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20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docx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

6.7.1一般规定

6.7.1.1本标准适用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00Km/h、直流额定电压1500V的刚性架空接触网的施工质量验收。

6.7.1.2接触网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埋入杆件及底座填充

2支持悬挂装置

3汇流排

4接触线

5架空地线

6中心锚结

7锚段关节

8线岔

9电连接

10上网电缆

11接地系统

12隔离开关

13分段绝缘器

14标志牌、支柱号码

15冷滑试验及送电开通

16热滑试验

6.7.1.3刚性架空接触网宜采用“Π”型铝合金汇流排悬挂方式。

6.7.1.4刚性架空接触网与柔性架空接触网的衔接处,应设置刚柔过渡设施;刚柔过渡宜采用切槽式过渡方式。

6.7.1.5刚性悬挂高度宜为4100mm,最低高度不应小于4000mm。

6.7.1.6刚性架空接触网在沿轨道500m范围内的拉出值宜为±200mm~±250mm,200m范围内的拉出值宜为±200mm。

6.7.1.7刚性架空接触网悬挂点的跨距应满足汇流排的弛度要求,宜为6m~10m。

6.7.2埋入杆件及底座填充

主控项目

6.7.2.1监理单位提供埋入杆件的埋设位置、埋设深度、规格型号数据资料。

6.7.2.2监理单位提供埋入杆件载荷检测及化学锚固螺栓所使用的化学填充剂的产品说明一般项目

6.7.2.3锚栓螺纹及镀锌层完好,化学锚固螺栓孔填充密实。

螺纹外露部分应涂油防腐。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2.4埋入杆件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6.7.2.4埋入杆件位置施工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备注

后切底螺栓深度

±2

隧道拱部允许+2~-3

化学锚固螺栓深度

+5~-3

后切地螺栓钢套管相对深度

+1~0

成组杆件中心垂直线路方向

±20

成组杆件个体相对间距

±2

或不超出安装孔范围

成组杆件横向布置其轴线应与线路中心

线垂直,纵向布置其轴线应与线路中心

线平行,其偏斜度

≦3°

杆件对隧道拱壁切线的垂直度或铅垂度

≦1°

刚性悬挂支持装置的埋入杆件顺

线路方向铅垂度应以汇流排在线

夹内有间隙为原则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2.5与隧道壁相贴近的底座,在与隧道壁的接触面上刷防腐漆。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7.2.6与隧道壁相贴近的底座应填充密实,表面光洁平整,无裂缝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7.3支持悬挂装置

主控项目

6.7.3.1刚性悬挂支持装置型号应符合设计,槽钢底座、悬吊槽钢、绝缘横撑、悬垂吊柱、

T型头螺栓等合格,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3.2槽钢底座应水平安装;悬吊槽钢、绝缘横撑与安装地点的轨道平面应平行;平坡线路上悬垂吊柱及T型头螺栓应铅垂安装,倾斜度误差一般均应不大于1°,但位于坡道上的悬垂吊柱及T型头螺栓顺线路方向铅垂度偏差应以汇流排安装在悬挂金具内能保证汇流排伸缩为原则。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3.3绝缘子最小泄漏距离不小于250mm,绝缘电阻抽样试验合格,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性裂纹。

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

预埋螺栓防腐性能好,且垂直于绝缘子本体,倾斜度误差应≦1°。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查阅产品证书;观察、测量、查阅绝缘电阻抽样试验记录。

6.7.3.4汇流排悬挂定位线夹材质、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无裂纹、无缺损。

紧固件、内衬尼龙垫齐全、无松动、可旋转部位无阻滞现象。

留有因温度变化使汇流排产生位移而需要的间隙。

定位线夹固定绝缘子螺栓应与线夹固定,不能移动。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查阅产品质量证书。

一般项目

6.7.3.5槽钢底座、悬吊槽钢、绝缘横撑、悬垂吊柱、T型头螺栓等构件无变形,镀锌层完整,应有不少于15mm的调节余量(净空限制地段除外)。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3.6槽钢底座与隧道壁间的空隙应用水泥填实,T型头螺栓的头部长边应基本垂直于安装槽道方向,螺纹部分应涂油防腐。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3.7绝缘子安装端正,绝缘子绝缘电阻抽样试验合格,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性裂纹。

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绝缘子瓷釉表面光滑、清洁、无裂纹、却釉、斑点、气泡等缺陷,瓷釉剥落总面积不大于300mm2。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4汇流排

主控项目

6.7.4.1汇流排型号、材质、制造精度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制造技术,汇流排无明显转折角,表面光洁,无缺损、无毛刺无污迹、无腐蚀,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4.2连接板及汇流排两端连接孔的尺寸误差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4.3连接件的接触面清洁,汇流排连接缝两端夹持接触线的齿槽连接处平顺光滑,不平顺度不大于0.3mm。

汇流排连接端缝平均宽度不大于1mm,紧固件齐全、中间接头螺栓紧固力矩为16N·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4.4汇流排中轴线应垂直于所处的轨道平面,偏斜不应大于1度,汇流排悬挂定位线夹材质、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无裂纹、无缺损。

