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07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7.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docx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

张大千作品精选124

12401.张大千壬寅(1962年)作普陀潮音洞立轴设色纸本

题识:

此普陀潮音洞,写与碧池贤弟。

吾弟信佛者,悬之素壁,朝暮念诵,当有妙相示现也。

壬寅二月,爰翁。

钤印:

蜀郡、张爰印、大千唯印大年

冯碧池生于1916年,原名冯棣,别号始平女史,广东凤城人,后居美国加州。

冯碧池自幼沉潜诗画,日于丹青为伴,专心钻研。

一九三六年首从沈仲强长女沈厚韶女士学画于香港,专攻沈周山水。

一九三八年从李凤公习花鸟人物、草虫竹石,无所不窥。

抗战事起,入蜀,立雪于黄君璧大师之门,复学山水。

烟云瀑布,类的白云堂之余绪。

一九四四年由渝至滇,举行画展于昆明,所得画款捐与前线受伤官兵,热心可佩。

一九四六年返港,时局粗定,重拾画笔。

一九四八年拜张大千先生于大风堂,执弟子礼。

张大千虽行遍五洲,但香港却是他生活中重要的驿站之一,在港生活期间冯碧池常伴其左右。

冯碧池的绘画作品具有大风堂神韵,所做《黄山图》、《竹菊图》、《荷花图》等颇得张大千嘉爱并题跋,香港媒体誉之为“全才女画家”。

Lot273、Lot274两件张大千作品均为冯碧池女士收藏,今日亮相于众,甚为难得。

此件《普陀潮音洞》创作于1962年初,此时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风格已日臻成熟。

画中以实际景观为基础。

近景的水口、松树以传统笔墨写之,用淡色点染,略加皴笔,表现出松之挺拔与水之磅礴。

远景则用色墨混染。

精彩之处在于用泼墨泼彩技巧营造一种朦胧奇幻的景象。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法,如他自己所言,脱胎于中国古法,再加以变化。

作品呈现出来的是浓墨、淡墨与色彩的互破互融,其中用少量勾勒点景作为点缀,以反衬画面那泼染成片的墨与色。

尽管画家打破了以线造型的中国画传统,用面作为主题,通过色彩不同的色块来经营画面,但画中寥寥几笔的勾勒足见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神韵。

张大千持本幅赠予女弟冯碧池,题款曰:

“此普陀潮音洞写与碧池贤弟,吾弟信佛者,悬之素壁,朝暮念诵,当有妙相示现也。

”此款识所提及“妙相示现”,则是特为画中景观而题。

潮音洞位于普陀山岛,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崖壁间的“潮音洞”三字,为1699年康熙帝所书。

洞口朝向大海,呈张口状,终日为海浪拍击,潮水时常奔入洞口,水势如虹,浪声震天,由此得名。

涨潮时由岩石俯视,犹若蛟龙戏虐,险怪层出。

若借风势,则浪花飞溅,浪花直冲洞顶裂隙之上。

即便晴天,洞内仍会有七彩虹霓幻现,叹为奇观。

传说唐代大中元年,有一印度僧人在洞口焚烧十指,礼拜观音,洞内忽放异彩,观音大士现身,并授以七色宝石。

自此潮音古洞就多了一层神秘色彩,并不断有信徒前来仿效,以礼佛祖。

自唐代日本僧人惠锷和新罗商人一起留观音像于洞侧后,这里一直被视为海天佛国的发祥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朝拜。

张大千将潮音洞奇幻景观跃然纸上,希望弟子对此念诵,得以佛祖庇护。

大千山水虽多,但此幅潮音洞却极为罕见,加之有福佑之意,实属珍贵。

12402.张大千1962年作曲溪放棹立轴设色纸本

题签:

(高岭梅题)大千居士《曲溪放棹》,直夫吾兄珍藏,岭梅题签。

钤印:

本幅:

1.壬寅之春重来偕乐园,园近杉田妙法寺,寺以看梅着,梅以乐天梅为最古艳,不作横斜倔强态,柔枝披拂,冉冉若柳,予比之于白傅杨枝。

今年花繁尤甚,攀赏之余,弄墨为快,一日得山水数幅,此其一也。

爰。

2.寄上直夫仁兄一笑,知予兴复不浅也,弟爰。

钤印:

