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05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docx

资产评估例题与答案

第二章

•功能价值类比法

•案例1:

某待估资产为一机器设备,年生产能力为150吨。

评估基准日为2003年2月1日。

•评估人员收集的信息:

(1)从市场上收集到一个该类设备近期交易的案例,该设备的年生产能力为210吨,市场成交价格为160万元。

(2)将待估设备与收集的参照设备进行对比并寻找差异。

•(3)发现两者除生产能力指标存在差异外,从参照设备成交到评估基准日之间,该类设备的市场价格比较平稳,其他条件也基本相同。

•分析:

由于待估资产的市场交易案例易于选取,可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

待估资产与参照资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这一指标上,即可通过调整功能差异来估算该资产的价值。

•评估值=160×150/210=114.29(万元)

 

价格指数法

•案例2:

某待估资产为两室一厅居住用房,面积为58平方米,建筑时间为1989年,位置在某市闹市区,评估基准日为2003年5月1日。

•在待估房屋附近,于2001年12月曾发生过房屋交易活动,交易价格为58000元。

经调查和分析,评估人员认为该居住用房所处位置、面积、建造时间、交易的市场条件等方面与待估资产基本相同。

•分析:

由于可以找到待估资产的市场交易案例,应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

待估资产与参照资产的差异仅仅在交易时间这一指标上,所以只对时间差异进行调整即可推算出被估资产的市场价值。

•经调查,2003年居住用房价格与2001年相比上升了9.3%,则:

•资产评估值=58000×(1+9.3%)=63394(元)

 

成新率价格调整法

•案例:

待估资产为某机器设备,生产时间为1993年,评估基准日为2003年1月。

搜集到一交易案例,该机器设备和待估设备型号相同,属同一厂家生产,交易时间为2002年12月,交易价格为124000元,该机器设备的生产时间为1995年。

•分析:

资产的市场交易案例易于选取,应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

待估资产与参照资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新旧程度这一指标上,可通过对成新率指标的调整来估算待估资产的市场价值。

•经了解,待估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13年,则待估资产成新率为:

•待估资产成新率=待估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待估资产已使用年限+待估资产尚可使用年限)×100%=13÷(10+13)=57%

•参照资产已使用年限为8年,尚可使用年限为15年,则参照资产的成新率

• 参照资产的成新率=15÷(8+15)×100%=65%

• 则待估资产的评估值可通过下式计算:

•资产评估值=参照物成交价格×(评估对象成新率/参照物成新率)

•该待估设备的评估值为:

•评估值=124000×(57%÷65%)=108738.62(元)

 

市场售价类比法

•案例:

某企业因严重的资不抵债而进行破产清算,其中有一套机器设备需拍卖。

评估人员从市场上搜集到正常交易情况下的一个交易案例,该交易资产与待估设备型号、性能、新旧程度基本相同,成交时间为2002年6月,成交价格为365.2万元。

评估基准日为2002年8月。

•分析:

待估资产与参照资产的差异仅仅在市场交易条件这一指标上,可通过调整交易条件来估算该套待估设备的市场价值。

•经评估人员分析,待估资产快速脱手的价格将低于正常售价的30%,则待估资产的评估值为:

•资产评估值=365.2×(1—30%)=255.64(万元)

 

物价指数法

例题1:

某台机床需重估。

企业提供的购建成本资料如下:

该设备采购价5万元,运输费0.1万元,安装费0.3万元,调试费0.1万元,已服役2年。

试评估该机床原地续用的重置全价。

经市场调查得知,该机床在市场上仍很流行,且价格上升了20%;铁路运价近两年提高了1倍,安装的材料和工费上涨幅度加权计算为40%,调试费用上涨了15%。

分析:

该机床服役期限仅2年,且在市场上仍很流行,一般来说技术条件变化不大,故用复原重置成本评估较现实。

计算过程:

机床采购重置全价=5×(1+20%)=6万元

运杂费重估价=0.1×2=0.2万元

安装费重估价=0.3×(1+40%)=0.42万元

调试费重估价=0.1×(1+15%)=0.115万元

综合以上各项,该机床原地续用的重置全价为:

6+(0.2+0.42+0.115)=6.735万元

 

