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44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docx

011精神伦理心理总结

第一单元 精神病概论

精神病学概论

二、认知障碍:

感知觉障碍:

(一)错觉(灯泡看成人头)、幻觉(虚幻的清晰,无中生有)与表象(虚幻的受意识控制,想家)。

(二)非幻觉性知觉障碍,1.视物变形症2.空间知觉障碍3.非真实感4.人格解体5.时间知觉障碍。

(三)幻觉:

1.幻觉的分类:

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区别在于通不通过感官,通过就是真性的。

功能性幻听、反射性幻听,区别在于功能通过同一器官,反射通过2个不同器官。

三、思维障碍:

(一)思维内容障碍:

强迫观念/超价观念(此地无银三百两)/妄想。

妄想的三个特征:

1.妄想都是涉及自我的2.这种观念为个人独享3.坚信不移。

四、注意力:

注意力不(难)集中。

注意转移困难。

注意力容易转移。

无注意。

五、智能障碍:

概念:

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于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记忆和注意是智能活动进行的前提,但记忆本身不属于智能。

临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4个等级:

轻度(智商为50~70);中度(智商为35~49);重度(智商为20~3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

六、自知力:

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的判断能力。

(是不是问题,需要帮助,需要治疗)

七、记忆障碍:

错构(经历过但时间错了)与虚构(根本没有经历过)。

情感障碍:

七情六欲。

正常情感的特征:

稳定性、境遇性、长期性。

八、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障碍:

1.意志增强2.意志减退。

二)行为障碍:

空气枕头,木僵可分为:

1.器质性木僵:

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紧张型木僵: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3.抑郁性木僵:

常见于严重的抑郁症4.反应性木僵:

常见于反应性精神障碍。

第二单元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AD(阿尔茨海默病)与VD(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要点:

AD老人缓慢无高血压脑卒中,早期人格智能障碍,丧失自知力,全面痴呆脑萎缩,缺血<4。

VD近记忆障碍为主,缺血>7。

第三单元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各种躯体疾病,进而由各种躯体病变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各种精神障碍的总称。

症状性精神或者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共性:

1.发生、发展、严重程度与转归上与躯体疾病相一致

2.昼轻夜重

3.相应的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的阳性发现

4.表现主要是急性脑病综合征、慢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慢性脑综合征:

共同表现为缓慢发病,病程迁延和不伴意识障碍。

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抑郁。

甲亢所致精神障碍:

高代谢症候群的基础上出现精神症状。

表现为:

怕热、出汗多、食欲亢进、体重下降、皮肤温暖潮湿等。

出现躁狂综合征、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二)甲减所致精神障碍: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

1.抑郁综合征2.情感平淡或淡漠3.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4.智能障碍5.粘液水肿性昏迷。

第四单元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药物):

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二、药物依赖(成瘾)三、戒断综合征:

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欣快和兴奋呕吐中枢抑制胃肠蠕动)。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一、急性酒中毒:

(一)单纯性醉酒(普通性醉酒)表现为:

(1)下皮质脱抑制的表现多语

(2)小脑脱抑制的表现共济失调

(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表现嗜睡。

(二)病理性醉酒(复杂性醉酒,常人剂量引起的)表现为:

(1)意识障碍

(2)情绪障碍(不稳定,伤人)

(3)行为障碍。

二、慢性酒中毒:

戒断综合征:

精神障碍表现(遗忘综合征,Wernick脑病,酒精性痴呆,酒相关性幻觉症,人格障碍等)酒依赖和戒断综合症诊断,病期超过12个月:

对饮酒具有强烈意愿或带有强制性的愿望;主观上控制饮酒及饮酒量的能力存在缺损;使用酒的意图是解除戒酒症状;出现过生理戒断症状;出现了耐受状态,只有增大饮酒量才可达到先前少量饮酒产生的效应;个人饮酒方式的控制能力下降,不受社会约束地饮用;不顾饮酒引起的严重躯体疾病、对社会职业的严重影响及所引起的心理上的抑郁仍继续使用;饮酒逐渐导致其它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的减少;饮酒产生戒断症状后又重新饮酒,使依赖特点反复重复出现。

并且酒行为重于没有产生依赖特征的个体。

四、戒断症状与震颤谵妄的处理: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首剂大剂量使用,但不要长期使用。

震颤谵妄的处理:

·镇静:

首选苯二氮卓类药物,持续一周,直到谵妄消失·控制精神症状:

首选Hal(氟哌啶醇)。

第五单元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定义:

