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9617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磁铁的性质资料.docx

磁铁的性质资料

《磁铁的性质》教学设计李晓杰

发布时间:

2010-12-08    发布人:

fjcxx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磁铁的性质

学科

科学

学段:

    中年级

年级

四年级

相关

领域

自然与生活科技

教材

书名:

科学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日期:

2005   年6月

是否已实施

已实施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李晓杰

樊家村小学

实施者

李晓杰

樊家村小学

指导者

张晓红

樊家村小学

课件制作者

李晓杰

樊家村小学

其他参与者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

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

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让学生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

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做中学”科学教育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那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是不可取的。

“做中学”科学教育不注重教育的结果,不追求学生说出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通过实验一的探究了解磁铁的两极磁性最强从而认识磁极。

第二部分是学生通过实验二的探究认识到磁铁的两极是不同的,而且磁铁还有同名极相互排斥,异名极相互吸引的性质。

     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知道磁铁有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与分析推理的能力。

学生情况:

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一部分学生在家中接触过磁铁或者从外面的小摊贩手中买过磁铁,而且摆弄过磁铁,还有的学生家中有磁铁玩具或学具,他们了解磁铁能吸铁。

也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了解磁铁的两极接触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强,生活和学习经验较多。

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但必须以直观的材料作为依托,才能从对事物现象和外貌的描述抽象出其本质特征。

另外,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也比较好,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也较强。

教学方式:

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集体释疑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教学课件、实物展示台、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技术准备:

教学课件 实物展示台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通过磁铁的性质研究,使学生尝试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2、知道磁铁有两极,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性质。

 3、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与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把一个铁钉放在立起来的纸版中间掉不下来还能动。

(教师边说边演示)你们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呀?

  学生动脑筋思考,说出用磁铁吸住,表扬学生爱动脑筋知识丰富。

过渡:

老师的确是用磁铁把铁钉吸住的,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也应用了磁铁呢?

为什要用磁铁呢?

2、学生说出一些生活用品的名字并说出用磁铁的原因。

 学生回答冰箱门、文具盒盖、皮包扣、磁贴等。

分别说出用磁铁的目的。

过渡: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磁铁,请你再说一说自己都见过什么形状的磁铁?

 3、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磁铁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圆形磁铁等),学生边说教师边让学生看样品。

过渡语: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你们对磁铁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探究磁铁的性质。

(板书:

磁铁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拿起条形磁铁提问:

现在老师用这块条形磁铁的(教师边说边用手演示)左端、中间、右端不同的部位去吸引曲别针,你们认为这几个部位吸引曲别针的数量会一样多吗?

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猜想。

过渡语:

现在同学们都有了自己不同的想法,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谁的的猜想是正确的吧。

 2、、教师组织学生实验探究了解磁铁的两极。

 出示实验1

 

(1)用一块条形磁铁吸引曲别针或铁钉,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吸铁的能力有什么不同?

    找学生读出第一步。

 

(2)用一块蹄形磁铁吸引曲别针或铁钉,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吸铁的能力有什么不同?

    再找学生读出第二步。

   教师:

现在同学们明白了实验的要求,一会儿同学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边做实验边填好实验记录表格1(出示让学生看表格样本)和各组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格1和实验结论。

磁铁的部位

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磁铁的两端吸铁能力___,即磁性___;磁铁的中间部位吸铁能力___,即磁性___。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参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磁铁的不同部位有的学生不会填写,找填的好的一组同学来讲解说明。

实验完毕后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找1一2组同学到前面来边动手演示边讲解汇报。

教师:

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磁铁两端吸铁多,中间吸得少。

下面我们一起把实验结论填完整。

3、填写实验的结论:

强磁铁的两端吸铁能力___,即磁性___;磁铁的中间部位吸铁能力___,即磁性___。

强磁铁的两端吸铁能力___,即磁性___;磁铁的中间部位吸铁能力___,即磁性___。

 1)先找一名同学把结论填完整。

   磁铁的两端吸铁能力___,即磁性___;磁铁的中间部位吸铁能力___,即磁性___。

   2)学生填好实验结论后,再让全班学生齐读一遍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磁铁两端吸铁能力较强,中间较弱。

我们把磁铁上磁力较强的部分叫做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教师边口述边板书)

磁极 

4.引导学生探究磁铁的两极不同:

1)教师提问:

同一块磁铁上都有两个磁极,你觉得这两个磁极一样吗?

