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558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docx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详细

一、

1、蒸腾作用调控因子

1.光:

光促进气孔的开启,蒸腾增加. 

2.水分状况:

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气孔开放,过多的水分反而使气孔关闭. 

3.温度:

气孔开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过高失水增大也可使气孔关闭. 

4.CO2浓度:

CO2浓度低促使气孔张开,蒸腾增强.

2、耐性定律和最小因子定律

耐性定律: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能耐受的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生态上的最高点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3、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

4、养分利用效率及其两大组分之间的权衡

5、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层次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等的总称。

或者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它包含三个主要层次:

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

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以及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强,进化潜力就大;反之,遗传多样性贫乏的物种在进化中的适宜性就差。

(二)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度或物种的总数目。

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当生态系统丧失某些物种使多样性降低时,就可能导致系统功能失调,出现不稳定现象,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学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二、

1、垂直地带性与纬向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异同

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关系复杂。

垂直地带不是水平地带的浓缩,这是因为:

第一,温度的纬度变化缘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温度的垂直变化是因海拔愈高接受地面长波辐射愈少所致。

第二,降水量的纬度分布与垂直分布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律。

第三,山地地貌的复杂性导致气候特征趋向复杂化,使得垂直带中出现一系列纬度地带不可能具有的特征。

2、SR与净第一性生产力密切正相关的原因?

净第一性生产力是绿色植物呼吸后所剩下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固定的能量或所生产的有机物质,即是总第一性生产量减去植物呼吸作用所剩下的能量或有机物质。

然而,净第一性生产力、部分的有机物质变成碎屑在一年的过程中丢失掉(L)、部分为消费者所啃食(G),剩下的参加到单位面积土地的植物重量的年增加中(△B)。

因此,国际习惯上测定净第一性生产量方程式为:

Pn=△B+L+G。

SR没查到是什么

一、

1、行星环流及其成因

2、全球降水分布特征

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1、从时间分布看:

全年多雨区:

赤道两侧

全年少雨区:

两极地区、沙漠地区、内陆地区

全年湿润区: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夏季多雨区:

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冬季多雨区: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从空间分布看:

与纬度位置的关系:

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逐渐减少

与海陆位置的关系:

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与地形的关系:

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水量平衡原理

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全球或任一区域水量都应保持收支

平衡。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整个水分循环的三个最重要的环节。

在全球水量平衡中,它们同

样是最主要的因素。

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是水量平衡的三个重要因素。

三、河流的补给

(一)河流补给的形式

雨水、冰川和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都可以构成河流的水源。

(二)各种补给的特点

1.降水补给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

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融水补给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

这类河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

高山冰川的融水补给时间略迟,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3.地下水补给河流从地下所获得的水量补给,称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是河流较经常的水源,一般约占河流径流总量的15—30%。

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变化,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

湖泊面积愈大,水量愈多,调节作用就愈显著。

一般说来,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

5.人工补给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4、冰川主要类型及特点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通常按照冰川的形态、规模及所处的地形条件把冰川分为山岳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

冰川分布的高度受着雪线高度的严格制约。

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雪线:

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限。

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

5、湖泊成因及类型

地面上洼地积水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

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是形成湖泊的物质基础。

1.湖泊的成因分类

(1)内力作用形成的湖

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熔岩堰塞湖与山崩堰塞湖)

(2)外力形成的湖泊

河成湖(牛轭湖)风成湖冰成湖海成湖岩溶湖

2.湖泊的其它分类

▲按照湖水的来源,分为海迹湖和陆面湖两大类。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

▲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

▲按湖水温度状况,分为热带湖、温带湖和极地湖等。

▲以湖水存在的时间久暂,分为间歇湖、常年湖。

6、厄尔尼诺现象及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当洋流运动异常或大气环流变化而导致赤道东风和东南信风减弱时,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东低的温度分布将会被破坏,赤道逆流增强,西太平洋温暖的海水向东延伸,从而使东太平洋补充表层的下层冷海水减少,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形成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引发气候异常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迅速升高,主要降水区由印度尼西亚地区东移至日界线附近,直接导致该海域和南美太平洋沿岸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异常多雨。

厄尔尼诺还会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多。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事件又使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造成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

厄尔尼诺还会导致加拿大西部、美国北部出现暖冬,使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

★厄尔尼诺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东南信风减弱,表层海水倒流,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智利沿岸海域的海水不再上翻,海面温度升高,营养盐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以及鸟类的大量减少。