蜀郡、张爰印、大千唯印大年

说明:

偕乐园位于日本横滨郊外,邻近赏梅胜景杉田妙法寺,园中有梅,大千赴日本每为之流连忘返。

1962年春,张大千抵偕乐园,园主殷勤接待,并把园中一间大客厅辟为大千画室。

大千戏题其壁曰:

“从今不用要盟誓,开了梅花我便来”,可以想见其心情之愉悦。

《曲溪放棹》中山缓水静,气息清和,题材虽与梅花无关,但无疑传递出画家此时舒畅的心境。

上款“直夫”即曾直夫,文艺工作者,曾参与制作电影《宝莲灯》、《鸾凤和鸣》等。

12403.张大千1944年作青城南望立轴设色纸本

题识:

1.青城天仓峰南望寨门味江之图。

仿董源笔法为之,时甲申六月既望,同儿辈游归并记,弘丘爰。

2.昔居青城三载,未尝一揽寨门诸胜,顷从縇煌还居上清,彭君袭明力怂恿之,始获一游。

断岸裁云,颓峰碍日,秀拔雄奇,咍莫测,隔江山色绵亘自鹿头、熊耳,断堑连冈,起伏变灭,味江缭绕其下,南望目断,不知其极,山川沃壤,襟带形胜,青城名区,殆无过此。

烟霞抗志,林薮栖心,慨然有山鹿野麋之志,念烟火事未毕,时复作人间想,山川能说,悚愧何辞?

染素抽豪,聊寄永思。

钤印:

张爰之印、大千、张大千

说明:

《青城南望》作于1944年,为五尺宏幅,气势恢阔,是1940年代中期张大千最重要的山水巨构之一,显示出盛年大千无可匹敌的笔墨驾驭能力!

青城山位于四川都江堰市西南,乃道教名山,其景清幽,四面诸峰环绕,状若城廓,中间山谷、盆地多高大乔木遮蔽,宫观亭阁则掩映在浓荫翠盖之中。

1943年末,张大千自敦煌返回四川,还居青城上清宫,翌年六月初,因青城近邻兼好友彭袭明“力怂恿之”,遂携儿辈畅游青城,本幅作于此行归后,画家站在天苍峰南面瞭望青城全景,视野中“断岸裁云,颓峰碍日,秀拔雄奇,腭咍莫测”,东向矗立的丈人峰耸然直插云霄,味江缭绕于断堑连冈间,隔江山色绵亘,南望目断,东南之极的鹿头山、熊耳山几不可辨。

全作竖幅构图,画中近景,双坡对峙:

中间一条小径通向画外,一曳杖高士与童子迎面露出半身,正沿坡而上。

左侧坡崖边缘,山路崎岖,坡石上树木劲挺,由此将画面引向中景绵延莽莽的丛林,林间云雾缭绕,山居时隐时现,林木稀疏处,一江潺湲而出,江左断崖耸拔,江右云山逶迤,层层推远,江水蜿蜒曲折,消失在远山陂陀间,彰显出青城的飘渺幽深。

全画铺陈直达幅顶,山峦丛树由近及远,依次缩小,而终极于渺茫。

画境之阔远幽深,使观者仿佛身临高处,极目远眺苍茫蒙茸的蜀中胜境。

此作章法,表现出深远、高远兼具的深阔境界,可谓得江山之助,迥非常人所及。

画中山峦叠嶂,尤其是远山部分,大致是用长披麻皴线条,渲染出苍苔浓密、草木华滋的笔墨效果,加之传统典雅的浅绛、花青设色,所达到的“文而不弱、放而不野,沉着而清润”之境,正是董源传派。

而远景断崖和近景坡石线条的折转,无疑揉入了北宗笔法。

中景的大片林木,则显见石涛血脉,可见画家的善学善化。

徐悲鸿谓:

“大千潇洒,富于才思……山水能尽南北之变。

”知非虚誉!

