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300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docx

十三方案效果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大方县安乐乡百功煤矿

煤矿瓦斯防治方案、防治效果

评价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说明

近三年煤矿煤炭生产安全费用

实际提取、使用和瓦斯防治资金

投入的财务报表

大方县安乐乡百功煤矿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百功煤矿瓦斯防治方案、

防治效果评价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说明

一、瓦斯治理原因

为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推进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我矿瓦斯治理,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贵煤安发【2008】20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规程》、《标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结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三、瓦斯治理基本要求

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找出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瓦斯治理工作到位。

力求达到生产布局优化、开拓开采正规、系统合理可靠、监测监控有效、现场管理到位,为实现到2012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瓦斯治理基本原则

1.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2.合理生产布局,确保抽、掘、采关系平衡。

3.瓦斯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

4.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通风可靠)确保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

5.加大瓦斯抽采力度(抽采达标),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的要求。

6.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有效),确保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

7.严格管理(管理到位),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执行、严格监督。

8.排除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杜绝事故的发生。

五、瓦斯治理目标

1.防范一般瓦斯事故、杜绝较大瓦斯事故与重大瓦斯事故;

2.防范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

3.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

4.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六、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

百功煤矿是30万吨技改矿井。

本次瓦斯治理按矿井实际情况考虑,矿井技改能力为30万吨/年。

特别是做好通风系统的管理,不同施工阶段必须编制相应的通风技术措施,严防出现通风事故。

瓦斯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矿生产现状及各系统实际情况分析,治理方案应以通风系统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抽放等安全系统为目标,配合各项保障措施来达到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

七、瓦斯治理主要依据

(一)政策法规

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2.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3.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

4.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5.煤矿瓦斯抽采标准(AQ1027-2006)及瓦斯抽采指标((AQ1026-2006));

6.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贵煤安发【2008】201号;

7.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贵煤安发【2008】160号);

8.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安委办【2009】2号;

9.国家能源局(国能煤炭〔2011〕414号)

10.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煤炭〔2012〕56号)

八、瓦斯、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性及地温

1、瓦斯

按照省能源局《黔能源煤炭〔2012〕56号》文件精神及要求,大方县安乐乡百功煤矿,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对毕节地区煤矿200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煤生产字【2007】512号,百功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5.26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9.53m3/t,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对毕节地区煤矿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煤生产字【2008】1547号,百功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2.81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8.93m3/t,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发【2009】281号,(关于对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2.81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8.93m3/t,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百功煤矿近三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都确定百功煤矿为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

煤矿未提供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资料。

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设计。

根据黔安监办字[2007]345号文,百功煤矿位于国家划定煤与瓦斯突出区内,因此矿井必须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采取“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3、煤尘爆炸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8年1月提交的大方县安乐乡百功煤矿M11煤层自然倾向等级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结论为无爆炸性。

其他煤层无鉴定资料,本设计均按有爆炸性,建议业主尽快补作,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煤层煤尘按有爆炸危险性进行设计。

4、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8年1月提交的大方县安乐乡百功煤矿M11煤层自然倾向等级鉴定报告,百功煤矿M11煤层自燃倾向分类结论为

级(不易自燃),其他煤层无鉴定资料,煤层按容易自燃进行设计。

综上所述,大方县安乐乡百功煤矿属于《黔能源煤炭〔2012〕56号》文件规定的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矿井。

九、监测监控系统

目前矿上已经配备有一套KJ101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运转正常、良好。

十、瓦斯抽放系统

百功煤矿按设计目前已经配备了2BE1355-1水环真空泵(功率为90kW,供水量为5.3m3/h)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作为高负压瓦斯抽放泵。

选用2BE1355-1水环真空泵(功率为90kW,供水量为2.7m3/h)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作为低负压瓦斯抽放泵。

设备运行正常、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表8-2-1瓦斯抽放泵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转速

r/min

最大轴功率

kw

电机功率

kw

最低吸入绝压

mbar

气量 m3/h

吸入绝压

60mbar

吸入绝压

100mbar

吸入绝压

200mbar

吸入绝压

400mbar

2BE1355-1

372

69

90

33

3600

3720

3890

3920

十一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瓦斯治理的必要性

煤矿瓦斯事故是制约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地区和全省安全稳定好转的突出问题,煤矿必须认识瓦斯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瓦斯治理可行性

为切实搞好瓦斯综合治理,煤矿要认真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结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矿井瓦斯事故是可控、可防、可治的。

因此,煤矿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严的态度、更扎实的措施,锲而不舍地打好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瓦斯治理是可行的。