认知损害,阳性,阴性症状,情感症状,攻击和自杀行为。

具有特征性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多方面的紊乱和障碍。

一般无意识和智能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智力的损害

2.学习与记忆功能的损害

3.注意的损害

4.运动协调性的损害

5.语言功能的损害。

发展期,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以分为三类:

阳性症状---过度的思考、情绪和行为。

幻觉、妄想。

阴性症状---思考、情绪和行为缺乏。

思孤僻内向。

精神运动性症状:

(一)阳性症状:

妄想、幻觉

(二)阴性症状。

语言贫乏:

丧失意志力:

兴趣动机缺乏。

社会退缩。

(三)精神运动性症状:

整体称为紧张症:

紧张性的木僵状态。

紧张性姿态---笨拙、古怪的姿势。

紧张性激动---很兴奋地走动,有时会疯狂的挥动他的手臂和双脚。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

单纯型生活不能自理、偏执型幻觉妄想时间长和青春型行为言语紊乱为主、紧张型空气枕头。

抗精神病药物:

1.经典药物:

称神经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D2受体起到抗幻觉妄想作用,又分为低效价与高效价两类,前者以氯丙嗪,后者以氟哌啶醇为代表。

2.非经典药物:

平衡阻滞5-HT与D2受体,对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和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都有作用,以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为代表。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一旦出现,立即停药。

利培同/维思通:

5-HT2/D2受体平衡拮抗剂多为4mg/d。

奥氮平/奥兰扎平:

D4,D3,D2,5-HT2,α2受体。

锥体外系副作用:

1.震颤麻痹综合症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4.迟发性运动障碍。

第六单元情感性精神障碍:

一、概述:

抑郁症是情感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抑郁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伴有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抑郁发作的一般标准:

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2周;在病人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轻躁狂或躁狂发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或器质性神经障碍所致。

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1.核心症状:

(1)兴趣下降或缺乏:

抑郁心境(2周持续性情绪低落):

兴趣丧失:

快感丧失:

(2)心理症状:

"三无症状":

无望、无助和无价值。

"三自症状":

自责、自罪甚至自杀。

2.附加症状:

自责、自杀想法;

(1)心理症状群:

内心感受。

焦虑。

精神病性症状:

妄想、自杀的企图。

精神运动性抑制:

动力下降。

精神运动性激越:

容易烦躁。

(2)躯体症状群(生物症状群):

早醒、晨重晚轻。

(3)非特异性症状群:

任何躯体的不适。

(一)诊断标准:

1.抑郁发作必须持续2周以上

2.在病人既往的生活中不存在轻躁狂和躁狂发作

3.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和气滞性精神障碍所致

4.必须符合核心标准和附加症状的一些特点。

核心症状:

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精力不足和过度疲劳。

附加症状:

自信心丧失、自卑、无理由的自责、过分不适当的罪恶感、反复出现想死或自杀的想法、或者任何一种自杀的行为;思维或注意能力降低、精神活动性的改变、精神运动性活动的改变:

激越或迟滞;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相应的体重变化。

快感缺失+动力缺乏,无望、无助、无欲,自责、自罪、自杀。

四、抑郁症的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某部位的5-羟色胺的相对或绝对不足。

(一)常用抗抑郁剂:

1.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氟西汀、帕罗西汀。

2.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万拉法新。

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能抗抑郁剂:

米氮平。

(三)常用抗抑郁剂的选用:

起效均需要一定时间的延迟2周左右。

基本治疗原则:

足量足疗程。

五、双向情感障碍:

心境障碍除了有抑郁发作外,可能还同时有轻躁狂或躁狂的发作,与抑郁症是两个相反的临床相。

(一)躁狂发作:

充满精力。

(二)躁狂治疗:

慎用抑郁剂。

第七单元 癔症及神经症

神经症绪论:

一、严重程度标准:

1.影响社会功能:

工作、学习、生活2.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3.主动要求治疗。

恐怖症:

对某种特定的客体或处境或与人交往发生强烈的恐惧,并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焦虑不安。

2.特征:

无法控制的过度恐怕情绪,主动采取回避行为,因为回避而影响生活。

鉴别:

焦虑症:

对象不特定。

强迫症:

指自身的观念的恐惧和担心。

精神分裂症:

早期。

焦虑症:

是一种不安、担心、紧张、恐惧,伴运动不安、植物神经症状,无实际威胁或不相称。

二、临床表现:

1.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状态):

症状持续时间长。

1)心理症状:

担心、恐惧、惴惴不安2)躯体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睡眠障碍3)植物神经症状:

交感神经系统过度4)运动症状:

肌肉紧张、震颤。

2.惊恐发作(急性焦虑发作):

症状较重,持续时间短。

一般为药物治疗:

抗焦虑的药物、抗抑郁的药物。

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

冠心病、甲亢、嗜骆细胞瘤、美尼尔2.精神疾病:

其它神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

控制不住地出现某种观念、冲动或动作,明知道没有必要但控制不了,为此深感痛苦。

诊断要点:

1.符合神经症一般性的诊断标准,2.同时存在强迫症状的一项,至少一项而且持续三个月以上3.患者对强迫症状感到苦恼却又无法摆脱4.强迫症状要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

三环类药物氯丙米嗪最常用。

癔病:

明显的心理因素、生活事件、内心冲突、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产生,症状做作、夸张、具有情感丰富、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强的人格特点,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障碍。

二、临床表现:

1.分离性障碍:

精神运动性的表现为主。

情感爆发:

歇斯底里症。

2.转换性症状:

躯体的症状为主。

感觉障碍。

抽搐:

与癫痫鉴别:

无节律性抽搐。

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与癔病性抽搐鉴别:

前者意识完全丧失、瞳孔多散大、对光反应消失、三个阶段、夜间、可受伤、大小便失禁、脑电图异常、无心音。

癔病无这些特点2.反应性精神病:

无人格特点、无暗示性、无反复发作史、病程长。

3.诈病(伪装病):

意识清除,目的明确4.其他疾病:

与脑气滞性疾病和躯体性疾病相区别。

疑病症:

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反复叙述各种躯体症状、多次就医,检查的阴性结果也不能打消顾虑,常伴有焦虑和抑郁。

鉴别诊断:

1.抑郁症:

发作性疾病:

性趣减退、快感缺失、精力下降和躯体的和心理的临床现象。

疑病症:

反复、持续就医。

神经衰弱:

一、临床表现:

精神易兴奋:

不该兴奋的时候兴奋。

脑力易疲劳:

需要紧张工作的时候疲劳。

二、神经衰弱的诊断:

2.具有以下三种以上症状:

衰弱、情绪症状、兴奋症状、肌肉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

关于痴呆综合征,A.无意识障碍。

急性中毒性精神障碍最重要的一个临床症状是(D.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记忆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早期主要表现是(E.近事遗忘)

病人坚持不在床上睡,因为他感到床在运动,实际上床是静止的,此症状是(D.幻觉)。

病人将一盏灯看成是一个牛头(B.错觉)

病人看到房屋倾斜,汽车变得扭曲,电线杆像筷子一样细,此种现象是(B.感知综合障碍)

病人自觉大脑突然涌现出大量不自主地、杂乱无章的不属于自己思想的陌生内容,此症状是(A.强制性思维非自主的想法)C.强迫性思维都是自主产生的。

妄想是(B.不能被说服的病态信念)

病人凭空听到两个人因为买一件物品而争吵不休,各说各的理(A.争论性幻听。

突然发生,完全不能用患者当时的处境和心理背景来解释的妄想是(D.原发性妄想)

下列哪妄想的特点A.无事实依据但坚定不移的相信B.内容与个人利益安全密切相关C.具有个人特征,不同于集体共有的信念D.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影响。

属于戒断综合征一般表现的是A.情绪改变B.幻觉或错觉D.人格改变E.失眠C.判断力减弱

谵妄状态最常见的症状是(C.恐怖性错觉、幻觉

精神自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A.假性幻觉B.被控制感C.强制性思维D.排出意识障碍E.影响妄想

慢性酒精中毒不包括B.病理性醉酒和普通醉酒是急性醉酒的分类

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是(A.抑郁心境

抑郁发作的生物性症状中,典型的日间病情规律是(B.晨重夜轻A.昼轻夜重躯体疾病,谵妄。

焦虑症不应出现(D.不能出现精神病症状幻听

主要用于焦虑症治疗的药物(C.地西泮

对强迫症有特殊效果的药物是(E.氯丙咪嗪,三环毒心。

药物依赖最主要表现在(A.对药物强烈的渴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最常见(C.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心身疾病的准确表述是(D.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溃疡哮喘等。

下列属于心身疾病的是A.偏头痛B.支气管哮喘C.过敏性结肠炎E.经前期紧张症。

D.神经症:

以精神症状为主

血清铜氧化酶低于正常,有K-F环,肝脏B超显示轻度结节性硬化。

D.肝豆状核变性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病人在不言不语时自觉和正在说话一样(A.言语运动性幻觉

思维破裂(A.联想过程缺乏一定方向,概念间缺乏内在联系

妄想(E.缺乏事实依据,患者却坚信不疑的病理信念

强迫观念(B.大脑中反复出现的观念,明知不必要,却摆脱不了,感到非常痛苦

刻板言语(持续地重复自己某一单调的语句

属于精神分裂症是(E.情感倒错

属于脑血管性精神障碍是(D.强制性哭笑

属于分离障碍是(A.童样痴呆见于假性痴呆,癔病

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是交叉学科、认识和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伦理道德关系。

