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656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docx

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

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素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根据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农科教发〔2012〕2号)及有关部署要求,省农委决定2012年为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

为开展好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各项活动,现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坚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导向,以“科技进村入户、促进增产增收”为主题,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计划、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计划,推进科技创新大联合、农技推广大协作、农业科技大培训、乡站条件大建设,全面掀起农业科技与人才兴农强农热潮,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二、活动原则

    

(一)坚持全省联动的原则。

组织和动员各级农业行政、科研、教学、推广部门,以及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实现全省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凸显农业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二)坚持分层实施的原则。

省农委制订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统一部署、分层落实、分级实施。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农业科教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制订本地区、本单位“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农事季节,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形成统一部署、层层落实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

科研攻关突出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防灾减灾技术集成;成果转化突出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科技服务突出春耕春管、三夏、秋冬种等关键季节。

组织形式上,与三解三促、创先争优、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等活动相结合,求真务实,让农民得益、让农民满意。

    (四)坚持机制创新的原则。

完善“产业导向、稳定支持、联合协作、科学评价”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构建“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实行“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技术培训机制。

通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探索新模式,完善新机制,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农业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目标任务

    

(一)着力提升为农科技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强化地方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在全省全面建成“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启动“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试点。

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全覆盖、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覆盖。

把“五有”建设与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紧密结合,强化为农服务,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二)着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力。

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逐步构建适应现代市场要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着力发展优质粮油、设施园艺、规模畜牧、生物农业、智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品牌农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三)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联合、大协作,凝聚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与相关企业科技资源,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人才建设为根本,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科技资源优势,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坚持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科技研究与集成应用研究相结合,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坚持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引导全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业科技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技推广,通过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农业三新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科技项目,建立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

    (四)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应用能力。

以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各类主体为对象,以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素质和应用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大培训,快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素质,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五)着力提升农业科技与人才战略地位。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人才兴农战略,坚持把农业科技与人才建设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来抓,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长期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环境,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服务型人才、农村管理型人才,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认真总结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做法,宣传推广农业科技战线先进典型,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科技与人才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着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提升农业科技与人才战略地位。

    四、活动内容

    

(一)召开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会议。

3月份由省农委召开,各市、县农委以及有关农业科研、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

发布《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对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二)开展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百日行动。

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组织全省农经农业系统广大干部和专家,开展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百日行动,深入推进“三解三促”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对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合作组织成员和广大农民开展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加快推进先进实用技术落地生根。

深入农户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坚持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重点指导农民做好小麦、油菜、蔬菜等在田作物各项田管措施落实,打好水稻等春夏播作物生产基础,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设施园艺,及时增养补栏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三)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贯彻落实江苏省现代农业“双百双十”人才工程,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衔接,加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培养,启动建设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举办授牌仪式,颁发团队首席专家聘书。

配合省人才办实施好“双创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一批农业高层次人才。

    (四)实施现代种业强省攻坚计划。

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强化超级稻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创新,加快蔬菜、花卉等高效设施农业、种畜禽品种创新选育工作,大力推进种源创新与种苗规模繁育,建设一批农业种源科技创新与繁育中心,提升种子种苗规模繁育科技含量与优新品种推广覆盖面。

促进种业科企合作,建立种业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培育一批种业科技型企业。

    (五)认定一批生物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加强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农业新兴产业科技自主创新,在全省组织认定并授牌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引领能力强、研发实力雄厚的生物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提升农业高端生物制品研发水平。

    (六)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

组织实施2012年全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与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实施深度对接,重点推广38项农业重大技术。

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体,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的组织模式,健全完善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制度。

推进项目集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作用,提高技术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和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示范推广能力,形成技术推广合力,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七)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按照“扩大规模、量质并举、强化激励”原则,扩大到全省50个县(市、区)实施,实现全省农业县(市)全覆盖。

创新管理和运行方式,着力提高驻村专家和服务时间的“量”,努力提高技术集成和推广的“质”,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农业科技示范村、镇,壮大县域优势主导产业。

    (八)深化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内涵。

在国家支持基础上,实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

按照“规模稳定、布局调优,指导到位、农民满意”的原则,强化服务效果,突出科技进村、入户入棚、入社入企,提高农业“三新”技术推广普及率和到位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步伐。

    (九)实施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

以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超级稻主体培训,推广超级稻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构建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产学研紧密衔接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运行机制,促进超级稻生产技术进村入户。

在全省示范推广超级稻1200万亩,实现亩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简称“双增一百”)的目标,达到增产、增效、增收的协调统一。

    (十)全面推进“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以条件建设为重点,强化能力和制度建设,确保年底前全面建成“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把“五有”建设与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有机衔接,树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良好形象,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

开展“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试点。

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新形式,在省定现代农业示范村,开展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试点,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运作模式,推进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专职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服务。

    (十一)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

依托现有各类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项目资源,广泛发动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农业科研、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围绕强农惠农政策、防灾减灾知识、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农耕文化等内容,多渠道、多形式,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开展培训。

开展职业农民培训1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5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5万人,农技人员培训1万名,力争3.2万人获得国家农业职业资格证书。

    (十二)推进粮食整建制高产创建。

完善粮食作物整县、整乡(镇)整建制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关键技术措施普及到位,实现更大规模平衡增产。

全省粮棉油万亩示范片达到700个以上,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20个县、50个乡(镇)实施整建制推进。

启动“亩产吨粮县”创建活动,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纵深推进高产创建,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与气象部门密切协作,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服务指导。

    (十三)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行动。

推进重大病虫害的数字化、智能化监测预警,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

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100个规范化、规模化的病虫害防治组织,建立10个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

