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1632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33 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拼一拼,看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拼成后的图形又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体)

生1:

我横着拼,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张小床。

生2:

我竖着拼,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柜子。

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呀。

不管横着拼还是竖着拼,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用2个、3个、4个……正方体来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

小组汇报:

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拐角;

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台阶,也可以拼成一朵梅花;

8个小正方体还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

2.长方体的拼组。

刚才我们用正方体拼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你们想用长方体来试试吗?

请同学们用2个、3个、4个……长方体来拼组,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

全班交流:

2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长方体;

2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细长的长方体;

3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台阶。

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3.长方体、正方体的拼组。

刚才我们分别用长方体、正方体拼组了一些图形,大家拼的不错。

想的也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一起,看看又能拼成那些图形呢?

试试看。

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你们小组拼摆的结果。

3个长方体和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2个长方体和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1个长方体和6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1个长方体和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

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了很多不同形状的图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而成的,例如刚才我们看到的商场里牙膏和香皂的摆放等等。

想一想,你能举出几个生活实例吗?

如果还有更多的例子,请同学们课下后再告诉给大家好吗?

做一做

大家己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它们都有一个平平的面。

现在请同学们任意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借助胶水,你能做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吗?

(全班展示做的圆筒)

数一数

老师也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了一些图形,请大家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你能数出来每个图形都用了几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吗?

指导看书

做练习六第2题和第4题。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这一节课在设计上分三个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观察正方体、长方体的各个面都是什么形,不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也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图形的拼组。

我本着新课标所提出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始终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来拼组,拼好后互相交流欣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欣赏到了几何美和数学美。

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做纸筒。

我提出了“你能用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借助胶水的帮忙,做一个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吗?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操作,使他们初步体会到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专家评析

“立体图形的拼组”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好内容。

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这一单元的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和学会表达交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洪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因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力争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空间中,教师运用生活中的事例适时地创设了让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实例的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

在设计中教师以一个生活环境为背景,让孩子们走进超市,并从超市货架上的实物引出课题,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

2.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a.教师在设计“图形的拼组”这一教学内容时,是让学生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作为学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把几个长方体或几个正方体拼摆成不同的立体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所认识,在感悟的同时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b.为帮助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洪老师的教学设计,除了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资源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去尝试,做他们想做的。

教师所设计的拼摆活动,能充分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学生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自始自终让学生经历着观察、操作、分析、思考、探索等多种实践活动。

如,学生用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横着摆,可以竖着摆,还可以摞起来摆;

用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摆成一个长方体,还可以摆成一个正方体。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边欣赏自己的成果,边体验成功的乐趣,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执  教: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小学 洪瑞

指导教师: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研室 徐玉梅

评  析: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谈话:

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

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

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a.问:

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枝铅笔:

一枝是红色,一枝是白色,一枝是绿色;

两把尺子:

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

三根毛线:

一根是红色,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

d.引导学生说出:

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

chá

ng长、duǎn短)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

如图:

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

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整理学具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后个装进纸袋里;

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全课小结(略)

《长短》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

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比“高矮”作了必要的准备。

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枝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

做一做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

练习一中的第5、6题,渗透比较的其他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可能说纸条有不同颜色等,教师在巡视中加以指导或提示。

然后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

比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

b.第二根两头都比第一根少一点,所以第二个短。

b.把一端对齐比出来的……只要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出物体有长有短就行,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再出示两枝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铅笔,说明长短是比出来的,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长短概念的认识。

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提示学生:

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

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安排的一组练习,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操作、试说,探索新知。

不要怕学生说不准,要求不宜过高。

2.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比什么都可以。

执 

 

教:

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 

蔡宁

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 

薛辛春

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 

吴成林

评 

析:

河北唐山市教委小学教研室 

赵中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悟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体悟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大组内开展游戏,生在玩中学,独立完成后交流。

一、看一看、算一算。

1、看图,说说图意。

2、从这幅图上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3、生模拟上车的游戏,并列式。

二、摆一摆。

动手实践,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1、观察P44图,提出问题。

2、用学具动手摆一摆。

3、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说想法。

小组内交流,加深理解。

4、小组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些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问题,并解决。

