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622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doc

第一章

1.什么是航空?

什么是航天?

航空与航天有何联系?

答:

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必须具备空气介质;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器是在极高的真空宇宙空间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

但航天器的发射和回收都要经过大气层,这就使航空航天之间颤声了必然的联系。

尤其是水平降落的航天飞机和研究中的水平起降的空天飞机,它们的起飞和着陆过程与飞机的非常相似,兼有航空和航天的特点。

航空航天一词,既蕴藏了进行航空航天活动必须的科学,又饱含了研制航空航天飞行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航空与航天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2.飞行器是如何分类的?

按照飞行器的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飞行器分成三类:

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

3.航空器是怎么分类的?

各类航空器又如何细分?

根据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不同,航空器分为轻于(或等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两大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包括气球和飞艇。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有固定翼航空器、旋翼航空器、扑翼机和倾转旋翼机。

固定翼航空器又分为飞机和滑翔机。

旋翼航空器又分为直升机和旋翼机。

4.航天器是怎么分类的?

各类航天器又如何细分?

1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2无人航天器可分为空间探测器和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按照卫星的用途,可分为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空间探测器又可分为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

5.在发明飞机的进程中,要使飞机能够成功飞行,必须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要先解决飞机动操纵稳点性问题。

6.战斗机是如何分代的?

各代战斗机的的典型技术特征是什么?

共四代。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其中的典型型号有美国的F-100和苏联的米格-19。

其主要特征为高亚声速或低超声速、后掠翼、装涡喷发动机、带航炮和空空火箭,后期装备第一代空空导弹和机载雷达。

第二代战斗机几年后,一批两倍声速的战斗机相继出现,它们后来被称为第二代战斗机,其中最著名的飞机有苏联的米格-21和美国的F-104、F-4、F-5。

第二代战斗机于20世纪60年代装备部队,采用小展弦比薄机翼和带加力的涡喷发动机,飞行速度达到2倍声速,用第二代空空导弹取代了空空火箭和第一代空空导弹,配装有晶体管雷达的火控系统。

第三代战斗机一般采用边条翼、前缘襟翼、翼身融合等先进气动布局以及电传操纵和主动控制技术,装涡轮风扇发动机,具有高的亚声速机动性,配备多管速射航炮和先进的中距和近距格斗导弹,一般装有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全天候火控系统,具有多目标跟踪和攻击能力,平视显示器和多功能显示器为主要的座舱仪表。

第三代战斗机在突出中、低空机动性的同时,可靠性、维修性和战斗生存性得到很大改善第四代战斗机的主要基本技术特征为:

采用翼身融合体和具备隐身能力的空气动力布局;机体结构的复合材料使用比例在30%以上;安装带二元喷管、推重比10一级的推力矢量航空发动机,飞机的起飞推重比超过1.0;采用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机载火控雷达能同时跟踪和攻击多个空中目标,主要机载武器为可大离轴发射或发射后不管的超视距攻击空空导弹。

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的F-22战斗机完全具备上述能力//归纳起来,第四代战斗机应具备隐身能力、超声速巡航能力、高机动性、短距起降和超视距多目标攻击能力等先进的战术技术性能。

7.载人航天的工具或方式有哪几种?

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是实现载人航天的主要工具。

前者单次使用,后者重复使用;前者容量小,后者容量大。

8.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有什么不同?

弹道出大气层,巡航不出;弹道适合打击远距离目标(俗称洲际导弹),巡航打击距离近些(一般在一千公里以内)。

弹道打击战略目标,巡航打击精确目标;

9.我国运载火箭共有几个系列?

多少个型号?

各自有什么用途?