厄尔尼诺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破坏而造成的:

大气环流(东南信风)的改变,引起洋流(赤道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①使来自东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风强度减弱,造成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出现南方暴雨成灾、北方干旱少雨的异常现象;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偏晚;

③东部地区秋季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雨分布;

④容易出现暖冬;

⑤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的热带气旋或台风数量偏少。

7、冰期—间冰期旋回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多次气候冷暖变化。

气候变冷以至于使陆地表面出现大规模冰盖和山地冰川,这种发生强烈冰川作用的时期称之为冰期。

在距今约6亿多年前以来,地球上共发生三次大冰期,它们分别发生在南华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

相邻两次大冰期之间,是气候温暖的大间冰期。

在大冰期中又可划分出若干次时间尺度为10万年以上的亚冰期和亚间冰期。

亚冰期期间气温比现代的平均气温低8~12℃;而亚间冰期期间的气温则比现代的气温要高一些。

亚冰期还可进一步分出几次时间长达万年左右的副冰期与副间冰期。

气候的大幅度冷暖交替变化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冰川大规模扩展和退缩的循环变化,就是冰期—间冰期旋回。

8、演替顶级

每一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

演替顶级就是这样的一个群落,它们的种类在综合彼此之间发展起来的环境中很好地互相适合;它们能够在群落内繁殖而且能排除新的种类,特别是可能成为优势种的种类在群落内的定居。

也就是说,演替顶级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

9、全球植被分布规律

10、河流阶地类型及特点

由于河流下蚀,过去不同时期的谷底便相对高出洪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称为阶地。

阶地的类型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

二、

1、中国自然地理域分异特征及原因

所谓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一般公认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两类,分别简称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

后者又包括因距海远近不同而形成的气候干湿分异和因山地海拔增加而形成的垂直带性分异两个方面。

(1)地域分异因素:

导致地域分异差异的各种原因及因素。

Ø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

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多现象,沿纬度有规律的分

布,这种地域分布因素称为地带性分异因素(或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

Ø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地球内能)。

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的地球

内能称为非地带性因素(或非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

(2)纬度地带性规律。

自然环境要素及自然综合体按纬线展布,沿着经线南北更替的现

象称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3)干湿度地带性。

由于海陆相互作用.降水分布有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从

而引起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以及整个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变化的现象。

(4)垂直带性。

指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在高大山体上呈垂直的带状分异的体现,即自然带大体沿山体的等高线方向延伸,并随山势的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其形成的最基本原因是,高大山体的水热状况随其高度发生的垂直变化。

(5)相互关系。

自然地带总是以热量分带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与以干湿度分带为基础的非纬度地带性的综合表现,即水平地带性。

任何地带性区域中都可以发现由非地带性分异形成的次级自然区域。

地理环境各成分的特征及整体景观特征都同时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

垂直地带性是叠加了地带性影响的非地带性。

在这里,非地带性因素(地势起伏)起了主导作用,垂直地带谱的基带仍在地带性因素的控制之中。

2、中国现代干旱气候分布特征及原因

3、青高原降升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致和加强了东亚季风,形成了水热同季的中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地区变成海拔高度大、气候严寒的环境;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西北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形成了西北干旱区;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原来的副热带干燥气候变为现在的鱼米之乡;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东部地区季节变差显著增大。

总之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的地带性规律受到干扰与破坏,而非地带性明显增强,由原来的以热带湿润带、副热带干燥带和温带湿润带为标志的纬向地带性分明的环境格局,变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为标志的三区分异的环境格局。

(热力作用、动力作用)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1.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有何特点?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高空大气只能吸收小部分太阳辐射,大量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只能穿透地表以下很小的厚度。

因此太阳辐射主要在地表发生转化,并对地表的几乎所有自然过程起作用。

(2)地球辐射,是由地球(包括地面和大气)放射的电磁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大部分被云体和大气层吸收,一小部分透过大气层直射太空。

2.什么是辐射平衡?

地气系统辐射平衡随纬度怎样变化?

