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86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docx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近况

【摘要】目的:

综述小檗碱(Ber)的临床新用近况。

方法:

查阅国内有关Ber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Ber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具有实用性价值。

结论:

Ber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檗碱;临床新用;分析

  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由中药黄连、黄柏、三颗针或其他含Ber的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多年来临床上一直作为清热解毒、抗感染药,应用于治疗肠道感染。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Ber有广泛的临床用途,现就国内对Ber的新应用介绍如下。

  1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治疗心律失常近10余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Ber治疗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和不同种类的心律失常,其抗心律失常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增加有效不应期与心肌动作电位的比值,使期前冲动不易引起折返和中止折返的持续进行,使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从而纠正心律失常。

杜见益[1]用Ber治疗118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其方法是口服,,显效率为%,总有效率达%。

其中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

韩芳化等[2]总结20a用Ber治疗室性早搏2000例,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对照组为84,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治疗组为%,对照组为%(),差异有显着性。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上应用Ber治疗高血压已有广泛报道。

Ber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在体内能竞争性阻断血管平滑肌上的A1受体,使外周血管扩张,阻力下降。

还能对抗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堆积,兴奋突触前膜M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扩张血管,从而使血压降低。

王彩丽等[3]用单盲法给高血压患者口服Ber(g/次~g/次,3次/d,连服4周)治疗42例,结果总有效率%,尤其对Ⅰ期、Ⅱ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最佳,优于复方降压片。

黄效永等[4]报道:

Ber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且对收缩压的作用明显优于复方罗布麻片。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Ber能增加心肌细胞内cAMP浓度,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Ⅱ相,使钙离子内流增加,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同时,Ber还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Ber具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实验证明Ber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可使心排出量增加,左室舒张末压降低,心率减慢,对心力衰竭患者产生有益的影响[5]。

黄艳华等[6]用Ber治疗心力衰竭78例临床观察表明,总有效率达%,高于对照组%。

苏光等[7]用Ber(口服g/次,3次/d,疗程1周)治疗由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后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均获明显改善。

  1.4治疗高脂血症Ber可明显降低TC、TG,降低血流粘度。

临床观察资料证明,Ber(g/次,3次/d,疗程8周)降低TC、TG总有效率分别为%、%,明显优于多烯康组和月见草油组,提高HDLC的作用与多烯康、月见草油差异无显着性[8]。

有人用Ber(口服g/次,3次/d)治疗高脂血症59例,与烟酸肌醇酯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为50%,Ber治疗组明显优于烟酸肌醇酯组[9],由此可见Ber对高脂血症确有疗效。

  抗血小板聚集防治缺血性中风Ber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银建军[10]等用Ber治疗30例TIA,以口服维脑路通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30d,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TIA发作频度明显降低(),认为同阿司匹林相比,Ber是更加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而且副作用小,易被患者长期接受。

研究还表明,在缺血前后应用Ber能提高动物缺血再灌流早期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缺血的耐受性,减轻缺血再灌流晚期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程度[11]。

以上表明Ber可用于防治高凝状态、高粘滞血症及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有望成为新型的抗血栓药物应用于临床。

  2治疗糖尿病

  Ber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良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石利天等[12]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血糖正常者观察口服Ber的降糖效果,结果患者血糖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为%。

张明[13]等在选用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分别加用Ber和二甲双胍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明显下降(),血胰岛素、胰高糖素及C肽水平均下降()。

张秀芳[14]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加用Ber和二甲双胍,也获得了相类同的降糖效果,以上表明Ber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

目前关于Ber的降糖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有以下几点:

通过抑制糖异生和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从而使糖原异生、分解减少、胰岛素代谢缓慢,且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Ber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状态下的脂代谢和凝血异常;Ber可以增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减轻糖耐量损伤。

  3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近年研究证明:

单用或联用Ber,能使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减轻,并可根除HP,降低溃疡复发率。

郭玉文等[15]应用Ber片剂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结果溃疡愈合率%随访9个月复发率%。

对照组(单用雷尼替丁口服)溃疡愈合率为%,复发率25%。

两组比较差异显着,治疗组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副反应,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以上表明应用Ber加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溃疡的疗效优于单用雷尼替丁。

