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2677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1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分)

2)A尺上的正确读数为多少?

7.完成下列地形测绘手簿(竖盘为顺时针注记)(10分)

已知仪器高i=1.550,测站高程H=158.796m

点号

视距读数(m)

中丝读数(m)

竖盘

读数

竖直角

高差(m)

水平角

水平距离(m)

高程(m)

1

115.0

1.700

85°

43′

165°

18′

2

160.0

1.600

93°

42′

125°

36′

04年

一.填空(共30分,每小题3分)

1.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2.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的误差影响

3.测回法测水平角,可以消除,,的误差影响。

4.用经纬仪测一高目标,盘左时竖盘读数为69°

42′05″,盘右时竖盘读数为290°

21′0″,则其竖盘指标差为其盘右的正确读数为

5.直线AB的真方位角Aab=220°

55′,A点位于坐标原点之西A点与原点的子午线收敛角r=2°

15′,则AB的坐标方位角为,其反坐标方位角为AB的象限角为,其反象限角为。

6.方位角是基本方向的端的角度

7.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1.234

8.甲组丈量一长为100m的距离,丈量中误差为±

16mm,乙组丈量一长为110m,丈量中误差为±

13mm,则甲组的丈量精度(高于,低于,等于)乙组的丈量精度

9.已知A.B.C三个水平角的观测测回数nA=3,nB=6,nC=9,若每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m=±

5″且为单位权中误差,则ABC三个角度的权分别是PA=PB=PC=(算至0.01)

10.已知某经纬仪一测回一方向中误差为±

15″,则用4测回测得的水平角β的中误差等于(算至0.1″)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哪些?

其中最主要条件是什么?

2.经纬仪有哪些轴系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消除或消弱其影响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简述相位测距的基本原理

4.简述地形图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5.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哪几种?

确定直线与基本方向之间的关系有哪些方法

三.计算(共70分)

1、AB线段共丈量了5次,其结果如下,计算其算术平均值及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算到0.1mm)

L1

L2

L3

L4

L5

93.834m

93.923m

93.823m

93.825m

93.821m

2.今有一角度的两个值L1=38°

50′20″。

其中L1是4个测回的平均值,其每测回的中误差为10,L2是9个测回的平均值,其每测回的中误差为10″,试求该角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15分)

3.在普通水准测量中,,每读一个读数的中误差为±

2mm,若仪器与水准尺的正常距离均为50m,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3倍,不计其他误差的影响,试求在测段为10公里的水准路线上,往返测的高差容许闭合差为多少?

(15份)

4.完成下列符合水准路线观测表(15分)

距离

(km)

高差

(m)

改正数

(mm)

改正高差

高程

BM-A

2.1

-2.318

1248.047

BM1

3.4

+1.424

BM2

1.2

+1.235

BM3

2.6

+2.175

BM4

2.2

-0.010

1250.600

BM-B

Σ

辅助计算

5.闭合导线的各内角如图所示,各内角按等精度观测,测角中误差为±

15″,求A)角度闭合差及A角平差后的值为多少?

B)平差后A角的中误差为多少?

05年

一.填空(每题4分,共60分)

1.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2.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的误差影响

3.测回法测水平角可以消除,,,的误差影响。

4.用经纬仪测一高目标,盘左时竖盘读数为69°

42′05″盘右时读数为290°

20′0″,则其竖盘指标差为,其盘右的正确读数为

5.一台测距仪的加常数为-4mm,乘常数为-5ppm,气象改正值为-20mm/100m,仪器测得距离为1500m,其正确距离为

6.直线AB的真方位角Aab=220°

7.用J6经纬仪测水平角,欲使其角值精度达到4″,则应测定测回

8.确定地面上一个点的平面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23

9.经纬仪应该满足的几何条件是1234

10.甲组丈量一长为100m的距离,丈量中误差为±

11.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1=30m+0.009m+12×

0.000001×

30m×

(t-20℃),今在温度14℃时丈量AB之长得读数123m,则AB的实际长度SAB=m(算至mm)

