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728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奚珊珊文献综述分析Word下载.docx

李艺萍(2010)将资本结构定义为企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构成关系,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资本结构。

前者是指债务性资本和权益性资本的比例关系,例如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

后者是指公司长期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特别是长期负债与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

吴杰、李文勤(2012)在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中提出资本结构反映了公司内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构成及比例情况,他认为长期债务资本和短期债务资本均是组成债权资本的基本要素。

他选取了总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流动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无息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作为衡量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指标。

笔者认为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产中各项目之间的构成情况和比例关系,由于上市公司的资产主要由公司内外部融资获得,所以资本结构亦可称为融资结构。

资本结构是企业治理的关键内容,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行为和企业价值息息相关。

1.1.2资本结构常用指标

衡量资本结构的指标众多,在目前国内研究中,采用较多的是资产负债率。

万萍(2012)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存在特殊性,选取了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企业资本结构的主要指标,她认为资产负债率能够很好的评价公司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能够恰当的衡量公司在破产清算时债权人的利益受保护程度。

王长江、林晨(2009)发现江苏省158家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较大,根据这一特点,选取了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及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这四个指标来衡量样本公司的资本结构。

梁婷(2012)认为判断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关键是看负债结构,她考虑到企业的负债结构和股权结构,选取了股东持股比例、资本化比率、长短期负债比率和公司规模来评价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郑兰祥、周洁(2014)从资本结构的定义出发,选取了核心资本、资产负债率和附属资本评价银行的资本结构状况。

相比较上述几位学者的指标选择,梁婷的指标设计较为全面。

但是,笔者认为不能盲目模仿上述学者的指标设计,需要结合自身主题进一步分析。

故笔者的资本结构指标设计将结合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特点进行细化分析。

1.2经营绩效的涵义及常用指标

1.2.1经营绩效概述

陈隆圩(2009)指出学术界对企业业绩和绩效的定义没有统一结论。

他在文章中将“业绩”和“绩效”均定义为企业在特定经营期间经营成果的量化表现,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上,是企业内外部各因素在特定时期对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产生的综合效果。

石书红(2009)将经营业绩定义为企业的经营成果,它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自身资源从事经营活动并取得成果。

胡宪、熊正德(2009)认为企业资本结构情况能够真实的反映该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经营绩效也能够向投资者传达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

王永(2011)综合各观点认为公司绩效是经营管理者合理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并有效达成企业目标的表现。

胡锐虹(2012)结合我国于1996年6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分析得出:

公司绩效包括公司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绩效,公司经营效益主要由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这4个方面组成,经营者绩效是指经营者对公司所作出的贡献和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根据以上学者观点,笔者总结得出经营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效果,是衡量公司投入产出量的指标,是衡量其是否成功达成企业目标的指标。

公司绩效的提升,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用。

1.2.2经营绩效常用指标

黄宪(2009)以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

他认为总资产收益率能够比较客观的衡量绩效水平。

他认为总资产收益率不容易被操纵,采用其作为衡量指标将有利于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经营上,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

黄长春(2010)考虑了财政部财务评价体系和杜邦分析法,同时根据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较多、大型家电零售商控制力度强的财务特点,综合考虑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四种绩效指标,采用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这11个业绩评价指标,构建公司绩效指标体系。

他认为这11个指标能够完全体现企业经营周转的全部过程,能够比较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绩效水平。

王虹(2011)借鉴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机制,从上市公司投资者角度出发,选取5大类的财务评价指标,分别为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的指标,此外还加入了社会贡献率指标来评价国有上市公司绩效。

利用总资产报酬率、权利净利率、每股收益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评价盈利能力,利用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评价资产营运能力,利用销售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评价发展能力,利用流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评价偿债能力,利用销售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评价发展能力,利用现金流量比率、营业收入现金比和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评价现金流量。

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有很多,上述学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指标没有统一的限定,部分学者的衡量指标仅有1个,指标数量少,有些指标本身存在缺陷,难免导致论证结果的偏差。