(三)、瓦斯治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矿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矿瓦斯治理的主要内容为:

优化生产布局,以理顺完善通风系统为核心,切实搞好一通三防管理,合理组织生产,坚持采用正规采煤方法,进一步完善其它相关安全系统,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瓦斯治理各项管理制度。

十二、瓦斯治理方案

矿井地面集中抽采系统,是解决井下风流中瓦斯浓度高的有效措施。

它是在地面设置抽采泵房,从抽采泵房到井下,敷设主管、干管、分管(或支管)至钻场钻孔,并设置相应附属设施所组成的专用管道系统,将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等地的瓦斯抽排至地面。

其特点是能较有效地抽出部分或大部分煤层解吸瓦斯,减轻矿井通风负担。

1、选择抽采方法的原则

矿井瓦斯抽采的类型和方法,可按下列因素考虑确定:

1)为了提高瓦斯抽采率,宜选用多种抽采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抽采方式。

2)当矿井采掘工作遇到的瓦斯主要来自开采层本身,只有抽采开采层本身的瓦斯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采用开采层抽采。

3)煤层群条件下首采层开采时,来自邻近层的瓦斯占有很大比例威协工作面安全生产,应采用邻近层抽采。

4)工作面后方采空区瓦斯涌出大,危害工作面安全生产或老采空区瓦斯积聚存量大,向邻近的回采工作面涌出瓦斯量多以及增大采区和矿井总排瓦斯量,应采取采空区瓦斯抽采。

5)对于瓦斯含量大的煤层,在煤巷掘进时,难以用加大风量稀释瓦斯,可在掘进工作开始前对煤层进行大面积预抽的方法加以解决。

6)对于煤层透气性较低,采用预抽方法不易直接抽出瓦斯,掘进时瓦斯涌出不很大而回采时有大量瓦斯涌出的煤层,可采用采用松动爆破措施人为卸压后抽采瓦斯的方法。

7)若煤层赋存较浅(一般600m以内),煤层较厚,或煤层层数较多,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地面施工钻孔条件较好,可采用地面钻孔抽采。

8)若围岩瓦斯涌出量大,以及溶洞、裂缝带储存有高压瓦斯并喷出时,应采取钻岩瓦斯抽采措施。

钻机额定技术指标表

型号

参数

TUX-150

钻孔深度(m)

150-200

钻杆直径(mm)

42

开孔直径(mm)

89

终孔直径(mm)

73

额定转速(r/min)

230

输出扭矩(Nm)

330

钻孔倾角(°)

360

给进能力(KN)

15

起拔力(KN)

15

给进行程(mm)

500

主机外形尺寸(长×宽×高)(Mm)

1.3×0.5×1.0

整机总重量(kg)

170

液压系统额定压力(Map)

14

电机功率(KW)

5.5

电机额定电压(V)

380/660

2)主要检测仪表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检测仪

序号

名称

型号

用途

测量范围

单位

数量

1

区域瓦斯突出预测仪

WF-1

预测Puff

52KPa

1

2

瓦斯解吸仪

GWRVK-2

预测K1,Kt,V1

0-50ml/min

1

3

瓦斯突出危险预报仪

WTC

检验K1,ΔT

0-1KPa

2

瓦斯抽采检测装置及装备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地面抽采泵

2BEC42

2

2

瓦斯抽采多参数监测控制系统

WCP-85

2

3

聚氨脂压注封孔装置

FKG

2

4

孔板流量计

FKL

主支管各2

5

四通阀两用压差计

UP-2

1

6

高负压瓦斯采样器

FW-1

1

7

瓦斯检定顺

LRD-8

1(CH40%-100%)

8

钻机

TUX—150

2

2、瓦斯抽采管路系统

先期开采一采区时,暂不进行瓦斯抽采,暂不需建立瓦斯抽采系统。

后期开采二采区及后续采区时,需建立瓦斯抽采系统。

1)、抽采站位置

在选择抽采泵站位置时,主要根据开拓巷道布置、管路安装条件等进行确定,抽采泵站设在风井工业场地附近、地势平坦、无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影响的区域。

地面抽采站建在风井工业场地附近,距离进风井不少于50m处,并设置围墙,防止无关人员入内。

抽采站附近预留瓦斯储气罐的位置。

2)、抽采管路系统方案

从地面抽采站安设抽采管路,管路铺设二趟,一趟作高负压抽采系统,另一趟作低负压抽采系统,经回风斜井、回风上山至各采掘工作面。

3、抽采瓦斯组织管理及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该矿井瓦斯抽采工作制度为三班制。

为了保证安全、正常地进行瓦斯抽采工作,提高瓦斯抽采效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瓦斯抽采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安全和组织管理方面考虑了以下措施。

