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通过典型引路的激励措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育,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二、整合资源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坚持由社区文化向文化社区的发展方向,结合区域优势和社区实际,树立“共驻共建”的理念,加强与社区内单位和经济主体的横向交流,按照“活动共办、成果共享”的原则,组织辖区阵地单位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积极争取辖区内单位、学校、企业的内部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建立“科普文化长廊”、开辟社区围墙文化阵地,推进楼道文化建设,建立室内室社区健身点等。

三、多方结合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多方结合,多元结合,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深受广大社区居民喜爱的社区文化活动,是推进社区文化工作的“切入点”。

在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做到与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结合、与社区的实际工作相结合。

结合企业文化, 引导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互为补充,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鼓励社区力量支持。

 四、与时俱进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增长点

针对社区文化建设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社区以舆论引导和调查研究为重点,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社区文化向社区居民群众深入,不断探索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

第一,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社区网站、黑板报、宣传标语、社区宣传队等进行宣传。

第二,注重对社区文化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注重在创建过程中先进经验的积累和提升,通过定期举办创建文化型社区活动推进会、交流会及开辟社区论坛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

第三,结合社区人文资源,挖掘社区的地域文化,积极探索创建社区精品文化新思路,探索公园文化,结合社区内的革命遗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等。

 

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精神,首先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报告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尤其是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关于大力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社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等论述,对我们社区广大居民是很大的鼓舞,对我们社区工作是很大的鞭策,为社区基层文化指明了方向。

社区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南郎社区由5个居住小区(3个老小区、两个新建小区)和大厦群组成(1600余家单位),面积0.8平方公里,在小区工作和居住人口达12000余人。

广大社区成员,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有着丰富文化精神生活的热切愿望。

在建外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和办事处的指导下,南郎社区自2001年6月成立以来,就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按照十六大以来,四中六中全会精神,制定了南郎社区2006-2009年文化建设规划,并且按照规划逐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既注重社区软件建设,又注重硬件建设,力争将南郎社区建成“文化型社区”。

社区文化是地域性的、群众性的、实用性的,社区文化的形成,要靠提倡,要靠建设。

ﻫ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社区文化建设坚持三个原则,即“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做到两个四有,即“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队伍”和“有两校一站,有室外活动场地、有共享资源、有宣传阵地”。

活动内容包括:

社区教育、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民俗活动、审美活动、绿化美化和环保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

几年来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积极探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要。

社区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老年交谊舞队、太极拳队、京剧队、腰鼓队、门球队、书法绘画组、手工艺制作组、科普小组、棋牌组、学到老读书会等17个团队。

这些团队按照社区的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场地、定负责人、定章程、定制度。

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即自娱自乐又服务于居民,除平时日常活动外,社区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各种讲座、巧厨娘厨艺比赛、趣味运动会、健身表演等。

社区每年都要组织多场文艺演出,不仅在社区表演,还参加街道、区组织的活动,合唱队参加北京市民文明风采比赛获优秀奖,京剧队参加北京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的比赛获一等奖。

 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在社区形成了良好的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

ﻫﻫ 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同时我们希望政府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

如我们社区文化建设开展起来了,大家都希望提高现有水平,但苦于没有辅导老师,外请老师我们没有这部分经费(几年前请一次200元),这几年我们街道对社区文化建设加大了投入,硬软件都较有成效。

总之我们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恳请各位领导多指导。

 

张家港市是长江下游南岸一座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也是首批“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首批“江苏省文化示范县(市)”。

近年来,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把城市社区理念引入农村,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创建和提升人文素质的“一号工程”来抓,坚持“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理念育农民”,充分发挥社区在文明创建中的“辐射源”和社会文化建设中的“着力点”作用,从“人居环境、人员素质、发展功能”三个方面实现城乡社区文明同步发展。

通过持续创建,全市城乡社区基本实现了服务便捷、基础设施完备、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文明、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风气良好的建设目标。

2005年张家港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2008年又以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一、加强引导,切实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

城乡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张家港的亮丽名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协调张家港”的战略高度,突出把强化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和富民强市的重要载体来抓,在制订城市建设和社区建设整体规划时,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注重文化建设,始终把“文化化民、文化惠民”放到突出位置,做到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构建了城乡大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及时调整充实全市各级社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

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主要抓手,通过工作规划、定期例会、目标分解、现场推进、严格考核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建设力度。

二是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张家港市“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十大文化工程>和<张家港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十大文化设施项目>的通知》,明确了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为建设文化强市奠定了基础;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将各镇“文化站”变更为“文体服务中心”,其机构性质为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在每个村(社区)设立文化服务站,健全了城乡一体的社区文化工作网络。

三是健全创建考评机制。

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文广局、市体育局等部门,以创建“星级和谐社区”为抓手,以推进社区形态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发展社区文化体系、提升社区文明指数为重点,按照组织队伍、硬件设施、服务水平等10大项38个子项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城乡社区工作的考核。

