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18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x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危险部位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建立应急组织

应急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为该小组组长,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

现场抢救组:

项目部安全部负责人为组长,安全部全体人员为现场抢救组成员。

医疗救治组:

项目部医务室负责人为组长,医疗室全体人员为医疗救治组成员。

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建设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0、120、企业救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救援或报告灾情,并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

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住在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项目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救援组长。

现场抢救组职责:

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保护现场。

医疗救治组职责:

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

二、救援器材

应急领导小组应配备下列救援器材:

1、医疗器材:

担架、氧气袋、小药箱;

2、抢救工具:

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3、照明器材:

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4、通讯器材:

电话、手机;

5、交通工具:

出租车及租用医院救护车;

6、灭火器材:

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三、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小组成员在项目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培训。

培训内容:

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各类重大事故抢险常识等。

务必使应急小组成员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较熟练的履行抢救职责。

四、通信联络

项目部必须将110、119、120、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企业应急领导组织成员手机号码、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

工地抢险指挥及保安员应熟知这些号码。

五、事故报告

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企业、项目部除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产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外,还应按下列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轻伤事故:

应由项目部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领导、生产办公室和企业工会。

重伤事故:

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工会组织。

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

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工会组织和人民检察机关,填报《事故快报表》,企业工程部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应到达现场。

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

企业应立即报告当地市级人民政府,同时报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会组织、人民检察机关和监督部门,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委托人)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内到达现场。

急性中毒、中暑事故:

应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灾事故:

应同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员工受伤后,轻伤的送工地现场医务室医治,重伤、中毒的送医院救治。

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的,企业应在8小时内通知劳动行政部门处理。

 

一、大型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大型基坑支护

1、施工方案

(1)基础开挖之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以及周边环境确定支护方案,其内容应包括:

放坡要求、支护结构设计、机械选择、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

(2)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针对施工工艺结合作业条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坍塌的因素和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防止周边建筑、道路等产生不均匀沉降,设计制定具体可行措施,并在施工中付诸实施。

(3)高层建筑的箱形基础,实际上形成了建筑的地下室,随上层建筑荷载的加大,常要求在地面以下设置三层或四层地下室,因而基坑的深度常超过5-6m,且面积较大,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和危险,必须认真制定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如:

①工程场地狭窄,邻近建筑物多,大面积基坑的开挖,常使这些旧建筑物发生裂缝或不均匀沉降。

②基坑的深度不同,主楼较深,群房较浅,因而需仔细进行施工程序安排,有时先挖一部分浅坑,再加支撑或采用悬臂板桩。

③采用降水措施,以减少板桩上的土压力。

④当采用钢板桩时,合理解决位移和弯曲。

⑤除降低地下水位外,基坑内还需设置明沟和集水井,以排除暴雨突然而来的明水。

⑥大面积基坑应考虑配两路电源,当一路电源的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采取另一路电源,防止停止降水而发生事故。

总之由于基坑加深,土侧压力下再加上地下水的出现,所以必须做专项支护设计以确保施工安全。

(4)支护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不但直接影响施工的工期、造价,更主要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否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经上级审批。

有的地区规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6m时,必须经建委专家组审批。

经实践证明这些规定不全确保了施工安全,还对缩短工期、节约资金取得了明显效益。

2、临边防护

(1)当基坑施工深度达2m时,对坑边作业已构成危险,按照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的规定,应搭设临边防护设施。

(2)基坑周边搭设的防护栏杆,从选材、搭设方式及牢固程度都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3、坑壁支护

不同程度的基坑和作业条件,所采取的支护方式也不同。

(1)原状土放坡

一般基坑深度小于3米时,可采用一次性放坡。

当深度达到4-5米时,也可采用分级放坡。

明挖放坡必须保证边坡的稳定,根据土的类别进行稳定计算确定安全系数。

原状土放坡适用于较浅的基坑,对于深基坑可采用打桩、上钉墙或地下连续墙方法来确保边坡的稳定。

(2)排桩(护坡桩)

当周边无条件放坡时,可设计成挡土墙结构。

可以采用预制桩或灌注桩,预制桩有钢筋混凝土桩和钢桩,当采用间隔排桩时,将桩与桩之间的土体固化形成桩墙挡土结构。

土体的固化方法可采用高压旋喷或深层拌法进行。

固化后的土体不但具有整体性好,同时可以阻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形成隔渗结构。

桩墙结构实际上是利用桩的入土浓度形成悬臂结构,清退当基础较深时,可采用坑外拉锚或坑内支撑来保持护桩的稳定。

(3)坑外拉锚与坑内支撑

坑外拉锚:

①用锚具将锚杆固定在桩的悬臂部分,将锚杆的另一端伸向基坑边坡土层内锚固,以增加桩的稳定。

土锚杆由锚头、自由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锚杆必须有足够长度,锚固段不能设置在土层的滑动面之内。

锚杆应经设计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抗拔力。

锚杆可以设计成一层或多层,采用坑外拉锚较采用坑内支撑法能有较好的机械开挖环境。

②坑内支撑:

为提高桩的稳定性,也可采用在坑内加设支撑的方法。

坑内支撑可采用单层平面或多层支撑,支撑材料可采用型钢或钢筋混凝土,设计支撑的结构形式和节点做法必须注意支撑安装及拆除顺序。

尤其对多层支撑要加强管理,混凝土支撑必须在上道支撑强度达80%时才可挖下层,对钢支撑严禁在负荷状态下焊接。

(4)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就是在深层地下浇注一道钢筋混凝土墙,既可起挡土护壁双可起隔渗作用,还可以成为工程主体结构的一部分,也可以代替地下室墙的外模板。

地下连续墙也可简称地连墙,地连墙施工是利用成槽机械,按照建筑平面挖出一条长槽,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在槽内放入钢筋笼,然后浇注混凝土。

施工时,可以分成若干单元(5-8m一段),最后将各段进行接头连接,形成一道地下连续墙。

(5)逆作法施工

逆作法的施工工艺和一般正常施工相反,一般基础施工先挖至设计深度,然后自下向上施工到下负零标高,然后再继续施工上部主体。

逆作法是先施工地下一层(离地面最近的一层),在打完第一导线楼板时,进行养护,在养护期间可以向上部施工主体,当第一层楼板达到强度时,可继续施工地下二层(同时向上方施工),此时的地下主体结构梁板体系,就作为挡土结构的支撑体系,地下室的墙体又是基坑的护壁。

这时梁板的施工只需在地面上挖出坑槽放入模板钢筋,不设支撑,在梁的底部交待伸出筋插入土中作为柱子钢筋,梁板施工完毕再挖土方施工柱子。

第一层楼板以下部分由于楼板的封闭,只能采用人工挖土,可利用电梯间作垂直运输通道。

逆作法不但节省工料,上下同时施工缩短工期,还由于利用工程梁板结构做内支撑,可以避免由于装拆临时支撑造成的土体变形。

4、排水措施

基坑施工常遇地下水,尤其深基施工处理不好不但影响基坑施工,还会给周边建筑造成沉降不均的危险。

对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一般有:

排水、降水、隔渗。

(1)排水

开挖深度较浅时,吊采用明排。

沿槽底挖出两道水沟,每隔30-40m设置一集水井,用抽水设备将水抽走。

有时深基坑施工,为排除雨季的暴雨突然而来的明水,也采用明排。

(2)挖深度大于3m时,可采用井点降水。

在基坑外设置降水管,管壁有孔并有过滤网,可以防止在抽水过程中将土料还走,保持土体结构不被破坏。

井点降水每级可降低水位4.5m,再深时,可采用多级降水,水量大时,也可采用深井降水。

当降水可能造成周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应在降水的同时采取回灌措施。

回灌井是一个较长的穿孔井管,和井点的过滤管一样,井外填以适当级配的滤料,井口用粘土封口,防止空气进入。

回灌与降水同时进行,并随时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以保持原有的地下水位不变。

(3)隔渗

基坑隔渗是用高压旋喷、深层搅拌形成的水泥土墙和底板而形成的止水帷幕,阻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内。

隔渗的抽水井可设在坑内,也可设在坑外。

①坑内抽水:

不会造成周边建筑物、道路等沉降问题,可以坑外高水位坑内低水位干燥条件下作业。

但最后封井技术上应注意防漏,止水帷幕采用落底式,向下延伸插入到不透水层以内对坑内封闭。

②坑外抽水:

含水层较厚,帷幕悬吊在透水层中。

由于采用了坑外抽水,从而减轻了挡土桩的侧压力。

但坑外抽水对周边建筑物有不利的沉降影响。

5、坑边荷载

①坑边堆置土方和材料包括沿挖土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不应离槽边过近,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少于1.2m,弃土堆置高度不超过1.5m。

