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9955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实训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

1、将撑架抬起作保险杠。

2、将变速手柄放在选定的档位上。

3、检查左右转向齿轮牙嵌是否接合上(方法为:

不握转向手把,左右摆动扶手架至摆不动为止)。

4、逐渐加大油门,同时将离合制动手柄由“分离”位置缓慢放到“接合”位置,拖拉机及启步。

5、拖拉机行驶中需要换挡时,必须先分离离合器,同时减小油门,等拖拉机停止前进后,再拨动变速杆至所需档位,若一时挂不上档,切勿用力猛击手柄强制挂挡,以防损坏齿轮。

此时,应将离合器接合一下,再分离,然后重新挂新档,挂挡时注意,手柄一定要推足,以保证齿轮全齿啮合。

6、调换高低档时,把变速手柄往后拉为高速档,向前推则为低速档。

注意:

离合器制动手柄的操作要“快拉慢回”,即分离时动作迅速,接合时要平顺缓慢。

(三)倒退

1、将变速手柄放于“倒1、2”档位时,平顺放下离合制动手柄,可使拖拉机倒退。

2、倒退时留心扶手架上抬,因此要求放下离合制动手柄更缓慢,同时宜用小油门操作较为安全。

(四)转向

1、转向前首先减小油门,降低速度,以防翻车。

2、再平路伤转向时,可操纵手扶架伤的左或右转向手把,若装尾轮并带乘坐时须同时用脚操纵尾轮踏板。

向左转时。

捏左转向手柄蹬左脚踏板;

向右转时,捏右转向手柄,蹬右脚踏板。

注意:

在较大坡度下坡行驶时,其操纵转向手把必须与平地操纵转向相反。

即向左转向时,捏右转向手柄,向右转向时,捏左转向手柄。

如带拖车或无尾轮机构,可用人力推拉扶手架进行转向。

(五)制动

1、制动前应减小油门。

2、将离合制动手柄越过“分离”位置,拉到制动位置,拖拉机则制动停车。

拖拉机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拖拉机扶手架会剧烈往上抬,同时拖拉机可能会转一角度,严重时人会被弹出,车子倾翻,造成事故。

(六)停车

1、将离合制动手柄放在“离”的位置。

2、变速手柄放在空挡位置。

3、逐步关小油门,直至发动机熄火。

4、将离合制动手柄放在“合”的位置,以防离合器弹簧弹力减弱。

行驶注意:

(1)禁止起步时同时操纵离合制动手柄和转向手把。

(2)禁止高速上、下坡,空挡滑行下坡。

(3)禁止高速急转弯和在不良路面上高速行驶。

(4)按发动机使用说明书,注意发动机工作状况。

(七)每班技术保养

1、检查并紧固各零部件的紧固螺栓

2、清除拖拉机各处的泥土、灰尘和油垢。

并观察有无漏油现象。

3、按润滑表进行润滑。

实验实训2中型轮式拖拉机的使用

中心拖拉机一台;

(一)发动机启动前的检查。

1、检查各主要连接部位螺丝有无松动,松了则要紧固。

2、检查发动机油箱中燃油,不足时应添加。

3、检查发动机油底壳中机油,不足时应添加,油面应在标尺上下两条刻线之间

4、检查发动家冷却水,不足时添加。

5、检查轮胎气压,不足时应充气至规定气压。

6、检查后桥,变速箱和转向器内润滑油,不足时添加。

(二)启动前准备

1、启动之前,应将变速杆放置空挡位置,“油门”放于停止供油位置。

先摇车(或电启动机带转),使机油预先进入各润滑部位,以减轻启动过程中机件的磨损。

2、将变速杆同动力输出轴操纵手柄置于空挡位置。

3、液压手柄置于“下降”位置。

4、液压齿轮泵操纵手柄置于空挡位置。

5、推进熄火按钮,使喷油泵处于供油位置。

(三)发动机起动

1、将钥匙插入电源开关,并顺时针方向旋转,接通电路,然后可根据不同气温采取相应的方法起动发动机。

2、常温起动:

把手油门操纵杆放在中间位置,左手操纵减压手柄,使发动机减压,右手握住启动开关,顺时针方向旋至“起动”位置,电动机带动曲轴旋转,随即放开左手减压手柄,当发动机再转1~2圈后,即能起动。

待发动机起动后,立即将启动开关手柄松掉,自动回到“0”位。

3、低温起动:

当气温较低(5度以下)冷起动时,可利用预热装置帮助起动。

把手油门操纵杆放于大油门位置,扳动减压手柄,使发动机减压,再将逆时针方向旋至“预热”位置停留15~20秒,再逆时针方向继续转至“预热起动”位置,起动电动机带动发动机运转,放开减压手柄,待发动机着火后,立即将起动开关退回原位。

再将手油门操纵杆放到小油门位置。

注意事项:

(1)电动机带发动机旋转起动,如第一次起动不着(起动时间不超过15秒),则要等2分钟后再进行第二次起动,若连续三次起动不着,则要查明原因后再起动。

(2)发动机起动着火后,使其低速空转数分钟,待油压和水温达到要求后,方可起步(油压为2.5~3.5公斤/平方厘米,水温为40摄氏度)。

(3)在严寒的冬季,为帮助发动家起动,可将油底壳内的机油加热至70~90摄氏度,散热器内加入80~90摄氏度的热水。

(四)拖拉机起步

1、检查制动踏板,使其处于非制动状态。

2、发动机处于低速状态踏下离合器踏板,稍停一下,然后将变速杆平缓地挂到所需要的档位上。

如一次挂不上档,应稍微放松一下离合器踏板,再重新踩下踏板,然后挂档。

3、逐渐加大油门,同时缓慢地松开离合器踏板,拖拉机即能起动。

脚油门踏板和手油门操纵杆作用相同,根据工作方便,可任意选用其中之一。

(1)拖拉机起步前,应确认各仪表读数正常。

水温40摄氏度方可起步,60摄氏度可以作业,最好的温度85~90摄氏度,95摄氏度以上必须停机检查。

机油压力一般为2.5~3.5Kg/cm2,起动时允许高一点,工作时如果小于1kg/cm2必须停机查明原因。

电流表在起动后中小油门时,指针必须指在正的方向(+),说明发动机向蓄电池充电,当打开用电设备时,指针指向负的的方向(—)。

气压表一般不用,如带拖车,需气刹车或给轮胎充气时,需注意安全阀起作用压力或充气压力。

里程表是记录运行量的,转速表是反映发动机转速,小时计是记录发动机运转总时间的。

(2)离合器踏板的操纵应是“快踩慢松”,即分离要迅速,彻底,接合要缓慢而平顺。

(3)拖拉机行驶时,脚不能放在离合器踏板上,以免离合器打滑,摩擦片磨损。

(五)拖拉机转向

1、拖拉机转向时,应先降低拖拉机行驶速度

2、一般情况下,用操纵方向盘使拖拉机转向,方向盘逆时针方向转(前进方向看),则拖拉机向左转。

方向盘顺时针转则拖拉机向右转向。

3、当需转小弯时或在松软的土地和水田中,由于前轮侧滑而转向不灵时,可在转动方向盘的同时,踏下与转向相应一边的制动器踏板帮助转向(事先应将左右制动踏板联锁装置分开)。

拖拉机高速行驶时,严禁急转弯,以免发生翻车事故。

另外拖拉机在路面运输时,必须将左右刹车踏板联锁锁牢。

(六)拖拉机换挡

换挡时应先踩下离合器制动踏板,同时减小油门,当拖拉机停下后,将变速杆挂入所需要的档位即可。

(七)拖拉机的制动

1、一般情况下,应先减小油门,踩下离合器踏板,然后根据情况逐渐踩下制动器踏板,使拖拉机平稳停住。

2、紧急停车时,应同时踩下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严禁单独踩下制动踏板,以免制动器部件损坏或发动机熄火。

(八)拖拉机停车和发动机熄火

1、减小油门,降低拖拉机行驶速度。

2、踏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杆移至空挡位置,再松开离合器踏板,发动机怠速空转,拖拉机停止运行。

3、发动机卸载后,低速运行一段时间,以降低发动机温度。

4、拉出熄火拉杆,发动机立即熄火。

随后推回熄火拉杆。

拖拉机驾驶注意事项:

(1)驾驶过程中,随时注意各仪表读数,若读数不正常,则应停车检查。

(2)仔细观察,听发动机和拖拉机各部件的工作情况和声音,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并排除故障。

五思考题

(一)拖拉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拖拉机怎样起动?