中国充分利用弹道导弹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基础,成功地研制与使用了4种类别运载火箭:

“长征”1号三级火箭,可将约300公斤的人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长征”2号两级液体火箭,可将约2000公斤的人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长征”3号三级液体火箭,用于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或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

“长征”4号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卫星。

“长征”5号运载火箭,即将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长征五号将主要运载嫦娥卫星直接进入月球14个型号包括:

包括“长征”1号(CZ-1)、“长征”1号丁(CZ-1D)、“长征”2号(CZ-2)、“长征”2号丙(CZ-2C)、“长征”2号丙/改进型(CZ-2C/FP)、“长征”2号丁(CZ-2D)、“长征”2号E(CZ-2E)、“长征”2号F(CZ-2F)、“长征”3号(CZ-3)、“长征”3号甲(CZ-3A)、“长征”3号乙(CZ-3B)、“长征”3号丁(CZ-3C)、“长征”4号甲(CZ-4A)和“长征”4号乙(CZ-4B)。

第二章

1.大气可以分为哪几个层?

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可将大气层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大气中最低的一层,特点是其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极为明显。

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的上面,特点是该层中的大气主要是水平方向流动,没有上下对流,能见度较好(18~50公里);中间层在该层内,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下降,且空气有相当强烈的铅垂方向的运动。

(50~80公里);热层该层空气密度极小,由于空气直接受到太阳短波辐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80~800公里);散逸层是大气层的最外层。

在此层内,空气极其稀薄,又远离地面,受地球引力很小,因而大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800~2000、3000公里)

2.试说明大气的状态参数和状态方程。

大气的状态参数包括压强P、温度T和密度p这三个参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气体状态方程表示,即P=prt

3.大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大气的状态参数和状态方程、连续性、粘性(大气相邻流动层之间出现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也叫大气的内摩擦力)、可压缩性、声速、马赫数。

4.何谓声速?

声速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声速是指声波在物体中传播的速度,声速的大小和传播介质有关而且在同一介质中,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何谓马赫数?

飞行速度是如何划分的?

声速越大,空气越难压缩;飞行速度越大,空气被压缩的越厉害。

要衡量空气被压缩程度的大小,可以把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马赫数。

马赫数Ma的定义为Ma=v/a。

Ma与飞行器飞行速度的关系Ma<0.4,为低速飞行;(空气不可压缩)0.45.0,为高超声速飞行。

6.什么是飞行相对运动原理?

飞机以一定速度作水平直线飞行时,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与远前方空气以该速度流向静止不动的飞机时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完全一样。

7.试说明流体的连续性定理及其物理意义。

在单位时间内,流过变截面管道中任意截面处的气体质量都应相等,即p1v1a1=p2v2a2=p3v3a3该式称为可压缩流体沿管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当气体以低速流动时,可以认为气体是不可压缩的,即密度保持不变。

则上式可以写成v1a1=v2a2该式称为不可压缩流体沿管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它表述了流体的流速与流管截面面积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截面积小的地方流速大。

8.试说明伯努利定理及其物理意义。

伯努利定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流动中的应用。

伯努利定理是描述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关系的流动规律。

在管道中稳定流动的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管道各处的流体动压和静压之和应始终保持不变即:

静压+动压=总压=常数,上式就是不可压缩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它表示流速与静压之间的a关系,即流体流速增加,流体静压将减小;反之,流动速度减小,流体静压将增加。

9.低速气流有什么样的流动特点?

超声速气流有什么样的流动特点?

当管道收缩时,气流速度将增加,v2>v1,压力将减小,P2P1。

;超音速气流在变截面管道中的流动情况,与低速气流相反。

收缩管道将使超音速气流减速、增压;而扩张形管道将使超音速气流增速、减压。

10.拉瓦尔喷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在亚声速气流中,随着流速的增大,流管截面面积必然减小;而在超声速气流中,随着流速增加,流管截面面积必然增大。

所以,要使气流由亚声速加速成超声速,除了沿气流流动方向有一定的压力差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管道形状,这就是先收缩后扩张的拉瓦尔喷管形状。

11.什么是翼型、前缘、后缘、迎角、翼弦?

“翼剖面”,也称“翼型”,是指沿平行于飞机对称平面的切平面切割机翼所得到的剖面。

翼型最前端的一点叫“前缘”,最后端的一点叫“后缘”。

前缘和后缘之间的连线叫翼弦。

(翼弦与相对气流速度之间的夹角叫迎角。

12.升力是怎么产生的?

由于翼型作用,当气流流过翼面时,流动通道变窄,气流速度增大,压强降低;相反下翼面处流动通道变宽,气流速度减小,压强增大。

上下翼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强差,从而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升力。

13.影响升力的因素有哪些?