青城山是影响大千一生山水画的重要名山之一,即使晚年投荒异域,青城山仍是他魂牵梦绕的所在,屡屡以之入画。

此幅《青城南望》可称为大千青城山水的奠基之作,之后的数幅作品皆截取其局部表现,1948年的《味江》即重现了此作的上半部分。

1962年,大千在海外创作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泼墨巨制—《青城山通景屏》,风格虽异,筑基则一!

彭袭明(1908-2002),字昭旷,号知常子、逍遥生,江苏溧阳人,狄平子外侄孙。

毕业于上海美专,会武术,好游山玩水,抗战期间,在青城山结识张大千,遂为知交,1950年代,移居香港,著有《青城近记》。

本拍品详情请垂询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并需办理特别竞买登记手续。

中国传统山水画,自五代和北宋以来,一直高踞十三画科之首,不但文人画家借此寄情自然,成为意境最为深远的画种,而且在表现技法上,不像人物、花鸟,易受题材局限,而赋予个人最大的发挥自由。

张大千虽是人物、花鸟高手,但相较之下,他的山水虽起步最晚,但一生致力最勤、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却还是山水画。

大千早年受书法老师曾熙影响,开始习作山水画。

由于曾农髯爱好石涛,经常仿学其山水,因此大千山水亦从石涛起步。

大千一生,好尚屡变,可谓遍学古代名家,但主要影响其山水面目的,仍是石涛。

不过与此同时,他始终服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持续不断地游访天下山川名胜,并从审美层次上看待游历,认为“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

从而为山水注入自然与个人精神相济的实质,而不流于玩弄笔墨技巧,让师古与师自然二者之间,交互并进,使他成为同时代传统山水画家中最具新意的大家。

作为川人的大千,对巴山蜀水,尤其是青城山,别有一份情感。

抗日战争其间,他在1938年逃出北平后,回到成都,便是选择成都郊外号称“青城天下幽”的道教圣地青城山,住在靠近山顶的著名道观“上清宫”内。

“上清宫”是一所历史相当悠久的道观,大千一家被安排在有十余间房屋的一处独院中。

此处峰峦起伏,环境清幽,远离市喧与战乱,除道观周围的老树与花圃外,山中的林木胜境、花蝶草虫,无不成为他描绘的稿本。

曾有诗云:

“自诩名山足此生,携家犹得住青城。

小儿捕蝶知宜画,中妇调琴与辨声。

食粟不谋腰足健,酿梨长令肺肝清。

劫来百事都堪慰,待挽天河洗甲兵。

”可知青城山居,几乎就是他的世外桃源。

大千的青城山居,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去敦煌前的1938-1941年,及自敦煌归后的1943-1948年。

《青城南望》作于1944年,为其青城山居的后一时期。

自大千居青城山开始,随着眼界开阔与自然蒙养,山水在临古的基础上,别有一番进境,渐渐脱离石涛的影响。

由于长住青城,屡游峨眉,蜀地山水浑厚的峰峦与葱郁的林木,与黄山的奇松峰石迥然不同,从此以后,大千山水明显进入董巨派时期。

由于他对董巨山水的浸淫之深,使这一时期的自作写景山水,无论青城、峨眉,皆受董巨派的影响。

敦煌之行是大千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

在近三年的面壁苦修中,他领会到很多以前没有领悟到的东西,包括中国艺术曾呈现过的雄强浩大的恢宏气度、辉煌绚丽的色彩,以及融和中外的特色。

正因为这些见识,他才感慨说:

“中国绘画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民族活力衰退史!

”以后,他开始有意识地追求崇高美,作画风格从古典文人意趣的清新淡雅向雄强浩大发展,作于敦煌之行后的《青城南望》,大千虽自言“仿董源笔法为之”,但所展现出的崇高美与雄阔之气,则非董源所能梦见!

