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析】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故选B。
6、小明暑假里在学校打篮球的时候由于跟对方争执打架,被对方打伤造成小腿骨折,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应付直接责任
B、学校承担部分责任
C、学校不负责任
D、小明自己承担责任
【答案】C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
故选C。
7、老师在专心致志地讲课时,发现有学生开小差。
老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制止,让学生站着听课
B、大发雷霆,要求学生公开检讨
C、停止上课,对学生反复劝说
D、轻拍学生,提醒学生集中精力
【答案】D
【解析】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开小差,老师要采用巧妙的方式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故选D。
8、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
这属于遗忘原因的()。
A、衰退说
B、压抑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解析】提干中描述的现象又称“舌尖现象”。
根据提取失败说,我们之所以对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9、得出学习即强化的观点的实验是()。
A、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B、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C、榜样学习实验
D、顿悟学习实验
【解析】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后白鼠的行为反应,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学习即强化。
10、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是主导。
A、环境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和环境四大因素,而在这四大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1、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是()。
A、申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随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12、发现式教学法最大的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解析】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使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但是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太耗费时间,会使教师有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13、教育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时,必然有自身运动的内在规律,后者指教育具有()。
A、历史继承性
B、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C、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相对独立性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和发展特点。
14、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环节。
A、重要
B、必要
C、首要
D、中心
【解析】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是建构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
15、下列德育方法中,体现了“无言之教”的是()。
A、说服教育法
B、自我修养法
C、学校心理咨询法
D、陶冶教育法
【解析】陶冶教育法也称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
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
所谓无言之教即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故
选D。
16、科学知识在被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训练
B、自学
C、培训
D、教育
【解析】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7、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动机是()。
A、主导性动机
B、辅助性动机
C、生理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
【解析】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
辅助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动机。
18、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解析】少年期又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19、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20、学校常常运用“不准随地吐痰”
“不准乱扔垃圾”等道德禁令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从德育层次的角度说,这属于()。
A、道德理想教育
B、道德原则教育
C、道德规则教育
D、道德境界教育
【解析】从层次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道德理想教育即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
道德原则教育即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形式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
道德规则教育即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21、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解析】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初等教育。
22、为使教育学从哲学、伦理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培根
【解析】英国学者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
23、狭义的师德范畴不包括()。
A、教师的幸福
B、教师的义务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修养
【解析】狭义的师德范畴包括:
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公正,教师的仁慈,教师的义务,教师的良心及教师的人格等。
24、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
A、首要工作
B、核心工作
C、重要工作
D、基本工作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或者重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后来马斯洛又在此基础上加上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构成七个层次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里面。
26、狭义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下列不符合狭义教育的特点的是()。
A、这种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实践活动
B、这种教育有专业的教育者
C、这种教育具有随机性,随时可以发生
D、这种教育需要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
【解析】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所以ABD均正确。
学校教育不能随时发生,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生的。
27、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促成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和新教学模式的形成。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学习任务
D、教学计划
【解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成课堂教学形态的变革和新教学模式的形成。
28、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9、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A、道德动机
B、道德评价
C、道德行为习惯
D、积极的道德情感
【解析】情感体验是学习道德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
道德情感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是人们产生道德行为的一种内部力量,是道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30、“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接受理论
C、认知目的理论
D、认知建构理论
【解析】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1、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是()。
A、普及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培养劳动技能
D、提升精神境界
【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2、古代的“八目”之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中庸》
【解析】古代的“八目”出自《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
33、表现和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A、动作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面部表情
【解析】因为面部表情最直接,也最丰富。
人的情绪、情感的机体表现有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皮肤电和脑的变化及外部表情的变化,在此主要涉及的是外部表情的变化。
34、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原则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地认知事物,掌握规律,培养能力,是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
35、课外活动的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B、教师的主导型
C、家长的配合程度
D、内容的合理性
【解析】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全部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精心组织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关键。
36、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发展基础教育。
37、教育基础研究是关于()的研究。
A、教育行动
B、教育理论
C、定量
D、教育实践
【解析】教育基础研究是相比较教育实践研究而言的,前者更注重理论性,后者更注重应用性。
A选项教育行动也属于教育实践的部分,故不能选择;
C选项只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小因素,不是重要研究方向,故不能选择。
38、下列特性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特征的是()。
A、强制性
B、免费性
C、公平性
D、普及性
【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39、教师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园丁,其职业道德标准相较于其他职业道德()。
A、更加严格
B、相对宽松
C、二者无法比较
D、差不多
【答案】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较之于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为教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是铺路石,是人梯。
40、()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的公益性事业。
41、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A、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
B、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C、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
D、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
【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引起的动机。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
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A、B、D三项内容符合对内部学习动机的描述。
42、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维纳
D、斯金纳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43、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属于教学过程本质的()。
A、特殊认识说
B、交往说
C、发展说
D、实践说
【解析】教学过程的交往说认为:
教学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沟通、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44、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的思想主张。
“有教无类”意为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45、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46、测验的可靠性即指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解析】自编测验的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47、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类型不包括()。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对抗的
D、顺受的
【解析】课堂气氛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课堂气氛类型包括:
积极型、消极型、对抗型。
48、“春风化雨”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
B、说服教育
C、品德评价
D、陶冶教育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49、就某一问题要求被研究者回答自己想法或做法,从而分析相似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测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解析】调查法是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计划全面收集研究对象的各种资料,并作出分析、综合,从而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
5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政治
B、文化
C、经济
D、科技
【解析】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1、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教导作用
B、选拔作用
C、评价作用
D、管理作用
【解析】识记性知识,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
52、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起源说有生物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和()。
A、心理起源说
B、生理起源说
C、进化起源说
D、自然起源说
【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53、对教学结果的预测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这表明教学目标具有()。
A、准确性
B、个体性
C、整体性
D、生成性
【解析】生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向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
生成性目标不以事先预定的目标为中心,所以必须对教学目标的预测预留一定的空间。
54、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属于心理卫生工作的()。
A、一级水平
B、二级水平
C、三级水平
D、四级水平
【解析】心理卫生工作一般分为三级水平。
一级水平,包括人从出生开始的各成长阶段所遇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处理,使其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和工作;
二级水平,主要针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防止病情的发展和恶化;
三级水平,指对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防止复发,减少因精神疾病引起的精神残废现象,防止精神衰退。
55、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编码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
56、“望梅生津”是()的表现形式。
A、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
D、非条件反射
【解析】望梅生津属于条件反射(属于学习),但
A.不是最佳选项。
条件反射系统有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分。
第一信号是通过具体的可感官的事物带来的,人和动物都有,而第二信号系统是通过文字语言获得的,15
人独有的。
望梅生津是直接可感官,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如果是“谈”梅止渴便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57、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选择性
B、不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