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449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航自动化信号与测试实验报告(4组).doc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一电涡流传感器实验

实验二电容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三PSD光电位置传感器实验

实验四超声测距实验

班级392311学院高等工程

姓名李柏学号3903·2415

2012年5月2日

实验1电涡流传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涡流传感器原理

2.了解不同被测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

DS5062CE示波器

WD990型微机电源:

±12V

VC9804A型万用表

电源连接电缆

螺旋测微仪

等。

三、实验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金属涡流片组成,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在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会感应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而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涡流片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温度以及与线圈的距离X有关,当平面线圈、被测体(涡流片)、激励源确定,并保持环境温度不变,阻抗Z只与距离X有关,将阻抗变化转为电压信号V输出,则输出电压是距离X的单值函数。

图1.1涡流式位移传感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用电源电缆连接电源和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模块(插孔在后侧板),其中电缆的橙蓝线为+12V,白蓝线为-12V,隔离皮(金色)为地。

安装电涡流线圈与涡流片(铁片,黑色),两者须保持平行;电涡流探头插头插入变换器插孔;安装好测微仪,涡流变换器输出端Vout接电压表20V档。

打开微机电源,用测微仪带动涡流片移动,当涡流片完全紧贴线圈时输出电压为零(如不为零可适当改变支架中的线圈角度),然后旋动测微仪使涡流片离开线圈,从电压表有读数时每隔0.2mm记录一个电压值,将V、X数值填入表1,作出V-X曲线。

示波器接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模块的探头入插孔,观察电涡流传感器的激励信号频率,随着线圈与电涡流片距离的变化,信号幅度也发生变化,当涡流片紧贴线圈时电路停振,输出为零。

记录此现象。

更换涡流片(铜片,金色),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填入表2。

在同一坐标上作出V-X曲线。

更换涡流片(铝片,银色),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填入表3。

在同一坐标上作出V-X曲线。

五、数据处理

1.5.1原始数据

表1.1涡流片为铁片数据

X/mm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Vo/V

0

0.38

0.65

0.88

1.08

1.28

1.47

1.66

1.83

X/mm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Vo/V

2.00

2.16

2.32

2.46

2.60

2.74

2.86

2.98

3.09

表1.2涡流片为铜片数据

X/mm

0.3

0.5

0.7

0.9

1.1

1.3

1.5

1.7

1.9

Vo/V

1.73

1.73

1.77

1.85

1.92

2.00

2.12

2.35

2.58

X/mm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Vo/V

2.79

2.97

3.14

3.28

3.42

3.53

3.64

3.73

3.82

表1.3涡流片为铝片数据

X/mm

0.5

0.7

0.9

1.1

1.3

1.5

1.7

1.9

2.1

Vo/V

2.02

2.02

2.09

2.17

2.25

2.32

2.46

2.68

2.89

X/mm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Vo/V

3.07

3.24

3.38

3.51

3.62

3.72

3.81

3.89

3.96

1.5.2数据处理

在此合电压-位移曲线如图1.2所示

图1.2实际测量曲线

根据最小二乘公式,将曲线拟合直线如下:

铁:

y=0.8699x-1.6772 r=0.9913

铜:

y=0.7118x+1.2636 r=0.9882

铝:

y=0.6582x+1.5020 r=0.9902

六、实验总结

实验2电容式传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原理及位移测量的原理。

二、实验仪器

电容传感器实验模块

其余同实验1.

三、实验原理

差动式同轴变面积电容的两组电容片Cx1与Cx2作为双T电桥的两臂,当电容量发生变化时,桥路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1.用电源电缆连接电源和电容传感器实验模块(插孔在后侧板),其中电缆的橙蓝线为+12V,白蓝线为-12V,隔离皮(金色)为地。

2.观察电容传感器结构:

传感器由一个动极与两个定级组成,按图1接好实验线路,增益适当。

3.打开微机电源,用测微仪带动传感器动极位移至两组定极中间,调整调零电位器,此时模块电路输出为零。

4.前后位移动极,每次0.5mm,直至动静极完全重合为止,记录数据,作出电压-位移曲线。

五、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记录如表2-1,

表2.1电容式传感器电压位移对应变化原始数据

X/mm

12.5

12

11.5

11

10.5

10

9.5

9

8.5

8

7.5

7

6.5

Vo/mv

0.03

62

89.8

121.9

151.9

181.5

210

239

267

296

320

346

366

X/mm

6

5.5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Vo/mv

373

379

380

382

370

353

346

343

341

326

313

300

332

X/mm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18

18.5

Vo/mv

0.01

-41.4

-67.1

-87

-103.4

-125.3

-147.3

-169.4

-174.7

-198.7

-228

-259

-274

X/mm

19

19.5

20

20.5

21

21.5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Vo/mv

-304

-309

-339

-370

-401

-430

-457

-485

-516

-544

-574

-600

-630

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拟合直线为

Y=-43.413x+530.02 r=0.9715

图样如2-2所示。

图2.2电容式传感器电压随位移变化图

六、实验总结

实验3PSD光电位置传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PSD光电传感器原理及位移测量的原理

二、实验仪器

PSD光电位置传感器实验模块

PSD及激光器组件

其余设备与实验1、2一致.

