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122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docx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

人力资源部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管理办法

总则1

目地1.1

为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充分发挥对人

才成长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国家

有关政策法规并参照中石化职称评审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

制订本办法。

适用范围1.2

在公司任职满一年的正式合同制员工均可报名参加评审及认定。

评审原则1.3

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体现,是履

行岗位职责的必要条件,与薪酬体系中的技术职称津贴直接挂钩。

评审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程序,

规范操作,准确客观的评价人才。

、评审组织及评审权限2

职称系列2.1

公司必须要参加评审的职称系列有工程、经济、会计审计、营

销、政工等几大类,级别主要分员、初、中、高级。

评审委员会2.2

评审委员会是负责评审专业技术人员是否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条件的机构,由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

道、群众公认的专家组成,委员应具有评审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其

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委员不少于二分之一;评审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

人力资源部

年。

任期届满,应适当调整成员。

根据公司具3制,每届任期为2~

体情况,在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评审组。

专业组在评委会的领

导下,承担参评人论文的评阅、答辩,以及评委会交办的初评等工

作,向评委会提供能反映参评人专业水平的论文评阅、答辩情况报

告或初评意见。

评委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

评审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出席会议

人数应超过组成人数的三分之二方有效。

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经

出席会议委员超过三分之二赞成为通过,未出席会议委员不得委托

投票或补充投票。

每次会议对同一送审对象只进行一次评审和投票

表决,不再重评重议。

会议期间,评委会根据申报人有关材料进行

评议,不接待个人来访和申诉。

XXX公司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

委员:

XXX……

人力资源部协助委员会组织报名及评审,各专业临时抽调具有

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做专业评审,不做委员会定员。

、职称评定方式3

考试3.1

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出版、卫生、

翻译等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由于参加全国专业考试认定,不需要

再进行评审和初定。

此外,专业从业资格的认定如会计从业资格证

等不用评审。

考评3.2

专业资格中级以上职称的认定一般要先参加外语、计算机等考

试,并符合职称评定的其它条件的,将专业论文上交评委会评审答.

人力资源部

辩合格可认定职称。

评审3.3

在我公司员级技术员以及初级技术职称的评定要通过评委会的

审查和论文答辩方可被承认。

评审程序4

任职资格评审一般按照个人申请、部门考核推荐、公示、人力

资源部门初审汇总、专业组评议、评委会评审、评审结果公布的程

序进行。

报名的条件4.1

对职称外语考试的要求:

4.1.1

级职称外语考试的有效期CA、B、一)从2005年开始,取消(

(其中申报教授级任职资格,须在取得高级任职资格后参加中石化

5级职称外语考试合格,成绩从考试通过的当年度算起C集团公司

级职称外语考试合格成绩的有效期,B、、C年内有效),此前参加A

年有效)执行。

5C3年有效,级、仍按原来有关规定(AB级

级职称外语考试;C

(二)申报高级职称评审人员,须通过

级职称外语考试;B三)申报中级职称评审人员,须通过(

级职称外语考试;A)申报初级职称评审人员,须通过(四

参加全国职称中级考试并通过的人员需聘任责任师及以上技)(五

级职称外语考试。

B术岗位,必须通过

级职称外语:

A)(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

、普通院校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者;1

日以前出生的人员。

11月年19602、

级职称外语:

B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七(

人力资源部

、普院校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者;1

、普通院校大学本科毕业,通过了大学六级英语水平考试并获2

学士学位者;

、普通院校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双学位。

3

10B级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可降低(八)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A、

分:

、获省、市劳动模范称号者;1

、获省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青年标兵、优秀青年称号者;2

、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个人获荣誉证书)以上的获奖人员。

3

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

4.1.2

申报中、高级职称评审人员,须获得计算机中级证书;一)(

申报初级职称评审人员,须获得计算机初级证书;二)(

参加全国职称中级考试并通过的人员需聘任技术员及以上技三)(

术岗位,必须获得计算机中级证书。

参加省、市统考,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证书,比照计算)(四

机初级证书;

参加省、市统考,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二级证书,比照计算)(五

机中级证书;

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可免中、初级计算机考试;六)(

获电算会计证书人员,可免中、初级计算机考试;)(七

日以前出生的人员可免中、初级计算机考试。

月1八()1960年1

各等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4.1.3.

