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332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docx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陈利

◆教学内容

教材82-82页例1、例2的“三角形的面积”,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索,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3.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使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硬纸板三角形、剪刀。

学生准备:

硬纸板三角形、剪刀、七巧板。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复习: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你还能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

指名汇报,追问:

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面是怎样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吗?

引导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再根据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2、课件出示三角形的物品。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

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师:

有这么多物品都是三角形的,那么如果要计算这些三角形物品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演示,既做到复习旧知,又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知的探索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

(1)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形模型,提出问题: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呢?

你能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并推导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探究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提示卡a、b、c)学生边探究边思考提示卡上的问题。

a.做一做:

三角形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b.找一找:

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c.想一想:

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用硬纸板剪的三角形(提前让学生准备不同的三角形),动手操作。

观察分析拼成的图形,思考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组选派代表把研究的结果和全班同学说一说。

学生汇报预设:

生1:

我们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2:

我们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3:

我们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4:

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生5:

用一个三角形,沿两边的中点的连线剪开,也可以拼成1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

所以面积是三角形底边与高一半的乘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小结

质疑:

(边课件演示边提问)这里的底乘高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除以2”?

引导学生归纳出,底乘高求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求的是所拼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三角形的面积。

同学们推导出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是不是可以计算所有的三角形呢?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

根据前面不同小组运用不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可以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适合所有的三角形,计算三角形面积时,需要知道三角形底和高的长度。

(3)尝试练习

完成82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

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自主探索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

并通过整理小结锻炼学生整理思维、理顺思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1)过渡:

同学们,我们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我们就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

(好)

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2)解决问题

(1)。

提问:

想一想,要解决问题

(1),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

首先要求出每个小红旗的面积。

追问:

求小红旗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

因为小红旗是三角形的,所以学生会回答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这两个条件。

深度追问:

小红旗是什么三角形?

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学生仔细观察小红旗的特征后,回答:

小红旗是直角三角形的,所以它的底和高就是它的两个直角边,也就是说底是45cm,高是32cm。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

a.学生尝试列试解答。

b.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c.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计算过程:

45×32÷2×200

=720×200

=144000(cm2)

(3)解决问题

(2)。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单独列式计算。

a.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到各小组听听学生的发言。

b.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c.反馈汇报:

学生汇报预测:

生1:

我是分步计算的,列出的算式是:

45×32÷2=720(cm2)90×64=5760(cm2)5760÷720=8(面)

生2:

我是用综合算式计算的:

90×64÷(45×32÷2)=8(面)

质疑:

谁能说说90×64求的是什么?

45×32÷2求的又是什么?

引导学生弄清楚90×64求的是长方形纸的面积,45×32÷2求的是小红旗的面积。

深度质疑:

还有其它的解法吗?

a.教师提示:

想一想,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和小红旗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学生再次讨论,寻找解法。

c.小组选派代表汇报:

汇报预测:

通过计算可知,长方形红纸的长是小红旗底的2倍,宽是小红旗高的2倍,所以长方形纸可以剪4个长等于小红旗底、宽等于小红旗高的小长方形,这4个小长方形每个可以剪成2面小红旗,所以一共可以做8面小红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相应的算式:

90÷45=264÷32=22×2×2=8(面)

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那么多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问题,说明只要勤于动脑,我们就能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这个教学环节属于解决稍复杂的三角形面积问题的教学,通过分层次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应用,又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1)请同学们看教材83面“课堂活动”第1题,观察每个三角形的形状特征。

(2)学生独自找一找,拼一拼。

(3)反馈汇报,并说明理由。

汇报预测:

能拼成长方形的是②和⑤,能拼成正方形的是①和③。

因为②和⑤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不一样长,只能拼成长方形;①和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一样长,拼成的图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④和⑥没有直角,拼不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只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从七巧板里选一个三角形,量出底和高。

(2)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3)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完成84页“练习二十”第5题。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2)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讨论这几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原因。

(3)反馈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

五个三角形底相等,高也相等,所以面积相等。

(4)小结: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三角形在转化成其它图形时,因为三角形形状不同,转化成的图形也不同;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三角形面积问题。

(四)达标反馈

1.判断。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底和高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分别相等。

(  )

(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4)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

2.学校要为刚加入少先队的一年级学生制作红领巾,一共需要多大面积的布料?

3.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42cm2,求三角形ADE的面积是多少。

(5)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

谁来说说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并在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了,在解决求三角形面积问题时,只要题中给出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就可以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直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地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再一次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6)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83、84页练习十的第1、5题和思考题。

2.在教材上填写84页第3题。

3.在数学练习本上完成84页第2题和第6题。

4.课后完成84页第4题。

板书设计

2.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45×32÷2×200

=720×200

=144000(cm2)

(2)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5×32÷2=720(cm2)90×64÷(45×32÷2)90÷45=2

90×64=5760(cm2)=5760÷72064÷32=2

5760÷720=8(面)=8(面)2×2×2=8(面)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喻寺小学:

陈利

本课主要是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反思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做得较成功:

1.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继续用转化的方法,通过拼、剪将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这样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知识,更易于解决问题。

学生在拼、剪的过程中,想出了多种方法,体现了个性化学习。

2.充分运用书中的情境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感受到自己不是在单纯地学习知识,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归纳能力。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

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有时操之过急,没给足够的时间,就自己说出来了。

还有就是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有点儿急于求成,没有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给学生及时的引导,课堂逊色不少,同时使学生在后面的练习题中解决问题显得吃力。

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予以改正。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设计

喻寺小学:

陈利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三角形的面积》是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材中的插图给出了转化的操作过程,同时渗透了旋转和平移的思想,以便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

教材这样编排的最大特点是突破实践性、研究性,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内容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并且在本单元第一节中,学生经历了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相转化的思想。

这些知识经验都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对于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公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研究,逐渐明白所学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联系,达到将所学图形(三角形)转化为已学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平行四边形),从而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索,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3.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使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4)重点、难点

为了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是: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是: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5)教法、学法

教法:

构建了“问题情境――引发猜想――探究发现――推理概括――解决问题”的认知主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

学法:

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通过广泛参与操作实践,发展数学能力与数学情感。

(6)说教学过程

1.初步感知: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用转化的方法把所学的图形转化成已学会计算面积的图形,从而探究出所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

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

2.探索发现:

通过教学例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的剪、拼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然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在剪拼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组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所拼的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面积又有什么关系?

从而找出原三角形与所拼成的新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并顺利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能拼成的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教师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时候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边等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所拼成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有的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分析这种特殊情况下三角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2.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的方法也可能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

明确了这种关系,学生就容易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了。

这一过程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最后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实践”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

例2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例题中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求三角形面积所需要的条件,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应用,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巩固应用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练习,不但能巩固新知,形成技能,还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纠正。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利用课堂时间安排学生完成书中的习题。

一是解决“课堂活动”中的问题:

第1题通过观察、寻找、拼凑,发现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哪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认识。

第2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出七巧板中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计算出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新知的应用能力。

二是解决练习二十中的第5题,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计算、讨论,让学生明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原因。

4.归纳总结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谈谈学习的收获,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

5.说板书

2.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45×32÷2×200

=720×200

=144000(cm2)

(2)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5×32÷2=720(cm2)90×64÷(45×32÷2)90÷45=2

90×64=5760(cm2)=5760÷72064÷32=2

5760÷720=8(面)=8(面)2×2×2=8(面)

这个板书既有总结性的公式呈现,又有例题的解题过程,且呈现了例2的几种不同解题方法,对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