怎样转弯?

怎样制动?

(三)拖拉机在运行过程中有些什么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实训3拖拉机底盘部分的维修与保养

通过对拖拉机底盘部分的维修与保养,熟悉拖拉机的日常养护,掌握拖拉机的实际维修能力。

拖拉机一台;

(一)转向机构

1、查横直拉杆球头、转向垂臂、转向机座等的紧固情况,及开口销的锁止情况。

2、检查转向轴的预紧情况。

方法是沿转向轴轴向推拉方向盘,不得有明显的间隙感及晃动感。

3、查方向盘的游动间隙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过大过小都要及时调整。

4、在球头等处及时加注黄油。

5、当转向机构零件有损伤裂缝时,不得进行焊接修理,应更换新件。

6、当行车过程中发现有方向发卡现象时要停车,排除故障后方可行驶。

7、当行车中发现方向摆振、方向跑偏等现象,要及时送修,不得长时间续驶。

8、当方向有发沉现象时,要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二)制动系统

1、检查制动油管有无磨损及管口连接的紧固情况,特别注意制动油管是否与桥包、车架等碰磨(小方向应注意主、侧拉杆的连接情况)。

2、检查制动液量,不足时应加注同一种制动液,不得几种混用。

3、检查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保持制动踏板有10—15mm的自由行程,过大、过小须及时调整。

4、当发现制动踏板下沉,说明管路、分泵等有漏油或主缸活塞制动液回漏,应及时检查和排除。

5、当制动发软无力时,可能蹄鼓间隙过大、制动片硬化,制动鼓失等圆等,应及时排除。

6、当踩制动踏板有弹性感时,说明制动系统内有空气,应及时放净空气。

7、发现制动跑偏、制动拖滞等现象也应及时排除。

8、拖拉机行驶后,应用手触摸四车轮轮毂,温度应基本一致,如有个别车轮特别热,说明该车轮制动磨鼓;

如有个别车轮特别冷,说明该车轮制动无力。

(三)行驶系

1、检查车架、车桥等连接的紧固情况。

2、检查轮胎的气压及轮胎偏磨情况,当轮胎有偏磨现象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置。

(提醒点:

不论拖拉机的载荷轻重、行驶路面好坏,轮胎气压均应在标准胎压,不能过高或过低)

3、检查四轮轮毂轴承的预紧情况。

方法是用手抓住车轮上缘用力扳动,轮毂轴承应无间隙感。

4、扳动前轮时,应注意主销的间隙,主销的润滑不能忘。

5、检查钢板有无断裂,及时为钢板销加注润滑脂。

6、站在平停拖拉机的正前方擦看车身是否端正目测,两前轮前束及前轮外倾情况。

(四)传动系

将柴油机的动力以一定的方式传给驱动轮。

1、离合器

(1)检查离合器的自由行程,一般为25-35mm,如不适要及时调整。

(2)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离合器是否打滑,分离是否彻底,操纵是否平顺。

2、变速箱

(1)检查是否有漏油现象。

(2)使用中要注意挂档是否顺利,有无脱档现象,有故障应及时送修。

(3)行驶后应检查变速箱的温升。

一般是以手能轻按住变速箱箱体,则温度正常,如不能轻按住,则温度太高,可能是缺少齿轮油而齿轮油变质导致,应及时加注或更换齿轮油。

(4)行驶过程中应注意速箱是否有异响;