一个物体或系统的辐射能量收支相等时的状况。

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

对此系统所计算出来的辐射平衡,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又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

地气系统辐射平衡随纬度增高由正值变为负值,在35°S—35°N之间为正值,在此范围以外的中、高纬度地区则为负值。

辐射平衡的这种分布正是引起高低纬度之间大气环流和洋流产生的基本原因。

低纬度地区的正辐射平衡与中、高纬度地区的负辐射平衡的绝对值大致相等。

这说明全球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长年平均是近于平衡的,因而全球温度并没有明显的增热和变冷现象。

3.什么是热量平衡?

地面热量平衡的方程是什么?

热量平衡指一个物体或系统的热量收支相等时的状况。

地面热量平衡,是指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地表面获得的热能是可以转换的,但收入与支出的量应平衡。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地表面获得的热能是可以转换的,但收入与支出的量应平衡,这就是 地面热量平衡。

其方程式为 Rg+LE+P+A=0 

式中Rg为地面辐射平衡;LE代表地气间的潜热交换(L为汽化潜热,E为蒸发量或凝结量);P代表地气间的乱流显热交换;A代表地面与下层间的热量转换量。

式中各项以地面获得热量取正值,地面失去热量取负值。

4.何谓干绝热减温率和湿绝热减温率?

说明它们的区别和原因。

1.干绝热递减率是指地面绝热上升时,会因周围气压的减少而体积膨胀,用内能反抗外力,因此,它的温度就下降;空气块下降时,外压力增大,对其作压缩功,转化为内能,使其温度上升.这种空气块的运动,会使大气形成不同的温度层结.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温度变化的数值叫干绝热递减率.

2.湿绝热直减率指饱和状态的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下沉过程中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5.试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一)气温的日变化 

近地层气温日变化的特征是:

 1、在一日内有一个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一个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2、变化原因:

 

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但最高气温却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

(为什么?

) 

这是因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

地面一方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而得热,一方面又向大气输送热量而失热。

若净得热量,则温度升高。

若净失热量,则温度降低。

这就是说地温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于地面当时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决定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

早晨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

此时地面放出的热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放出的热量,气温也跟着上升。

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

 

正午以后,地面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得到的热量比失去的热量还是多些,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长波辐射继续加强,气温也随着不断升高。

到午后一定时间,地面得到的热量因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而少于失去的热量,这时地温开始下降。

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损失,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

这个时刻通常在午后13时左右。

由于地面的热量传递给空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

随后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

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

(二)气温的年变化 

1、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类似,如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由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原因,使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一天(北半球夏至和冬至),也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一天所在的月份(北半球6月和12月),而是比这一时段要落后1—2个月。

 

大体而论,海洋上落后较多,陆地上落后较少。

沿海落后较多,内陆落后较少。

 2、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7月为最高,1月为最低。

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6.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对大气中气流的形成有何作用?

①水平方向上作用于空气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②a.气压梯度力是使空气产生运动的直接动力,是最基本的力。

 

b.地转偏向力对高纬地区或大尺度的空气运动影响较大,对低纬地区特别是赤道附近的空气运动影响甚小。

 

c.惯性离心力在空气作曲线运动时起作用,空气运动近于直线时可忽略不计。

 d.摩擦力在摩擦层起作用,对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不予考虑。

7.“三风四带”是怎样形成的?

大气存在着运动,从方向上看,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引起大气运动的力产生于不同地区气压的差异.大气是有重量的,它施压于地面就是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柱的重量减少,所以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在地面受热较强的暖区,地面气压常比周围低,而高空气压往往比同一海拔高度的邻区高;在地面热量损失较多的冷区,地面气压常比周围高,而高空气压往往比周围低.气压的空间分布称为气压场.气压场主要有以下五种基本形式:

即低气压(简称低压)、高气压(简称高压)、低压槽(简称槽)、高压脊(简称脊)和鞍形气压区(简称鞍).

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流)就是风.空气在多种力的作用下,大规模地沿较为稳定的路径运动,就形成了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中热量和水分输送、交换的重要方式,对天气和气候具有重大影响.大气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地—气系统辐射差额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南北纬350之间为正辐射差额区,其他地区为负辐射差额区,这就使自赤道向两极形成辐射梯度及相应的温度梯度.赤道地区的大气因净得辐射而增温,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赤道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极地地区因净失辐射而降温,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极地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如果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匀,那么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层空气由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一个南北向的闭合环流.这个环流受到地球自转的作用,在地表均匀的情况下,在地球大气圈的经向剖面上,南北半球各形成三个环流圈,即热带环流、中纬度环流和极地环流,并在大气圈下层形成四个气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和三个风带(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高纬东风带.“三风四带”是自转行星(有空气的行星)上的普遍现象,因此被称为行星风系(带).