杜甫诗云: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青城南望》虽远山部分大致用董源一派的长披麻皴,“笔去琐碎、墨求润泽”,可谓董源传派。

但远景断崖与近景坡石,线条折转,无疑揉入北宗笔法。

中景的大片林木,则显见石涛血脉。

四年后的1948年,大千同样表现青城山水的《味江》,即重现了《青城南望》的上半部分,足见青城此境对其影响之深,只是笔法易为细碎的皴擦点染,追求迷濛森茸之意境,画幅则不及此图之半。

1949年大千离开祖国大陆,直至1983年去世,三十余年间,再也没有踏上故土。

他曾游历的故国山川,尤其是三峡、青城、峨眉

黄山,皆是他一再登临之地,便成为他海外时期的山水画中,表现思乡最主要且最常见的题材:

“万里故山频入梦,挂帆归日是何年”(《题万里故山》)、“故乡无限佳山水,写与阿谁着意看”(《无题》)、十八年后的1962年,大千在巴西创作了里程碑式巨作《青城山通景屏》,藉新拓展的泼墨渲染,来宣泄内心的积郁与乡愁!

(作者为美术史研究者)

12404.张大千松下高仕图镜心设色纸本

题识:

偃蹇崖上松,松皮白于雪。

不知几千年,或恐化为石。

仿元人画法,蜀人大千居士张爰并题。

钤印:

张爰印、大千、大千居士

12405.张大千1934年作萱花扇面设色纸本

款识:

轻琚翻乌绿,短袖卷鹅黄。

甲戌二月大千居士爰。

12406.张大千1939年作行书镜心水墨绢本

款识:

翟雪仁兄属书。

己卯九月蜀人张爰题。

钤印:

张爰之印(白)大千(朱)

12407.张大千山水小品镜心水墨纸本

题识:

麦加第先生法正,蜀郡张爰写于台北。

钤印:

张爰长寿

说明:

宋人小品咫尺而有千里之遥,在其意味之悠远也;大千这件小品已具宋人之慧心妙诣,此图笔简而意远,唯作一片浅滩坡石,参差水草,远处数点帆影,望之而生目穷千里之想。

12408.张大千山水镜框设色纸本

款识:

1、拟大涤子于网师园中,蜀人张大千;

2、临清湘陈人笔;

钤印:

张爰(白)二次大千居士(朱)二次

鉴藏印:

半丁审定(白)陈半丁考藏书画记(朱)

12409.张大千1950年作梅花高士立轴设色纸本

题签:

(张大千题)大千居士拟陈老莲《梅花高士图》。

钤印:

张爰之印、大千

本幅:

悔迟从阎右相《历代帝王图》上溯南北朝石刻,高古而雅,一洗元明以来纤媚习气,或病其奇诡,是少见多怪。

近得曹望禧造像,益知其源流所自。

庚寅夏大吉岭写,爰。

钤印:

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说明:

1930年代,张大千兄弟与叶恭绰分住苏州网师园,叶氏有感于中国人物画的衰落,曾力劝大千专工人物,以叶恭绰当时在鉴藏界的地位,对大千如此期许,张大千自是颇以振兴人物画为己任。

后来艰苦的敦煌之行,大千得以上窥北魏隋唐人物画的真貌,都是在此使命感之下达成的。

1950年春,张大千结束了在印度阿旃陀石窟临摹壁画的工作之后,于五月上旬偕夫人徐雯波到达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大吉岭,被其旖旎的风光吸引,流连不忍离去。

停留大吉岭的数月间,鲜有亲朋故旧与画商的车马临门,大千每日潜心创作,他曾谓:

“在大吉岭时期,是我画多,诗多,工作精神最旺盛的阶段,……目力当时最佳,绘的也多精细工笔。

是幅《梅花高士》作于1950年夏天的大吉岭,正是大千所谓“精细工笔”之一。

画作无背景,绘相邻站立的两位高士,长者拱手白髯,头戴高冠幅巾,着宽博袍服,脚蹬赤头舄;侧身而立的壮年者,头裹蓝色包巾,内着白袍,外罩搭护,左手持折枝白梅,右手曳杖,着赤头舄。