辛胜利[16]用Ber加铋剂治疗消化性溃疡4周后,溃疡治愈率治疗组为%,对照组为80%,HP清除率治疗组为%,对照组%()。

王云阁等[17]用Ber联合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189例,分为A组(113例)、B组(7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加Ber和甲硝唑。

结果:

A组总有效率%,B组%,两组比较差异极显着()。

余销霖[18]用Ber与维霉素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Ber治疗组有效率达%(胃镜复查胃黏膜恢复正常),对照组为%,同时幽门螺杆菌阴转率分别为%和%。

由以上可知用Ber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确有应用价值。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Ber对IBS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缓解腹泻和黏液便等症状的效果更佳。

王燕斌等[19]选择99例符合罗马标准的IBS患者,通过双盲对照实验观察Ber对IBS的疗效,结果显示,Ber治疗IBS的总有效率为70%,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的%()。

近年来,在对IBS的治疗中,钙通道拮抗剂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以腹痛、腹泻为主的IBS患者效果更佳。

目前国内所用的钙通道拮抗剂为非选择性的,全身不良反应多而患者不易接受,而Ber是一种作用肯定的钙通道拮抗剂,可以有效的降低肠道激惹程度。

且全身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可以考虑作为治疗IBS的一线药物。

  治疗慢性胆囊炎邓明皓[20]用Ber口服(g/次,3次/d)30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165例,并与消炎利胆片作对照。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治疗组明显为优,而且治疗组显效病例停药a随访观察,86%患者在低脂控制下均未发作,对照组在停药1个月后即发作。

进一步研究显示Ber合并西沙必利治疗26例胆囊炎患者中,21例右上腹胆囊区疼痛、不适等症状逐渐减轻至基本消失,总有效率为80%,胆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21]。

  4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有很多文献报道Ber与环孢A(CsA)合用时能明显增加CsA的全血谷浓度。

且Ber对CsA的单向影响是一种积极的、有利的相互作用,Ber可使肾移植患者CsA血浓度升高而不良反应并不增加[22,23];用Ber也不会对肾移植患者的血清电解质产生比单用CsA更大的影响[24]。

而CsA是器官移植中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毒副作用,还导致感染和恶性肿瘤并且仍是器官移植患者所有治疗药物中最贵的药物,而Ber不仅可以提高(人/移植物)存活率,减轻CsA不良反应,并将大大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Ber和CsA合用值得提倡。

综上所述,Ber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良好,用药方法简单、安全、副作用少、药品价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杜见益.黄连素治疗心律失常108例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6,17:

86.

  [2]韩芳化,黄筑荣.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2000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5):

104.

  [3]王彩丽,何淑贤,魏枫.黄连素治疗高血压42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1993,13

(2):

54.

  [4]黄效永,刘卫华.黄连素降压作用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5):

479.

  [5]周祖玉,徐建国,蓝剑庭.黄连素对灌流心脏发生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3):

417.

  [6]黄艳华,许雪如.黄连素治疗心力衰竭78例近期疗效观察[J].中西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

505.

  [7]苏光,张兆坤,陈振军.黄连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2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0):

629.

  [8]邱亚莉,张威,石必荣.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与多烯康月见草油比较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

643644.

  [9]勾祥辉,宗永学.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59例[J].人民军医,1995,2

(1):

36.

  [10]银建军,张伟,刘顺新.小檗碱治疗TIA30例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新医学,1999,30

(1):

21.

  [11]冯栓林.盐酸小檗碱与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对比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6,3(4):

224.

  [12]石利天,张瑞增.黄连素治疗68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评价[J].山西临床医药,2000,9:

181182.

  [13]张明,虞芳华,丁学屏.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6):

16.

  [14]张秀芳.黄连素在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6):

549550.

  [15]郭玉文,夏素青.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32(4):

506507.

  [16]辛胜利.痢特灵、黄连素加铋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01,29(6):

476477.

  [17]王云阁,尹俊凤,王福猛.黄连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J].滨洲医学院学报,2001,24(4):

369.

  [18]余销霖.黄连素与维酶素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分析[J].中原医刊,1999,26(12):

4243.

  [19]王燕斌,唐晓山,扬昭徐.盐酸小檗碱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2,23

(2):

151.

  [20]邓明皓.黄连素治疗慢性胆囊炎165例近期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1991,17(10):

5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