集成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相协调的绿色防控技术,提高水稻病毒病、“两迁”害虫、蔬菜烟粉虱等重大病虫防控水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创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植物疫情不恶性蔓延、飞蝗不起飞危害,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总体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加大生物农药推广力度,力争园艺作物生物农药应用比例提高2-3个百分点,重要生产基地提高5-6个百分点。

    (十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对接活动。

组织委属农职院校、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组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开展“结对”活动,支持园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应用水平。

    (十五)开展现代农业信息进农家服务行动。

办好“12316”农业服务热线、惠农短信、江苏为农服务网、《农家致富》手机报、《走进新农村》电视专栏等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农业信息资源,提升信息采编质量。

加强农产品网上营销,扩大农业物联网信息技术示范应用,促进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等信息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个性化信息需求。

    (十六)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行动。

大力推进合作社推广应用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努力提升合作社产品科技含量,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目标;推广应用信息科技,启动实施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升合作社市场信息获取和农产品市场均衡供给能力与水平;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二代”,造就新型职业农民。

结合第六届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展销会,展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成果,彰显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的载体地位。

    (十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行动。

结合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机构、农技推广人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和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研究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创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贯彻力度,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实际生产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指导,确保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品质有保证。

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分别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示范基地。

    (十八)实施耕地质量建设推进行动。

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切实履行耕地质量管理职能。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地力培肥,按期完成30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

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力度,实施规模40万吨。

实行机械化秸秆还田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示范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面积190万亩以上。

在苏南地区继续实施绿肥种植以奖代补项目,规模稳定在20万亩。

加快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巩固粮食作物,拓展经济园艺作物,狠抓整建制推进。

制定发布区域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农民施用配方肥,探索建立专业化统测统配服务模式,扩大配方肥推广应用。

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00万亩次以上,为700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施肥技术服务。

因地制宜推广农田节水措施,建立农田节水综合示范区,集成推广主导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努力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

    (十九)实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

深入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建立200个园艺作物标准园,开展蔬菜质量条码追溯示范试点,提升园艺产品质量和效益。

实施设施园艺科技提升行动,加快推广苏式日光温室和标准钢架大棚,提高智能温室、连栋大棚等高档设施生产比重,强化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艺产品供应能力。

实施设施蔬菜“十吨工程”,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推广设施装备建设与生产高效创建“1+1”模式,培植100个设施蔬菜、果品高产高效栽培典型。

创新园艺标准园技术模式和管理经验,推进标准园由“园”到“区”拓展,带动实现园艺作物在更大范围的提质增效、增产增效。

    (二十)实施畜牧兽医科技提升行动。

围绕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促进畜牧产业科技进步。

组织开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畜禽良种化、动物防疫规范、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型合作经营模式、畜产品质量安全六项创建活动,加强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推广一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产业化合作经营模式,建设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围绕《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实施,开展兽医科技推广行动。

推广种畜禽场疫病检测控制净化技术,提高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经典猪蓝耳病、牲畜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禽白血病等重点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

开展乡村兽医师资培训,培养师资力量,推进乡村兽医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兽医的疾病诊断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

新增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500家、畜禽良种化示范场100家、动物防疫规范示范场500家,力争20%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达标,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80%,确保全年肉、蛋、奶产量增长4%。

    (二十一)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驱动方式转变,力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用于科技投入。

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积极为龙头企业营造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组织全省10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赴清华大学举办科技创新高研班,引导企业树立科技强企理念。

组织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会,解决中小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二十二)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科技促进行动。

贯彻环保优先方针,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以畜禽场污染治理能力建设工程为载体,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

加强村庄周边河道支浜、池塘及规模连片农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形成一体化的农村面源氮磷生态拦截系统,形成既覆盖河道、沟塘等水面,又涵盖农田、村庄、绿地等空间的多层次生态结构体系。

以行政村为单元加快建设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修复生态湿地、新增生态林(草)带、构建生态走廊,达到“恢复生态、综合控污、养分平衡、美化环境”的目标。

    (二十三)开展农业科技推广表彰活动。

联合省人社厅组织开展全省农林系统农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向基层一线倾斜,表彰先进集体60个、先进工作者100名。

调动广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投身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

    以上活动由省农委统筹安排,相关处室(单位)组织实施。

各市、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农业科教单位要结合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别组织开展1-2项标志性活动。

    五、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

2012年1月—2月,组织制订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各单位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前期宣传,层层动员,部署落实相关措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

2012年3月—11月,组织开展全省性和地方重点活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及时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报送相关情况。

    (三)总结表彰阶段。

2012年12月,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对2012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农委成立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协调组,由委领导担任组长,委有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主要负责方案制订、组织协调、工作督导等工作,协调组日常工作由委科教处牵头落实。

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量化目标任务,创新推进举措,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推进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顺利开展。

    

(二)加强机制创新。

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和组织动员机制,结合对市县农业部门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从科技立项、科技评价、科技协作等方面入手,实行农业科技管理绩效考评,提高管理效率。

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表彰奖励等,进一步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三)加强项目扶持。

为保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实行政策倾斜,多方位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现有项目资源整合力度,突出项目科技含量,做好科技促进年各项工作。

国家有关项目、省农业三新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重点向组织管理到位、实施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

    (四)加强宣传引导。

省农委将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江苏农业网、《走进新农村》电视栏目、江苏农村经济杂志、工作简报和成果展示等多种渠道,及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反映活动成效。

省里将举办江苏农业科技发展成就展,全面宣传我省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展现农业科技人才风采。

要及时挖掘、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活动的意义、内容、先进事迹和典型,营造领导重视、群众关注、各界支持、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年底省里将召开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表彰大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