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877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6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学写读后感含答案全国通用Word文件下载.docx

看着得奖同学的高兴劲,我难过得暗暗掉了几次眼泪,甚至对写作失去了信心,后来几次作文也远远落在同学们后面。

这时,《种子的力》有力地鼓舞了我,于是我振作精神,努力学习,天天写日记,终于取得了进步,还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信任。

不久前,我参加了全国性的作文竞赛,终于取得了全国三等奖呢。

今后,我要继续发扬小草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永远努力向上。

小精灵笔头

二、读后感写作四步法

读后感一般分为四步写。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叽里咕噜魔法棒

“简”

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

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绝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自己想表达的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精灵小棒槌

注意引用文段的标点符号。

用双引号“……”把文章原文引用出来。

如果双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就用单引号:

‘’。

例如: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我读后热泪盈眶,多么伟大而善良的母亲啊!

她临死前还牵挂着自己的儿女。

我的外婆……

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亮明基本观点。

“观点句”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

可以就事论事地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

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

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以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同时又是写读后感的“入手处”,千万马虎不得。

那么,怎样确立感点、亮明自己的观点呢?

我们在细细品读了某篇作品后,必然会受到启发,有所感悟,而我们受启发

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或几点),就可以确立为“感点”。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品德特点、最有价值的言论行动等。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广深”

联系实际时还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同时,在联系实际时还要注意不要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

就事论事放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

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

“联”的部分举什么样的例子:

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通”

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

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1、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2.不要引用原文过多,坚持以“感”为主。

3.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

三、读后感的一般形式

1.重点引用——对引用部分的认识——结合实际,谈感受——回扣感点

2.总的感受——一点一体会

3.中心——围绕中心谈感受

花生的品格——读《落花生》

我喜欢花生。

当我读了《落花生》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后,不禁对这不引人注目的平凡植物又增添了几分敬慕之情。

的确,花生的外表没有什么动人之处。

在商店里,它很少摆在特别显眼的五光十色的高档食品中,而甘愿默默无语。

同玛瑙般的葡萄相比,它未免有些粗鲁而又老气;

假如把几个晶莹闪光的西红柿放在它旁边,那么,它那土里土气的样子就更加显露出来。

然而,花生不像桃子、石榴或海棠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它置身于土壤之中,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吮各种养分充实自己。

花生虽然其貌不扬,可它却把自己的美蕴藏在心里,奉献给人类的是颗饱满而味道鲜美的内心。

这朴实无华的花生给了我一个启示:

做人要具备花生的品格。

从小妈妈就告诉我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善良,有利于人民的人。

上学以后我在班集体里,虽然做了一点好事,但和花生的品格相比,还差得很远。

人世间有许多具有花生品格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生中共获得两次诺贝尔奖,世界各国授予她各种头衔一百多个,她的荣誉可以说到了极点。

然而,她却极端地藐视名利,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

闻名世界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过许多万古流芳的乐章。

他也因为一心钻研音乐,无暇讲究外表的美,竟被朋友称为“疯子”……

是啊!

人也应该像花生那样,让美在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读后感写作的小魔法

1.起个凝练醒目的题目。

2.引用文段与联系实际之间要有体会或过渡语。

①“当我读到‘……’时,我体会到……”

②“文中写到‘……’我知道了……”

③“从‘……’中我体会到……”

魔法展示

当我读到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地进来”,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词语和情节的描写时,我明白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妈妈。

她对我的爱也是无私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我时刻都是在妈妈的关爱中成长的。

记得我7岁那年……

文中写到,别的孩子的父母都以为孩子已经没有希望了,而这位父亲相信自己的儿子在等待着,儿子在他的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父亲就拼命挖,最终使儿子和十四位同学获救。

这位父亲和其他几位父亲相比,不愧为伟大的父亲!

在孩子的心中不愧是好父亲!

