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95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docx

社会实践团队总报告0124163702

HubeiAutomotiveIndustriesInstitute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希望之旅”调研团队

——关注农村低收入农户及留守儿童

前言4

基本情况介绍4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5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5

(三)、指导老师及小组成员5

(四)、活动行程安排6

(五)、活动概况7

实践总结7

(一)、低收入农户与留守儿童现状7

(二)、在实地访谈中遇到的问题分析8

(三)、低收入农户致困因素分析12

(四)、其他人群对低收入农户的看法16

(五)、如何帮助低收入农户改变现状17

后记24

附录25

(一)、调查问卷25

二)、个人感想27

三)、媒体报道58

四)、消费记录59

五)、接收证明60

前言就当前中国的情况而言,低收入人群所占比重较高,而由于发展不平衡且各地标准不一,其界限很难把握。

中国是个实质上的农业大国,这点我们无法否认,但就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却成了弱势群体,虽然现在粮食,蔬菜价格高居不下,但实际农民扣除消费以后,能剩余的收入确实不多,这就造成了不少农民流入城市,打工挣钱,荒废土地。

因而农村低保人口的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的低收入人群的情况,因此农村低保户的生活状况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深入了解其政策形势。

与此同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随之而无来确又不容忽视的——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

我们的这次“希望之旅”旨在了解低收入农户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情况,并且希望我们的这次社会实践,加大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切实从实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我们以郧县城关镇和安阳镇为据点,采取的是实地采访的方式,从基层单位民政局入手,了解当地情况以及相关政策,然后再到村里和农民接触,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分析问题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目的及意义:

了解十堰市部分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问题,与此同时了解一些所谓的留守儿童的一些生活状况。

并希望在调研之后能够对这些问题,找出一定的解决方案,改善农村低收入农户生活并且对于某些特殊家庭给予一定实质性的帮助,通过媒体宣传,加大社会及政府部门对低收入家庭的关注。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

调查方法:

通过实地采访的方式,对十堰市周边乡镇进行采访,以及对乡镇基层单位进行访问,了解低收入农户的真实情况。

并且同时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基本情况进行数据上支持。

调查范围:

十堰市郧县城关镇附近乡镇,安阳镇西堰村,以及郧县民政局,教育局和安阳镇政府、民政局。

、行程概况

郧县城关镇

我们与7月早上从学校出发大概两个小时后就来到了我们第一个目的地--郧县

城关镇,因为时间较为紧密,一下车我们就马不停蹄的赶往距离车站最近的政府,由于政府机关并非直接管辖低收入农民问题,于是我们只是相对了解了一下民政局概况和他们对低收入农民的认知就向下一个目的地教育局奔去,在教育局我们了解了郧县贫困生的大概人数以及对其的补助,相关人员给与我们的实践一定的支持,离开了教育局后已经快中午了,于是我们沿着事先安排好的路线去民政局,在路上我们顺便对临近村子进行了采访,因为没有照相经验,这里很多照片都不合格,不与展示。

吃晚饭后我们核对了相关进程,就打车到了民政局暂时居处(因为装修暂时搬到了福利院办公),没料到竟然扑了空,原来民政局在几天前办了回去,于是我们又掉转头寻了去,这耗费了我们不少时间,在郧县民政局,通过与相关人员的谈话,我们还真了解了不少东西,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十分融洽。

在于民政局访谈结束后,我们便直接去了车站,买票去安阳镇。

安阳镇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我们在晚上快七点的时候到了安阳镇,到新地方的惊奇赶走了我们一天的疲惫,在找到住宿地后,我们一大伙人就到大街上去转转,顺便

问清了政府和民政局的地址,为了防止出现在城关镇出现的问题,我们还专门去踩了一下点,为第二天的采访做准备。

第二天,我们就直接到了政府机构,向他们了解了一下当地情况,他们告诉我们因为搬迁,当地迁移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人均收入较低,还是比较贫穷的,随后,我们就到了民政局,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有见到负责的工作人员,带着些许失落,我们到了西堰村进行了实地采访了解了不少有用信息,总体来说,当地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只剩下年老的人还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再加上南水北调搬迁工作的进行,镇上的人口剧减,对这个小镇带来了不小影响。

