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720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docx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元代剧作家______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剧作家________创作的传奇《宝剑记》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具中的《夜奔》一场至今仍在曲场经常上演。

3.《大雅堂乐府》是明代_______创作的杂剧,剧中写四个古代的风流遗事,表现了文人的雅兴和情调。

4.明代作家_______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5.孟称舜的《_______》描写了崔护和叶茶儿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他关于婉丽风格的理论。

6.延寿马和王十朋分别是南戏《_______》和《_______》中的人物。

7.明代剧作家_______《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借梦表现现实的黑暗的作品。

8.明代剧作家_______的“渔阳三弄”,借张建封、杨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现了对个

性和自我的追求。

9.明代剧作家王衡的杂剧《_______》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

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二、简答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烷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3.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4.《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特点和局限?

5.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1,2题必选一题回答,3,4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前者判分。

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2.以剧本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3.《水浒传》在思想上取得的独特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举例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答案:

一、填空

    1.纪君祥

    2.李开先

    3.汪道昆

    4.沈璟

    5.桃源三访

    6.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

    7.汤显祖

8、沈自微

9、郁轮袍

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

1.答案要点:

(1)浓郁的抒情性,表现在:

a、曲辞缠绵徘侧,细腻传情:

b、以梧桐为全剧结撰的中心,梧桐自身带有的忧郁色彩,增加了抒情的伤感,同时使剧情更加紧凑。

(2)塑造了男主角唐明皇这样一个多情的情人形象。

(参考《元明戏曲》29-32页)(参考《元明戏曲》109-113页)

2.答案要点:

(1)是最早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其中一些出在后世久演不衰。

(2)对历史兴亡的思考,代表了明传奇的一个重要主题,并在后来的文人创作中得到更多发挥。

<3)以政治和爱情相结合,开创了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手法,对后世传奇创作有很大影响。

(参考《元明戏曲》187-188页)

3.答案要点:

话本小说的特点:

(1)创作目的是为了满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2)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3)表达工具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通俗自话;(4)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动曲折;(5)注意写人物;(6)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人话”,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

(答案见第16-17页)

4.答案要点:

特点:

(1)鄙弃功名富贵,不热衷科一举考试,不愿意出来做官;(2)自由独立、狂放不羁,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3)承袭了传统的思想道德,坚持所谓真正的正统儒家思想,特别是德治仁政的思想。

局限:

脱离时代,脱离现实,缺乏新时代的气息。

(参考《明清小说》240一242页)

5.答案要点:

《西游记》的谐趣首先跟人物的思想性格有关。

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是(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

(参考《明清小说》111一116页)

三、论述题《1,2题必选一题回答,3,4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前者判分。

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要点:

杜丽娘是一个具有至情、执着理想的女子:

(1)杜丽娘的生活环境令人窒息,这也是那个时代现实中女性的困境;(2)对爱情的大胆主动追求,因情而死,因情而生;这表达了汤显祖的至情观,即情可以超越现实、超越时空;(3)杜丽娘对父母的牵念挂怀,这代表了她对现实社会的礼义的回归。

(参考《元明戏曲》194--201页)

2.答案要点:

(1)思想内容上,表现出儒者的悲思,借助杂剧表现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提升了杂剧的思想价值;(2)艺术上,表现出文人高度的文学修养,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冲突设置、曲辞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参考《元明戏曲》1}-27页)

3.答案要点:

《水浒传》是一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农民革命的兴亡史,其思想上的独特成就表现为:

(1)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热情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的正义性。

<2>热情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表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英雄气概、斗争意志和伟大力量。

(3)描写了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到聚合、由盲目行动到有明确行动纲领和严格纪律,以及受招安导致最后失败的全过程。

(4)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一些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尤其是农民战争战略战术和斗争策略的经验。

(参考《明清小说》(答案见第62-65页)

4.答案要点:

《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表现为:

(1)塑造了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2)人物没有类型化的缺点,而是个性鲜明,各具面口;(3)善于通过细节描写米友现不同人物性格的细微区别;(4)处处从生活的整体出发去刻画人物,因而写一个人物,常常起到一种互相关联的映射作用。

(参考《明清小说》286--290页)

 

第一章《元明杂剧创作综述》

  一、元杂剧形式的特点

  1、折与场:

元杂剧剧本一般一本四折,每折分为若干场。

折是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唱完为一折,这同时也是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一场则是从演员上场至全部推入后台,舞台上出现空场。

元杂剧中只有个别剧本不是一本四折的,如《赵氏孤儿》是一本五折,而《西厢记》则是五本连演。

  2、楔子:

有的剧本有楔子,楔子是四折之外的独立小段落,或放在第一折前作序幕,如《窦娥冤》;或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戏,如。

楔子一般都不用套曲,只有一两支曲子。

  3、题目:

剧本末尾有题目正名,一般为两句或四句对句,总括全剧的内容,一般以最后一句为剧名。

如《窦娥冤》最后:

  题目秉鉴持衡廉访法

  正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末句便是全剧的名称,我们今天常用的《窦娥冤》是其简称。

  4、文辞:

剧本的每一折都由曲辞、宾白、科范三部分。

  

(1)曲辞主要用于主人公心情的抒发和感叹、场景的渲染;同时也起着对话和贯串情节的作用。

曲辞前面表明宫调和曲牌名称,如《正宫·端正好》,宫调和曲牌对曲辞做出了严格的韵律要求。

  

(2)宾白简称白,是剧中人物的道白,由散白和韵语组成。

用于刻画人物,介绍故事情节。

  (3)科范简称科,是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及音响效果等的,如“作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

  5、角色:

剧本中的主唱者为主要角色,称为正色,男主唱称为正末,女主唱称为正旦。

元杂剧一般一本戏中只有主要角色独唱,正末独唱的称为末本,正旦独唱的称为旦本。

其他还有次要角色,如副末、贴旦、净等。

  二、元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元明杂剧创作的影响

  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着很大的差异。

元杂剧作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如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等;二是隐逸之士,如白朴、王实甫等。

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地位明显上升,其中甚至包括藩王、显宦。

  创作主体的特点直接影响着杂剧的风格。

元杂剧创作主体对元代杂剧创作的影响表现为:

  

(1)因元杂剧作家以杂剧作为寄寓心志的工具,故其作品的情节、人物往往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寄托;

  

(2)因其地位低微或经历过深切的忧患,故其作品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

  (3)因其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故其作品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性;

  (4)因其熟悉舞台,剧本为舞台演出而作,故其作品较重视舞台演出效果和民众欣赏要求。

  明杂剧创作主体的特点对杂剧创作的影响表现为:

  

(1)因作家地位较高,故其作品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文人自己的精神世界;

  

(2)因其创作多为家班演出所用,故注重自娱,而不考虑民众的欣赏要求和舞台演出效果;

  (3)因其所兼作南戏与传奇,故其杂剧多受南戏、传奇的影响。

第二章关汉卿

  请大家重点掌握关汉卿剧作的思想特征和艺术成就:

  关汉卿剧作的思想特征:

鲜明的儒家思想

  关汉卿虽然自称是“浪子班头”,但他首先是一个文人,所以他的作品仍表露了鲜明的

  儒家思想。

他以杂剧作为抒情写志的工具,借助杂剧来表现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他以自己所受的教育、以他的意识观念来反映生活,捕捉问题,选择角度,通过剧本来剖析社会、剖析人生。

  关汉卿的这一创作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公案剧中。

如他的名作《窦娥冤》就通过窦娥这个弱者的悲剧命运,通过信守道德的窦娥却被以违反道德的罪名处以极刑这样一个悖论,表达了自己对黑暗不公的社会现实的愤怒批判;而《蝴蝶梦》不仅反映了豪强势要横行霸道的现实情况,更通过继母舍弃亲生儿子,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颂扬了继母的贤德,表达了他对这种道德境界的肯定。

应当说关汉卿的公案剧所关注的不是离奇曲折的案情,而是每一桩公案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所体现的道德观、价值观。

  关汉卿的这一创作思想还体现在他的爱情风月剧中。

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虽然也偶尔表现出文人的狎邪情趣,但也自有其独特的思索。

如《调风月》通过对虚荣的侍女燕燕内心的挖掘,写出了人身处低贱时的无奈、不甘和抗争;《救风尘》则是借助爱情风月的题材,颂扬了一个身份低贱的妓女的侠肝义胆和机智聪明;而《望江亭》则写了一个弱女子为了保护自己幸福美满的婚姻而进行的勇敢的抗争。

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除了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之外,还揭露了那些所谓的衣冠子弟卑劣无耻的内心和本性,这两方面都显示了他对人性的体察和了解。

  关汉卿的历史剧也体现这他的这一创作思想。

他的历史剧名作《单刀会》就通过关羽这样一个豪迈无畏的英雄形象,写出了自己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崇敬。

更重要的是,关汉卿借关羽之口传达了一种正统的历史观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使得剧本虽非悲剧,却表现出悲壮之美。

  作为一个浪子文人,浪子的风流与儒者的情怀,在关汉卿身上交融在一起,使得他的剧本在市民性之外,也表现出一定的文人性。

他以儒者的视野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审视历史,体会出现实的丑陋、历史的变幻、人性的弱点以及卑微生命与命运的抗争。