由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挑山工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哪里有近道,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你们是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

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

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就得

一个劲儿往前走。

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我细细地琢磨着挑山工的这段话。

是啊,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段话,使我想起了一件惭愧的事。

一次……

3、初学读后感的通用写作模式:

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深有感触(也可一句话总写自己的感触)。

文中讲了(大意)。

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我感受最深:

(围绕感点引用原文或概括)。

(两三句话议论对这个片段的认识,亮出感点)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体会、思考、收获。

——详写

回扣文章,总结或升华感点。

4、可参考的开头结尾:

开头:

1.大人说我从小就有心脏病,我便借了一本《心脏的秘密》来看。

这本书像一块磁石,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

2.今天,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对文章中伯父帮助黄包车夫这件事感触很深。

3.上周末,我和爸爸去钓鱼。

久立湖边,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学的一篇文章——《渔夫的经验》。

结尾:

1.“文文,想什么呢?

鱼都上钩了!

”爸爸的一声叫喊打破了我的沉思,我急忙收线,跟爸爸回家了。

不过,渔夫的一句话仍然在我耳边回响:

“水流湍急浪花飞溅之处有大鱼,那么,命运沉浮遭遇坎坷磨练巨人!

” 

2.这本书既丰富了我的知识,又增长了我战胜疾病的勇气。

它真是太好了。

3.今后,我要继续发扬小草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永远努力向上。

4.在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热心地帮助别人。

这样,不仅会使世界更美好,还会使自己更快乐!

精灵棒棒堂

读《父亲的收藏》有感

2010年秋季六年级语文百变精灵读写尖子班王怡然

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呢?

他慈祥和蔼,他满腹经纶,他善解人意……当我读了《父亲的收藏》这篇文章后,我找到了到了真正的答案。

《父亲的收藏》主要讲了儿子发现父亲有一个一直锁着的木箱,父亲把木箱当作宝贝,从不让人碰它。

一天,在儿子的强烈要求下,父亲只得把木箱打开,把里面的东西一一拿给他看。

他呆住了,里面并没有黄金白银或其他一些珍贵的器皿,只是装着他与兄弟姐妹们儿时的一些小玩意儿。

当父亲问儿子“有什么好东西”时,儿子愣在了那里。

他不是不懂父亲收藏的目的,而是一时恍惚。

父亲收藏这些一文不值的东西是为了什么?

为的是留住子女的美好童年,为的是深深地记住儿女们小时候的事,为的是让孩子们童真的笑脸永远伴随自己,为的是……一切的一切,都出于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父亲爱他的孩子,但他表达爱的方式与母亲不同,他不像母亲那么直接。

他不善于表达,他把子女爱在他的心里,无论经历什么事,也不会改变对子女的爱。

文中的父亲爱子女的方式令人感动,生活中,哪个父亲不是这样的呢?

我的爸爸工作很辛苦,常常忙到深夜——因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

但是无论多么辛苦他都会准时接送我上下学,为我做出可口的饭菜,为我买来大包大包的零食……爸爸付出了很多,他何尝不希望我在他下班后递去毛巾和热茶?

何尝不希望我在他工作时安静些?

何尝不希望我能够体谅他一下?

可我,我每次都让他失望。

他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我总是吵着让他陪我玩,他看书时我缠着他讲故事……在我的印象中,爸爸从没有拒绝过,那时我想:

爸爸一点也不忙,还陪我玩呢。

有一天,我们闹过后,我躺下很快进入了梦乡。

半夜我起来上厕所,发现书房还亮着灯,便蹑手蹑脚的走去——是爸爸!

我的眼睛湿润了——为了我高兴,他陪我玩儿,在我睡后,他不得不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写论文……我再也忍不住了:

“爸爸!

”爸爸回过头来,一看是我,很是惊讶,但他很快调整好状态,轻轻地说:

“乖,快去睡吧,爸爸不累。

”可我分明看到,那双慈祥的眼睛布满了血丝,我扑到了爸爸怀里。

爸爸,我想对您说:

你是我人生遮阳的大树,是我成长的力量源泉,是我开拓未来的指路航标!