1)机翼面积的影响。

机翼面积越大,则产生的升力就越大。

2)相对速度的影响。

相对速度越大,机翼产生的升力就越大。

升力与相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3)空气密度的影响。

空气密度越大,升力也就越大,反之当空气稀薄时,升力就变小了。

4)机翼剖面形状和迎角的影响。

不同的剖面和不同的迎角,会使机翼周围的气流流动状态(包括流速和压强)等发生变化,因而导致升力的改变。

翼型和迎角对升力的影响可以通过升力系数Cy表现出来。

14.升力和迎角有何关系?

在一定迎角范围内,随着迎角的增大,升力也会随之增大。

当迎角超出此范围而继续增大时,则会产生失速现象。

失速指的是随着迎角的增大,升力也随之增大,但当迎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会从机翼前缘开始分离,尾部出现很大的涡流区,使升力突然下降,阻力迅速增大。

失速刚刚出现时的迎角称为“临界迎角”。

15.飞机的增升装置有哪些种类?

其原理是什么?

1)改变机翼剖面形状,增大机翼弯度;2)增大机翼面积;3)改变气流的流动状态,控制机翼上的附面层,延缓气流分离。

原理,飞机的升力与机翼面积、翼剖面的形状、迎角和气流相对流动速度等因素有关。

16.低速飞机在飞行中会产生哪些阻力?

其影响因素各是什么?

低速飞机上的阻力按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

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等。

当气流以一定速度流过飞机表面时,由于气流的粘性作用,空气微团与飞机表面发生摩擦,阻滞了气流的流动,因此产生了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的大小取决于空气的粘性、飞机表面的粗糙程度、附面层中气流的流动情况和飞机的表面积大小等因素。

在翼型前后由于压强差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压差阻力。

压差阻力与物体的迎风面积有很大关系,物体的迎风面积越大,压差阻力也越大。

减小压差阻力的办法是应尽量减小飞机的最大迎风面积,并对飞机各部件进行整流,做成流线形。

诱导阻力是伴随着升力而产生的,这个由升力诱导而产生的阻力叫诱导阻力。

(气流经过翼型而产生向下的速度,称为下洗速度,该速度与升力方向相反,是产生诱导阻力的直接原因。

)诱导阻力与机翼的平面形状、翼剖面形状、展弦比等有关。

可以通过增大展弦比、选择适当的平面形状(如梯形机翼)、增加翼梢小翼等方法来减小诱导阻力。

干扰阻力就是飞机各部件组合到一起后由于气流的相对干扰而产生的一种额外阻力。

干扰阻力和气流不同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在设计时要妥善考虑和安排各部件相对位置,必要时在这些部件之间加装整流罩,使连接处圆滑过渡,尽量减少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

(自己总结)在高速飞机上,除了这几种阻力外,还会产生另外一种阻力——激波阻力(简称波阻)。

由激波阻滞气流而产生的阻力叫做激波阻力,简称波阻。

因为激波是一种强压缩波,因此当气流通过激波时产生的波阻也特别大。

在任何情况下,气流通过正激波时产生的波阻都要比通过斜激波时产生的波阻大。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超声速条件下由于产生的激波不同,产生的波阻也不一样。

(钝头形状或前缘曲率半径较大的翼剖面,在其钝头前端,常产生脱体激波,脱体激波对气流的阻滞作用很强,因此会产生很大的波阻。

尖头形状的物体或翼剖面,在其尖头前端,常产生附体斜激波,此激波对气流的阻滞作用比较弱。

17.什么是“三个相似”?

几何相似:

把模型各部分的几何尺寸按真飞机的尺寸,以同一比例缩小。

运动相似:

使真飞机同模型的各对应部分的气流速度大小成同一比例,而且流速方向也要相同。

动力相似:

使作用于模型上的空气动力——升力和阻力,同作用于真飞机上的空气动力的大小成比例,而且方向相同。

18.风洞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风洞可用来对整架飞机或飞机的某个部件(如机翼)进行吹风实验。

通过试验可以获得升力系数Cy、阻力系数Cx和升阻比K=Cy/Cx相对于迎角a的曲线。

Cy-a、Cx-a、K-a三种曲线风洞能做的试验种类很多,就翼剖面来说,还可通过试验求得极曲线、压力中心和迎角变化曲线、力矩曲线等。

19.什么是激波?