而这一切使得他的剧本流露出一种儒者的悲思。

  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是一个文人,他的儒生本色使他的剧本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同时他又是一个混迹于勾栏瓦舍的浪子,甚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参加演出。

故而关汉卿对杂剧的各种程式和舞台表演的技艺也非常熟悉,这使他的杂剧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艺术吸引力,非常适合舞台表演。

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表现为:

  1.善于塑造人物,尤其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

如《窦娥冤》竭力刻画窦娥的孝顺、善良与刚强,而她的孝顺、刚强、善良都是在与恶棍张驴儿和官府淫威的对抗中,在生与死的尖锐冲突中刻画出来的。

又如《蝴蝶梦》要表现继母王氏的贤德慈爱,于是将她放在舍弃亲子还是舍弃继子的矛盾之中。

强烈的道德感使得王氏要舍弃亲生的儿子,保全丈夫前妻所生之子;而母子之情又使她难以舍弃亲生子。

王氏的贤德正是在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中表现出来的。

而《调风月》中的燕燕更始终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狼狈的境遇中。

一方面她深爱小千户,想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幸福,另一方面侍女的卑微身份却迫使她不得不去替小千户提亲,甚至为小千户操办婚礼。

正是这种尴尬的境地,造成了燕燕既泼辣又软弱的矛盾性格。

  2.矛盾集中,主干突出,情节富于变化。

关汉卿的剧作都具有矛盾集中,主干突出的特点,一切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情节都被略去,而突出那些和主题密切相关、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

如《窦娥冤》一剧中,窦娥从被卖到守寡的心酸经历都只是由蔡婆的交代一提而过,而把笔墨集中在窦娥与张驴儿、太守桃杌的冲突上,尤其“法场受刑”安排了整整一折。

这种安排突出了元代社会吏治的黑暗和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而这这是本剧的主题。

关汉卿剧作的情节变化多端,富有悬念。

如《蝴蝶梦》里包公听了王氏的诉说之后,就向张千耳语,以偷马贼代王三而死。

但是这个关键情节,观众事先并不知道,都认为王三难逃一死,直到最后王三突然被放出,剧情奇峰陡转,整出戏由大悲转为大喜。

  3.语言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而本色自然是其戏剧语言的基本风格,剧作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

比如同是淋漓的诉说,衔冤而死的窦娥唱出的曲词责天骂地,充满激愤,而被情人抛弃的燕燕的唱词则在痛苦的表白中,流露出一份自怨自艾。

在比如同是对情人责怪的辩白,《拜月亭》中王瑞兰的口气堂堂正正,理直气壮,透出自信和高贵;而《调风月》中的燕燕则小心翼翼,显出身份的尴尬和卑微。

第三章白朴及元初期的杂剧创作

  一、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

  《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梧桐雨》的艺术成就很高,这主要表现在:

  

(1)浓郁的抒情性。

杂剧《梧桐雨》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个在文学史上倍受关注的话题,和诸多同一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起来,《梧桐雨》关注的不是唐明皇和杨贵妃曲折传奇的爱情故事,而是他们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包括爱情的欢乐、死别的痛苦、思念的哀愁以及悲凉的历史沧桑感,整本戏如同一首抒情长诗,不以情节引人,却以情感动人。

浓郁的抒情性首先得力于作为剧本主体的曲词。

《梧桐雨》的曲辞自然朴实,却又缠绵悱恻,细腻传情。

尤其是第四折最后的几支曲子,直白而缠绵,把唐明皇自美梦中惊醒之后,独对梧桐秋雨的孤凄、悲凉写得淋漓酣畅,感人至深。

浓郁的抒情性还得力于剧中不断出现的梧桐意象。

《梧桐雨》把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中出现的梧桐意象大家发挥,以梧桐为中心来结撰全剧,第一折里唐明皇在梧桐树下与杨贵妃海誓山盟、第四折里唐明皇独对梧桐秋雨哀悼杨贵妃。

这种安排一方面利用中国文学传统中梧桐意象自身所包蕴的忧郁色彩增加了抒情的伤感,一方面也使得全剧主干突出、结构紧凑。

  

(2)形象鲜明的人物塑造。

《梧桐雨》是一个末本戏,是由正末,也就是男主角独唱全本的,因此剧中杨贵妃的形象比较模糊,而男主角唐明皇的形象则非常鲜明。

白朴抱着同情的态度,塑造了唐明皇这样一个专情的情人形象。

尤其是最后一折,通过抒情的方式,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追思怀念,更突出了他的专情。

