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06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docx

电控安装施工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工程简介

1.2主要安装工程量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力电缆

YJV—10KV

260

2

电力电缆

YJV-1KV 

322

4

控制电缆

KVV—500V

m

695

5

接地极

G50镀锌钢管L=2500

41

接地线

40*4镀锌扁钢

360

8

避雷针

H=17m

4

9

钢结构件制安

3

10

变压器

5000KVA

2

11

开关柜

42

12

铜母线

100*10  80*8

180

13

封闭母线

m

25

14

高低压电缆头

38

15

控制电缆头

96

16

高压电容器柜

4

17

信号屏

18

免维护直流配电屏

3

19

水泥电杆

H=8m

3

20

钢芯铝绞线

GLJ—185

m

240

第二章 工程计划

2.1劳动力计划

根据施工工期及工程各阶段的要求,确保施工合理有序的进行,劳动力安排见下表。

2.2施工机具计划

2.3施工进度计划

2.4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的工作目标是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

施工准备的工作内容主要有:

技术准备、物质准备、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组织准备及施工场外准备。

2.4.1技术准备

熟悉审查图纸和有关资料,使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在开工前改正。

2。

4.1。

1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工程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2.4。

1。

2审查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内容上是否完全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它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2。

4.1。

3复核主要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审查图纸中工程较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质量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核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2.4.1.4明确施工工程所用的主材、设备数量、规格型号及来源和到货日期.

2。

4。

1。

5明确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施工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的条件与设计图纸的条件不符或发现图纸中仍然有误,或是因为材料的规格、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遵循技术核实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进行图纸施工现场签证。

在施工现场的图纸修改,技术核实和设计主要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件记录,归入本工程施工技术档案,作为指导施工验收结算依据。

2.4.2物资准备

材料、设备、配件、机具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完成,根据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储备以其满足施工要求。

2.4.3劳动组织准备

本工程施工管理选派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工程项目部,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出色地完成施工任务,以及对业主的承诺。

2.4.4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措施、计划及技术、安全交底的时间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及时进行,以保证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2.4.5设备开箱检查

所有施工安装的电控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要及时进行开箱清点、检查工作,按设备到货清单逐一清点,并核实有无损坏或缺件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同时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代表共同参加检查、清点工作。

2.4.6设备安装基础检查

按照设计相关施工图纸,对土建施工的设备基础进行检

查、核对,看其预埋件是否整齐,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位置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有差错,及时汇报,

请相关单位协调解决,并做好记录,确保设备运搬工作顺利

进行。

运抵到安装部位的设备,由于有其他原因无法就位安

装的,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确保设备完好;安装就位后

的设备,不能立即进行试运工作的,也要采取相同的防护措

施.

第三章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3.1配电柜的安装

3.1.1工艺流程

盘柜运搬 吊至各安装位置 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槽钢制安盘柜安装基础及盘柜接地安装

3.1.2技术要求

3。

1.2.1盘柜运搬至现场,在进行运搬提吊过程中要保证其完好、无损,同时提吊所用的机具要满足使用要求,安全系数要可靠,提升过程中在保护好设备的同时,要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

3.1.2。

2基础型钢安装完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且应有可行接地.

3.1.2。

3基础型钢的安装允许偏差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

mm/m

mm/m

不直度

<1

<5

水平度

<1

<5

位置误差及不平衡度

<5

3。

1.2.4盘柜安装其垂直度、水平度偏差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允许偏差如下:

项   目

允 许偏差(mm)

垂直度

<1。

5

水平偏差

相邻两盘顶部

<2

成列盘顶部

<5

盘面偏差

相邻两盘边

<1

成列盘面

<5

盘间  接缝

<2

3。

1。

2。

5盘柜安装就位后,可采用扁钢40×4或16mm2铜线与基础槽钢可靠连接,确保接地可靠。

3.1.2.6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可靠固定,不应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将钢带锯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3。

1.2。

7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3.2接地装置安装

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接地极采用Φ50镀锌钢管,其接地母线采用40×4镀锌扁钢,并确保接地电阻值不超过10Ω。

3。

2。

1工艺流程

挖接地极沟  接地极制作接地极安装  接

地母线焊接、防腐  接地电阻测试 做隐蔽记录回填土夯实.