故笔者将针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特点,选择以财务指标为度量的评价体系进行指标分析,尽量做到全面、科学、合理,以提高最终结论的可行度。

2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徐腊平(2008)在公司资本结构决定因素研究中从微观层次上的特定企业变量、中观层次上的特定行业变量和宏观层次上的国家变量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

得出结论:

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也不能忽视一国制度的影响。

王琳(2009)总结了现有的资本结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提出盈利能力、成长性、公司规模、资产担保价值、非债务税盾、经营风险、自由现金流量等属于公司特征因素,这些都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他在文章中对影响资本结构的上述七个特征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得出在国内外,各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

在中国,自由现金流量、公司规模、资产担保价值和经营风险与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而非债务税盾、盈利能力、成长性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

王一乔、刘健华(2013)通过对我国电力行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中的公司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公司规模、成长性、资产有形性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显著正相关,盈利能力、非负债税盾和资产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负相关。

以上学者的结论有些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产生差异可能是变量的选择、样本公司与样本量以及研究期间的差异造成的。

笔者总结出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六点:

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偿债能力、非债务税盾和股权结构。

这些因素对资本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管理者要根据企业情况,合理优化资本结构,从而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3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3.1现状及样本选择

资本结构是企业治理的关键,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债务筹资结构,合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价值。

但是周沁馨、李洋(2010)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普遍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他们选取了我国四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分别是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四家公司都具备极强的扩张能力,在管理、技术、资金上存在优势。

盈利能力和财务制度均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具备比较分析的条件,能够代表我国电力行业的基本概况。

国内以往的实证研究在选取公司时,一般都将赢利能力不佳、ST和PT公司进行了删除。

这样会导致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证结果整体偏低。

考虑到行业因素带来的影响,张星文、钟金萍和郭玫(2011)将1995年至2009年国内房地产行业所有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结论:

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和显著的短期均衡关系,这种短期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麻东锋(2013)在研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发展能力关系时对沪深两市49家A股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发现自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行业面临资金需求增加而电力投资的政策性支持力度减弱的困境,为此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纷纷负债经营,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将在极高的资产负债率下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丰蓉芳(2014)研究发现,由于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自身资本结构和融资策略存在特殊性,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存在过分追求股票融资、忽视其它融资策略的倾向。

丰蓉芳选取了25家深沪两市电力行业上市公司2011年度报告数据作为样本,发现公司规模、成长性都与资本结构呈现正相关关系,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公司产生内部资源能力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并以该结论为电力行业优化融资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优化路径。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自身理解,笔者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以下几点特性:

第一,电力行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且分布集中,逐年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大。

第二,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偏好外源融资并且长期依赖银行贷款。

第三,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总体的负债率和长短期负债率比电力行业的均值要低,这是由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导致。

但由于研究方法或样本情况不同,各学者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有些甚至大相径庭,因此,笔者将选取2010年-2014年五年中连续在年报中披露的57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做进一步研究。

3.2分析方法选择

由于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指标众多,单个指标只能反映资本结构的一面。

故为对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必须要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衡量。

申巧莲、侯科峰(2009)认为由于解释变量中存在多重共线性和高度相关性,所以先对解释变量作因子分析,消除其相关性,同时降维、简化指标结构,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建立模型,准确的判断了企业的资本结构情况。

赵倩(2013)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按照数据信息损失最少的原则,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的指标,是一种对多变量数据进行综合简化的多元统计方法。

这样不仅会简化问题,也能够克服由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而造成的解释能力下降的问题。

郭永利、张兆芹、晏建军(2012)在研究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综合绩效的影响时也运用了该方法,并且较为准确的总结了商业银行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

李在鹏(2014)采用描述统计分析以及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通过深入的实证分析,探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的影响因素,以及通过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如何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为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

分析以往的研究可发现,不同的学者选取的样本、指标、方法等存在差异,这是影响研究结果的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以往的多数研究都把两者的关系简单处理成线性关系,这显然是不准确的。