12.水准测量的观测误差来自1)2)3)

13.已知某经纬仪一测回一方向中误差为±

14.支导线的主要缺点是所以实际作业一般不允许使用

15.已知经纬仪的视线水平时盘右的读数为270°

00′42″,此时该经纬仪的指标差x=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20分)

3简述用经纬仪视距法作碎部测量时,在一个测站上应做的工作

4.简述地形图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06年

一.填空(共40分)

1.碎部测量中,地物点应选择在,点应选择在

2.光电测距仪及其附属设备主要有、、、、几个部分

3.水准测量中总是尽量保持前后视距相等,其目的是

4.基本等高距主要是由和确定的,等高线的高程应该是的整倍

5.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可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消除的仪器误差有

6.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三种,其中是不精确的,但它可以用仪简单的测定,而则要的方法测定

7.视距测量的特点是但缺点是,因此主要用于

二.单项选择题(共30分)

1.在测站O上用全圆方向观测观测了A.B.C.D.,则盘右正确的观测程序为

A.ABCD

B.ADCB

C.ABCDA

D.ADCBA

2.高斯投影的投影长度比m,等于一条边在高斯平面上的距离除以它在椭球面上的距离,投影长度比m的取值满足:

A.m<

1B.m=1C.m>

3.高斯投影中不发生变形

A.面积B.水平角C.水平距离D.方位角

4.地球曲率对测量值的影响最大

A距离B高程C水平角

5.初测导线欲与国家大地点联测时,要进行的两化改正是指

A先将导线测量成果改化到高斯平面上,再改化到假定水准面上

B先将导线测量成果改化到大地水准面上,再改化到高斯平面上

C先将导线测量成果改化到参考椭球面上,再改化到高斯平面上

D先将导线测量成果改化到大地水准面上,再改化到参考椭球平面上

三.推证与简述题(共30,每题15分)

(1)画图并证明一经纬仪2c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值

(2)经纬仪有哪些轴系误差?

四.计算题(共50分,每题10分)

1.某段距离同精度观测了六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46.535,346.548,346.520,346.546,346.550,346.573(m).求其算术平均值及其相对中误差

2.直线AB的真方位角160°

52′00″,A点位于坐标原点之东,A点与原点的子午线收敛角+1°

06′00″,求AB的坐标方位角及反坐标方位角

3.设△ABC中,∠A和∠B等精度各观测了4测回,由∠A和∠B的观测值推求出∠C。

问∠C的精度相当于观测了几测回?

4.安置微倾水准仪于C.D间的等距处I,测得C点标尺的读数为1676mm,D点标尺的读数为1834mm,然后将仪器搬到离D点为S米的II处,测得C点的读数为2025mm,D点标尺的读数为2168mm,问该水准仪的视准轴是否与水准管轴平行?

(应绘图表示),若不平行,如何在II处校正它

5.在普通水准测量中,每读一个读数的中误差为±

2mm,若测站的正常距离平均为100m,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3倍,不计其他误差的影响,试求在测段为10公里的水准路线上,往返测的高差容许闭合差为多少?

1.已知附和水准路线及测量成果如下表,每站的距离大致相同(100m),问所测满足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若满足,求出各点的最或然高程。

点名

站数

526.215

0.748

-0.423

5

0.543

7

3

-0.245

4

-1.476

6

525.330

2.AB线段共丈量了5次,其结果如下表,求其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m(算至0.1m)(15分)

3.闭合导线的各内角如图所示,各内角按等精度观测,测角中误差为±

15″,求A.角度闭合差及A角平差后的值为多少?

B.平差后A角的中误差为多少?

4.为了检验水准仪的i角,当仪器置于距A.B两点等距离处C点时,测得高差hAB=565mm,当仪器置于AB连线上的D点时,在AB尺上的读数分别为a=1265mm,b=712mm,已知SAD=100m,SBD=20m.问

1)该仪器的i角为多少?