3.2.2技术要求

3。

2。

2.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且不应小于800mm,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3。

2。

2.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符合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时,不应小于5m。

3。

2。

2。

3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实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应采取防腐措施。

3.2.2。

4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接。

3.2.2。

5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外取的土壤不应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且应分层夯实.

3。

2。

2。

6明敷的接地线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m-1。

5m;垂直部分宜为1.5m-3m,转弯部分宜为0。

3—0。

5m,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

3.2.2。

7接地线的焊接宜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为:

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至少3个棱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3.3避雷装置安装

根据设计的要求,在变电所四周设置有4座避雷针,高度为17m。

避雷针按所要求的图册进行加工制成的。

接地极采用G50镀锌钢管,接地母线采用40*4镀锌扁钢.保证避雷接地的电阻值不大于10Ω.在安装避雷针时,要先将避雷接地装置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组立避雷针工作,组立完成后立即与避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同时,加工完成后的避雷针按设计要求进行完整防腐工作。

3.4电缆敷设

3.4。

1工艺流程

运搬到现场 组立放电缆架 架设电缆  测电缆绝缘 展放电缆 电缆卡固 装设电缆标志牌

3。

4。

2技术要求

3.4。

2.1电缆放线架要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3。

4。

2.2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电缆和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无规定时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名 称

规格型 号

敷 设方式

水平(mm)

垂直(mm)

电力电缆

YJV—10KV

1500

2000

控制电缆

KVV——500

800

1000

3。

4。

2.3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不能小于其外径的10倍,控制电缆不能小于其外径的10倍。

3。

4。

2.4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3。

4。

2。

5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及时装设标志牌。

3。

4。

2.6 电缆敷设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应低于下列数值,如低于下列数值应采取加热等措施。

电缆类型

电缆结构

允许敷设最低温度

电力电缆

聚氯乙烯护套

-15

控制电缆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

-10

3.5电缆头制安

 高、低压电缆头制作要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高压电缆头采用热缩式电缆头,具体工艺要求如下:

3.5。

1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应清洁,热缩电缆头具体按其说明书进行操作。

3.5。

2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塑料电缆每相铜屏蔽和铠装应锡焊接地线,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

3.5。

3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3。

5.4控制电缆终端可采用一般包扎,接头应有防潮措施。

3.6母线制作安装

 按设计图纸要求,在配电室外侧与变压器相连接的采用铜母线,并按设计要求加工安装母线桥支架,加工完成的母线桥支架要进行镀锌防腐处理,并且支架安装要符合质量要求,保证水平度。

同时在支架加工安装完成后再测量,加工母线.保证其准确度.加工制成好的母线按设计要求加装热缩管进行保护.

3。

6。

1工艺流程

量尺 下料、平直母线 定型、钻孔支柱绝缘子安装母线联接安装

3。

6。

2技术要求

3.6。

2.1母线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及变形或扭曲现象。

3。

6。

2。

2母线应进行冷弯,不得进行热弯,平直母线时要用木锤或垫方木用铁锤平直,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

25倍两支持点间的距离,但不得小于50mm,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 mm,母线搭接连接时,其搭接宽度不小于其宽度。

3.6。

2。

3螺栓连接的母线两侧均应有平垫圈,相邻螺栓垫圈间应有3mm以上的净距,螺母侧应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

3.6.2.4母线与母线连接时,其接触面要涂以电力复合脂,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

3.6。

2.5母线涂漆的颜色为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母线的螺栓连接及支持连接处,母线与电器的连接处以及距所有连接处10mm以内的地方不应刷漆。