笔者参考上述学者实践的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开展电力行业资本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

3.3研究结论

3.3.1资产负债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资本结构有其行业差异性,章紫艺(2009)对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了沪深两市A股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3年至2007年的年报数据为原始资料,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之后,发现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达到64.032%,而长期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平均只有20.627%。

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公司的绩效水平与其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资产负债率越低,绩效水平越高。

陈龙(2011)在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中运用Eviews6.0软件对在沪深两地上市的39家电力上市公司2008至2010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将获得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上百个财务指标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结论: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与负债比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即当负债比例大于0小于57%时,负债的抵税效应和资本成本促进了经营绩效的提升,此时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负债比率的上升而增加。

当负债比例大于57%时,净资产收益率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减少,这主要是因为负债比率达到一定程度后,负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代理成本和破产风险等)超过了正面效应。

杨蔓利、王林(2011)通过构线性模型和二次模型,对陕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

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是有影响的,当公司资产负债率低于40%时,经营绩效随着资产负债率的提高而上升,并在资产负债率达到40.83%时,企业绩效达到最大值,此时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佳值。

但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出陕西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托宾Q值负相关,这与陈小悦和李义超、蒋振声的结论一致,该结论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反,这与陕西省当时的经济现状,资本结构发展缺乏导向性有密切的联系。

MortezaKazempour(2015)选择了资产负债率、销售增长率和公司规模三个变量,对2008年到2013年在德黑兰证交所上市的100家公司近五年的数据进行了测试,并利用债务杠杆测量其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利用SPSS对独立变量的线性关系假设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

在5%的误差水平下,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

总结上述观点,大部分学者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对经营绩效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有的结果甚至相差很大。

这可能是由于研究的方法和选取的公司负债情况不同导致的,行业差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笔者初步推断资产负债率和经营绩效之间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同的负债比率对绩效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程度,使其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3.3.2股东权益比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李娜、申巧莲、候科峰(2008)将2005年以前上市的55家电力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子法分析得出公司绩效和国有股比例负相关,和法人股比率正相关。

这是由于国有股占比高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效率低下,不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

而法人股与国有股相比,更能在公司管理体制中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毛英、赵红(2010)选取部分沪市电力企业为样本,基于经济增加值模型(EVA)对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集中程度和董事会规模对企业绩效均无影响。

这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的约束力不强,使得管理者的行为偏离公司利益,不利于提高企业效益。

肖磊(2012)通过国泰安CSMAR数据库选取了200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804家A股公司作为样本,分析得出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呈“U”形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会导致企业绩效的下降,而当股权结构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股权结构会出现正效应。

因此,要根据企业实际努力建立恰当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

PreetiGupta(2015)为了研究印度控股公司的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选择了在印度国内持股75%以上的公司近五年的数据作为参考,使用SPSS(version20)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实证研究的结果是利息保障比率(ICR)和所有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ROA,ROE和EPS)呈显著正相关,债务股本比率(DE)与资产负债率(TDR)、资产回报率(ROA),股本回报率(ROE)和每股收益(EPS)呈显著负相关。

笔者初步认为股东权益比率对经营绩效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同。

企业应当健全内部治理结构,适当控制股权结构的集中程度,才能提高企业效益。

3.3.3长期负债比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申海霞(2010)以2007年和2008年46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回归方程的检验,该作者得出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长期债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显著负相关的结论,但实证分析结果和回归分析结论完全相反,这主要是因为在所选取的企业里,绝大部分的主要债权人是银行,这对公司的管理体制来说是不利的,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

因此该作者认为企业管理层要积极发行债券,使企业的融资渠道多样化,同时国家应当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完善企业的破产机制,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还能提高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效益。

韩宇堃(2012)以2007—2010年间深沪证券交易所得46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得出结论: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率越高,公司的治理效率越低。