气流流过正激波和斜激波时,其气流参数发生了哪些变化?

波面前后空气的物理特性发生了突变,由于空气受到强烈压缩,波面之后的空气压强突然增大,由高速气流的流动特点可知,气流速度会大大降低(减速、增压)。

这种由较强压缩波组成的边界波就是激波。

激波实际上是受到强烈压缩的一层空气,其厚度很小。

气流流过正激波时,其压力、密度和温度都突然升高,且流速由原来的超声速降为亚声速,经过激波后的流速方向不变。

气流流过斜激波,压力、密度、温度也都升高,但不像正激波那样强烈,流速可能降为亚声速,也可能仍为超声速,这取决于激波倾斜的程度。

气流经过斜激波时方向会发生折转。

(Ma的大小对激波的产生也有影响:

当马赫数Ma等于1或稍大于1时,在尖头物体的前面形成的是正激波;但如果Ma超过1很多,形成的则是斜激波。

)(激波强度不同,空气在激波前后的速度、压力、温度和密度的变化也就不同,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也不一样。

20.什么是正激波和斜激波?

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正激波是指其波面与气流方向接近于垂直的激波。

同一Ma下,正激波是最强的激波。

斜激波是指波面沿气流方向倾斜的激波,强度相对较弱。

21.何谓临界马赫数、局部激波,激波分离?

根据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当气流从A点流过机翼时,由于机翼上表面凸起使流管收缩,气流在这里速度增加;当气流流到机翼最高点B时,流速增加到最大。

当B点马赫数为1时,A点马赫数称为临界马赫数。

(Ma临界=V临界/a)当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临界Ma时,机翼上就会出现一个局部超声速区,并在那里产生一个正激波。

这个正激波由于是局部产生的,所以叫“局部激波”。

气流通过局部激波后,由超声速急剧降为亚声速,激波后的压强也迅速增大,导致机翼表面上附面层内的气流由高压(翼剖面后部)向低压(前部)流动,使附面层内的气流由后向前倒流,并发生气流分离,形成许多旋涡,这种现象叫做“激波分离”。

22.飞机的气动布局有哪些型式?

广义定义上是指飞机主要部件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安排和配置。

如按机翼和机身的上下位置来分,可分为上单翼、中单翼、下单翼;如果按机翼弦平面有无上反角来分可分为上反翼、无上反翼、下反翼;如按立尾的数量来分,可分为单立尾、双立尾和无立尾(V型尾)通常定义指平尾相对于机翼在纵向位置上的安排,即飞机的纵向气动布局形式。

一般有正常尾、“鸭”式和无平尾式。

不同的布局形式,对飞机的飞行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有重大影响。

23.翼展、翼弦、前缘后掠角、展弦比、梢根比、翼型的相对厚度?

机翼平面形状主要有翼展、翼弦、前缘后掠角等。

翼展:

机翼左右翼梢之间的最大横向距离。

翼弦:

翼型前缘点和后缘点之间的连线。

前缘后掠角:

机翼前缘线与垂直于翼根对称平面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影响飞机气动特性的主要参数有:

前缘后掠角,机翼前缘线与垂直于翼根对称平面的直线之间的夹角;展弦比,机翼展长与平均几何弦长之比;梢根比,翼梢弦长与翼根弦长之比;翼型的相对厚度,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之比由空气动力学理论和实验可知:

在低速情况下,大展弦比平直机翼的升力系数较大,诱导阻力小;在亚声速飞行时,后掠机翼可延缓激波并减弱激波的强度,从而减小波阻;在超声速飞行时,激波不可避免,但采用小展弦比机翼、三角机翼、边条机翼等对减小波阻比较有利。

24.后掠翼、三角翼、小展弦比机翼、变后掠翼、边条机翼、鸭式布局、无尾式布局的飞机各有什么特点?