人力资源部

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

晋升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是:

大学本科及

年以上,外语水5以上学历毕业,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平达到规定的要求。

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必须同时具备

条:

4下列

、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领域有深1

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在中石化集团公司同行专家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能够指导高级工程师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具备主持和承担重大工程、科研2

设计和技术攻关项目的能力。

能够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解

决关键性技术难题。

担任高级工程师期间,具有以下工作经历之一:

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重大勘探开发、生产建设、规划

(1)

设计、新建工程项目或重大科研课题、技术改造、技术攻关项目,

参加项目的全过程或负责其中的关键性技术工作,解决过有关专业

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

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在维护重点生产装置高效运行的过程中,

(2)

解决过关键生产技术难题,或在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方

面成效显著;

主持或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过国家经济预测和发展规划编制(3)

项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并工作,或承担过2

经实践证明先进可行。

、担任高级工程师期间,取得下列业绩、成果之一:

3

主持或承担的项目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明奖,

(1).

人力资源部

自然科学奖四等奖以上奖励;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明奖

项以上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明奖2三等奖以上奖励;或

;四等奖以上奖励,是项目的主要贡献者(等级内额定人员)

项以上实用新型、外观设52项以上发明专利,或取得

(2)获得

,已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开发应计专利(以上均需已经被授予专利权)

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经过专家认定,具有广阔

;的开发应用前景,是主要的专利权人(一般应是前三名)

)主持或作为主要负责人在大中型勘探开发、生产建设、技(3

术管理活动中,做出重大科学决策部署和规划管理,经实践证明对

推动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和科技进步有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取得显

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主持或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并完成过重大科研、工程设计或(4)

技术攻关项目,实现重大技术创新或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取得

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

主持或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过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技术改造(5)

项目,或在引进消化大中型项目、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中,创造性

地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或实现重大技术革新,

在提高产能、节能降耗、增加品种、提高质量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担任高级工程师期间,撰写论著、论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4

专著;

万字以上具有较高专业理论21()独立或()正式出版过10

水平和应用价值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

人力资源部

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文3

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

)(二

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年以上,计算机、外语达到规定的要求并同时具备硬化评审条件的

其评审条件如下:

条)、3、4条(工程系列也可同时具备1、42

正常晋升高级的硬化评审条件:

、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至少一篇以1

万字以上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上本专业论文,或者正式出版过3

和应用价值的专著。

、获得过两项以上地市级的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2

的一、二等奖或三等奖的前三名等奖励。

、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地市级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本专业论3

文;省部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两篇以上有价值论文。

、年度业绩考核优秀或称职。

4

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三)(

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年以上,计算机、外语达到规定的要求并同时具备硬化评审条件4

的三条以上。

其评审条件如下:

正常晋升中级的硬化评审条件:

、能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1

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有丰富的生产或技术管理实践经验,为解决企业重大生产2

技术难题作出贡献受到公司奖励。

、有独立承担中等规模以上的生产或建设工程中本专业技术工3.

人力资源部

作的能力,或能制定、审核生产项目中本专业的技术方案,或能提

出有一定水平的技术工程报告,能指导初级人员和见习生的学习和

工作。

、曾取得具有科学意义或使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或发表过具有4

较高水平的专题研究报告或本专业论文,或获得过市厅级以上的科

技进步奖或管理成果奖,科研成果奖,优秀设计奖。

、年度业绩考核优秀或称职。

5

晋升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四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工程技术岗位工作满一年;大学专科

毕业从事技术员工作二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技术员工作四年以上,

计算机、外语达到规定的要求并同时具备硬化评审条件。

其评审条件为:

基本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岗位技术知识;

掌握所负责的生产技术工艺并能编制操作规程;能熟练地排除生产

过程中比较复杂的故障,经考试考核合格。

晋升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五

中专或大专毕业后,在工程技术岗位上工作满一年,计算机、

外语达到规定的要求并同时具备硬化评审条件。

其评审条件为:

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岗位工作规程,

能处理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承担辅助性的技术工作,经考

试考核合格。

破格申报任职资格条件4.1.4

对于不具备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

著、贡献突出者可进行破格评审,但学历和资历一般不双破,学历

一般只破一个层次。

员级不进行破格评审。

人力资源部

破格申报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凡参评人员除)(一

年以上业绩考核取得优符合正常晋升全部评审条件外,必须连续3

秀等级,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以上1

;的主要贡献者(等级内额定人员)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发明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2

者(等级内额定人员)

)二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条件(需同时具备下列三条)(

、长期在生产、建设、科研等工程技术岗位上工作,有丰富的1

实践经验,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后,取得下列成果和业绩之一:

)主持或承担的项目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或自然(1

项以科学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三等奖以上奖励;或2

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四等奖,是项目的主要贡献者(等级

;)人员额内定

项以上实用新型、外观31项以上发明专利,或取得2()获得

,已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开发设计专利(以上均需已经被授予专利权)

应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经过专家认定,具有广

;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是主要的专利权人(一般应是前三名)

)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过重大科研、工程设计或技术攻(3

关项目,实现重要技术创新或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取得良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

)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过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技术改造4(

项目,或在引进消化大中型项目、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中,创造性.