通常由于齿轮磨损过甚或齿轮轴轴承磨损过松、齿轮轴变形引起,要及时排除。

另外在齿轮油不足时,也会引起变速箱的响声。

3、传动轴

(1)应检查传动轴两端凸缘螺栓的联接情况,如有松动,及时上紧。

(2)及时加注润滑脂应注意为十字轴加注黄油时,打黄油枪一定要用力,使4个滚针轴承都能得到润滑,而为传动轴伸缩节加注黄油不能过多,以免防尘罩损坏)。

4、后桥

(1)检视后桥是否有漏油。

(2)使用后,应检查后桥包的温升,方法是以手能轻按住后桥包为正常,否则温度过高,应检查桥包油的数量和质量,及时添加或更换。

(3)行驶过程中应注意,后桥有无异响,通常当主减速锥齿轮磨损过甚时,锥轴承预紧力过小时,会发生异响,而又以油门改变时较明显。

(4)平常要注意后桥总间隙的方法是:

垫住两后轮,置空档松手刹,用手转动传动轴目测或感觉间隙大小。

实验实训4旋耕机的使用

(1)正确将旋耕机与拖拉机连接。

(2)熟悉旋耕机刀片的安装方法以及不同安装方法的耕作效果。

(1)旋耕机一台。

(2)拖拉机一台。

(3)扳手一套。

(4)实习土地一块。

(一)交错安装法

1、将旋耕机刀片按交错安装法安装。

2、将旋耕机与拖拉机连接一起。

3、在实训土地上进行旋耕作业。

4、观察并记录耕作结果。

(二)向内安装法

1、将旋耕机刀片按向内安装法安装。

2、旋耕机与拖拉机连接一起。

(三)向外安装法

1、将旋耕机刀片按向外安装法安装。

(四)比较三种安装方法耕作结果。

五考核

1、能将三种安装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安装正确,耕作效果符合要求。

2、按操作规范完成的可评为合格;

操作正确的可评为良好;

操作正确熟练的评为优秀。

3、种植机械的使用

实验实训5水稻插秧机的使用

(1)了解水稻插秧机的构造。

(2)掌握插秧的技术要求。

(3)掌握水稻插秧机主要部件的使用和调整方法。

2ZT-935型、2Z-6型水稻插秧机;

随机各种工具;

秧苗和秧盘

(一)插秧机对秧苗的要求

1、对机插洗根大苗的要求:

洗根大苗秧根的长度要小于80mm,秧茎粗壮,直立有劲,组织稍微硬化。

秧苗长度一般为200~350mm,从秧田拔出后应将根上的泥土洗净,并将其不纠结。

秧根长或细软瘦弱的秧苗装箱不整齐,到秧门处易凌乱和歪斜,致使分秧困难而造成上扬和勾秧。

2、对带地小苗的要求:

秧块上的秧苗数必须合适、分布均匀,它直接影响插秧时每穴的株数和均匀度,也是造成漏查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求育秧时一定掌握号播量,均匀撒播。

带土苗移植的关键在于带土。

但泥土又不能太厚,过厚会增加分插秧的工作阻力;

过薄秧块会断裂、散开。

卷秧要求泥厚18~28mm;

铲秧要求泥厚15~25mm。

采用工厂化盘式育秧可获得土层质量、秧苗密度和均匀良好的带土苗,最适用于机插。

带土小苗合适的高度为100~180mm。

(二)插秧机对水田整地的要求

不论机插大苗还是机插小苗都要求浅插,就是要求插秧当时田面有3cm左右的浅层水。

因为水层过深插秧会漂秧,过浅田面不平整,有些田无水分增加滑动阻力,降低插秧质量。

要求田面平整、泥土细烂,并且整地后需经一昼夜以上的沉淀,以免拥泥,影响机插质量。

适合机插的水田泥脚深度要小于350mm,过深将使插秧机地轮下陷打滑,甚至无法行走。

(三)插秧机主要部件的调整

1、取秧量的调整:

把分离针旋转到秧门位置的上方,然后松开摆杆固定在链箱后盖上的螺母,拧动调节手轮,用取秧量标准块校正分离针尖部进入秧门的深浅来调整取秧量的多少。

利用取秧量标准块将个分离针调整一致,拧紧锁紧螺母。

2、插秧深度的调整:

转动插秧深浅调节手柄,改变链箱与秧船底板之间的距离。

距离越小,插秧越深,反之则越浅。

3、穴距的调整:

多数插秧机是通过改变前进的速度来调整穴距的,即变动变速操纵杆的位置,而保持分插机构每分钟插秧次数不变。

还有少数插秧机是更换变速箱内的主动齿轮(随机附有不同齿数的主动齿轮),达到插秧机前进速度的改变。

4、有差插大苗换插小苗的调整:

插大小苗两用插秧机在由插大苗改插带小苗时,应该用插带小苗的秧爪,并装上推秧器,同时卸掉阻秧毛刷,将钢丝帘上端调向内倾。

有的插秧机还需要换秧门。

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调整移箱器中的棘轮或滑轮的安全装置,使之按插小苗要求进行移箱。

(四)插秧机田间作业注意事项

插秧机田间作业注意事项:

按规定完成插秧机班次保养内容。

到田间,将插秧机由运输状态调至下田工作状态,并安装好邻接行指印器,确定插秧机的行走方法,一般采用梭形行走方法。

1、向空秧箱装秧前,应把秧箱移到一头(极限位置),并在秧爪空取一次后再装秧片。

2、向秧箱装入秧片时,要让秧片自由滑下。

必要时,可在秧箱与秧片间注水以利润滑。

切不可用手推压,以避免秧片变形,影响插秧质量。

3、当秧片插到接近送秧轮时,应及时装秧;

装秧时,应使接头处对齐,不留空隙,也不准推压,以免接头处拱起。

当秧片不能全部装入秧箱时,可将秧片尾部卷起放入秧箱内,切不可让其自由挂在箱外。

4、长时间停插时,应将剩余秧片取出,清洗秧箱、秧门,清除送秧轮等处缠绕的秧根。

5、档最后一个带插田的幅宽小于该机工作幅宽时,应在插倒数第二趟时,拿掉相应秧箱里的秧苗,以保证最后一趟用全工作幅宽插秧。

6、对方田化好的作业小区,条件允许,应采用越埂作业,以减少插秧机回转空行程。

7、插秧过程中,装秧手应时时看护好插秧质量,需要时应停车排除故障后进行调整。

8、装秧手和驾驶员应密切配合,安全作业。

按操作规范完成以下项目的可评为合格;

操作正确的评为良好;

1、取秧量的调整

2、插秧深度的调整

3、插秧穴距的调整

实验实训6播种机的使用

1、了解播种机的构造

2、掌握播种机的使用和调整方法

3、掌握播种作业质量的检查方法

1、条播机、穴播机

2、随车工具、卷尺、直尺等

3、种子(小麦,大豆或玉米)、盘秤、袋子、小容器等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步骤

(一)播种机技术状态的检查

机架应成矩形,并在同一平面内;

地轮应正圆,搬动地轮不应过度旷动;

双圆盘开沟器圆盘转动应灵活,圆盘摆动不得过大;

开沟器拉杆不得扭曲;

卷片输管弯曲后中间不得漏种;

离合器和各转动装置运作应正常等,这些应事先检查,若出现故障,经维修或换件后才能投入作业,确保播种质量。

(二)开沟器的安装

多行条播机开沟器安装的个数,是根据播种的要求的行距和固定开沟器的横梁的有效长度计算确定的。

设安装开沟器的横梁的有效长度(横梁的实际长度减去一个开沟器拉杆前段的宽度)为L(cm),播种行距B(cm),则横梁上实际可安装的开沟器个数n为

n=L/B+1

求出开沟器个数后,如n为单数,从横梁的中心线安装一个前列开沟器,再按行距向两侧逐次安装;