紧固件、内衬尼龙垫齐全、无松动、可旋转部位无阻滞现象。

留有因温度变化使汇流排产生位移而需要的间隙。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5接触线

主控项目

6.7.5.1监理单位提供接触线型号、规格、材质的检测文件。

6.7.5.2接触线应可靠嵌入汇流排内,接触线与汇流排的接触面应均匀涂有薄层电力复合脂,在锚段内无接头、无硬弯。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6.7.5.3接触线安装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悬挂点接触线绝对高度允许安装误差为±4mm,

相邻的悬挂点相对高差一般不得超过所在跨距值的‰,设计变坡不应超过1‰。

跨中弛度不

得大于跨距值的1‰,且不应出现负弛度。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5.4接触线的拉出值应满足设计要求,中心线左右两边需均匀布置。

接触线拉出值误差不应大于±1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5.5锚段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汇流排终端到相邻悬挂点的距离为1800mm,允许误差:

-100mm~+20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5.6接触线在锚段末端汇流排外余长为150~200mm,沿汇流排终端方向顺延,一般情况对接地体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15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6架空地线

主控项目

6.7.6.1架空地线及其所用金具的规格、类型符合设计要求。

架空地线不得有两股以上的断股,一个耐张段内,断股补强和接头均不超过一个。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

6.7.6.2架空地线的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其允许偏差为+5~%,且最大弛度时,必须保证架空地线及其相连金具距离接触网带电体不小于150mm;对运行车辆受电弓的距离不小于

100mm。

架空地线内张力偏差为≦±5%。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一般项目

6.7.6.3架空地线座、地线线夹和安装在架空地线上的电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规范要求。

架空地线下锚处调整螺栓长度处于许可范围内,并有不少于30mm的调节余量。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6.4架空地线与接触网支持结构及设备底座的连接应为紧密连接。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7.6.5架空地线线夹安装端正,地线线夹中的铜垫片齐全,安放正确。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7中心锚结

主控项目

6.7.7.1中心锚结型式应符合设计,应安装在设计制定位置上,并且处于汇流排中心线的正上方,基座中心偏离汇流排中心不大于±3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7.2中心锚结绝缘子(棒)型号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条件,表面无损伤,带电端至接地体,接地端至带电体(汇流排)距离应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15mm。

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应平顺无负弛度。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一般项目

6.7.7.3中心锚结绝缘子(棒)及拉杆受力均衡适度,与汇流排的夹角不大于45度;中心锚结与汇流排固定牢固,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调整螺栓处于可调状态。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查阅电阻抽样试验记录。

6.7.7.4中心锚结两底端两端底座距中心锚固点的距离相等,其安装误差允许±10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8锚段关节

主控项目

6.7.8.1锚段关节处的两支悬挂点的在关节中间悬挂点处应等高,转换悬挂处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可以比工作支高0~3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8.2非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分别为±100mm,中心

线之间距离为200mm,允许误差±2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8.3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分别为±150mm,中心线

之间距离为300mm,允许误差±2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8.4贯通式刚柔过渡处两支刚性悬挂接触线应等高,在刚柔过渡交界点处,汇流排对接触线不应产生下压或上抬。

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罩对露天汇流排覆盖完全,防水罩安装稳固,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符合设计要求。

间距为200mm,允许误差±20mm,贯通的接触线下锚处绝缘子边缘距受电弓包络线应不小于100mm,

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应不小于150mm。

受电弓距柔性

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应不小于100mm。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8.5在冷滑试验中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热滑试验中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6.7.8.6刚性悬挂与相邻柔性悬挂导线不应相互摩擦。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8.7刚柔过渡处的电连接线、接地线应完好无遗漏,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9线岔

主控项目

6.7.9.1道岔处在受电弓可能同时接触两支接触线范围内,两支接触线应等高,在受电弓始触点渡线接触线应与正线接触线等高或高出正线接触线1~3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9.2单开道岔,悬挂点的拉出值距正线汇流排中心线一般为200mm,允许误差±2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9.3交叉渡线道岔在交叉渡线两线路中心的交叉点处,两支悬挂的汇流排中心线分别距交叉点100mm。

允许误差±2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9.4在冷滑试验中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热滑试验中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6.7.9.5道岔处电连接线、接地线应完整无遗漏,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7.10电连接

主控项目

6.7.10.1电连接线所用型号、材质、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预留因温度变化使接触悬挂产生伸缩而需要的长度。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

6.7.10.2电连接线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

6.7.10.3电连接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0mm,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0.4150mm2软电缆绝缘层剥开长度为70mm;400mm2电缆绝缘层剥开长度为90mm。

电缆导体不得被损伤。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0.5电连接线与接线端子压接应良好,握紧力不小于。

电连接线夹与电连接线接触良好,接触面涂电力复合脂,线夹安装应端正牢固,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要求。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0.6刚柔过渡电连接的安装应符合设计,电连接线在柔性悬挂承力索上除需用线夹连接外,还需在线夹两端用直径为1.5mm的铜线进行绑扎。