医学伦理学与医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医乃仁术”。

医学模式定义:

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医学伦理学原则(重点):

不伤害原则指诊治过程、病人的身心、损伤。

1.不伤害原则:

关键词:

诊治过程、病人的身心、损伤。

是医务人员应该遵循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原则。

2.有利原则:

包括三个方面:

保护病人的利益、促进病人的健康、增进病人的幸福。

3.尊重原则:

关键词:

医务人员、尊重、病人做出的理性决定。

尊重原则的核心:

尊重病人的自主决定权力。

4.公正原则:

关键词:

社会中每一个人、平等合理享有卫生资源、平等合理享有卫生资源公平分配、权利。

1.医学伦理学规范的本质:

关键词:

医务人员、医德意识、医德行为、具体标准。

医学伦理学范畴(重点):

关键词:

反映、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和社会之间、最基本关系、医学伦理学观念。

(一)权利与义务:

(1)权利与义务的含义:

权利:

可以要求别人为自己做什么。

义务:

别人可以要求自己做什么。

(2)法律或道德的权利与义务:

强调义务以权利为前提。

(3)道德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

强调义务不以权利为前提、没有权利不等于可以放弃责任。

(4)医生的权利:

参加学术团体、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议,参与机构民主管理。

医生行使权利的特点:

自主性、权威性、特殊性。

医生的特殊干涉权:

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其拒绝隔离时、危重患者要求了解疾病真相但不利其诊治时。

(5)医生的义务:

①遵守技术操作规范;②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③保护患者隐私;④更新知识,健康教育;⑤医师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对患者交待病情避免产生不利后果。

(二)

(1)情感与良心:

医德情感的内容:

同情感:

起码的。

责任感:

理性的、稳定性。

事业感:

最高的。

(2)医德良心的作用:

自我评价。

1.医疗审慎的含义:

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

2.医疗审慎的作用:

①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②知识的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③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

3.医疗保密的含义:

保守医疗秘密。

4.医疗保密的内容:

对病人保密隐私。

为病人保密肿瘤。

一、医患关系性质:

一)契约关系:

实际是不平等,所以要给患者自主权。

二)信托关系。

一)病人的权利:

基本的医疗权:

基本的、合理的、公平的。

知情同意权和知情选择权:

知情权;选择权(同意/拒绝、选择)/医生的特殊干涉权。

保护隐私权:

病人保护隐私权/医生的保密义务。

获得休息和免除社会责任权:

免除责任的限度。

二)病人的义务:

如实提供病情及有关信息。

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和积极配合医生诊疗。

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支持医学学习和医学发展。

2.医德评价的标准:

1)有利:

对病人有利、社会、医学发展。

2)自主:

尊重病人自主权。

3)公正:

公平、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4)互助:

医务人员之间互助精神。

3.医德评价的依据:

动机,目的,手段,结果。

二、人体实验应遵循的道德原则:

1.《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2.人体实验应遵循的道德原则:

1)有利人类健康原则。

2)知情同意的原则。

3)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4)严谨的科学原则(实验对照和双盲法)。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的内涵:

全面照顾;照顾而非治疗;病人以及家属。

临终关怀的建立:

英国的桑德斯博士。

脑死亡的哈佛标准:

对外部刺激无感受性;自主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诱导反射消失;脑电图示脑电波平直。

2000年荷兰通过安乐死合法化法案。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伦理原则:

1)尊重病人的原则2)知情同意的原则3)有益病人的原则4)保守秘密的原则。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原则:

尊重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安全有效原则;防止商品化原则。

1986年国际移植学会活体捐赠肾脏和尸体器官分配的准则:

基本准则:

公平;效用;自愿。

我国实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1.知情同意原则。

2.维护供受双方和后代利益的原则。

3.互盲和保密的原则。

4.维护社会公益的原则。

5.严防商品化的原则。

6.伦理审查原则。

一、希波克拉底誓言:

医学团体和行会组织的伦理准则。

不伤害原则、病人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

二、大医精诚: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技术和医德的重要性。

三、纽伦堡法典:

1946年纽伦堡审判,人体试验的基本原则:

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四、赫尔辛基宣言:

1964年世界医学会,以人为受试对象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

五、夏威夷宣言1977年第六届世界精神病学会。

重申医学良心和慎独。

希医,堡尔,夏精

心理学:

研究任务:

1.机制。

2.临床3.改善。

4.评估。

研究方法:

1.观察方法:

观察行为。

2.调查法:

问卷调查。

3.心理定量测定。

4.实验室变量

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生理心理学派理论塞里:

心理活动往往伴有生理活动

3)行为主义学派理论华生:

条件反射

4)人本主义学派理论马斯洛:

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不来的

5)认知学派理论坎农:

对刺激的评价。

心理实质的内容是:

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特征:

感觉是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整体反映。

记忆的规律是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和遗忘。

情绪是刺激时,经判断后,生理、行为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

情感是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1.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人所特有。

影响情绪有三个因素:

情景、对情景的认识以及自身的生理状态。

A型行为:

忙忙碌碌,时间紧迫感。

心血管疾病

C型行为:

压抑自己的愤怒,不敢表达。

过分合作,和事老。

肿瘤和溃疡。

心理应激是你对外界的刺激感到有威胁的时候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过强的持久的紧张和焦虑:

使交感神经-肾上腺容易产生高血压、冠心病等。

过强的持久的失助抑郁和孤独使副交感神经容易产生哮喘、溃疡病、肿瘤。

心理测验的原则:

1.标准化原则:

2.保密原则。

3.客观性原则。

效度:

真实程度。

3.信度:

结果的一致程度。

心理评估:

会谈调查观察,作品分析、心理测验。

精神分析治疗:

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移情。

强化小病大养,缺如否认有病。

主动被动昏迷者,恢复参与,指导合作治疗。

IQ:

70,90,120.

人格测验: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人格是否有问题。

(2)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职业选择。

(3)艾森克人格问卷:

对于性格内外向、情绪稳定性。

(明白人格,卡住职业,性格艾暧昧)

卫生法规:

主观常规的过失。

本科试用1年,大专助理工作2年,中专助理工作5年。

立法宗旨:

队伍建设、道德业务素质、医师权益、人民健康。

本科及以上学历:

试用满1年

医师考试。

大专学历:

试用满1年

助理医师考试合格

工作满2年

医师考试。

中专学历:

试用满1年

助理医师考试合格

工作满5年

医师考试。

重申:

权利→指应当得到的;义务→指应当做到的;规则→指必须这样执行(禁止性规范)。

义务:

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水平。

1)遵守操作规范;2)敬业;3)保护隐私;4)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水平;5)宣传。

门诊病历至少15年;住院病历至少30年。

医疗事故分级:

一级:

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

中度残疾.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

轻度残疾.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

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时间的规定:

(1)抢救病历6小时内。

(2)导致死亡或者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12h内。

(3)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

(4)冻存延长至7日。

会诊的资料不得复印。

1.鉴定组织---医学会。

2.首次鉴定---设区的市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

3.再次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

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鉴定中时限规定:

(1)5日内通知。

(2)10日内提交材料。

(3)45日内组织鉴定。

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之日起1年内。

残疾生活补助:

时间----最长补30年.60岁补15年.70岁补5年。

死者或残者的被扶养人生活费:

A.下一代:

补到16岁,满16岁仍无劳动能力者补20年;B.上一代:

60岁者补15年;70岁者补5年。

精神慰问金:

当地年均生活费水平:

死者6年,残者3年。

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孕产期保健服务内容:

1)母婴保健指导2)孕产妇保健3)胎儿保健4)新生儿保健。

机构和人员资格许可:

1)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2)婚前医学检查----地.市级;3)助产服务.结扎手术.终止妊娠手术.家庭接生者---县级。

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警告.责令停止.行政处分;两次以上或为营利---吊销资格或医师证书。

指导思想: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甲类:

鼠疫、霍乱。

《新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处理。

(丙类:

黑风寨的麻风病人吃面包丝,手足口病)

苍蝇蚊子老鼠蟑螂是四害。

区分“预防接种制度”与“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必须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并予以公告:

1)停止人群聚集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封闭污染水源;4)扑杀染疫家畜家禽;5)封闭可能扩散的场所。

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下一级报上一级政府决定,宣布为疫区。

对可疑病人在确诊前单独隔离治疗。

其他部门的职责:

饮用水;涉水产品;消毒产品不符合要求;出售被污染的物品。

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修订(2004.8.28),实施的时间为2004年12月1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方针是: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1.省级1小时内报告卫生部的情形:

1)传染病暴发流行的;2)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的;3)菌种、毒种丢失的;4)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的;

2.医疗卫生机构在2小时之内报所在地县级卫生局;卫生局应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一级卫生局和国家卫生部;

3.县级政府接到报告,应在2小时内报市(地)政府,市(地)政府应在2小时内报告省级政府;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重大事件应立即报告国务院(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