现代飞机常采用的机翼平面形状有:

后掠机翼、三角形机翼、小展弦比机翼、变后掠机翼、边条机翼;常采用的布局型式包括:

正常式布局、“鸭”式布局、无平尾式布局。

后掠机翼在跨声速飞行时能提高临界Ma,超过临界Ma以后也能进一步减小波阻。

后掠机翼与平直机翼相比可以推迟激波的产生,这主要是由于后掠翼降低了机翼上的有效速度。

在相同的飞行速度下,后掠翼的阻力比平直翼的阻力小。

三角机翼的减阻效果和大后掠机翼大体相似。

它具有前缘后掠角大、展弦比小和相对厚度较小的特点;三角形机翼的空气动力性能很好,更有助于保证飞机的纵向飞行稳定性。

三角机翼的飞机也有一定的缺点:

在亚声速飞行时的升阻比较低,巡航特性也不太好;在大迎角飞行时才有足够的升力系数;着陆性能较差。

小展弦比机翼在翼弦方向较长,在翼展方向较短,且机翼相对厚度一般都比较小,有利于减小激波阻力。

小展弦比机翼的缺点是襟翼面积小,起落性能差,诱导阻力大;变后掠翼飞机通过机翼后掠角的变化可以解决高低速性能要求的矛盾。

变后掠翼飞机的主要缺点是机翼变后掠转动机构复杂,结构重量大,气动中心变化大,平衡较困难;边条机翼是一种混合平面形状的机翼,由边条和后翼组成。

由于有大后掠的边条,使整个机翼的有效后掠角增大,相对厚度减小,因此有效地减小了激波阻力;同时由于基本翼的存在,又使整个机翼的有效展弦比增大,因此可以减小低亚声速以及跨声速飞行时的诱导阻力;鸭式飞机,将水平尾翼移到机翼之前,并将其改称前翼或鸭翼。

这种布局起到了增加升力的作用;无尾布局通常采用于超音速飞机。

这类飞机的机身和机翼都比较细长,机翼面积较大,飞机重心也比较靠后,即使采用水平尾翼,由于其距离飞机重心较近,平尾的稳定和操纵作用也比较小,因此,宜采用无平尾式布局,这样还可以减少平尾部件所产生的阻力。

近年来出现的隐身飞机,为了增加隐身能力,通常采用V形尾翼,即常采用无立尾式气动布局。

25.超声速飞机的机身外形有什么特点?

机身产生的空气动力主要是阻力,但对飞机的升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超声速飞机,不但机翼的形状对其空气动力特性有重要影响,而且机身的形状也很重要。

为了减小超声速飞机的波阻,机身一般采用头部很尖、又细又长的圆柱形机身,机身长细比一般可达到十几甚至更高。

另外采用“跨声速面积律”,也有助于降低波阻和提高速度。

26.超声速飞机和低亚声速飞机的外形区别?

(展弦比、梢根比、后掠角、翼型、展长、机身长细比等)低、亚声速飞机机翼的展弦比较大,一般在6~9之间,梢根比也较大,一般在0.33左右;超声速飞机机翼的展弦比较小,一般在2.5~3.5之间,梢根比较小,在0.2左右。

低速飞机常采用无后掠角或小后掠角的梯形直机翼,亚声速飞机的后掠角一般也比较小,一般小于35°;超声速飞机一般为大后掠机翼或三角机翼,前缘后掠角一般为40°~60°。

低、亚声速飞机的机翼翼型一般为圆头尖尾型,前缘半径较大,相对厚度也比较大,一般在0.1~0.12之间;超声速飞机机翼翼型头部为小圆头或尖头(前缘半径比较小)相对厚度也较小,一般在0.05左右。

低、亚声速飞机机翼的展长一般大于机身的长度,机身长细比较小,一般为5~7之间,机身头部半径比较大,前部机身比较短,有一个大而突出的驾驶舱;超声速飞机机身的长度大于翼展的长度,机身比较细长,机身长细比一般大于8,机身头部较尖,驾驶舱与机身融合成一体,成流线形。

27.超声速飞行中的声爆和热障?