1)、组织管理

⑴建立抽采瓦斯的专门机构,配备专业施工队伍,负责瓦斯抽采工程的施工和日常管理工作。

所有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⑵瓦斯泵房的设备和管路系统除日常检查外,应建立定期检查维修制度。

⑶在各抽采区主管路和分支管路上安设有瓦斯流量、浓度、负压等检测装置,同时还配备专人定期进行巡回检测,以便掌握不同地点的抽采状况。

此外,还配有专人进行放水和管路维护,处理管路积水和漏气,以保证管路畅通无阻。

⑷对抽采方法及其有关参数,需在抽采实践中进一步考察和验证,以便确定合理的综合抽采方法。

达到合理布置钻孔,提高抽采效果。

⑸抽采泵站的司机及值班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使其熟悉瓦斯抽采的有关规定,掌握各种安全、监控仪表、设备、用途及其操作程序。

2)、安全措施

⑴在井下钻孔地点,安设有瓦斯遥测断电仪,一旦瓦斯超限,自动切断钻机电源,并发出报警。

打钻人员应及时撤离施工地点。

在打钻过程中,如遇钻孔瓦斯压力和涌出量较大时,应加强通风并采取防止瓦斯喷出的措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⑵钻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上机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循钻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不能靠近旋转部件和滑动部件站立;不能把手放在夹盘和钻杆夹持器之间;不能穿太松的衣服和使用手动工具;在马达和水泵周围须安设保护装置;操作者应严密注视着钻杆的位置和它的运动,防止钻杆被卡住;助手不要正对着站在钻杆的后面。

⑶瓦斯抽采钻孔在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封孔并接入抽采,防止巷道瓦斯超限和发生瓦斯事故。

抽采地点必须建立专用的瓦斯检查记录牌,实行巡回检查,次数不少于3次。

⑷泵站建筑采用不燃性材料,并安设四只干粉灭火器和不少于0.5m3的黄砂箱。

泵房内的所有设备和仪表均选用矿井井下许用防爆型。

泵站内配有自动监测装置,监测抽采管内的瓦斯流量、浓度、负压和泵房内的瓦斯浓度、真空泵供水状态等参数,一旦出现异常,自动切断真空泵电机电源。

⑸瓦斯抽采系统运行前,必须对瓦斯抽采泵及管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检查内容:

瓦斯抽采泵电器设备的完好,水电闭锁、瓦斯电闭锁、供水及排水系统等。

正负压侧管路的密封,管路内的锈垢等,确认无问题方可正常运行。

⑹由于抽采管路为新安装的钢管,使用前须使用压风冲刷,且在抽采管路负压侧安装铁筛网装置过滤。

必须保护好瓦斯抽采管路(为方便识别,抽采管路涂红色防腐漆),严禁砸撞管路,一旦撞坏,必须立即通知泵站司机停泵,并汇报调度室处理。

⑺瓦斯抽采泵运行过程中,应确保有专职瓦斯抽采泵司机值班、操作,抽采泵司机须是由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并且严格按照抽采泵的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瓦斯抽采泵运行过程中,抽采泵司机应认真观察抽采泵的运行情况,做好运行状况、抽采管内的瓦斯流量、瓦斯浓度、排水等情况的记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停泵处理,并汇报调度室及有关人员。

⑻在真空泵的吸气侧要安设防回火、防回气、防爆炸装置。

加强瓦斯抽采泵正、负压侧管路检查和维修,每天安排专人对所有管路进行巡回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抽采管路处于完好状况。

⑼加强瓦斯抽采室的检查和管理,瓦斯抽采室内必须配备《抽采泵司机岗位责任》、《抽采泵司机操作规程》、《瓦斯抽采管理制度》、《抽采系统图》、交接班记录本、设备运行记录本等。

⑽瓦斯抽采室为要害场所,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排放瓦斯措施

1)、主要通风机有计划停止运转前,必须断开进入井下巷道内的水管、轨道、电缆等一切导电体,并在井口设置全断面栅栏。

需要排放瓦斯时,必须制定排放瓦斯措施,报企业主要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审批。

2)、井下中央变(配)电所,在恢复送电前应由瓦斯检查员全面检查送电区域,只有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方可送电。

3)、局扇因故停止运转,不论停风时间长短,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停风区内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必须由班组长或安全检查工配合进行。