 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推测。

(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磁极相同,有的认为两个磁极不相同。

 过渡语:

现在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有的认为两个磁极相同有的认为不相同,到底谁的猜想是对的,下面我们再做个试验。

2)课件出示实验2

  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两极分别去接近另一块条形磁铁的两极,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自由读出实验2的内容。

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三小块白色的柱形磁铁来做实验,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用三块没有标记的磁铁进行实验,初步感觉有的两极接近时相互排斥,有的两极接近时相互吸引。

   提问学生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出两个磁极不同,因为有的两极接近时相互排斥,有的两极接近时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的应是相同的磁极,相互吸引的应是不同的磁极。

 在学生说完后追问你怎样区分这两个不同的磁极?

 (学生说出可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来区别)

过渡语:

通过实验大家发现磁铁虽然有两极,但两极是不同的,为了对这不同的两极进行区分,所以统一规定分别用不同的字母N和S来表示。

(教师边口述边板书)

                N                     S

  过渡语:

同学们通过实验又知道了磁铁的两极不相同,那么N极和S极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们接着做实验,看看还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次同学们边做还要填写好实验记录表2和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5、组织学生探究磁极的性质

学生接着做实验2边做边填写好实验记录表2和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两个接近磁极的名称

              实验现象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参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实验完毕后找2-3个小组同学边演示边汇报并说出小组得出的结论。

过渡语:

同学们认真做实验并分析实验记录发现了磁铁的性质,但大家叙述的语言不一样,老师把语言归纳一下,谁来读一读。

  ①先找一名学生读。

我发现,磁铁有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性质。

 ②再让全班学生齐读并记住。

过渡语:

现在同学们了解了磁铁的性质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但是不是真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老师这里有一道思考题想考考大家。

(出示课件)

三、应用小活动

N

S

请你标出下图中磁铁两极的字母。

学生先读题,然后写在教师提前发的纸上。

写完后再找学生到前面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让学生做对的举手了解掌握的情况。

四、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了磁铁的一些性质,想一想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请你提出来?

   学生思考后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些同学很爱动脑筋又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课上我们没有时间解决了,希望你们能自己课下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答案。

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N

S

请你标出下图中磁铁两极的字母。

 学生先读题,然后写在教师提前发的纸上。

写完后再找学生到前面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让学生互相判阅后通过举手了解掌握的情况。

评价量规:

学生根据喜磁铁的性质填写四块磁铁的六个未知磁极的名称。

六个磁极全部填对的为优;

填错1-2个磁极的为良;

填错3-4个磁极的为中;

填错5-6个磁极的为差。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第一步,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导入。

  设置有趣的情节,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把他们“吸引”过来,才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

本课的导入方法是教师应用磁铁能吸铁的特点给学生变了一个小魔术,学生感到很好奇,同时他们又一下猜到了老师变魔术的方法内心很有成功感,所以上课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使本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步,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两处情景让学生猜想。

一是在做实验一之前,教师提问如果用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引曲别针,它们吸引曲别针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这时学生大胆说出了自己的猜想,有的说每个部位吸引曲别针的数量会一样多,有的说两端吸得多,有的说中间吸得多,总之想法不一样。

这就激发了学生想了解真相的欲望,他们很想动手试一试到底哪里吸得多。

所以教师紧接着就出示实验一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探究的愿望得到满足。

二是在学生通过探究知道了磁铁的两极吸铁能力强,每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之后,提问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一样吗?

学生又一次陷入了思考当中,心中在琢磨到底一样还是不一样呢?

有的说应该一样,有的说不一样并说出自己在家里玩磁铁时体会磁极接触相吸或相斥的感觉。

猜想过后教师让学生做实验,学生急于想知道两个磁极是否一样所以积极性很高。

第三步,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

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

第四步,让学生依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汇报。

在课的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环节。

就是让学生提出自己对磁铁感兴趣的问题,有的学生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

1、我想了解磁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我想知道磁铁的N极和S极是怎样规定的?

3、磁铁的同名极为什么相斥?

异名极为什么相吸?

4、磁铁为什么能吸铁?

5、环形磁铁的两极在哪里?

……

通过提问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拓展了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