三、实验原理

PSD(Positionsensitivedetector)是一种新型的横向光电效应器件,当入射光点照在光敏面上时由于光生载流子的流动产生光生电流I,经运算后即可知光点的位置。

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

图3-1PSD器件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1.连接PSD及激光器组件的插头至PSD光电位置传感器实验模块的“激光”电源插孔;用电源电缆连接电源和PSD光电位置传感器实验模块(插孔在后侧板);其中电缆的橙蓝线为+12V,白蓝线为-12V,隔离皮(金色)为地。

2.观察PSD器件及安装位置,激光器置于PSD组件中;调节反射体(被测物)与激光管的位置大约为70~80mm,PSD光电位置传感器实验模块上输出端Vout接电压表及示波器。

3.打开微机电源,激光束射到被测物体后其漫反射光经透镜聚焦入射PSD光敏面;调整发射头透镜或接收头透镜位置(位于PSD及激光器组件中),调整激光器的光点位置,以提高PSD器件的光电流输出。

4.调节位移装置,使光斑位于PSD光敏面中点(通过观察窗口确认),调节模块“增益”旋钮,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不应有自激;调节模块“调零”旋钮,使模块电路输出端Vout为零。

5.分别向前和向后位移被测体,每移动0.1mm记录一电压值,记入表1中,作出V-X曲线。

6.用遮挡物盖住观察窗口,使PSD器件不受背景光影响,重新进行位移测试,数据记入表2中。

五、数据处理

3.5.1原始数据记录

表3-1不遮挡观察口数据记录

X/mm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Vo/v

4.99

5.00

5.01

5.01

5.02

5.03

5.04

5.05

5.05

5.06

X/mm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Vo/v

5.07

5.09

5.10

5.11

5.12

5.14

5.14

5.15

5.15

5.16

X/mm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Vo/v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X/mm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Vo/v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X/mm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Vo/v

5.36

5.37

5.37

5.40

5.41

5.41

5.42

5.43

5.44

5.45

X/mm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Vo/v

5.46

5.47

5.47

5.48

5.49

5.50

5.50

5.52

5.53

5.55

表3-2遮挡观察口数据记录

X/mm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Vo/v

5.16

5.17

5.18

5.18

5.20

5.21

5.22

5.23

5.23

5.25

X/mm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Vo/v

5.26

5.27

5.28

5.29

5.29

5.30

5.30

5.32

5.33

5.35

X/mm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Vo/v

5.36

5.37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X/mm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Vo/v

5.44

5.45

5.46

5.47

5.49

5.50

5.51

5.52

5.53

5.53

X/mm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Vo/v

5.54

5.54

5.55

5.56

5.57

5.58

5.6

5.61

5.62

5.63

X/mm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Vo/v

5.64

5.65

5.66

5.66

5.67

5.68

5.69

5.69

5.71

5.72

3.5.2数据处理部分

根据最小二乘法,可得到:

y1=0.0944x+4.9852 r=0.999(不遮光)

y2=0.0945x+5.162 r=0.999(遮光)

图3-2不遮挡观测口条件下运算对比图样(完整)

图3-3不遮挡观测口条件下运算对比图样(局部放大)

遮光情况与上图相似,故不再赘言,只给出图3-4.

图3-4遮挡观测口条件下运算对比图样(完整)

六、实验总结

实验4超声测距实验

一、实验目的

略。

二、实验仪器

略。

三、实验原理

1.超声波特性: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kHz,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振荡。

其波长短,频率高,故它有其独特的特点。

2.绕射现象小,方向性好,能定向传播。

3.能量较高,穿透力强,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很小。

在水中可以比在空气或固体

中以更高的频率传的更远。

而且在液体里的衰减和吸收比较低。

4.能在异质界面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形转换。

5.超声波速度

超声波速度公式为:

式中:

r—气体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比值,对空气为1.40

R—气体普适常量,8.314kg·mol-1·K-1

M—气体分子量,空气为28.8×10-3kg·mol-1

T—绝对温度,273K+T℃。

近似公式为:

V=V0+0.607×T℃

式中:

V0为零度时的声波速度332m/s;T为实际温度(℃)。

测距原理:

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通过相关电路得到发射波与接收波之间的时间,即可得到发射与接收之间的距离。

四、实验步骤

略。

五、实验数据处理

该实验之原始数据记录如下:

表4-1原始数据

距离/mm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数码管显示距离/mm

76

96

139

182

226

276

319

数码管显示时间/μs

251

318

461

606

752

917

1061

示波器测量时间/μs

267

326

469

612

757

923

1068

测量时温度/℃

21

21

21

21

21

21

21

计算距离/mm

92

112

162

211

261

318

368

距离/mm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数码管显示距离/mm

364

407

450

494

539

585

数码管显示时间/μs

1213

1355

1500

1646

1795

1969

示波器测量时间/μs

1221

1358

1508

1654

1799

1977

测量时温度/℃

21

21

21

21

21

21

计算距离/mm

421

468

520

570

620

681

解得:

绘制时间位移曲线如图4-1:

图4-1时间位移对比原始数据走势图

六、实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