2)A尺上的正确读数为多少?

07年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A.B.C三点,测得高差hAB=0.334m,hBC=-1.245m,则最高点是点,最低点是点

2.用盘左观测目标A,竖盘读数为89°

59′00″,用盘右观测目标A竖盘读数为270°

00′30″,则竖盘指标差x为

3.地面上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而该点到任意一个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则称为该点的

4.两个等精度观测的角度,一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其和的中误差为±

10″

5.控制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控制点的和,所以控制测量分为测量和测量两种

6.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是、、和。

7.权是表征各观测值的相对精度的,因此,权的绝对值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对于一组观测值它们权的比例关系改变

8.在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表示此处的坡度越(陡\缓),等高线的平距越(大\小)

9.一测距仪加常数为-6mm,乘常数为-5ppm,气象改正数1.5mm/100m,用该仪器测得某段距离为1500m,其正确距离为m

X

O

III

I

Y

10.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IV

II

(A)(B)

(C)(D)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地球曲率对()的影响最大

A距离B水平角C高差D方位角

2.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相同的点的连线称为()

A地性线B等高线C填挖边界线D特征线

3.已校正好的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表示()

A视准轴已水平B竖轴与视准轴已垂直

C管水准轴已水平D竖轴已铅垂

4.三角高程测量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或减弱()的影响

A照准误差B标杆倾斜C仪器下沉D地球曲率和大气

5.水准测量,在欲测高程的点子上()尺垫

A应放置B不应放置C可有可无D根据需要确定

6.水准测量记录簿中验证∑a-∑b=∑h,可以发现()错误

A读数B记录C计算D立尺

7.已知AB方向的正确竖角为α=1°

46′27″,现A点用经纬仪盘左观测B点,竖盘读数L=88°

13′41″,该经纬仪的竖盘指标差为()

A19″B-27″C8″D-8″

8.在同一条水准路线上有n个测段,如观测条件相同,则每一测段的高差改正数与该段的测站数n1成(),与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A反比例反符号B正比例反符号

C正比例同符号D反比例同符号

9.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上半测回观测完水平角后,发现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已偏离3格,这时应()

A继续观测下半测回B校正水准管后继续观测

C上半测回作废D调整水准管使气泡居中,观测下半测回

10.高程为5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用粗线描绘目的是为了便于高程的计数并使图面醒目,这种等高线称为()

A首曲线B计曲线C间曲线D助曲线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若A点的高程为HA,B点的高程为HB,两点间架设水准仪观测,A点上读数是a,B点上读数是b,则

AhAB=HB-HA=a-bBhAB=HB-HA=b-a

ChAB=HA-HB=a-bDhAB=HA-HB=b-a

2.微倾式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应满足的条件是

A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水准仪的竖轴

B十字丝的横丝应垂直于水准仪的竖轴

C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

D光学对中器的视准轴与竖轴的旋转中心重合

3.观测竖直角时,使指标水准管的气泡居中是为了使

A改正指标差B指标位于正确位置

C指标差为零D测出指标差

4.等高线的特性是

A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必相等B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C山脊线与山谷线均与等高线正交D等高线不能相交

5.进行水准测量时尽量保持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或减弱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

A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B气泡居中的误差

C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光引起的误差D调焦引起的误差

E仪器下沉和水准尺下沉引起的误差

6测水平角时,采取盘左盘右取平均值,可以消除或减弱对水平角观测成果的影响

A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B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C照准部偏心的误差D测站偏心的误差

E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8.对一组观测值的精度评定标准有

A相对误差B偶然误差C中误差D真误差E容许误差F平均误差

8.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内容包括

A踏勘选点B测角C量边D连测E建立标志

9.已知函数式为h=a-b,若mh,ma,mb分别表示h,a,b之中误差,则mh=

A)ma-mbB)ma+mbC)±

D)±

10.用钢尺量距,钢尺的鉴定中误差为m1=±

5mm,测得某段距离S为4个整尺长,若丈量一尺段的中误差为m=±

5mm,则全长S的全中误差为

mmB±

mmC±

10mmD±

mm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视差?