样本公司的长期债务率均值为28.09%,部分收益较低的电力企业通过增加长期借款比率的方式,制造企业效益提高的假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信息不完全对称导致的。

何慧(2014)搜集了河南省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财务数据,以资金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涉及企业成长能力、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和企业规模等多个变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结果显示:

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说明负债率越高(特指长期负债率),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会对经营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他认为企业在筹资时应该注重合理选择负债方式,优先考虑内源融资和股权筹资。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长期负债比率对经营绩效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同,大部分学者认为长期负债比率与经营绩效负相关。

申海霞用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这启示我们要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也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4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营绩效的建议和对策

卢明珠(2009)从企业外部和债权人角度出发,认为银行要充分发挥债权人的外部治理作用。

在我国,银行是企业最重要的债权人,也是企业资金链的重要供应者,相当于“准股东”的地位,银行长短期债权与股本很相似,因此银行要积极参与企业的外部治理,充分发挥长短期负债对企业绩效的动态影响,促进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对绩效低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充分发挥资本结构动态变化所引起的控制权等治理结构的调整以及不同性质负债的税盾效应和信号传递作用,切实提高企业的绩效。

刘渊、穆森森、刘祖基(2010)在电力企业资产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中给出建议:

从长期来看,电力企业应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固定资产上,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经营利润,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经营绩效。

在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电力企业应当特别注意塑造企业形象,积极创造品牌价值,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充分发挥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增值作用。

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资产周转率,努力扩大公司规模,科学合理负债,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从多方位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在扩张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方面,周运兰、郭蓉(2011)提出电力公司拥有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和回报率,因此电力企业具有较高的信用度,具备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的良好条件,因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发行债券是一种迅捷、有效的融资手段。

但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短缺问题,最终需要回购,运用时需扬长避短,谨慎使用。

宁相波(2011)同样指出债券在促进我国电力融资渠道多元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电力行业可凭借行业优势及信誉,积极申请发行融资债券,充分利用企业债券市场直接向社会筹资。

笔者总结以上学者观点,得出结论:

(1)电力行业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最优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资产流动性,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2)目前我国电力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单一,资金成本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考虑资金的综合成本,使企业财务费用降到最低。

(3)国有股权的弊端严重削弱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并且降低了有效的激励与监控机制,导致公司治理效率低下,对公司业绩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应从量上有选择地将国家股转化为法人股,适当降低国有股份比重,最终形成以法人股为主导的股权结构,形成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公司运行效益。

5总结

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各国都十分重视电力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电力上市公司是整个电力行业中发展规模较大,业绩较好的公司,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同时也成为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对象。

电力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行业的发展,这些资金有一部分来自于公司内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部融资,尤其是债务筹资,因此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将会对公司的绩效产生直接影响。

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不仅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回顾和相关文献的阅读,大部分文章对电力行业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探讨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经营绩效、盈利能力等概念的界定、对资本结构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电力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与评价、电力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对电力行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等。

但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许多学者对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较多且杂,样本选取不合理,因此许多结论大相径庭,实证研究方法和结果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针对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情况,选取截止至2015年1月1日上市的63家电力上市公司数据,参考近年来研究学者所得结论,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重新证明其观点与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现状是否相适应,结合电力行业实际情况,从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相互关系出发进行理解探究。

最后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将观点结论运用于实践中,提出适当的建议,便于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资本结构,方便企业更好地选择融资渠道,提高经营绩效,降低风险,并更好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市场基础知识[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215—216

[2]卢宇荣.中国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71—75.

[3]李艺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0):

44—45.

[4]吴杰,李文勤.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

92—94.

[5]万萍.不同成长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34.

[6]王长江,林晨.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江苏省上市公司的因子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17

[7]梁婷.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政监督,2012(32):

9—11.

[8]郑兰祥,周洁.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研究——以国内上市银行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

18—21.

[9]陈隆圩.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业绩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16.

[10]石书红.中国电力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582):

36-37.

[11]胡宪、熊正德.电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