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5350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Word文件下载.docx

其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

二、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科学的萌芽期

中国《学记》古代最早教育专著;

《大学》古代德育教育的代表作品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

(二)独立形态教育科学的产生期

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法国卢梭《爱弥儿》;

德国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讲课,教育学进入大学讲坛

(三)教育科学的科学化时期

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他提出“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教育三中心理论

1916年,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之上,提出“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的现代教育三中心理论

1939年,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四)教育科学的多元化时期(方法内容的多元化特点)

第二章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领导人才服务于政治

二、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服务于政治

三、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于政治

四、教育可以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

第二节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教育服务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产业

第三节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激活与传承文化

二、选择与整理文化

三、更新与创造文化

四、交流与融合文化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素质的不断增强。

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过程的发展,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美感、道德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孟子性善、奥地利弗洛伊德、美国胡塞尔

(二)外铄论

荀子性恶、英国洛克、美国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内化为个体自觉的需要和要求,与个体原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我们把实践、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活动看作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交汇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直接的、现实的力量。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适应这种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依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一刀切,注意阶段之间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三)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抓住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

同一方面发展速度,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生理心理等不同方面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心理成熟是以独立思考能力、较为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

(四)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

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

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

(五)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学生自信、坚毅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机体某一方面机能损失甚至缺失后,另一方面机能超常发展,部分补偿;

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一辈的遗传基因中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征,如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1、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二、环境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然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工自然环境;

但对人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意义的还是社会环境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和条件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三、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方向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就是在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3、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基于以上的特点和独特功能,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发展的方向、进程、水平、程度和速率。

所以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不断完善和提高学校教育的办学条件

2、了解、研究和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积极协调其他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四、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是实现个体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内部要素——人的需要、动机、目的

外部表现——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

1、选择性作用

2、自觉性作用

3、创造性作用

五、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主观能动性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学校教育则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总的概念是教育目标,它包括以下三点: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一)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二)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三)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四)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制定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1、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

2、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

3、符合不同类别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

三、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二)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

1993年2月国务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政府正式提倡素质教育的开端

(二)素质教育的含义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三点)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五育”之间的关系:

、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各有其独特的功能,谁也不能取代谁。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五育并举的精神,防止教育的片面性。

、五育之间相互联系,应当把它们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素质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应该强调德育和智育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而且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关系

1、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在层次上是不同的

全面发展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最高层次,素质教育则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必经阶段,而新课程改革则会更加有效的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素质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素质教育呼唤新课程,新课程的实施也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变革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施教机构&

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规则

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没有独立的教育,也不可能有教育制度

(二)古代社会有层次简单的教育制度

(三)现代社会具有系统、完善的教育制度

(四)现代学制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形成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和高等学校

中世纪最早产生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设文学科、神学科、医学科和法学科

(二)中学

文艺复兴前后出现以“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学习内容的学校——古典文科中学

18世纪初,又出现了实科中学,它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意味着中等学校向现代学校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三)小学

文艺复兴前后出现了行会学校、基尔特学校和教会小学,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普及。

(四)初级中学(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

(五)职业学校(20世纪开始普及)

(六)高级中学(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开始普及)

(七)短期大学和大学

(八)研究生教育机构(19世纪初最早在德国产生)

(九)幼儿教育机构

(十)成人教育机构(1、知识更新速度加快2、闲暇时间增多)

四、现代学制的类型

(一)双轨学制

(二)单轨学制

(三)分支型学制

五、现代学制的变革

(一)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二)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现生了重大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现代学制向终身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2、小学教育阶段——1、小学无初高级之分2、入学年龄提前3、年限缩短4、和初中直接衔接,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

3、初中教育阶段——1、学制延长2、成为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3、和小学联系起来,取消小升初考试,把小学初中看成是基础教育阶段,而后再进行分流