  二、石君宝《曲江池》对《李娃传》的主旨的改变及促成这一改变的社会因素:

《曲江池》是根据唐传奇《李娃传》改编的,在剧中无论李亚仙与郑元和的爱情,还是二人的形象,都有了新的色彩。

李亚仙从一个义烈的女子变成了忠贞的女性,道德色彩得到加强,而郑元和则从一个幼稚痴情的书生变成了一个风流才子。

.《曲江池》所描写的书生妓女的爱情是元杂剧中很有代表性的主题,失意的元代文人借书生和妓女的爱情,借妓女对书生的知赏和爱恋,来书写自己的感慨,填补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落感。

第四章马致远

  在这一章里,希望大家请大家掌握这样几个问题

  一、关汉卿与马致远在精神实质上的区别

  关汉卿和马致远都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又都是下层文人,但是两人在精神实质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说关汉卿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市民百姓,而马致远则更接近士大夫阶层。

关汉卿的作品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平民百姓,他所关注的大多是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剧中的主要人物也多是下层的普通民众。

比如《窦娥冤》写的是一个童养媳的悲惨遭遇,《调风月》写的是一个侍女的爱情故事,而《蝴蝶梦》则写一个普通读书人的继室

  二、马致远剧作的士大夫色彩

  马致远的作品在精神上体现出了更多的士大夫气息,这首先表现在他更关注士人的状况,选择文人作为自己表现的主题,如《荐福碑》写士人不遇的坎坷,《青衫泪》借文人和妓女的爱情,写沦落文人的悲哀。

其次他的神仙道化剧则更多体现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对精神归宿的探讨,如《岳阳楼》、《陈抟高卧》,借吕洞宾、陈抟等人之口,感慨功名的虚幻、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厌倦争名逐利,想要逃避人间的纷扰是非的思想。

  三、马致远剧作清俊的风格

  马致远剧作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其文辞和音律。

马致远非常重视音律,其作品音律的严整也倍受赞扬。

马致远剧作的曲词在元代也是领袖群英的大家,其辞或洒脱、或畅快、或沉痛,或豪放,整体风格则是清俊隽永。

其中《汉宫秋》第三折中对离情别绪的渲染更是著名,曲子用朴素直白的语言抒写胸中的感伤和悲凉,虽使用口语,却不俚俗。

第五章王实甫及元中后期的杂剧创作

  关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请大家先了解一下“董西厢”对《莺莺传》的修改补充,并重点掌握《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的独到价值和郑光祖爱情剧的特点。

  一、王实甫《西厢记》的独到价值

  王实甫《西厢记》直接继承了“董西厢”,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西厢”的独到价值首先表现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剧中的张生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爱情故事中痴情的多情多感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

王实甫不仅写出了张生的痴情与风魔,更写出了张生的才华,以及张生的软弱,使他成为封建社会中多情软弱的才子的代表。

  其次《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是戏剧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

这一创作追求集中体现在莺莺身上。

在《西厢记》中莺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更生动、更细腻的表现,成功揭示了这个大家闺秀在争取爱情自由的过程中的心理矛盾。

尤其“闹简”、“赖简”突出表现了莺莺的动摇、矛盾,是刻画恋爱心理的成功段落。

  第三、《西厢记》中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物类型,影响着后来的创作与生活。

《西厢记》中磊落直言、急公好义的侍女红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后来的剧作中一再出现,取得了远较莺莺为重要的地位。

  第四、《西厢记》对矛盾冲突的设计足以示范后人。

全剧以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为基本矛盾,表现崔张与家长的冲突;以莺莺、张生、红娘间的矛盾我为次要矛盾,由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刻画人物。

这样一种对冲突的组织,对古代戏曲中是很值得称道的。

  第五、《西厢记》才子佳人相会后花园,历尽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模式,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于郑光祖,请大家重点掌握他的文人事迹剧和爱情剧。

他的文人事迹剧《王粲登楼》写文人不遇的感慨。

《王粲登楼》通过王粲坎坷漂泊的故事,借流行的故事模式写自己的“方直”、“不妄与人交”,以及因此而来的不遇感慨。

这同时也是历代失意文人的感受,《王粲登楼》因此一再受到文人的赞赏。

  二、郑光祖爱情剧特点

  

(1)郑光祖的爱情剧模式化的痕迹很明显,他的爱情剧均采用了有婚约在先、岳母让兄妹相称的故事模式,如《梅香》中的白敏中和小蛮、《倩女离魂》中的张倩女和王文举都是有婚约在先,而后岳母却让他们兄妹相称的。

  