例题2

某企业2000年购建一套年产50万吨某产品的生产线,账面原值1,000万元。

2005年进行评估,评估时选择了一套与被评估生产线相似的生产线,该生产线2004年建成,年产同类产品75万吨,造价为3,000万元。

经查询,该类生产线的规模效益指数为0.7,根据被评估资产生产能力与参照物生产能力方面的差异,采用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计算被评估生产线2004年的重置成本为:

3000×(50/70)0.7=2259(万元)

由于无法获取评估基准日该生产线的价格指数,不能直接将2004年的重置成本调整为2005年评估基准日的重置成本。

因此,将该生产线适当划分为主要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工艺管道、仪器仪表、建筑安装费和管理费六大项,并按被评估生产线原始成本中上述六项所占比重作为权数,以及2004年至2005年上述六项的价格变动系数加权求取生产线价格调整系数。

上述六项在生产线原始成本中的比重为:

主要装置70%,辅助装置5%,工艺管道5%,仪器仪表5%,建筑安装费10%,管理费5%。

2004年至2005年上述六项价格及费用变动率为:

主要装置5%,辅助装置3%,工艺管道10%,仪器仪表2%,建筑安装费15%,管理费10%。

重置成本=2,259×(1+70%×5%+5%×3%+5%×10%+5%×2%+10%×15%+5%×10%)

=2,259×(1+3.5%+0.15%+0.5%+0.1%+1.5%+0.5%)

=2,259×(1+6.25%)=2,400万元

 

修复费用法

例题:

被评估设备为一储油罐,已经建成并使用了10年,预计将来还能再使用20年。

评估人员了解到,该油罐目前正在维修,其原因是原储油罐因受到腐蚀,底部已出现裂纹,发生渗漏,必须更换才能使用。

整个维修计划大约需要花费350,000元,其中包括油罐停止使用造成的经济损失、清理布置安全工作环境、拆卸并更换被腐蚀底部的全部费用。

评估人员已经估算出该油罐的复原重置成本为2,000,000元,现用修复费用法估测油罐的实体性损耗率。

可修复部分实体性损耗:

350,000元;

不可修复部分实体性损耗率:

10/(10+20)×100%=33.3%;

不可修复部分复原重置成本:

2,000,000-350,000=1,650,000元;

不可修复部分实体性损耗:

1,650,000×33.3%=549,450元;

油罐全部实体性损耗率:

(350,000+549,450)/2,000,000=45%。

假若可以得到该油罐的更新重置成本,用更新重置成本乘以45%的实体性损耗率,就可得到用成本法评估油罐时应该扣除的实体性损耗。

 

功能性贬值测算

[例题]某一生产控制装置拟进行评估,其正常运行需7名操作人员。

目前同类新式控制装置所需的操作人员定额为4名。

假设被评估控制装置与参照物在运营成本的其他支出项目方面大致相同,操作人员人均年工资为12,000元,被评估控制装置尚可使用3年,所得税率为25%,适用的折现率为10%。

试测算被评估控制装置的功能性损耗额

根据上述资料,被评估控制装置的功能性损耗测算如下:

(1)计算被评估控制装置的年超额运营成本额:

(7-4)×12,000=36,000元

(2)测算被评估控制装置的年超额运营成本净额:

36,000×(1-25%)=27,000元

(3)将被评估控制装置在剩余使用年限内的年超额运营

成本净额折现累加,估算其功能性损耗额:

27,000×(P/A,10%,3)=27,000×2.4869=67,146元

 

经济性贬值的估算

[例题]某产品生产线,根据购建时的市场需求,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00万件,建成后由于市场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每年的产量只有400万件,60%的生产能力闲置。

经评估,该生产线的重置成本为1,500万元,实体性损耗额为300万元,功能性损耗额为150万元,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8,试求该生产线的经济性损耗额。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扣除实体性损耗额和功能性损耗额后的价值为:

1,500-300-150=1,050万元

(2)计算经济性损耗率:

=(1-0.48)×100%=52%

(3)计算经济性损耗额:

经济性损耗额=1,050×52%=546万元

 

[例题]

被评估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吨,评估时,由于受政策调整影响,产品销售市场不景气,企业必须每吨降价150元以保持设备设计生产能力的正常发挥。