n为双数,在横梁的中心线左右两侧各半个行距处安装一个后列开沟器,再按行距向两侧逐次安装。

前后列开沟器必须互相错开安装,避免作业中开沟器发生拥土和托堆现象。

对于旧的播种机,开沟器固定后,必须将其落下,检查各开沟器之间的实际行距,如不准确,应进行校正,安装输种管。

(三)播量实验

检查各外槽轮在排种杯内的工作长度是否一致,如有不一致的应进行单个外槽轮的调整,使其一致。

检查各个排种舌是否都固定在排种杯侧壁上的凹槽中。

播种机发放在水平地面上,垫起机架,地轮微离地面能自由转动。

将袋子中的麦种倒入种子箱中,麦种量不小于种子箱容量的1/4。

落下开沟器,拔出开沟器导钟管中的输种管,每一个输种管下口放一小容器,并与排种器作出相应的记号。

转动几圈地轮,使排种杯充满种子,有少许种子会顺着输种管流入下面的小容器中。

将各小容器内的种子倒回种箱,放回原处。

根据规定的公顷播量,大约确定外槽轮的工作长度,固定播量调节手柄。

以每分钟20—30圈的均匀转速转动地轮(接近地轮实际播种转速)若干圈(一般为20圈)后停止,称出每个排种器的拍重量,其最大排种量误差不得超过2%,否则,应微量调整外槽轮的工作长度,重新试验直至合格为准。

将各小容器内的种子加起来,看是否符合下式:

G=QB∏D(1+A)/10000

G——试验排种量,kg

Q——当地规定的公顷(注:

1公顷=10000平方米)播量,kg/hm2;

B——播种机工作幅宽,m

D——地轮直径,m

A——地轮滑移系数(一般按0.05---0.1计算)

N——试验是地轮的转动圈数

如不符合应重新试验,直到符合当地技术要求的标准播量。

对于中耕作物播机播种量,主要是根据当地技术要求每穴粒数和穴距来计算,壳通过改变排种盘轴的转动比或选用不同规格的排种盘来进行调整。

转动比可按公式计算:

I=∏D(1+A)/SZ

式中:

I——转动比

D——地轮直接,m

A——地轮滑移系数(A=0.0.—0.13)

S——计划穴距

Z——排种盘的型孔数

若已知转动比与穴距,则按上式计算出排种盘型孔的个数,选择型孔数目与计算型孔数相等的拍中盘。

当排种盘型孔数与穴距已知时,可根据上式计算出转动比,选择适当的主、从动齿轮,使转动比与计算得出的转动比相等。

穴播机各部件调整安装后,在松软的地面装入种子,将开沟器升起试播,查看每穴粒数和测量穴距,看是否符合当地技术要求,否则重新调试。

(四)田间试播

条播机如播幅较宽应安装划印器。

如拖拉机驾驶员时正位驾驶,划印器是比较好计算的。

田间机组行走方法,一般采用梭形播法,试播前,应在播田两头划出播种机开沟器的起落线,地头宽的一般为播种机工作幅宽的3—4倍。

去掉两头宽度,算出往返播种行程所需要的播种量。

把种子箱播量试验的种子刮平划线,将往返播量的种子倒入种子箱刮平,试播后如与种子箱划线不符,应微动播量调节手柄,继续试播,达到播量标准为止,根据往返行程的播量,计算出地头加种点的位置和加种量。

(五)播种作业中的看护

播种机手看好作业中放入播种机,是保证播种质量非常重要的环节。

要不时地察看各排种器是否排种;

输种管弯曲处是否有变化;

各开沟器开出的种沟深度是否基本一致;

播种机往返邻接行是否过大或过小等。

发现问题不宜在田间停车,到地头后要停车排除。

作业行进中不得排除故障。

田间必须停车时,开沟器前1m之内要撒播上种子。

要规定哈皮和驾驶员停车、起步的联系信号,安全作业。

(六)播种质量检查

1、条播机播量的检查:

用当地规定的公顷播量、种子千粒重,求出米间应播下的粒数,可利用简化的公式计算:

n=QB/A

n——每米长度内一个开沟器应播下的种子粒数,粒/m

Q——公顷播量,kg/hm2

B——行距,m

A——种子千粒重,g/千粒

作业中,将播种机边缘的输种管拔出,使种子落在地轮压过的平面上1m多长(输种管插回原开沟器,漏播处撒上种子),然后查1m之内的种子粒数,实际粒数与应播下的粒数n对比,看播量是否符合标准,误差不超过±

2%。

2、行距检查:

拔开相邻两行种子的覆土,测量其两行子幅宽中心距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