人力资源部

地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或实现重要技术革新,

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突破,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对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有较深的研究,担任中级专业技术2

职务后,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

万字以上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83篇以上;或者正式出版过文

应用价值的专著。

、业绩考核连续三年以上取得优秀等级。

3

破格申报高级经济(会计、审计、统计)师任职资格条件:

)三(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破格申报高级经济(会计、

审计、统计)师任职资格,需同时具备下列四条:

、长期从事经济(会计、审计、统计)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1

经验,能够行之有效地解决重要经济活动和专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专业实务事例,并经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效果。

、对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有较深的研究,担任中级专业技术2

职务后,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

万字以上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篇以上;或者正式出版过83文

应用价值的专著。

、业绩考核连续三年以上取得优秀等级。

3

、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相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4

合格(只限于经评审取得中级任职资格的破学历申报人员)

破格晋升中级的硬化评审条件(须同时具备下列三条以上))四(

人力资源部

、具有丰富的生产或技术管理实践经验,为工厂的生产技术进1

步作出贡献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优秀设计2

银质奖,优质工程银奖的主要完成者。

、在公司级或公司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以上本专业论文,或正3

式出版过本专业的专著或译著或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

过本专业有价值的论文。

、具有中专学历、受聘助理级职务四年以上,十年以上主要生4

产装置实际工作经验,且目前仍在生产装置工作,能主持生产装置

的开停工生产,或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或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

指导生产,使生产装置的管理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较好水平者。

或者具有中专学历受聘助理级职务六年以上,能熟练运用现代化管

理方法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取得较大社会效益者。

、连续三年业绩考核优秀。

5

资格审查4.2

由评委会人员对各参评的人员提交的有关材料进行准确性和真

实性的考查。

审查内容包括学历、资历、外语水平、等基本情况,

以及主要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主要业绩,主要成果,发表的论文论

著,送审论文等。

以上审查内容要在公司进行为期七天(工作日)

的公示是,未经公示的材料不得申报评审。

申报人弄虚作假的,经核实后取消参评资格或收回相应的任职

年之内不得参加任职资格评审,情节恶劣的今后不得资格,并在3

参加资格评审。

人力资源部

论文答辩及公示(报备)4.3

论文答辩过程是对申请人的专业水平的展示,申报了任职资格

评审的人员,不论初级还是中级都要参加资格评委会专业论文的答

辩,取得包括专业组人员在内的三分之二的通过票才可取得任职资

格。

初、中级职称(工程类)的评审由本人申报并通过了资格审查

的,必须提交一篇自己撰稿的专业论文,由公司评委会组织答辩,

通过答辩的可认定为初级职称。

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高级、教授级职称(工程类)的评审由本公司进行初步资格的

审查与信息汇总,另经济、统计、会计等专业的高级、教授级工程

师的评审必须提交集团总部评审通过有效。

由国家统一考试并颁证的政工类及非工程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证,经公司职称评委会内部评定其真实性即可认为有效,不必参加

答辩。

认定4.4

公司的职称认定与公司的技术职称津贴挂钩,因此,对各种任

职资格的最终认定工作十分重要。

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必须与从

事的职业或岗位有极大相关性,否则不享有技术职称津贴。

国家统一考试的普通员级职业资格无论级别高低都认定为基本

从业资格证,作为准入证明,不享受技术职称津贴。

国家统一考试的职业资格的初级、助理级都认定为初级职称,

元每月。

100享受初级技术职称补贴

国家统一考试的职业资格师级,如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会计

师、经济师、行政管理师、物流管理、高级营销师、等职称,公司.

人力资源部

元每月。

300认定为中级职称,给予中级技术职称补贴

国家统一考试的职业资格高级,高级经济师、高级国际货运代

理师、高级商务单证员、高级跟单员、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

行政管理师、高级项目管理师、高级市场调查师等职称,公司认定

元每月。

为高级职称,给予高级技术职称补贴600

工程类的职称对应的技术津贴,参照《薪酬的制度》的相关条

、解释与实施5款。

本规定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月起实施。

本管理办法自2012年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