3.6。

2。

6刷漆要均匀,无起层、皱皮等缺陷,并应整齐一致。

3.6.2。

7铜与铜母线在干燥的室内可以直接连接,铜母线与铝母线连接时,在干燥的室内,铜导体必须搪锡,室外或空气相对湿度近100%的室内,应采用铜铝过渡板,铜端应搪锡。

3.7变压器的安装

变压器经过长途运输和装卸后在安装前,一般应进行器身的全面检查,对松动的螺栓要进行紧固,测量绕组绝缘是否合格,如绝缘低,则可进行干燥,在安装过程中,要小心轻放,不得刮碰接线柱等易损部位,就位后要有防滑设施,同时变压器的导轮应拆下放置在一侧,供其检修或更换时使用,在吊装过程中,要保证设备的安全,选择好吊点,索具等.以确保变压器安全稳妥吊装到位。

变压器的中性点及接地点必须与接地装置进行可靠连接。

3.8系统的调试

一套完整的系统,从设计到制造安装完成后,能否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必须经过调试和生产实践验证。

3.8.1调整前的准备

3。

8.1.1充分准备和认真熟悉相关技术资料、整定数值范围及相关设备说明书。

3。

8.1。

2了解各设备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8.1。

3准备进行调整的试验仪器。

3.8。

1.4检查系统的接线是否正确无误,绝缘是否良好,各开关是否在正确位置。

3.8.2调试中的注意事项

3。

8。

2。

1仪器仪表的量程必须使用满足刻度的20%以上部分。

3。

8。

2。

2用于晶闸管变流电压测量的仪表,不能用交直流两用表。

3.8.2.3电子仪器机壳侧一律不能接地.

3.8.2。

4直流零线绝对不能碰壳。

3.8.2。

5所有临时短接处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待系统调试结束后立即恢复原状。

3.8.3操作系统调试

3.8.3。

1送电前的检查工作,检查电源线路,电源电压等级是否正确,认真检查两回路高压进线的相位是否一致。

3.8.3。

2整定高、低压开关柜,控制柜的各继电器动作值。

3。

8.3.3检查各设备内是否有杂物。

3。

8。

3.4对所有接线重新检查,核对是否有短路,接地现象。

第四章安全生产计划及保证措施

4.1管理目标

本工程杜绝重伤死亡事故,不发生火灾事故、重大机械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7‰以下.

4.2现场安全施工

4。

2.1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

项基本管理原则。

4.2。

1。

1五种关系:

⑴安全与危险并存;

⑵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⑶安全与质量的包涵;

⑷安全与速度互保;

⑸安全与效益的兼顾。

4.2。

1。

2六项原则

⑴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⑵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⑷坚持“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⑸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⑹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4.3安全措施选择原则

针对生产过程中已知的或已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安全

措施时,应遵循预防性措施优先选择,紧急性措施优先选择的原则,依次排列。

预防是消除事故的最佳途径。

4.4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生产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

4。

4.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4.4。

1.1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4.4。

1。

2建立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⑴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⑵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要对实现安全

生产负责。

强化“自我保安"理念。

⑶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经理到工人的生产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4.4。

1.3施工项目应通过监察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

⑴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分别通过企业、施工项目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持证上岗。

⑵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的安全审查,还需要按规定参加

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监察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坚持“持证上岗”.

4.4.1.4坚持班前会制度,每天由安全员贯彻安全措施,强调安全注意事项,落实安全责任。

4.4.1。

5项目部坚持周会询查制度,定期检查总结,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

4。

1.6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之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安全教育,激励操作者实行安全技能的自觉性.