政策调整预计会持续3年,该企业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

试根据所给条件,估算该生产线的经济性损耗额。

经济性损耗额=(150×10,000)×(1-25%)×(P/A,10%,3)

=1,125,000×2.4869

=2,797,763元

 

第三章

重置成本测算

例题——某台机床需重估。

企业提供的购建成本资料如下:

该设备采购价5万元,运输费0.1万元,安装费0.3万元,调试费0.1万元,已服役2年。

试评估该机床原地续用的重置全价。

经市场调查得知,该机床在市场上仍很流行,且价格上升了20%;铁路运价近两年提高了1倍,安装的材料和工费上涨幅度加权计算为40%,调试费用上涨了15%。

分析:

该机床服役期限仅2年,且在市场上仍很流行,一般来说技术条件变化不大,故用复原重置成本评估较现实。

计算过程:

机床采购重置全价=5×(1+20%)=6万元

运杂费重估价=0.1×2=0.2万元

安装费重估价=0.3×(1+40%)=0.42万元

调试费重估价=0.1×(1+15%)=0.115万元

综合以上各项,该机床原地续用的重置全价为:

6+(0.2+0.42+0.115)=6.735万元

 

进口设备重置成本测算举例

例:

假设某被评估进口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00万元人民币(不含进口时的税与费),其中80%为支付外汇部分,进口时的外汇汇率为1美元:

8元人民币,评估基准日的外汇汇率为1美元:

8.3元人民币,进口设备生产国的同类资产价格变动指数为20%,国内同类资产价格变动指数为50%,现行关税税率为20%,其他税费率为10%,国外运杂费为10万美元,境外途中保险费为设备支付外汇部分的0.5%。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1000×80%÷8×(1+20%)×8.3×(1+20%)×(1+10%)+1000×20%×(1+50%)

=1614.72(万元)

 

[例]被评估设备为1999年10月从英国引进,进口合同中的FOB价是20万英镑。

2004年10月进行评估时英国厂家已不再生产这种型号的设备,其替代产品的FOB报价为35万英镑。

针对上述情况,评估人员经与有关专家共同分析研究待评估设备和替代产品在技术性能上的差别及其对价格的影响,最后认为,按照通常情况,实际成交价为报价的70%~90%。

故按英国厂商FOB报价的80%作为FOB成交价。

针对替代设备在技术性能上优于待评估设备,估测被评估设备的现行FOB价格约为替代设备FOB价格的70%,30%的折扣主要是功能落后造成的。

评估基准日人民币对英镑的汇率为11.93∶1。

境外运杂费按FOB价格的5%计,保险费按FOB价格的0.5%计,关税与增值税因为符合合资企业优惠条件,予以免征。

银行手续费按CIF价格的0.8%计算,国内运杂费按(CIF价格+银行手续费)的3%计算,安装调试费用包括在设备价格中,由英方派人安装调试,不必另付费用。

由于该设备安装周期较短,故没有考虑利息因素。

根据上述分析及数据资料,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FOB价格=35×80%×70%=19.6万英镑

FOB价格=19.6×11.93=233.83万元人民币

境外运杂费=233.83×5%=11.69万元人民币

保险费=233.83×0.5%=1.17万元人民币

CIF价格=233.83+11.69+1.17=246.69万元人民币

银行手续费=246.69×0.8%=1.97万元人民币

国内运杂费=(246.69+1.97)×3%=7.46万元人民币

被评估设备重置成本=233.83+11.69+1.17+1.97+7.46

=256.12万元人民币

 

[例]某企业1999年从美国引进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当年安装试车成功正式投入生产。

设备进口总金额为90万美元,2004年进行评估。

经评估人员对该生产线进行现场察勘和技术鉴定,该生产线技术水平在国内居先进行列,在国际上属普通使用的设备,故决定采用指数调整法对该机组重置成本进行估测。

按照国内及国外价格变动对生产线的不同影响,评估人员先将生产线分成进口设备主机、进口备件、国内配套设施、其他费用四大部分,分别考虑国外、国内不同部分价格变化率予以调整。

经调查询价了解到,从设备进口到评估基准日,进口设备主机在其生产国的价格变化率上升了50%,进口备件的价格变化率上升了30%,国内配套设施价格上升了60%,其他费用上升了50%。