线条圆整而爽劲,敷色雅致,气息高古,风格虽仿自明末陈洪绶,但一变老莲画中的清冷,为大千所喜的怡然温暖,与陈老莲的古淡奇崛相较,画家的秀美本色显而易见。

传世的陈老莲画作用线趋于圆整,略带方折变化,迥异明代风气而同于晋唐,这与陈老莲曾学习晋唐绘画和北宋李公麟有关。

大千题识中谓“悔迟从阎右相《历代帝王图》上溯南北朝石刻,高古而雅,一洗元明以来纤媚习气,或病其奇诡,是少见多怪。

近得曹望禧造像,益知其源流所自。

”足见大千见识之广博。

“曹望禧造像”全称《曹望禧等造像残座》,晚清时出于山东临淄桐林庄,为弥勒造像之石座,北魏正光六年(525)三月造,正面线刻头顶香炉的仙人及双狮,左右两侧刻男女供养人及侍者、车马行列,俱精美,背面刻楷书造像记。

出土后归陈介祺收藏,传拓不多,1921年售至法国博物馆。

12410.张大千高士图镜框设色纸本

款识:

成道士不知何许人,晦名隐迹,唐开元末中使谒金天庙闻成真人。

大千张爰。

钤印:

张爰(白)大千居士(朱)

12411.张大千张善孖双雄·岁朝清供成扇设色纸本

款识:

1、从来草泽起英雄,无浪沧桑变态中,莫叹林泉皆碌碌,拔山盖世生风。

己已冬十二月虎痴张善孖写于大风堂;

2、岁朝清供。

癸酉七月有石涛白阳诸家法画之,大千居士爰。

钤印:

虎痴(白)张善孖(白)张爰(白)大千(朱)

12412.张大千1933年作洛阳花扇面设色纸本

款识:

蔷薇褪粉牡丹海棠嫣帘卷,春寒二月天洛下无觅处,急需料理买花钱。

癸酉七月用白阳山人笔法,写于大风堂下,时阴雨连绵,以此破闷也。

蜀人张蜀。

钤印:

张爰私印(白)大千好梦(朱)

12413.张大千张善孖雄风·水仙成扇设色纸本

款识:

1、江河日下浪涛涛,烟月迷茫虎不号。

俯视兼葭无一事,尽将家园付儿曹。

辛未秋虎痴张善孖写于大风堂;

2、压薰欺兰骨月匀,谁从画里唤真真,偶然小露凌波袜,又被陈王赋洛神。

仿白杨山人笔法蜀人大千爰。

钤印:

张善孖(白)张爰(白)大千(朱)

12414.张大千己丑(1949年)作高士图立轴设色纸本

题签:

大千先师遗墨为世所珍,拜观之余,无限景仰。

庚寅中秋,龙国屏观后记。

钤印:

龙治之印、国屏。

题识:

己丑九月既望,写赠静慈五侄女留之。

大千居士,爰。

钤印:

张爰之印、大千

说明:

题边跋者为龙国屏(1914-2011),又名龙治,别号淡斋,四川宜宾岩门人,为张大千的弟子。

12415.张大千1933年作梅竹图扇面水墨纸本

款识:

解的周三月,梅花自有春。

如何千古士,不谙夏建寅。

约明仁兄法正,癸酉二月蜀人张爰。

钤印:

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

12416.张大千1946年作墨荷图镜心设色绢本

款识:

明月曾呼白玉盘,多情更照玉栏干。

香吹一夜寒如许,水殿罗衣作许寒。

丙戊十月扵成都,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

张爰之印信(白)大千居士(朱)大千毫发(朱)

鉴藏印:

何海霞珍赏印(白)师万物(白)

12417.张大千1934年作岁朝清供扇面设色纸本

款识:

岁朝清供。

甲戌春月擬老莲白阳二家法,大千居干爰。

钤印:

张爰(白)大千(朱)

12418.张大千书画合璧镜心立轴设色水墨纸本

(画)题签:

(朱屺瞻题)张大千《金刚山访友图》,癸丑(1973年)秋,屺瞻。

钤印:

屺瞻

本幅:

朝鲜金刚山惟三仙岩最奇秀,与我国黄山石笋蛖绝相似。

辛未(1931年)十一月,松泉社兄属画,大千弟爰。

钤印:

张爰、大千居士

收藏印:

多宝斋珍藏、梁溪华氏

(联)拳石画临黄子久,胆瓶花插紫丁香。

松泉老友命书,大千张爰。

钤印:

张季、大千

收藏印:

多宝斋藏画印

说明:

金刚山,位于南北朝鲜交界处,群峰峭立,万瀑飞泻,为朝鲜名山。

1927年秋冬之交,张大千应邀赴朝鲜,游览金刚山等名胜,结识艺妓池春红(大千称之为春娘),情投意合,几欲纳为小星,事虽不果,而其后近十年中,大千几乎每年都要赴朝与之相会。

春娘即金刚山下人,常为张大千等人游览时的向导,“金刚山之旅从此成为大千与春红浪漫恋情之旅”,故张大千笔下的金刚山,即是钱谦益之绛云楼、冒襄之水绘园,令人睹物兴怀,遥想当年墨客雅韵、才子风流。

画面上一峰斜出,自左下至右上,占据了视觉中心,有横绝一世之概。

左侧另有一峰与之前后相映,远方更是峦峤隐隐,俱尖细如笋,笼罩在缭绕的云雾中。

近景处杂木丛生,偃仰生姿,几簇嫣红的叶子暗示了时令,提点画面精神。

右下白衣老者,负手而立,仰望峰巅,悠然自得,左侧一双髻童子,躬身背蓝布包袱,向老者走去,显得步履维艰。

全画布置奇崛,钩染皴擦,笔墨秀润,脱化石涛、梅清而有自家面目,洵为张大千早年佳构。

1931年,张大千二游黄山,流连弥月,因观黄山之奇秀而思念金刚山,归沪后即绘此赠熊松泉。

大千曾赠春娘“何当结屋山中住,作画朝朝看虎头”句,观此幅,其间心绪曲折,颇堪玩味。

朱屺瞻题《金刚山访友图》,切题矣!

上款“松泉”即画家熊松泉。

编号118、322拍品均为熊松泉旧藏,因缘聚合,后俱归多宝斋。

多宝斋主人华清卿,1922年在上海创“多宝斋笺扇庄”,从事书画装裱六十余载,与张大千、陶冷月等诸多画家过从甚多,于右任、谭泽闿等人先后为题写店号。

12419.张大千1940年作策杖听泉立轴设色纸本

题识:

1.八月,青城山中仿白秃和尚笔,寄奉敬予道翁博教,张大千爰。

2.麓台从玄宰上窥子久,石溪亦从玄宰上窥子久,面貌各不相袭,正如临济、云门各穿,不借走路。

敬予道兄当代麓台,南海黄君璧则今之石溪,予偶尔学步,衣冠优孟,未敢作登坛想也。

大千居士又记。

钤印:

张爰之印、大千、张爰、青城客

说明:

1938年,张大千自北京辗转回蜀,直至1940年,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青城山上清宫,远离车马喧闹的人群,得以潜心创作,耽研笔墨,于艺事精进良多,有不少佳作产出。

创作此幅《策杖听泉》的1940年8月,张大千行将赴敦煌临摹壁画,写成后寄给在成都的好友芮善。

此作以高远取势,画面右侧,危崖陡然升起,略呈左倾态势,流云缭绕其间,中段展览:

“海上升明月—海上画派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5月5日至12日

小径曲折,通向画外,山势险峭处似无前路可行。

一曳杖高士拾阶而上,正驻足半山间,探身眺望后山流泉,自悬崖间化作两道高流飞坠,在山势转折处跌宕起伏,复又顺势而下,汇入山坳幽谷,荡起升腾的雾气。

涧水潺潺穿过桥阁水榭,奔涌而出。

右侧崖下杂树并陈,茂草丛生,三株虬木自画面右下角婆娑斜逸,与上方横陈夭矫的松枝,形成交互穿插的动势,益发显出断崖之危。

青瓦山斋隐现林间,视线逐崖而上,越过榛芜遮蔽的山巅,则见堆叠连绵的峰峦,渲染出悠远飘渺的韵味。

全作传统浅绛设色,山石、树干染赭石色,杂草、树叶、屋瓦等罩花青色。

略带装饰性的钩云,既烘托出青城之幽,又营造出空间感,增添了画面的高古之气。

草木间的点点霜红,则喻示着秋天的到来,显为大千用心之作!