采访完就已经是下午了,我们稍作休整,踏上了归程。

我们的收获

(一)、低收入农户与留守儿童现状

低收入农户是指农业户口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居民家庭。

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设定低收入标准,从全国来看,大致有一下几种。

一是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的比率设定;二是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定;三是按家庭比例确定;四是多项指标综合考虑。

2007年06月18日省政府发出《关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通知》规定,农村低保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国家公布的绝对贫困线标准(注:

2006年国家公布的绝对贫困线为693元)其中,有劳动能力而不从事生产劳动者(在读学生除外);一年内购买价值超过低保标准5倍以上非生活必需品者;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有赡养、扶养(抚养)能力但未履行义务者;因赌博、吸毒、嫖娼造成家庭生活困难者等均不能享受低保。

凡持有本省农业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困难家庭,均可申请低保。

娼造成家庭生活困难者等均不能享受低保。

同时,见义勇为奖金、因公负伤和意外伤害的补偿、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收入、灾后重建救助金等,在申请低保时都不计入家庭收入。

低收入人群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来自政府社会以及各个阶层人的广泛关注,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以便稳定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睦共处。

可是事实上又有多人了解或是切实的关注过他们呢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团队通过直接对话或是分发问卷等形式对这一问题做了调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在我们采访中,我们发现越是穷的村子,村里的文化水平都普遍不高,并且留在村里面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是我们在问到家里现在有几口人时的普遍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真的好吗把孩子和父母留在家里,常年不见面,这样对吗古时有云,父母在,不远游。

可现在,把孩子抛给年迈的父母,不陪伴在他们身边,有没有想过这样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

我们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同时对留守儿童这个课题作了研究,希望通过此次实践,希望务工人员多陪陪孩子,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给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二)在实地访谈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在郧县安阳镇对西堰村五组及六组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农村家庭,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或者已经成家立业住在外地了,村子里就剩一些中老年人。

村子里,劳动力不足且大多数都有病或者腿脚不利索。

对于西堰村里的殷大婶,从她的讲述里我们得知她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外打工而女儿已经结婚嫁人了,家里就剩她和老伴。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儿子在外打工定时寄钱和四亩农田。

像这种年轻人在外打工的一般每月平均2000元左右,除去个人每月的生活费、住宿费、存留的急用钱和其它费用最多每月800寄回家。

对于四亩地,如果都种稻谷和玉米,按一年总共收1700斤稻谷3000斤玉米斤每斤稻谷元,每斤玉米元,田里的收入大约为⋯⋯。

所以像这样的一个农村家庭一年大约收入⋯⋯元。

家庭要生存自然就要花钱要消费,尽管平时吃的饭吃的菜可以是自己种出来的不需要买。

一个家庭每天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每月调料等其它琐碎大概需要花费50元。

稻田在收稻谷的时候由于劳动力少,需要用收割机,每亩80元。

农田里买种子买药,一年大概要花1000块钱。

这样算来一年的收入,花费,净收入大约就是。

但是这种家庭在第二代二十多岁了房子一般都成危房了就得翻新或者盖新房子了,盖房子又得花好几万。

盖完房子需要添置家具家电和其它杂碎。

所以这样一个家庭基本没有什么存款。

这种家庭虽然收入低条件不好,但是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也还过得去。

一般农户如果家里不发生特殊情况,日子也就勉强能过,但是如果突发一些状况或者家里有人有病,日子或许就不好过了。

如西堰村六组的邓奶奶家,据她介绍她家也就一个儿子,也是在外打工,至今还未娶,以前住的房子被雨水冲的已经成

了严重的危房,不能住了,现在是寄居在嫂子的旧房子里。

老奶奶讲到这里,一脸的惆怅,房子至今还没有一点着落。

这时我们就不解了,据我们所知,村里如果有房子塌了,会有补助啊。

但是邓奶奶的回答让我们也愁了,这种所谓的补助就是你把新房子盖好了政府才给你钱,现在他们一家哪有钱来盖房子啊!

像她家这样,估计得等好些年把每年微薄的收入积攒起来才能盖房子吧!