按评估基准日的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该进口设备的进口关税等税收额为30万元人民币。

评估时点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8.3。

从被评估机组进口合同中得知,进口设备主机原始价值75万美元,进口条件15万美元。

另外从其他会计凭证中查得国内配套设施原始价值45万人民币,其他费用原值18万元人民币。

估算被评估机组的重置成本如下:

重置成本=(75×1.5+15×1.3)×8.3+45×1.6+18×1.5+30

=1224.6(万元人民币)

从上述两个例题中,可以得知,在测算进口设备重置成本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有关报价的处理;运用物价指数法以及物价指数的选择;汇率应选择评估基准日的汇率;关税等税收也应以评估基准日为准。

 

[例题]某进口设备的FOB价为1000万美元,海外运费费率为5%,国外运输保险费率为0.4%,关税税率为16%,增值税税率为17%,银行财务费费率为0.4%,公司代理费率为1%,国内运杂费费率为1%,安装调试费费率为5%。

设备从定货到安装完毕投入使用需要2年,第一年投入的资金比例为40%,第二年投入的资金比例为60%,假设每年的资金投入是均匀的,银行贷款利率为6%,美圆对人民币的汇率为8,试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分析:

该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构成包括:

设备货价、海外运费、海运保险费、关税、增值税、银行手续费、公司代理手续费、国内运杂费、安装调试费、资金成本。

只要把各构成要素计算出来,然后累加就可得到设备处于在用状态的重置成本。

计算工程见下表:

序号

项目A

计费基数B

费率C

计算公式

金额

1

FOB价

1000万美元

2

国外运费

FOB价

5%

B×C

50美元

3

国外保险费

FOB+海运费

0.4%

B×C/(1-C)

4.22美元

到岸价外币合计

1054.22美元

CIF价人民币合计

8

8433.76万元

4

关税

CIF价

16%

B×C

1349.40万元

5

增值税

CIF价+关税

17%

B×C

1663.14万元

6

银行财务费

FOB价

0.4%

FOB价×.04%

32万元

7

公司手续费

CIF价

1%

CIF价×1%

84.34万元

8

国内运杂费

CIF价

1%

CIF价×1%

84.34万元

9

安装调试费

CIF价

5%

CIF价×5%

421.67

合计

12068.65万元

10

资金成本

6

资金合计×40%×6%×1.5+资金合计×60%×6%×0.5

651.71万元

重置成本

12720.36万元

 

实体性贬值与成新率的测算

例题:

某企业1994年购入一台设备,账面原值为30,000元,1999年和2001年进行两次更新改造,当年投资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2004年对该设备进行评估。

假定:

从1994年至2004年年通货膨胀率为10%,该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经检测和鉴定为7年,试估算设备的成新率。

第一步,调整计算现时成本。

投资日期(年)

原始投资额(元)

价格变动系数

现行成本(元)

1994

30,000

2.60

78,000

1999

3,000

1.61

4,830

2001

2,000

1.33

4,830

合计

35,000

85,490

第二步,计算加权更新成本。

投资日期(年)

现行成本(元)

投资年限

加权投资成本(元)

1994

78,000

10

78,000

1999

4,830

5

24,150

2001

2,660

3

7,980

合计

85,490

812,130

第三步,计算加权投资年限

 

第四步,计算成新率

成新率=7÷(9.5+7)×100%=42%

 

观测分析法估算设备成新率

例题:

被评估设备为一储油罐,已经建成并使用了10年,预计将来还能再使用20年。

评估人员了解到,该油罐目前正在维修,其原因是原储油罐因受到腐蚀,底部已出现裂纹,发生渗漏,必须更换才能使用。

整个维修计划大约需要花费350,000元,其中包括油罐停止使用造成的经济损失、清理布置安全工作环境、拆卸并更换被腐蚀底部的全部费用。

评估人员已经估算出该油罐的复原重置成本为2,000,000元,现用修复费用法估测油罐的实体性损耗率。

计算过程如下:

可修复部分实体性损耗:

350,000元;

不可修复部分实体性损耗率:

10/(10+20)×100%=33.3%;

不可修复部分复原重置成本:

2,000,000-350,000=1,650,000元;

不可修复部分实体性损耗:

1,650,000×33.3%=549,450元;