题识中言,此作以石溪笔墨出之。

大千从青年时代即浸淫石溪,至1930年代后期,白秃笔法已烂熟于胸,连甚得石溪衣钵的黄君璧对其都极为推服。

画中山势的排布、中景山顶朦茸的草木,皆是以石溪笔法为主,但又与石溪苍茫、荒率的秃笔渴墨皴擦不同,兼具深密与松秀,显示出他对元人的心得。

石溪之外,前景中斜出的大树造型和枝叶,以及独立山腰观瀑的点景人物,大千中年以前用力最甚的石涛血脉则跃然纸端,攫各家精髓,又不掩己貌,彰显出大千吞古化今的高妙能力!

上款“敬予”即芮善(1880-1956),斋号一树冬青馆,江苏溧阳人。

山水宗四王,抗战时曾任“蜀艺社”社长,张大千、黄君璧均是蜀艺社成员,写赠俱为经心之作。

大千在题识中云“敬予道兄,当代麓台,南海黄君璧则今之石溪。

予偶尔学步,衣冠优孟,未敢作登坛想也”,措词谦逊,然自负如大千者,笔墨亦当仁不让!

12420.张大千行书七言联镜心腊笺纸本

款识:

秋岩仁兄法家正之,蜀人张爰。

钤印:

张爰私印(白)

12421.张大千1965年作雨中瀑布镜心设色金笺

题识:

蜀人张大千爰大风堂作。

钤印:

大千、乙巳

说明:

《雨中瀑布》作于1965年,是张大千泼彩山水最抽象时期的典型风格。

满纸墨渍雾霭,氤氲于画面,充满朦胧的美感。

由于所用的日本金卡并不吸收墨彩,墨彩凝固于纸的表面,在金笺的映衬下,更显斑斓。

泼彩山水创作时,画家抛开毛笔,在不完全控制的半自动状态下,以泼墨为基调,复以汁绿泼罩,利用纸张的特性,造成色墨流动,互相推挤渗透,产生色墨交错的墨花,然后施染青绿,既丰富了色彩,又使空间层次增多。

由于所画不为名山实景,因此可以放手任意泼洒,展现出其创作时的自由。

画幅左侧的题识,字数很少,而结体精谨,劲力内敛,与淋漓的彩墨,形成极大的对比,并衬托出造境的气势。

金卡背后左侧边缘有“雨中瀑布”四字,其上另有一字已不可识,或为数字编号。

1965年,张大千在英国伦敦的GrosvenorGallery举办画展,从展览图册来看,刊登在其中的展品风格,与本幅极为相似,故推测《雨中观瀑》亦应为此次参展作品。

张大千好友王渤生旧藏。

王渤生(b.1920),祖籍天津,旅美学者。

1970年代,与张大千在美国毗邻而居,有通家之好,张大千在美国的事务多仰仗王氏夫妇打理,2006年,王氏将所藏部分张大千书画捐赠天津博物馆。

12422.张大千1933年作三友图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

半山道长教正,癸酉四月后学张爰写于大风堂下,时新游南岳归也。

钤印:

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12423.张大千己酉(1969年)作荷花镜框设色绢本

题识:

五十八年岁己酉中秋,写似绍武姻长兄请教。

大千弟张爰,五亭湖上。

钤印:

张爰、大千居士、八德园长年、五亭湖

12424.张大千花卉小品镱心设色纸本

款识:

1、以大滌子笔为此,蜀人张爰;2、白阳山人有此本,略效其意为之,蜀人大千居士爰。

钤印:

张爰之印(白)大千(朱)张爰(白)大千居士(朱)

12425.张大千1976年作荷花镜心设色纸本

题识:

江水秋弥洁,潆洄玉有文。

芙蓉向风合,花影自缤纷。

六十四年嘉平月环荜厂写,爰翁。

钤印:

千千千、大千父、得心应手、一只眼、乞食人间尚未归

说明:

张大千爱荷,一生画荷无数,他以“君子之风,其清穆如”喻荷,盛赞其高洁。

每当花开时节,大千都要四处赏花、写生,在居住的庭园内,通常要开辟池塘,遍植荷花,即便在环境稍局促的摩耶精舍,他仍用几只大缸养满荷花。

此幅作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