邓奶奶家里就估摸着四亩田的收入和儿子在外打工的钱估计短时间内盖房子的事儿肯定没有着落,所以她和老伴就在家养了一头老母猪和一头水牛。

每年的腊月或者正月时就可以把猪仔卖了补贴家用还能赚一点钱,水牛可以用来耕田。

要种四亩田还要天天放牛,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确实不容易,这时老奶奶又告诉我们她腿脚不好使也不能天天放牛。

对于老奶奶的病,她自己说虽然有医疗保险可以报销70%,但是报销只是对住院费的

报销,不治光住院也不行,医药费太贵治不起啊!

所以邓奶奶就必须常年忍受疼痛还要辛苦劳作。

有些收入特别低生活窘迫的农户或许已经办了低保。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

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60元)、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

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具体资格条件由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报同级政府批准。

也就是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保障标准的,均可申请低保。

低保金的核定标准是,“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低保户,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保障标准但有一定收入的低保户,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额享受。

低保金的发放情况为按月发放,民政部门根据情况或采取银行发放或采取现金发放。

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虽然比城市的早,但是受传统农村集体福利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一直进展缓慢。

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后,民政部开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工作。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面摸清农村特困户底数的基础上,决定在未开展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特困户救助政策救助制度“双轨并行”的局面。

也是因为这一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顺利实现“全面低保”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目标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普遍被调动起来,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但是一些偏远山区,符合申办低保条件的农户很多,但真正能享受到这项国家政策的农户却少之又少!

西堰村办到低保的农户数很少;村长告诉我们,虽然他也知道村里真正困难的家庭确实很多,但他也没办法。

一个村里低保人数有限,每年也只有五六户有机会得到而且前半年分给他们队的名额下半年就会分给别的队了。

与村长关系很好的沈大爷今年已经是77岁的高龄了而且患有哮喘病,不能长时间走动,更不用说是干农活了!

沈大爷生活很困难,没有什么收入,自己求了村长好几次才弄上低保,而村长自己的爹80多了也还没申请到低保。

虽然低保的补助不多,一个月也就32块钱,一天一块钱而已,充其量就够油盐钱,但是总比一分钱的补助都没有的好。

村长说,目前,仅六组一个组就有四十户人家收入相对较低,但只有十四户获得了低保。

很多收入低的农户,他们生活确实困难,但是一直没有申请到低保,像西堰村六组的董爷爷。

董爷爷家里五口人,儿子23岁了才出去探索打工路途,目前住的屋子还是土屋,在这个山头上显得有些突兀!

房子地势比较高,门前也没有平坦的大路,只有很陡的顺着山势踩出来的蜿蜒小路。

虽然这个村子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土屋,但是那些土屋有的已经遗弃了,有的已经严重受损不能住人了。

看着董爷爷家离门口一尺的塌方,我们对董爷爷的生活感到担忧!

但是董爷爷也只能徒感叹“没办法,别的也没地儿住啊!

”他的一句“政府是有钱人的政府!

”让我们不禁愕然。

他详解到村里有的人家家里其实一点都不贫穷,但是人家照样有低保,说着指了指左下方。

我们明白了,就是我们刚经过的一家,那家盖的是小平房,门前大场子上摆满了水泥板,一看就知道是做生意的。

像这样家里做生意,盖的新房子,还是请的劳动力的居然还有低保,我们都愤愤不平!

这真是“人家有钱自己花,自己没钱窝旮旯”!

前些天下大雨塌方时,村长来看过了,但是因为人没事就都走了。

村民告诉我们,房子就算塌了,保险公司的来看,只要人没事就没有赔偿。

像这种确实困难而又得不到低保的家庭还有很多。

村长日日和同村的人生活在一起,一起劳作一起聊天,对村子里各户收入情况都会有有所了解。

哪些农户生活苦难确实需要补助的,村长心里有数。

通过与村长的交谈我们知道,其实村长也是有心无力啊。

他说他作为村长也希望需要帮助的人能得到必要的帮助,但上边发话了一年半载也解决不了那么所问题,只有慢慢来。

申办低保程序为户主以书面形式,向所在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家庭收入、家庭生活状况、成员身体状况等相关证明材料;村(居)委会入户评估,调查核实,张榜公示,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审核;市民政局审核;农村低保金实行差额补助,通过银行每季度(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但事实上申请低保都是村长帮忙办的,一般农民对这些国家政策都不是很了解。

有时候村长涮下来的,那些人上边有人,人家一个电话又上了,占了名额,使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农户得不到资助,村长也没有办法,力不从心啊!