至今年底,全市共评选星级社区161个。

同时,涌现了一批“双拥社区”、“敬老社区”、“健康社区”等特色文化社区,促进了城乡社区建设规范化。

 二、提高标准,加快推动城乡社区文化建设步伐。

一是高标准抓好全市城乡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十五”以来,市财政先后投资3亿多元,在城区新建了博物馆、图书馆、大戏院、广电大厦、电影广场、张家港书城、长春园评弹书场等一批特色鲜明、现代新颖的文化重点工程;总投资7.2亿元、占地230亩的市文化中心,集大剧院、科技馆、规划馆、文化馆、美术馆、档案馆、图书馆新馆和名人文化广场等项目于一体(除大剧院外的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在2010年前,全市村级社区普遍实现基础设施“十个一”标准,即建有一所市民学校(综合教育培训室)、一个藏书2000册以上的图书阅览室、一个特色文化展示室、一个老年人活动室、一个文艺活动(书画)室、一个健身活动(乒乓)室、一个村(居)务公开栏和文化宣传画廊、一个小型广场、一个包含有一站式服务受理大厅的社区服务中心、一个爱心便民为农服务超市。

“十个一”工程于2006年开始实施,到今年底已有163个社区完成达标建设。

二是广泛开展各类社区文化活动。

市、镇、村(社区)每年举办各类开放式文化体育活动超过1000场次,一年一度的“张家港市社区文化艺术节”、“张家港市广场文艺周周演”等品牌文体活动已经连续举办9年,参与群众超过20万人次。

市艺术团、市文化馆等文艺团队常年开展送戏下乡进社区活动,市文联、市社科联、市科协等社会团体,以及市图书馆、博物馆、书画院等单位,每年定期赴城乡基层社区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及培训,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

我们高度重视培育一区一品的社区特色文化活动项目,建立了259支社区特色文体团队,参加人数达到1.4万人,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深入创建,不断拓展社区文化建设内涵。

首先,大力实施市魂塑造工程。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是闻名全国的城市精神,也是激励张家港人开拓创先、不断创新的源动力。

张家港市每年都要深入开展“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凝心聚力建设协调张家港”等主题教育活动,每年都要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先进、登高望远、攀高比强、争先创优,每年都要大张旗鼓地表彰一批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使张家港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项工作之中,成为广大市民奉献岗位、创建美好家园的不竭动力。

其次,加大力度,着力推进市民人文素质提升工程。

张家港市文明委制订出台了《张家港市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计划》,在全市各基层社区深化“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通过“社区讲坛”、文明礼仪“村村讲”等途径,使文明礼仪知识普及面向农村社区和普通家庭拓展。

2008年初,我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市)”,通过对遍布城乡社区的信息资源共享点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及时将各类科技、文艺、法律和卫生知识送到了基层社区,为全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内涵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平台。

  

四、创新载体,不断改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手段。

我们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突出亲民、便民、利民,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在服务平台和载体上求突破,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和维护好广大社区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004年以来,张家港市依托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携手长江流域12省(市)文化部门,每年精心策划举办“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通过展示弘扬悠久灿烂的“长江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张家港作为一个县级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使广大社区群众享受了精美丰盛的“文化大餐”。

为将“送文化”切实转变为“种文化”,张家港市颁发了一系列繁荣文学艺术的奖励办法,激发基层文艺创作的积极性。

市文化馆与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建立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小戏小品创作张家港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关心培养基层社区的文艺骨干,组织文化服务志愿者的业务学习,有效推动了全市业余小戏小品艺术创演事业的发展。

同时,张家港市坚持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注重发挥各类社会文化资源的作用,大力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民间组织及个人兴办公益文化设施,举办公益文化活动,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格局。

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及优秀的文艺积极分子为全市社区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社区是社区成员思想道德建设和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也是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议:

一、加强载体建设。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的投入。

采取新建、扩建、改建、合建等办法,使每个社区都有可提供本社区成员使用的体育活动场地、图书馆等,努力创造“绿色网吧”,使未成年人业余时间有个好的去向:

突出主旋律,结合社区特点,广泛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以《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内容,深入开展做合格公民的活动。

利用墙报、宣传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区舆论氛围:

要关注社区成员的心理健康。

社区要配合学校和有关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服务,特别是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

要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每月组织一次书法、绘画、下棋及各种球类活动的比赛,组织腰鼓队、小团体舞蹈等,以丰富社区成员的业余生活。

二、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五老”、共青团、妇联基层组织的作用。

可聘请他们担任社区的宣传员、帮教员、科技员、校外辅导员、文化市场督导员等;社区应制订一套行之有效、责任明确的奖惩制度,切实把社区成员参加的各种活动纳入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社区干部的年终考核、评先内容。

办理结果

聂东华委员:

 您的《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与民政局会商,现回复如下: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去年11月30日,我市召开了社区文化建设经验现场交流会,明确了我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巩固原有的社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围绕“建立健全市、区和社区三级文化建设网络、发展稳定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实现精品文化战略、积极打造先进文化社区、努力创建文化名城”的目标,调整制定市城区近期和中长期社区文化的发展规划,组织有关人员充分论证,逐步付诸实施。

 二、在创新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路上坚持工作下移。

认真总结过去社区文化的工作经验,推广典型、表彰先进、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条社区文化发展的新路子。

开展适应辖区内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形成以文化局为龙头,以文化馆为核心,街道文化站为基础、社区文化活动为补充、小区文化中心为细胞的社区文化网络。

另外,强化对社区文化工作的指导、检查的工作职能,将社区文化工作开展的情况纳入乡(镇)街道目标岗位责任制考核。

同时认真吸取外地先进经验,解放思想,扩大视野,遵循和把握社区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全面促进我市社区文化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进一步抓好社区文化的基础工作,千方百计为发展社区文化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是恳请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积极筹措社区文化活动经费,争取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逐步增强对社区文化的经费投入;二是加速培养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充分挖掘和利用人力资源;三是根据需要,逐步改善和添置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开辟社区文化活动场所。

 四、加强对社区文化的组织领导,坚持思想下移。

从现在起,市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广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立足社区、为社区办实事、办好事、亲民务实的观念上,逐步转变其工作职能,把发展社区文化作为工作重心,以人为本,面向社区,服务市民,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文化单位、社会文化团体的作用,努力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

  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由中国文化报社、天津市文化局、河西区政府共同主办,国家文化部社文司支持的“全国社区文化论坛”日前在天津科技大厦国际报告厅隆重开幕。

来自京、津、沪、浙、鄂、辽、赣、苏、闽、粤、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此次论坛系河西区第二届文博节的重点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报送的论文202篇,经评审,有33篇获得优秀奖。

为此,我们从中精选了几篇在大会进行重点发言的论文,希望能给河西区的社区文化工作者以启迪。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

打造文化建设新优势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永刚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河西区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作为城区建设发展的灵魂,坚持立足实践、重在建设、勇于创新,努力构建符合河西发展实际的文化建设体系,着力推进思路理念、体制机制、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探索与创新。

 ﻫ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文化建设思路理念的创新。

河西区委、区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多年文化建设的实践,深刻认识加强城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基层文化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四种新理念:

围绕把河西区建成“发达的商务商贸区、新兴的都市型工业区和特色突出的文化博览区”的奋斗目标,确立“三区”一体协调发展的理念;确立文化多元化、服务多样化的理念;确立政府、社会、民间相结合,共同发展文化的理念;确立共建共享、资源整合的理念。

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推进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传承、创新、超越和发展的进程。

适应时代发展,坚持不断创新,是推进文化繁荣的关键。

新形势需要新机制,河西区着力在创新文化工作的发展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主要确立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共谋发展的运行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吸纳各种资金办文化的投入机制;倡导创作精品,鼓励发展争先的激励机制;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广纳贤才的人才保障机制。

从而促进了全区文化建设科学、规范、健康发展。

ﻫ突出建设主体,推进文化建设内容形式创新。

把握文化建设的主体,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加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河西区把丰富和活跃城区文化活动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深化。

主要作法为:

适应群众需求,创新社区特色文化,即,以街道为主体、小区为基础、社团为骨干、家庭为细胞的社区文化新格局,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河西特色。

发展文化社团,健全文化网络,即,扶植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团队,涉及文学、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收藏等众多文化艺术门类,形成了区、街、居三级文化社团网络。

繁荣文艺创作,提升文化品位,即,按照立足优势,突出特色,重点突破,普遍繁荣的思路,坚持专业指导与业余创作相结合,使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充分发挥优势,打造河西文化品牌,即,确立了文化博览节在全区文化建设中的品牌地位,充分展示河西人开放包容,崇文尚德,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强化文化建设功能,建设学习型城区。

ﻫ经过多年的努力,河西区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文化工作先进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获三十余项国家级先进称号。

全区有12个作品获群星奖,1个作品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227个作品在全国乃至国际各类比赛中获奖。

ﻫ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文化建设深入发展,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仍不容忽视。

如社区文化建设思路及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新的实践尚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政策法规配套不健全,制约发展力度;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速度和群众需求不适应,影响文化建设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等,这些问题亟待认真探索解决。

ﻫ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民族素质的提高,科学信仰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渐进的文化过程,我们坚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文化建设必将创造新的更加骄人的成绩。

浅谈加强新时期的社区文化建设 

湖北省鄂州市文化体育局文艺科科长刘传坤

社区文化包含在大文化之中,是带有某种区域性或群体性,由集体或许多个体组成的区域文化。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内涵越来越宽,外延愈来愈大。

社区文化建设,首先认识社区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所谓社区文化功能,反映的是社区对于提高公众的素质、培育公民意识、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