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597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

项目名称: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改造

建设单位:

XX有限公司

2、项目主办单位概况

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为国有企业,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平方米,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2004年市纳税前十名,省A级纳税信用企业;总资产亿元,净资产万元。

XX现有个品种,主要品种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3、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和环境效益

XX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其COD、NH3-N、T-P的排放量分别占市工业污染源入湖总量的12.5%、9.7%、5.6%。

由于现有废水治理设施不健全,处理工艺落后,大量有机物随水外排,对周围水环境安全构成威胁。

加上企业快速发展,现有装置的处理能力显著不足,设备运行负荷过大,已不能正常运转,无法保证达标排放。

因此上马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改项目是水污染防治的必然选择,迫在眉睫。

XX有限公司是目前行业中生产、经营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大,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企业。

采用厌氧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将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引入锅炉回收利用。

此项工艺技术具有非常好的示范和推广应用前景。

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强化循环利用,减少原料的投入,从源头上减轻污染。

并且从废水处理中回收了部分清洁能源,削减了污染,减轻了污染治理难度和处理费用,节约了能源和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从而得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良性循环。

因此尽快上马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改项目,不仅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必将获得非常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1.1XX有限公司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

1.2XX有限公司提供的现有产品品种、生产组成及能力、废水水质及水量等相关资料

1.3XX有限公司提供的综合废水处理装置拟建位置图及地形等资料

1.4关于XX有限公司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改造项目的批复文件

2、编制原则

2.1贯彻“一体化、露天化、轻型化、定型化、国产化”的设计理念。

确保处理后废水能够长期、稳定地达标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2.2在国内现有先进工艺技术中进行对比选择,采用国内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以确保装置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及操作上的可靠性。

2.3公用工程及配套系统尽量依托原有设施,不足部分本项目添平补齐。

2.4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批复文件的要求;严格遵循现行有关安全法规,采取各种切实可靠、行之有效的事故防范及处理措施,确保装置安全生产。

2.5平面布置在满足GMP、安全、防火等方面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条件下尽可能节约用地,并考虑今后项目发展建设要求。

2.6在满足治理工艺、方便操作的同时,适当提高自动化水平,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充分利用界区内场地,节约建设资金。

三、治理工艺技术方案

1、方案设计的思路

XX有限公司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来自煮提工段的药渣和醇提工段的沉淀物随水外排,其主要含有有机污染物,主要成分有糖类、有机酸、苷类、蒽醌、木质素、生物碱、单宁、鞣质、蛋白质、淀粉及他们的水解物。

其COD浓度高达5000-9000mg/L,B/C比近0.5,可生化性好。

C/N比在15-19之间波动,适宜厌氧处理。

目前国内外废水治理基本上采用生化法,生化处理具有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易于操作管理等优点。

生化法可根据处理过程中起主要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的喜好和厌恶的不同,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性生物法。

厌氧法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首先生成有机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在芽孢杆菌、变形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有机酸。

其次是甲烷发酵,在甲烷生成菌的作用下,有机酸进一步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氢等。

在第一阶段,废水BOD值仍很高,到第二阶段完成,分离液和消化污泥中的有机物才减少,COD、BOD指标下降。

出水中COD可降至1000mg/L以下。

好氧法适合处理COD浓度在1000mg/L以下的废水,好氧生化反应器亦由上世纪的表面曝气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形式。

在选育菌种上,研究开发了适应处理不同产品废水的优势菌种和污泥驯化技术,使其对有机物有特强的分解能力,减少污泥产生量。

生物接触氧化法综合了普通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的优点,具有工艺简单、氧利用率高、池容负荷大、处理时间短、污泥产生量小等优点。

本方案采用的生化池为推流式、鼓风曝气,池内设置生物膜填料,采用A/O接触氧化法工艺技术处理废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兼氧菌、好氧菌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达到净化。

2、工艺技术方案

针对XX有限公司排放的废水COD浓度高的特点,本次对原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项目采用UASB加A/O工艺。

高浓度有机废水先进入厌氧塔,产生的气体经三项分离器分离后引入锅炉燃烧,经降解后的废水进入A/O池继续生化处理。

由于废水中NH3-N含量较高,为保证经生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生化装置采用生物硝化除氮工艺,通过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挂膜后形成生物膜外层好氧、内层缺氧厌氧的微环境,使废水中的NH3-N在同一装置内被硝化反硝化,转化成分子氮溢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3、厂址方案

本项目拟在原废水处理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技改,根据本项目设计单体的功能进行定位,与锅炉房距离较近,从而使自UASB出来的可燃气体就近送入锅炉燃烧,自压滤机下来的污泥可拌在煤中一并燃烧。

厂区公用工程及配套系统可充分利用,便于综合统一管理,既可节约投资,又能满足项目建设和发展需要,是较为理想的方案。

四、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产生情况

1、现有产品产生的废水情况

1.1现有废水治理设施概况

XX有限公司现有废水处理装置建于1999年而建的,当时确定的规模是400吨/天,采用SBR生化处理工艺流程(详见图3.1)。

生产废水首先进入格网池拦截大颗粒可沉固体及漂浮物,出水进入调节池,由于制药废水呈弱酸性,因此在调节池中需要对废水进行必要的PH调整:

使之能满足生化处理的要求。

此外根据废水的特点可适当添加少量的磷源、然后由提升泵打入SBR反应器中进行生化处理,池中废水与菌胶团充分混合,并在充氧过程中将有机物氧化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废水得到处理。