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在飞机上形成激波,传到地面上形成如同雷鸣般的爆炸声,这种现象就是声爆。

热障实际上是空气动力加热造成的结果。

以铝合金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飞机不能承受高温环境下的长期工作,会造成结构破坏,这称为热障问题。

声爆过大可能会对地面的居民和建筑物造成损害。

“声爆”强度同飞机的飞行高度(强度随着离开飞机的距离增加而减小)、飞行速度、飞机重量、飞行姿态以及大气状态等都有关系。

为防止噪声扰民和“声爆”现象,一般规定在城市上空10km的高度之下不得作超声速飞行。

目前解决热障的方法主要有:

用耐高温的新材料如钛合金、不锈钢或复合材料来制造飞机重要的受力构件和蒙皮;用隔热层来保护机内设备和人员;采用水或其他冷却液来冷却结构的内表面等。

对于重复使用的高超声速飞机以及航天飞机等,需要严格控制飞机外形,此时烧蚀法就不再适用了。

机身头部和机翼前缘,温度最高,可采用增强碳—碳复合材料(RCC);机身、机翼下表面前部和垂直尾翼前缘,温度较高,可采用高温重复使用的防热—隔热陶瓷瓦(HRSI);机身、机翼上表面和垂直尾翼,气动加热不是特别严重,可采用低温重复使用的防热—隔热陶瓷瓦(LRSI);机身中后部两侧和有效载荷舱门处,温度相对较低,可采用柔性的、重复使用的表面隔热材料(FRSI)。

28.飞机飞行性能的指标?

(飞机的飞行性能是衡量一架飞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飞机的飞行性能一般包括飞行速度、航程、升限、起飞着陆性能和机动性能等

29.飞行速度(最小、最大平飞速度、巡航速度)、航程、静升限、起飞、着陆性能?

1,飞行速度

(1)最小平飞速度是指在一定高度上飞机能维持水平直线飞行的最小速度。

(2)最大平飞速度最大平飞速度是指飞机水平直线平衡飞行时,在一定的飞行距离内,发动机推力最大状态下,飞机所能达到的最大飞行速度(3)巡航速度是指发动机每公里消耗燃油量最小情况下的飞行速度。

巡航速度显然要大于最小平飞速度,小于最大平飞速度。

;2.航程是指在载油量一定的情况下,飞机以巡航速度所能飞越的最远距离。

它是一架飞机能飞多远的指标。

3.静升限升限是一架飞机能飞多高的指标。

飞机的静升限是指飞机能做水平直线飞行的最大高度。

4.起飞着陆性能(其指标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起飞和着陆距离;二是起飞离地和着陆接地速度)

(1)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一种加速飞行的过程,它包括地面加速滑跑阶段和加速上升到安全高度两个阶段。

F-22的起飞滑跑距离:

610米

(2)飞机的着陆性能飞机的着陆过程是一种减速飞行的过程,它包括下滑、拉平、平飞减速、飘落触地和着陆滑跑五个阶段。

F-22的着陆滑跑距离:

914米

30.什么是飞机的机动性?

什么是飞机的过载?

飞机的机动性是指飞机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改变飞行状态的能力。

对飞机机动性的要求,取决于飞机要完成的飞行任务。

对于战斗机而言,要求空中格斗,对机动性要求就很高。

对于运输机,机所受一般不要求在空中作剧烈动作,机动性要求就低。

(在飞机设计中,一般常用过载来评定飞机的机动性。

飞机的过载(或过载系数)是指飞除重力之外的外力总和与飞机重量之比(ny=Y/G)。

一般只考虑垂直方向上的过载。

飞机机动性设计要求越高,过载就要求越大。

31.什么是飞机的稳定性?

飞机的稳定性,是指飞行过程中,如果飞机受到某种扰动而偏离原来的平衡状态,在扰动消失后,不经飞行员操纵,飞机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特性。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可以产生俯仰运动、偏航运动和滚转运动。

飞机飞行时稳定性相应的可分为纵向稳定性、方向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

32.飞机靠什么来保证其纵向、方向和横侧向稳定性?

当飞机受微小扰动而偏离原来纵向平衡状态(俯仰方向),并在扰动消失以后,飞机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纵向平衡状态的特性,称为飞机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