(三)、低收入农户致困因素分析在实地调查中,我们通过分析研究,对于为什么会产生低收入农户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原因:

1、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口多,但劳动力少,赡养和抚养老人小孩负担重。

在我们调查中,低收入农户家庭一个显着特征就是家庭人口过多,三代同堂的现象较为突出。

低收入农户常住人口少则四口人左右,多则九口人左右,其中小孩老人较多,而年轻力壮人口过少。

在一个家庭中,劳动力严重地缺少,加之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其家庭收入很是有限,不能支付家庭的人日常生活开支,更不说赡养老人和抚养小孩了。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调查中较为常见,这就是导致低收入农户不能脱贫致富的最主要原因在安阳镇西堰村,我们见到的都是些老人小孩,年青力壮的很少见。

据介绍,我们知道,这些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留下的多数为他们的年长父母和小孩。

在众多的家庭人数的情况下,劳动力又少,加上土地资源不肥沃,农村基本水利建设不完整等,很多问题出现在低收入家庭中。

如老人的医疗治理费用无法保障、孩子的教育费用不足,造成孩子很小就出去打工了。

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不送孩子上学,将会致使家庭长期贫困,一送孩子上学,家庭立即贫困,这是低收入人群的一个处于边缘挣扎的问题。

2、低收入农户整体文化素质相对低下,就业与收入形式单一。

教育与收入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教育的差距是贫富差距的核心,它决定着一个家庭收入的多少。

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低,不仅影响农业经营效益,而且竞争收入较高的非农就业岗位的能力也较低。

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容易接受和利用各种社会信息,适应性广,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也较强,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大,另外劳动力在向其他行业流动时也容易被人所接纳。

这也就是城镇与农村人口贫富拉开差距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导致低收入农户收入低下。

在我们走访的郧县安阳镇西堰村中,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为初中,远远低于城镇高收入人群的受教育水平。

而小学及其以下的低收入农户也占了一个较大的比例,文化程度为高中及其以上的农户所占的比重极为低下。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低收入农户就业的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在外打工,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接受专门的就业培训,没有一门较好的手艺。

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非农收入来源少。

在低收入农户家庭中,人均来自种植业的纯收入所占比重较大,它决定着农户一年生活质量的好坏。

而人均出售经济作物数量极其少,这就导致入不敷出的现象。

另外,在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结构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数量少,比重低。

低收入农户收入也有部分来源于畜禽养殖,如生猪饲养、家禽养殖等,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补贴家用,能存下来的很少。

因此,低收入农户很难有较高的纯收入。

3、农村基本设施缺乏,土地资源贫瘠,“靠天吃饭”为主

十堰市地质结构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农业灾害频繁。

农业生产处于恶劣气候环境中,同时,因地质灾害致贫的现象屡见不鲜。

低收入农户大多居住在高山远山区、深山石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

在这些地方,旱地较为常见。

旱地拥有量虽然相对较多,但是由于旱地耕作的“靠天”性使得部分收入具有不可预期性,天好多收,天不好少收,故而存在低收入农户在好收成年份暂时摆脱贫困,在坏收成年份又重新返贫的现象。

在我们调查中,郧县安阳镇的基本设施缺乏,如行路难、通讯难、收视难、就医难、上学难等等。

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情况下,低收入农户脱贫变得更加遥远。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不便。

部分郊区道路不通或基本不通公路,在已通公路中,路面硬化的极少,大多数路况很差,晴通雨不通,路面低凹不平。

其中,由于大多数村民住在山上,导致50%左右的村民小组基本不通公路,村民仍然过着肩挑背驮的生活。

二是水利设施不配套或不完善,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渠网建设滞后,在安阳镇的大部分农村不,近万亩耕地处于望天收,低收入人群处于一个较难的境地当中。

而当地的饮水困难也值得当地政府关注,大多数村民不能喝到较为干净的饮水,村里只修建了一些类似池塘的饮水设施。

在饮水的问题上,已解决饮水困难的农户离安全饮水的标准差距较大,这种饮水困难离城镇人口自来水到家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农村能源紧缺,村民目前使用的能源形式单一。