4.4.1。

7现场配电箱要上锁,同时停送电要由专人负责,与本专业无关的人员,严禁作业。

4。

4。

1。

8吊装配电装置时,要有专人指挥吊运,所用的吊具及索具要经过检查符合吊装要求后,方可进行使用.同时在吊运过程中要保证设备完好不受损坏。

4.4。

1.9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用大地作为相线或零线,现场临时用电按要求进行使用,按临时用电设计进行使用。

所有的用电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配电箱内设有漏保,真正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保,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4。

4.1.10在展放电缆时,电缆盘要设置稳妥,保证不倾倒,同时,施工人员在展放过程中要用力一致,中间进行休息时,电缆要临时绑扎牢固,严防滑落伤人及设备或损坏电缆。

4.4。

1.11高空作业用的梯子不得有缺栏,不得垫高使用,上端要扎牢,下端要防滑,单面梯子与地面夹角为60—70度,人字梯底脚要拉牢.

4.4。

1。

12所有用电设备及配电箱,要标明其工作状态,挂有明显的标志牌,非本工种人员严禁操作,同时本工种人员进行操作时要有二人以上进行,保证安全停送电。

4.4。

1。

13用电设备或配电箱进行接线时,要用表或其他可靠设备检测确认其带电与否后,方可作业,未经确认严禁操作。

4。

4.1。

14严禁带电作业,严禁违章操作、违章指挥.

4.4。

1.15 在进行各用电设备电气试验时,要有明显的标识,同时要设防护设施,以保证试验的安全进行,同时保证他人的安全。

4.4。

1。

16试验完成后的设备,在送电前也要对其状态进行标识,与工作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4.4.1.17进行高压送电前,要对设备进行一次清查,检查内部有无杂物,检查闭锁装置是否灵活可靠。

同时要有完整的记录.

4。

4。

1。

18送电要按程序进行,并且由专业人来完成,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同时工作人员要穿带好绝缘防护用品,以确保送电的安全。

4.4.1。

19送电后的设备要有明显的标识,同时需要停电时也要按程序来完成,严禁无指令私自停送电。

4。

4.1.20用电设备进行试运转时,要有专门的试运措施,保证安全试运。

第五章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1环境保护的措施

5.1.1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实行文明施工,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要把环保政绩及文明施工作为考核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5.1.2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要加强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气的监测和监控工作,要与文明施工现场管理一起检查、考核、奖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粉尘、废气和污水的污染。

5.1.3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品质、粉尘的污染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烟尘污水、品质污染。

另一方面应该协调外部关系,同当地居委会、办事处、派出所、居民、施工单位、环保部门加强联系。

5.1.4采取措施防止大气污染。

5。

1.4。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高层建筑物和多层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严禁凌空随意抛散。

5.1。

4.2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皮等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5。

1。

5防止水源污染措施

5.1.5。

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5.1。

5。

2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使用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5.1.5。

3化学药品、添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5.1。

6防止品质污染措施

5。

1。

6。

1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钢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忧民。

5.1。

6。

2凡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5.1。

6。

3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

5。

1.6。

4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采取吸声、隔声、隔振和阻尼等声学处理的方法来降低噪声.

第六章现场消防安全、保卫措施

6.1严格遵守有关消防、保卫方面的法令、法规,配备专兼职消防保卫人员,制定有关消防保卫管理制度,完善消防设施,消除事故隐患。

6.2现场消防设施,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证完好备用。

6.3坚持现场用火审批制度,电气焊工作地点要有灭火器材,

操作岗位上禁止吸烟,对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要按规定执

行,指定专人设库存放分类管理。

新工人进场要各安全教育

一起进行防火教育,重点工作设消防保卫人员,施工现场值

勤人员昼夜值班,搞好“四防”工作。

 

附表一:

施 工 机 具计 划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焊机

BX—300

1

起重机

1t、3t

各1

3

电源柜

DP—2

2

兆欧表

500V、1000V

各1

5

水平尺

L=600mm

1

6

铝梯子

L=3。

5m

2

喷灯

1Kg

1

8

手电钻

φ13

电缆卷盘

30m

1

10

电锤

博士

1

11

压线钳

机械式8T

2

12

摩擦锯

220V

1

13

电控箱

DP3

6

14

电缆架

1

15

盘尺

50m

1

16

铁锯

17

电缆剪子

1

18

电源柜

DP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