5、全班交流。

三、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1、生练习。

5+2-3=□ 

7-2-3=□

╲╱ 

╲╱

□ 

 

4+1+5=□ 

8-3+4=□

2、全班交流。

四、练一练(P45 

第1—5题)

1、说一说,算一算。

摆一摆,做一做

○□○□=□

2、生独立完成。

3、(略)

( 

)个

△比○少□个

生独立完成

□-□=□

□比△多□个 

□-□=□

一共有( 

)个 

□+□+□=□

体会加减法的连加和连减可以是多个数之间的运算。

4、说一说,填一填。

2+2+2+2+2=□ 

9-2-2-2-2=□ 

(一)通过教学,学生初步认识0的意义.

(二)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三)学会0的写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初步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

难点:

0的写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

3个放大的茶碗、茶盘图、气球图、蜡笔盒图、放大直尺.

(二)学具:

每人准备一把小直尺;

0~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写数:

2.填空:

3.口算:

4+1=

2-1=

3-2=

1+2=

2+2=

5-1=

3+2=

5-4=

3-1=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

盘子里有两个杯子,用数字2来表示,盘子里有一个杯子,用数字1来表示.如果盘子里一个杯子也没有(出示)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这时肯定会有同学说出用零来表示)对!

用零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贴出课题)

1.认识0.

师说:

盘子里一个杯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

这个数字读作“零”,“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但它表示什么呢?

(表示没有)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意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

妈妈买回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你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议论,看谁说得最好.

议论后,指名4~5人说.

(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

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

在这里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3)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师问: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

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

(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

从0~5.

齐读:

0~5,5~0.

(4)指导0的书写.

老师边范写边说:

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写成椭圆形.

自己在课桌上练习写0,注意笔顺.

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2.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学习同数相减等于0的减法.

出示小朋友拿气球图:

①第一幅图中的小朋友手里有几个气球?

②第二幅图中的小朋友手里有几个气球?

③把这两幅图连起来看,是什么意思?

(小朋友手里原来有2个气球,飞起2个)

④原来有2个气球,飞起2个,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还剩几个?

⑤求还剩几个?

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

2-2=0.

指名说:

算式中的2,2和0各表示什么?

⑥2-2=0为什么用0表示?

2去掉2就没有了,所以用0表示.

摆一摆:

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桌上先摆3根小棒,再拿走3根,还剩几根?

算式怎么列?

3-3=0.

2-2=0,3-3=0.

你们还能想出几减几等于0的题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

1-1=0                 5-5=0

4-4=0                 0-0=0

这些都是同数相减得数是0的题.

(2)学习一个数加0或减0.

出示蜡笔盒图:

①左边盒里有几支蜡笔?

右边盒里有几支蜡笔?

一共有几支蜡笔?

②求一共有几支蜡笔,用什么方法计算?

4+0=4.

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老师把两个盒子调换位置:

①谁能看图再列一道算式?

指名说,板书:

0+4=4.

②4加0为什么还等于4?

(因为4加0就是4加没有,还应该是原来的数.)

③那2+0,5+0,0+3呢?

这几道题都是一个数加零的加法.

想一想:

一个数减零应怎么算呢?

5-0=□.

5-0=5.

为什么5减0还得5?

(因为从5里去掉0个,就是一个也没去掉,所以还是5.)

4-0呢?

6-0,7-0呢?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同数相减(指板书)等于0,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下面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看图列式计算:

4+0=

3-3=

2-0=

0+3=

5-5=

1-0=

2+0=

0-0=

5-0=

0+0=

4-4=

3-0=

4.做练习五第1,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习0的认识及有关0的加、减法.课堂设计是这样安排的:

一、分三个层次进行新课.第一层,认识0;

第二层,教学相同数相减等于0;

第三层,教学一个数加0或减0.

0的认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要通过直观演示、观察实物图、动手操作等方法使学生从感性上对0有初步认识.

二、在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时,讲完例题后启发学生动脑筋自己编题,自已计算.

三、在讲完4+0=4这道题后,设计了把两个蜡笔盒调换位置,让学生列出0+4=4进一步加深理解对“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理解.

四、在巩固练习环节,除完成练习五第1,4题的作业,还增加了看图列式计算和口算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0的加减含义.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