精灵心法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

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

引—引述材料,简述相关在读中感—读得认真,才能感到深刻

概—概括内容,写出重点选准感点—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

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分步感点—位置灵活,恰当把握

联—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先读后感—先概述原文,再发表感悟

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边读边感—原文引述和感悟抒发相互穿插

读懂原作,领会精髓1、不能脱离“读”,无“读”则无“感”3、写出真情实感,不要泛泛而谈

全面感悟,提取重点2、灵活处理读感五步,顺序不死板4、感受要独特,简洁要深刻

围绕感点,合理想象5、不能用大量篇幅重复原文:

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

想法具体,情真意切

家庭作业

——一次作文批改服务

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幸福是什么》,仔细体会文中的故事都给了我们什么启发,试着选取其中某个点作为感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为本文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中心明确,读感结合,而且感悟真切,理解深刻,字数不少于450字。

幸福是什么

有三个小孩,都是牧羊的。

他们彼此很要好,常常把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放牧。

树林里有一口老喷泉,已经不喷水了,口上堆满了枯枝败叶。

有一次,一个牧童说:

“来,咱们把这口喷泉往深处挖一挖,再把泉口清理一下,好不好?

“好!

”他的同伴快乐地喊到。

第二天,他们带着锄头和铁锹,到树林里去挖那口喷泉。

他们把泉眼疏通了,又挖了一道小水沟,让所有的水都流到沟里去。

他们还把堵在泉口的树杈、树枝和烂在水里的树叶都挖开了。

清水从一层泡沫下面流出来,把泡沫冲到两旁,流到一个有沙底的小潭里。

三个小孩看见了泉水,又快乐又兴奋。

又过了一天,他们搬来一些石板,砌成了一口小井。

在井台前面,他们留了一个宽阔的出口,上面盖上一块大石板,不让尘土落进去。

他们高兴地坐在井旁边的大石头上,看那股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满那口小井,最后从那宽阔的出口流出来。

这时候,从树林里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金黄色的头发一直垂到脚跟,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花环。

“你们好,孩子们!

”她说,“我可以喝你们井里的水吗?

“你喝吧!

”孩子们说,“我们砌这口井就是为了让人喝的。

姑娘弯下身来,就着井口,用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三口。

“为了你们三个的健康,我喝了三口。

”她微笑着说。

停了一会儿,她又说:

“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谢你们。

我代表树林,代表树林里居住的一切动物和树林里生长的一切花草,感谢你们。

祝你们幸福!

再见!

孩子们互相看了看,他们又快乐又激动。

一个孩子问那位不相识的姑娘:

“你祝我们幸福。

请你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啊?

“你们应当自己去弄个明白。

十年以后,让咱们再在这个地方,在这口小井旁边相见吧。

假如到那时侯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就告诉你们。

”说完,姑娘突然不见了,正像她突然来到一样。

孩子们都诧异地互相看着。

一个孩子说:

“让咱们分头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究竟是什么。

我往东走。

“我往西走。

”另一个孩子说。

“我留在村子里,”第三个孩子说,“也许在村子里,我就能弄明白幸福究竟是什么。

他们都照自己说的去做。

过了十年,他们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了。

三个人都成了强健有力的青年。

清凉的泉水仍旧静静地流着。

小井旁边的树苗已经长成了枝叶茂密的大树。

小井周围有许多条小路,还看得清人走过的脚印,他们一定是到这里来喝水或者打水的。

周围的沙地上还有小鸟的爪印,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痕迹。

三个青年快乐地看着这一切,每想到自己只做了这么一件小事,却给

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他们坐在原来的那块大石头上,想起那位神奇的姑娘。

可是她还没有来。

“你们知道这十年我做了什么?

”第一个青年说,“咱们分手以后,我就去一个城市里,在那里进了学校,学了很多东西,现在成了一个医生。

“你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

”另外两个问他。

“弄明白了,很简单。

我给病人治病。

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

我能帮助别人,因而也感到幸福。

“我,”第二个青年说,“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

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当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

我勤勤恳恳地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

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感到幸福。

“那么你呢?

”他们俩问留在村子里的青年。

“我耕地。

地上长出麦子来。

麦子养活了许多人。

我的劳动,你们看,也没有白费。

我也感到幸福。

突然间,那位姑娘有出现了。

她没有变样,还是金黄色的头发,头上还戴着白色的花环。

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

“我很高兴,你们都依照我的话,又来和我见面了。

”她说,“你们的话,我全听到了。

你们三个都明白了: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你是谁呀?

”三个青年同声问道。

“我是智慧的女儿。

”姑娘说完又不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