简述视差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

2.什么是偶然误差?

它具有哪些特性

3.在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时,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上有哪些观测步骤?

五.计算题(共40分)

1.用一把名义长为30m的钢尺,沿倾斜地面丈量得斜距为299.980m,已知尺长方程式为l1=30m-0.009m+1.25×

10-3

×

30×

(t-20℃)m,丈量时温度为30℃,若每尺段丈量中误差为m1=±

10mm,用J6经纬仪测得地面倾角α=30°

,中误差mα=±

1′,求实际的水平距离及其中误差(15分)

2.完成下列地形测绘手簿

已知经纬仪竖盘顺时针刻划,仪器高i=1.500m,测站高程H=160.796m

1

85.0

1.400

48′

160°

2

70.0

135°

3.设用J2经纬仪观测的两个方向读数为

盘左A290°

34′27″

B110°

20′50″

盘右A110°

34′40″

B290°

21′07″

试完成下列记录并计算β值

测站

测点

盘位

水平读盘读数

平均角值

备注

3

4

5

6

7

六.地形图应用(20分)

1.根据下面给定的地形图,做一下工作

a.指出图中的错误,用①②③……编号标出,说明原因并加以改正

b.用虚线标出AB断面的汇水面积

c.画出AB断面图(作图高程比例尺1:

200)

08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相对高程

2.竖直度盘指标差

3.子午线收敛角

4.偶然误差

5.真方位角

二.简述题(共65分)

1.影响水准测量的误差有哪些?

如何消除或削弱其影响(10分)

2.经纬仪各主要轴线应满足哪些条件(8分)

3.等高线的特性有哪些(7分)

4.光电测距仪及全站仪各能完成哪些测量工作?

要得到两点之间的平距其距离测量值应加哪些改正数(10分)

5.简述用经纬仪视距法作碎部测量时,在一个测站上应做的工作(10分)

6.简述相位测距的基本原理,相位式光电测距仪如何解决精度与测程的矛盾(10分)

7.检验视准轴是否垂直于横轴的条件时,为什么目标要选的稍远一些,且视线应大致水平(10分)

三.计算(共65分)

1.计算并调整下列附和水准成果,计算出各点的高程(10分)

HA=526.215HB=525.330

2.竖直角观测数据列于下表中,请完成其记录计算,以N点为目标,盘右位置校正仪器的竖盘读数为多少?

(竖直度盘刻划如下图所示)(10分)

目标

竖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指标差

一测回角值

M

871423

2724603

N

982733

2613257

3.用一把名义长为30m的钢尺,沿倾斜地面丈量得斜距为600.000m,已知尺长方程式为l1=30m+0.005m+1.25×

10-5

(t-20℃)m,丈量时温度为30℃,用J6经纬仪测得地面倾角α=25°

30′,求实际的水平距离及其中误差(10分)

4.为了检验水准仪的i角,当仪器置于距A.B两点等距离处C点时,测得AB尺读数分别为a=1.723m,b=1.425m,当仪器置于AB连线上的D点时,在AB尺上的读数分别为a’=1.562m,b=1.247m,已知AB距离为50m,BD距离为5m问

1)该仪器的i角为多少

2)A尺上的正确读数为多少

5.普通水准测量中,每读一个读数的中误差为±

2mm,若仪器与水准尺的平均距离为50m,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2倍,不计其他误差的影响,试求在测段为L公里的水准路线上,往返测的高差容许闭合差为多少(10分)

6.已知AB的坐标方位角为169°

25′16″,BC距离为150.670m,CD的距离为46.880m,XB=1100.580m,YB=886.670m,求点C和点D的坐标。

(10分)

7.已知xA=250.394m,yA=570.816m,xp=321.478m,yp=542.863m,求AP的坐标方位角位(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