全部实体性损耗率:

(350,000+549,450)/2,000,000=45%。

假若可以得到该油罐的更新重置成本,用更新重置成本乘以45%的实体性损耗率,就可得到用成本法评估油罐时应该扣除的实体性损耗。

 

超额运营成本

[例题]:

某一生产控制装置拟进行评估,其正常运行需7名操作人员。

目前同类新式控制装置所需的操作人员定额为4名。

假设被评估控制装置与参照物在运营成本的其他支出项目方面大致相同,操作人员人均年工资为12,000元,被评估控制装置尚可使用3年,所得税率为25%,适用的折现率为10%。

试测算被评估控制装置的功能性损耗额

 

经济性贬值测算

[例题]某产品生产线,根据购建时的市场需求,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00万件,建成后由于市场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每年的产量只有400万件,60%的生产能力闲置。

经评估,该生产线的重置成本为1,500万元,实体性损耗额为300万元,功能性损耗额为150万元,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8,试求该生产线的经济性损耗额。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扣除实体性损耗额和功能性损耗额后的价值为:

1,500-300-150=1,050万元

(2)计算经济性损耗率:

=(1-0.48)×100%=52%

 

(3)计算经济性损耗额:

=1,050×52%=546万元

 

因收益减少导致的经济性贬值的测算

[例题]被评估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吨,评估时,由于受政策调整影响,产品销售市场不景气,企业必须每吨降价150元以保持设备设计生产能力的正常发挥。

政策调整预计会持续3年,该企业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

试根据所给条件,估算该生产线的经济性损耗额。

经济性损耗额=(150×10,000)×(1-25%)×(P/A,10%,3)

=1,125,000×2.4869

=2,797,763元

 

运用成本法测算设备评估值举例

[例题]被评估设备购建于1994年,账面价值为100,000元,1999年进行技术改造,追加技改投资50,000元,2004年对该设备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人员的调查、检查、对比分析,得到以下数据:

(1)1994至2004年每年的设备价格上升率为10%;

(2)该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其替代设备高1,000元;(3)被评估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效益指数为0.7,所得税税率为33%;(4)该设备在评估前使用期间的实际利用率仅为正常利用率的50%,经技术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上述条件,估测该设备的有关参数和评估值。

第一步:

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100000×1.110+50000×1.15=259374+80526=339900

第二步:

加权投资名义年限:

2,996,370÷339,900=8.82年

第三步:

计算实际加权投资年限:

8.82×50%=4.41年

第四步:

计算成新率:

[5÷(4.41+5)]×100%=53%

第五步:

计算功能性损耗:

1,000×12×(1-33%)×(P/A,10%,5)=30,478元

第六步:

计算经济性损耗:

该设备在评估后的设计利用率可以达到设计要求,故经济性损耗为0。

第七步:

计算评估值:

评估值=339,900×53%-30,478=149,669元

 

第四章

直接估算法

[例]甲企业将H注册商标使用权通过许可使用合同许可给乙企业使用。

合同约定,使用期限为5年。

甲企业从乙企业新增利润中提成20%作为许可使用费。

试估算该商标在使用期间的商标使用权的价值。

计算过程如下:

①预测使用期间内的新增利润。

由于H牌产品销路好、信誉高,乙企业预测第一年将生产40万台、第二年将生产50万台、第三年将生产60万台、第四年将生产70万台、第五年将生产80万台。

预计每台可新增利润10元,那么这五年中各年新增利润为:

第一年:

10×400,000=4,000,000元

第二年:

10×500,000=5,000,000元

第三年:

10×600,000=6,000,000元

第四年:

10×700,000=7,000,000元

第五年:

10×800,000=8,000,000元

②计算新增利润的现值。

假定折现率为15%,则乙企业使用H注册商标后的新增利润现值为:

 

年份

新增利润额(元)

折现系数

折现值(元)

第一年

4,000,000

0.8696

3,478,261

第二年

5,000,000

0.7561

3,780,718

第三年

6,000,000

0.6575

3,945,097

第四年

7,000,000

0.5718

4,002,273

第五年

8,000,000

0.4972

3,977,414

合计

30,000,000

19,183,763

③计算H注册商标5年使用权的价值为:

19,183,763×20%=3,836,753元

 

第五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