(2)道德色彩较强。

如白敏中和小蛮私会被撞见、小蛮未曾失身以及最后白敏中奉旨成婚等情节的安排,使剧本在表现爱情的同时,又照顾了社会伦理规范。

《倩女离魂》中王文举对倩女私奔自己的指责,也表现出写“情”却终不逾距的特点。

  (3)曲辞的清丽优雅,这是他名列元曲四大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章明初至嘉靖的杂剧创作

  这一章里,请大家了解以下内容:

  一、朱有燉剧作对儒家道德伦理的赞誉、对戏曲教育作用的重视及其艺术成就

  二、康海、王九思剧作的独到价值:

  三、冯惟敏《不伏老》对科举考试的表现、《僧尼共犯》的排佛思想

  四、许潮和汪道昆短剧的特色:

  汪道昆《大雅堂乐府》的特色:

第七章徐渭

  徐渭是开启晚明文学的新时代的人物,他的杂剧作品最主要的就是《四声猿》。

 

  《四声猿》题名的由来

  《四声猿》是徐渭的四部杂剧《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狂鼓史渔阳三弄》、《女状元辞凰得凤》的合称。

《四声猿》的得名说法不一,很多人认为徐渭是取猿声哀苦,令人断肠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哀。

也有人认为徐渭心目中的猿不仅悲伤,亦能悟法,所以徐渭以这四个短剧,用另一种方式宣扬了人的显示本性的合情合理。

  可以说徐渭以《四声猿》命名自己的剧本,有两方面的用意:

  一方面以猿声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不遇的慨叹。

在《四声猿》的四个剧本中,应该说《狂鼓史渔阳三弄》最突出地体现了徐渭内心的悲愤。

《狂鼓史》以历史上祢衡骂座的故事为素材,但把剧情改为曹操死后,在阴司由祢衡对着他的亡魂重演当日骂座的情景。

“骂曹”的内容,看起来不外乎历史记载和故事传说中曹操的狠毒伪善、狡诈奸险、草菅人命等罪恶,但对徐渭来说,剧中的曹操实际象征着使他产生“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袁宏道《徐文长传》)的社会实体。

而剧中气概超群、才华出众,却沉沦失意、桀骜不驯的祢衡,正是徐渭自己的化身。

而祢衡最后被玉帝请去作修文郎的结局,则是科场失意、怀才不遇的徐渭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一方面借猿声写自己心中的奇气,《四声猿》就是徐渭的中夜长啸。

是四个至奇至快之事,除《狂鼓史》阴间骂曹外,《翠乡梦》也充满了奇异的色彩。

《翠乡梦》捏合了传说中红莲和柳翠的故事,写临安府尹柳宣教怪玉通禅师不来参拜自己,命营妓红莲诱惑玉通禅师破戒。

事后,玉通坐化,投胎为柳宣教之女,后为妓,名柳翠,经玉通的师兄月明度化出家。

而《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中的木兰和黄崇嘏以女子之身,或驰骋疆场、杀敌卫国,或参加科考、独占鳌头,在当时都是至奇至异之事。

可以说,徐渭创作这四个剧本正是“借彼异迹,吐我奇气。

  关于阳明心学对徐渭创作的影响也请大家重点掌握。

  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

  务实际,遂创立心学,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心即理。

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不仅是人身的主宰,而且是宇宙的本体。

则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

对于情,则教人循其良知,当喜则喜,当怒则怒,顺其自然。

这些思想直接开启了文学创作中对真情、个性的追求,而徐渭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然而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

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守仁称之为“良知”。

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就是“致良知”。

“致良知”就成了王学的中心观念,王守仁在晚年就只讲这三个字。

  徐渭生活在阳明心学盛行的关键时期,而他的家乡则是阳明心学的发源地。

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曾隐居绍兴,当地人对王阳明非常推崇信奉。

而徐渭正是绍兴人,家乡卿士大夫及故老庶民对王阳明的肯定与怀念对他有着很大的影响。

而且对他影响很大的两位老师王幾季本又都是王阳明的弟子。

尤其王幾即王龙溪,他和王艮时时越过王阳明的学说,把当时思想解放的潮流发展到极端,形成王学左派,对王阳明学说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时代、地域以及师承的原因,徐渭在哲学思想上与阳明心学颇多联系。

  由于尊崇阳明心学,徐渭对佛道抱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认为三教是可以相通的。

尤其是对佛教,徐渭认为儒家与佛教是互补的。

而且对于正统儒家最常批评的剃发、出家,徐渭也觉得是细枝末节。

徐渭对佛教的态度,体现在戏曲方面,可以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来看。

在理论上,徐渭把禅悟引进了戏曲批评。

而在创作上,《翠乡梦》是一个很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