8.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由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共同引起.

海陆热力差异表现为:

冬季大陆降温幅度强与相邻的海洋,使得大陆近地面形成冷高压而海洋近地面气压相对较低,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夏季大陆升温幅度强与相邻的海洋,使得大陆近地面形成热低压而海洋近地面气压相对较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表现为: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在北半球夏季时会越过赤道到达南亚地区,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变成西南风,加强了南亚的夏季风.

另外,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存在也加强了东亚和东南亚的季风.

简单说就是:

海陆间的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高原的热力、动力作用

9.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

一是要有水汽,二是要有凝结核(也就是颗粒非常小的固体尘埃杂质),三是温度的降低(一般是空气的上升运动,因为高空气温比地面低)有利于水汽凝结。

10.降水是怎样形成的?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有何特点?

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因周围气压逐渐降低,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为细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

当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且在降落时不被蒸发掉才能形成降水。

水汽分子在云滴表面上的凝聚,大小云滴在不断运动中的合并,使云滴不断凝结(或凝华)而增大。

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或其他降水物,最后降至地面。

11.说明锋的类型和天气特征。

1暖锋:

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天气特点:

气压下降,先后出现卷云、高卷云、高层云、雨层云。

离锋线越远,云越薄越高;靠近锋线,多为连续性降水;锋过后,风速增强,风向转变。

锋线过后,气压升高,温度下降,风力减弱。

2冷锋:

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天气特点:

a.缓行冷锋:

降水与云系与暖风相似,但次序相反。

降水出现在锋线后,多为连续性降水。

锋过后,风速增强,风向转变。

锋线过境后,气压升高,温度下降,风力减弱。

b.急行冷锋:

形成浓积云和积雨层,常出现雷暴、冰雹和阵性降水天气,云雨区狭窄,或只在冷空气中出现晴天积云或层积云。

冬半年:

锋上只出现高云鹤中云,甚至出现少云天气,峰后有大风和风沙天气下半年:

锋前常产生旺盛层积云,锋线临近时,往往狂风骤起、乌云满天、暴雨倾盆、雷电交加。

锋线过后,气压上升,天气很快转晴。

3准静止锋:

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锋面受地形阻挡,锋面成准静止状态的锋。

天气特点:

云区和云区宽,降水强度比暖锋小,但持续时期要比暖锋长,往往连绵细雨不断。

4锢囚锋:

锢囚锋是冷锋快行赶上暖锋,或两条冷锋合并而成。

如果锋前冷气团比锋后气团更冷,称为暖性锢囚锋;如果锋后气团比锋前的,气团更冷,称为冷性囚锢锋。

天气特点:

在囚锢点附近,上升运动增强,因而云层增强、雨层扩大,囚锢锋两侧都是降水区。

15.对比分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海洋性气候:

受海洋气团影响明显的气候.一年或一天之内气温变化不大,全年雨量分布均匀,湿度较大,云雾较多.多出现在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

大陆性气候:

受大陆气团影响较为多的气候.全年气温变化剧烈,白天与夜间温差大;降水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匀(主要集中在夏季)、变率大.有些地方全年降水稀少,因而形成沙漠.多分布在大陆内陆地区.

16.影响气候的地形因子是什么?

说明地形对辐射、气温、降水、空气运动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地形因子:

1)地势高低

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2)地形起伏

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来的暖空气又可使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在山脉两侧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例如中国的秦岭。

3)地形分布

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例如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

4)地形类型

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例如那曲冬季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温度特别低,而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京市则温度较高,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山坡方向

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指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脉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容易成云致而。

背风山坡因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水就少)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

由于山坡方向对气候各要素发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气候也就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我国的长白山就呈现出这种明显的现象。

地形对辐射的影响: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地形对空气运动的影响:

19.简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在理想大陆上的分布规律。

20.简述全球变暖的现状和趋势。

未来几年,全球气温增长的速度可能会不断加快。

21.全球的变暖的原因和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人为因素

1.温室效应导致有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层中CO2、CH4和氮氧化合物等气体,可以让阳光可见光透过,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红外线起阻碍作用,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