4、高中教育阶段——学制类型多样化

5、职业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层次、类型多样化

6、高等教育阶段——多层次、多类型

第二节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行学制的演变

(一)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现代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4年,癸卯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二)一战以后以美国为蓝本改革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是以美国为蓝本的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

(四)1958年至1976年的学制变化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制逐步向合理、完善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现行学制的形态

(一)我国现行学制包括的层次(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二)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三、我国现行的学制改革

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清青壮年文盲;

两全: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两重:

将设好一批重点院校和重点学科

(一)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二)完全普及义务教育(2006年实现两基)

(三)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世界中等教育学制发展的趋势——由双轨到分支型,而后通过综合高中达到单轨

(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短期大学、社区大学和开放大学出现很多。

1、高等教育多层次

2、高等教育多类型

3、高等教育向在职人员开放,为他们提供学习方便(函授、广播电视、网络、自考)

第六章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学生

第二节教师

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第七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第二节课程目标

第三节课程设计

第四节课程实施

第五节课程评价

第八章教学(上)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与其他教育途径共同完成的根本任务;

各科教学共有的一般任务;

各科教学各自的特殊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这不仅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要求,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概述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从教育学的统一的整体来看,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同时,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它又有不同于人类一般认识的显著特点:

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认识方式的引导性;

认识的简洁性

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主体性要素:

教师、学生

工具性要素:

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依赖的所有要素,包括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

目标性要素:

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内部的各种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联系,这就是教育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间接经验是他人通过实践获得的理性知识,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面知识。

直接经验是个体通过亲身实践,接触外界事物获得的感性认识。

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这一规律能解决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以较少的时间学到较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是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代教学改革中仍处于核心地位。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知、情、意统一的规律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发展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感知教材1、直接感知2、间接感知

(三)理解教材1、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2、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四)巩固知识(复习)

(五)运用知识(练习)

(六)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

第三节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为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制定的指导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是指教师既要以正确的、科学的知识、观念来武装学生,又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要求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这一教育原则既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1、保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

2、坚持教学的思想性

3、科学性和思想性应在教学过程中统一起来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思想修养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实际,讲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去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还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和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教学的目的、任务的要求,也是教学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1、学习新知识时要注重联系实际

2、学懂新知识后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3、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

4、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校本课程

(三)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图表、语言的形象描述等,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为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奠定基础。

这一原则体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

1、恰当选择和运用直观手段

实物直观:

实物、标本、实验、参观

模型直观:

模型、图片、幻灯片、录像带、电视、电影和多媒体课件

象征性直观:

图表、表格、图解

语言直观:

语言、文字

2、直观手段的运用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语言直观

4、直观手段的运用要恰当,讲求实效

(四)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各门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进行,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1、要遵循教材的逻辑顺序

2、要遵循学生认识活动的程序

3、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4、要正确处理循序渐进与教学进度的关系

(五)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使学生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观念。

这一原则主要是由教学过程是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的教学规律决定的。

1、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4、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有愉快的学习情绪

(六)巩固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持久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之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当需要的时候,能准确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并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打好基础。

巩固性原则提出的依据主要有两点:

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学的任务。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2、组织好练习、复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3、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4、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七)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学生个别的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这一原则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的。

1、教师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2、针对学生的一般特点进行教学

3、正面对待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三、教学原则的选择与运用

(一)根据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二)根据所教学科和所承担的教育工作的特点

(三)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育观

第四节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而采用的方法、手段和程序的总合。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优点:

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所要学的内容以系统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还可以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

学生以听教师讲授为主,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没有充分的机会对所学的内容及时给出反馈,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

讲述:

侧重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

讲解:

侧重于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原理、公式、法则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的前因后果等进行系统的解释和论证。

讲读:

教师利用教科书边朗读边讲解,中间还可以穿插读的训练。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2、讲授要讲求语言艺术

3、讲授要有启发性

4、连续讲课的时间不要过长

5、适当的运用板书

(二)谈话法(启发式谈话法、复习式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借以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

可以使信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传递,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根据问题积极思考,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