SBR反应器中排放的剩余生物污泥直接流入污泥浓缩池,浓缩污泥定期用吸粪车抽吸外排,上清夜回流至调节池重新处理。

1.2现有废水治理设施处理效果

XX有限公司现有废水处理装置不能使废水达标排放。

1.3现有废水治理设施存在的问题

1.3.1工艺不合理:

序列间歇反应器(SBR),是一种间歇运行的废水好氧处理工艺,理论上说最佳处理范围是COD浓度在..mg/L以下的有机废水,而XX有限公司现状废水中COD的浓度达到..mg/L以上,即使经过配水稀释后,COD浓度仍在..mg/L以上。

因此,采用SBR工艺不尽合理。

1.3.2处理能力太小:

原有废水的处理能力是..t/d,经过配水稀释后的实际排水量近..t/d,是设计能力的4倍。

因此,现有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过小。

1.3.3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

现状污水收集系统没有进行雨污、清污分流,高低浓度的废水混合收集,造成雨水集中时,水量过大,设施无法正常运转。

1.3.4废水不能达标排放:

监测结果表明,XX有限公司废水不能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最大超标..倍。

同时也不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环境保护局下达的COD总量是..吨/年,实际排放量是..吨/年,超出指标..倍。

五、投资估算

1、概述

本工程为XX有限公司废水处理装置技术改造工程,本期工程建设的主要单体有:

办公楼、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废水收集管道、调节酸化池、UASB塔、中间水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废水标准化排污口、在线检测系统等,新增建筑面积..m2。

项目总投资额…万元。

处理规模:

年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万吨。

2、编制依据

2.1、文件和规定

1.1原国家管理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深度的规定》(1995)

1.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第二版

2.2、定额、费用和计价依据

2.2.1建筑工程费用:

依据《安徽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安徽省估价表》和《安徽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1997年),并参照类似工程扩大指标估算。

2.2.2设备购置费用:

主要设备选用国内先进设备。

定型设备价格主要依据设备生产厂家报价,非标设备价格是以原化工部编制的非标设备计价办法汇编和各生产厂家提供的参考报价为依据。

2.2.3安装工程费用:

原化工部化建发(94)711号《化工建设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2.2.4其它费用:

原化工部化建发(94)890号及《化工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编制规定》。

2.2.5设备运杂费包括在设备费单价中。

2.2.6本项目建设期为十个月。

2.3、其他说明

2.3.1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加其他费用的10%计算。

3、基建材料

钢材..t

木材..m3

水泥.t

六、经济效益

1、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含建设期利息..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建设资金来源:

申请银行贷款..万元,申请地方环保专项资金..万元,申请国家环保专项资金…万元,其余由企业自筹解决。

2、运行费用估算

2.1、概述

本项目为XX有限公司高浓度废水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的厌氧加1200吨/日的好氧废水处理装置。

2.2、编制依据

(1)原国家管理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深度的规定》(1995)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第二版

3、经济效益估算

3.1、回收效益

按照经验系数,厌氧法处理每吨高浓度废水可获得…m3的可燃气体,全年可获…m3可燃气体,可得经济收益..万元。

3.2、少缴纳排污费

与技改前比,削减COD..吨、氨氮…吨、悬浮物..吨,按现行排污费标准计算,年少缴纳排污费…万元。

七、环境效益

1、技改前污染物排放总量

XX有限公司年产生废水…吨,主要污染物COD.…吨、氨氮…吨、总磷…吨、悬浮物…吨。

技改前原有废水处理设施年削减COD…吨、氨氮2…吨、总磷…吨、悬浮物…吨。

2、技改后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建成后可年削减COD..吨、氨氮..吨、总磷..吨、悬浮物…吨。

3、技改前后比较

与技术改造前相比COD、氨氮、总磷、悬浮物分别削减了…吨、…吨、…吨和…吨。

由此可见本次技改的环境效益非常显著,且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总量指标。

八、评价结论

1、综合评价

1.1、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考虑了公司现状排污量和一定的弹性系数,特别是充分照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规模确定上适当留有余量。

本项目拟定的处理能力是:

1000吨/日的厌氧处理装置(UASB)和1200吨/日的好氧处理装置(A/O),能够满足环保要求,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规模是合适的。

1.2、技术水平的先进性

本项目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理论,贯彻循环经济理念、促进清洁生产,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工艺先进,所选设备自控水平高,能够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转。

设计中注重节能降耗,加强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环境保护等治理措施,达到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要求。

因此工艺路线是可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和环保措施是有效的。

1.3、建设的可行性

该项目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厂区内规划建设,厂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当地施工协作条件等对项目建设都是有利的。

所需原辅材料供应方便,公用系统配套齐全,故项目的建设条件是好的。

1.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值…..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所需资金基本落实。

1.5、经济效益

可获得可燃气体…万立方米,估算经济收益…万元。

由于减少了排污量,按现行排污费标准计算,年少缴纳排污费…万元。

1.6、环境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可年削减COD2…吨、氨氮..吨、总磷…吨、悬浮物…吨。

与技术改造前相比COD、氨氮、总磷、悬浮物分别削减了…吨、…吨、…吨和…吨。

环境效益非常显著,且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总量指标。

2、结论

本项目产品方案合理,建设规模合适,劳动安全和环保措施有效,建设条件较好,所需资金基本落实,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应尽快上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