绑扎应紧密,绑扎长度为90~100mm,电连接的长度应满足接触悬挂伸缩的需要。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0.7电连接电缆在隧道顶部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沿隧道壁敷设的电连接线应加装PVC管并与隧道壁固定牢固可靠不易脱落,电连接在转角及与金属物、隧道结构触碰处必须进行绝缘加固措施。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1上网电缆参见城轨柔性架空接触网工程中上网电缆。

6.7.12接地系统

主控项目

6.7.12.1支持装置底座、设备底座、开关接地刀闸等均应按设计要求接地;接地线材质和截面应满足设计要求;与隧道壁密贴并应固定牢固,固定卡间距一般为500~800mm;接地

电缆敷设应符合电缆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在电缆支架上敷设时应绑扎稳固,两端连接牢固可靠。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2.2接地线及其固定螺栓、卡子等对接触网带电体的距离应不小于150mm,对受电弓

的瞬时距离应不小于100mm,且不得侵入设备限界。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2.3汇流排接地挂环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稳固,连接可靠。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2.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不大于10欧姆)。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实测或查阅接地装置的测量记录。

6.7.12.5架空地线及其所用金具的规格、类型符合设计要求。

架空地线不得有两股以上的断股,一个耐张段内,断股补强处数和接头处数均不超过一个。

6.7.12.6架空地线的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其允许偏差为+5~-%,且最大弛度时,必须保证架空地线及其相连金具距接触网带电体不小于150mm;对运行车辆受电弓的距离不小于10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

一般项目

6.7.12.7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随工检查及查阅隐蔽工程记录。

6.7.12.8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单独接地,严禁将几个部件串联接地。

接地线露出地面部分及埋入地下部分均应作防腐处理。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随工检查及查阅隐蔽工程记录。

6.7.12.9接地跳线或电缆接续规范,线夹端正,布线美观,余长适度。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2.10接地挂环与汇流排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清洁,均匀涂抹薄层电力复合脂。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7.13隔离开关

主控项目

6.7.13.1隔离开关型号应符合设计,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隔离开关的本体外观应无明显的损坏,绝缘子应完好、清洁。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操作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试验报告

6.7.13.2隔离开关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其安装应符合安装说明书要求。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操作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试验报告。

6.7.13.3隔离开关的1500V直流电缆连接正确规整。

与汇流排连接电缆应预留汇流排位移长度,电缆不应压在汇流排上,电缆重量应由支架或卡子承载。

电缆上网点应尽量靠近汇流排悬挂点,电缆与开关铜排连接时应避免紧贴墙壁应与墙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固定上网电缆PVC管的卡箍打眼处应避开隧道结构接缝处且每条上网电缆应作常规电气试验。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3.4电动隔离开关的电源和控制回路接线正确,在允许电压波动范围内能正确、可靠动作。

有连锁要求的开关,连锁关系正确可靠。

机构的分、合闸指示与开关的实际分、合位置一致。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操作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试验报告。

6.7.13.5现场手动操作应和遥控电动操作动作一致。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操作检查。

6.7.13.6隔离开关应分、合灵活、准确可靠,角度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触头接触良好,无回弹现象。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操作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试验报告。

6.7.13.7隔离开关触头带电部分至顶部建筑物距离,应不小于500mm;至隧道壁应不小于

15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操作检查。

6.7.13.8隔离开关底座和操作机构底座应与架空地线相连,安装在同一支架上的三台隔离开关,应单独接地。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目测检查。

6.7.13.9隔离开关底座和操作机构底座应呈水平状态,安装牢固,靠近线路端部距线路中心线不得小于1800mm。

手动操作机构底座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1200mm。

电动操作机构箱应

密封良好,且控制电缆不被其他线缆阻滞和叠压,门锁和钥匙完好开关编号准确无误。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3.10隔离开关中心线应铅垂,传动杆应垂直,与操作机构轴线一致,偏差不得大于2度,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铰接处活动灵活,并涂有中性凡士林。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操作检查。

6.7.13.11设备接线端子与隔离开关连接接触面应涂电力复合脂。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7.14分段绝缘器

主控项目

6.7.14.1刚性悬挂分段绝缘器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方式和绝缘性能应符合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分段绝缘器中心线与受电弓中心线重合,偏离受电弓中心线不应超过5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试验报告、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6.7.14.2分段绝缘器紧固件应齐全,连接牢固可靠,分段绝缘器与接触线连接处应平滑,与受电弓接触部分与轨面连线平行,车辆双向行驶均不打弓。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试验报告、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6.7.14.3刚性悬挂分段绝缘器带电体距接地体或不同供电分区带电体、不同供电分区运行车辆受电弓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静态不小于150mm;动态不小于100mm。

检验数量: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冷滑试验。

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一般项目

6.7.14.4分段绝缘器距相邻刚性悬挂定位点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00mm。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7.14.5分段绝缘器绝缘件表面清洁,整体安装美观。

检验数量:

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标志牌、支柱号码参见城轨柔性架空接触网工程中标志牌、支柱号码。

6.7.16冷滑试验及送电开通参见城轨柔性架空接触网工程中冷滑试验及送电开通。

6.7.17热滑试验

参见城轨柔性架空接触网工程中热滑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