由外向里边走边检查,瓦斯浓度达到3%时,按原路返回。

4)、当停风区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含1%)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含1.5%)时,可由瓦斯检查员直接进行排放,但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

5)、停风区内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时,瓦斯检查员必须请示主管领导,由领导提出安全措施,指定专人,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6)、停风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向矿调度室汇报,由通风部门制定排放瓦斯安全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指派专人进行排放。

7)、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出现体积大于0.5m3,浓度达到2%的局部瓦斯积聚时,由瓦斯检查员立即处理。

不能立即处理的瓦斯积聚要汇报矿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提出排放瓦斯措施,指定专人进行排放。

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8)、排放瓦斯时,应坚持低浓度排放原则,采用控制风量等方法使排放出的风流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后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5%,排放风流中瓦斯浓度严禁超过2%;在排放瓦斯之前,凡是排放瓦斯流经区域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置警戒。

9)、排放瓦斯坚持低浓度排放原则,必须执行由外向里逐段排放,或采用其它手段控制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严禁一风吹。

10)、排放密闭区内的瓦斯,瓦斯浓度超过3%时,由矿提出专门的安全措施,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由矿分管领导现场指挥,矿山救护队协助排放。

11)、排放瓦斯工作要由外向里依次进行,1个采区内严禁2个瓦斯超限地点同时排放瓦斯。

排除串联通风区域的瓦斯时,必须严格遵守排放次序,首先从进风方向第1台局部通风机处开始排放,只有第1台局部通风机送风的巷道内排放瓦斯结束后,且串联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时,下1台局部通风机方可送电进行瓦斯排放。

5、监测监控系统主要治理方案

为了实现监控有效的目标,必须落实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要求。

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要求,进回风井、采掘工作面、主要进回风巷等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及安装地点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

2)、必须按设计提出的监控设备的型号进行采购。

3)、设备安装、调试须有资质的单位(或厂家)进行安装。

4)、煤矿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5)、监控系统设备要加强维护,传感器必须保持清洁,严禁人为损坏。

6)、在设有传感的地方,日常的瓦斯检查需照常进行,并将检测数据与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对照,如发现有明显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尽快处理,以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7)、矿井应建立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定期维护校验,保证其正常运转。

8)、监控设备用专用的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和动力电缆等共用。

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9)、安全监控设备具有故障闭锁功能。

10)、煤矿应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要制定安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完善图纸台帐。

6瓦斯治理保障措施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制度健全、狠抓落实、严格监督,消除生产和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强化“一通三防”瓦斯防治队伍的建设,将瓦斯治理工作层层分解到各相关人员的头上,明确责任、从严要求,切实履行职责,把瓦斯治理措施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建立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为加强对瓦斯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我矿成立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总工程师)

副组长:

(矿长)、(通风安全部长)、(副总工程师)

成员:

(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地测工程师)、(机电部长)、(防突队长)、供应科、后勤部、财务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防突队,通风安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

以上领导、科室人员必须每天上班前到监控室查阅瓦斯日报表和交接班记录中各工作面的情况,发现各种报表、交班记录有瓦斯超限、风量减少、风路不顺,影响:

“一通三防”的现象就必须查明是谁值班,及时到工作面现场查明原因,做出处理意见和结果。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矿井现有十八种制度,但内容不健全,应建立和完善以下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3)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4)安全奖惩制度

(5)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6)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7)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9)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10)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11)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12)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13)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4)入井人员管理制度

(15)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

(16)班前安全任务交待制度

(17)火工品管理制度

(18)其他制度如《瓦斯抽放管理制度》、《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制度》等制度。

3)加强监督检查

(1)、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

设立瓦斯治理安全管理小组,赋予监管权。

(2)、配足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中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不少于5人,并保证每班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井下。

(3)、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主要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查处“三违”人员。

(4)、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由矿长(法定代表人)主持,专门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办公会决定的事项要明确责任,形成纪要,各分管副矿长要督促检查落实。

(5)、严肃事故查处,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依法依规追究事故责任人,特别是直接责任人。

(6)、充分发挥员工监督作用,监督本矿安全生产管理,切实维护员工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7)、落实特聘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为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其现场监督作用。

(8)、建立安全激励机制,安全工作实行重奖重罚。

4)建立安全隐患处理应急救援机制

矿应分专业成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以及其他隐患排除应急救援小组,确定应急救援人员及负责人;当井下出现安全隐患和险情时,矿调度室必须立即按救援预案通知矿有关领导和隐患处理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

应急救援小组人员接到通知后,必须先集中,派人员到现场了解分析情况,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