在这些农户中,使用原始燃料柴火的仍占有很大比重,而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极为少见,更不要说其他形式的能源。

在安阳镇西堰村,建设沼气池或节柴灶是当地的一个盲点,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是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应当着重关注的一个问题。

四是生态移民工作迫在眉睫,任务重。

由于南水北调途经安阳镇,我们达到时,安阳镇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疲惫的小镇,当地街道邋遢不堪,有些地方已经破损,房屋更是破旧。

能自主搬出的已经搬走,留下的都是些无能为力的人群,他们无法搬走,只能留守家园。

更为糟糕的是,政府救助有限,缺少对当地居民的相关有利政策,对当地人群更是不予关注,群众困难无法得到解决等等遗留问题。

在安阳镇西堰村,更是有很多村民需要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异地安置,还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

另外,郧县安阳镇西堰村地域偏远、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资源贫乏、经济滞后、大多数农户只能在当地从事传统的单一产业,如种植业,收入水平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本地寻找新的致富门路难度很大,外地打工更是遥不可及。

而经常干旱和半干旱的现实状况,又很难改变其“大灾大减产、小灾少增产”的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较为普遍的是,劳动力在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和受专业培训的比重要明显低,高收入农户在受教育机会上要比低收入农户多出许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受过较多教育的劳动力和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拥有更多的致富途经。

而调查又显示,他们之中从事商业行为的极少或没有,在温饱及家庭支出没有完全解决的基础上,他们对其它非农业的投入基本没有。

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低收入农户是无法摆脱目前的贫困现状的,它无法跟上新农村建设的脚步。

4、低收入农户家庭有老弱病残者,因病致困。

在目前农村医疗保险机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低收入农户如有老弱病残者,便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必然会使家庭的正常生活被打乱,这些高额的医疗开支成为他们家庭生活窘迫的又一大负累,不少是依靠“向亲友借款”或“政府救助”的方式勉强维持生计,这导致亲人好友贫困不堪,每天以泪洗脸。

加之,患病时间长,医药费用高,在患病或伤残的人中多数是家庭经济主要支撑者,有的丧失劳动能力,有的则需要专人护理,导致家庭中劳动就业人数明显减少,低收入们农户更加贫困。

在我们的访谈调查中,经村里大队长介绍,在目前的这种看病难的情形下,一个家庭若有患病伤残者,对这样的村民来说,是看不起病的。

另外,农村低保尽管可以申请到,但由于低保金额少,它无法用于其它大的支出,只能用于日常最基本的支出,如油、盐等超小额的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低收入农户要想有其它方面的基本保障是不仅可能的,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日常吃住方面、孩子上学方面、孩子教育方面等等。

5、政府部分政策没有完全贯彻,部分低收入农户基本权利没得到保障。

在对低收入农户一系列救助帮扶政策下,各个政府都非常重视低收入农户的社会救助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救灾救助、临时救济等基本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重残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结对帮扶、慈善救助、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帮困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法律制度体系,尽管这些制度仍主要以行政法规和政府文件的形式出现,但也确实在一定层面上解决了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解决了一些基本的低收入农户生活问题,使低收入农户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它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基本具有较为完善的救助机制,使大多数低收入农户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一定保障;二是某些专项救助形式取得良好效果,如费上门巡诊、、免费住院治疗、提供免费药物等救助服务;三是某些慈善机构越来越关注这些低收入农户的生活状态,对低收入农户募集资金,设施“希望工程”。

但在这些辉煌工作的背后,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值得我们政府、社会等方面人士的思考。

如政府是如何加快低收入农户扶贫项目推进,确保扶贫效果的;政府是如何整合各种资源,以加大对低收入农户扶贫投入的;政府是如何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避免关系户的等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深思,以便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保障低收入农户的基本权利。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低收入人群多,工作量大,现有的救助机制很难使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

在安阳镇,非农业户口占多数,他们中有大部分又是农民群众,低收入较为常见,又由于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的价格快速上涨,尤其是住房消费成为当地居民支出的沉重负担,降低了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

二是救助机制不完善,期待公平公正的法律救助。

由于救助制度不是一次形成的,政府关注民生每年都一定的工作重点,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民生项目等等,领导重视程度不一,财政投入不同,政策制定技术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