②型施工机具距坑槽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护情况、土质情况经计算确定。

规范规定“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土方开挖如有超载和不可避免的边坡堆载,包括挖土机平台位置等,应在施工方案中进行设计计算确诊。

③周边有条件时,可采用坑外降水,以减少墙体后面的水压力。

6、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必须协调专用通道,不准攀爬模板、脚手架以确保安全。

(2)人员专用通道应在施工组织中设计中确定,其攀登设施可视条件采用梯子或专门搭设,应符合高处作业规范中攀登作业的要求。

7、土方开挖

(1)所有施工机械应按规定进场经过有关部门组织验收确认合格,并有记录。

(2)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进行配合操作时,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必须进入时,待挖土机作业停止后,人员方可进行坑底清理、边坡找平等作业。

(3)挖土机作业位置的土质及支护条件,必须满足机械作业的荷载要求,机械应保持水平位置和足够的工作面。

(4)挖土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证。

(5)挖土机不能超标高挖土,一面造成土体结构破坏。

坑底最后留一步土方由人工完成,并且人工挖土应在打垫层之前进行,以减少亮槽时间(减少土侧压力)。

8、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1)开挖之前应作出系统的监测方案。

包括:

监测方法、精度要求、监测点布置、观测周围、工序管理、记录制度、信息反馈等。

(2)基坑开挖过程中特别注意监测:

1支护体系变形情况。

2基坑外地面沉降或隆起变形。

3临近建筑物动态。

(3)监测支护结构的开裂、位移。

重点检测桩位、护壁墙面、主要支撑杆、连接点以及渗漏情况。

9、作业环境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往往是地下作业条件被忽视,坑槽内作业不应降低规范要求。

(1)人员作业必须有安全立足点,脚手架拉萨市必须符合规范规定,临边防护符合要求。

(2)交叉作业、多层作业上下设置隔离层。

垂直运输作业及设备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检查。

(3)深基坑施工的照明问题,电箱的设置及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电器设备的架设使用均应符合电气规范规定。

(二)降水工程

1、地下水控制

基坑施工中常常遇到下水,尤其是深基础施工,若处理不好,不但影响基坑的施工,同时还会给周围建筑、道路、管网等造成不均匀沉降的后果。

对下水的控制方法一般有:

排水:

引地下水流向集水井用抽水设备排走;

降水:

将施工范围内地下水位降低到开挖面以下;

隔渗:

在基坑施工的外围筑造止水体,以减少或阻截地下水流入基坑;

回灌:

在建筑物沿基坑一边采用回灌井,使建筑物保持原有地下水位,以求邻近建筑物的沉降达到最小程度。

2、土中降水法

降水法主要是将带有滤管的降水上工具埋设在基坑四周土中,利用抽水设备在不扰动土的结构情况下,将地下水抽出,以利基坑施工。

这种降水方法一般有井点系统、喷射井点、深井点等方法。

(1)井点系统

也称轻型井点。

井点能降低地下水的有效深度为4.5m,排水时,以井点为中心其排水降落曲线呈漏斗形。

井点的滤管38-100mm,长1m,管壁有孔,外包滤网,防止抽水过程中将土粒带走,滤网可用钢网或不锈钢网,管末端可以封闭,井点间距一般为0.8-2.4m,并与干管相连接,最后与真空泵抽水设备相连。

井点每级降水深4.5m,也可设置多级井点。

井点抽水时有面保持真空,除本身干管等保持密闭外,还应注意随开挖使坡面暴露而漏气问题,此时应使用塑料薄膜或钢丝网水泥封护坡面。

(2)深井点

适用于水量大、降水深的基坑施工。

当土粒较粗、渗透系数很大、透水层厚度也很大时,适宜采用深井点。

其优点是降水的深度大、范围也大,因此可布置在基坑施工范围以外,使排水的隆重推出落曲线达基坑之下。

深井点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轻型井点合用。

3、回灌井

在基坑降水开挖中,为防止邻近建筑物受影响,可采用以下措施:

(1)减缓降水速度,勿使土粒带出;

(2)在建筑物沿基坑一边采用回灌井,使建筑物保持原有地下水位。

因地下水位的降低,使建筑物下的水位下降,造成软弱土层压缩而沉降。

因此,使用回灌的办法使地下水位保持不变,控制邻近建筑物的沉降程序。

在施工中最简单的回灌方法是采用回灌沟,但若土层中有粘质粉土夹层时,应采用回灌井方法。

回灌井系一个较长的穿孔井管,它和井点的滤管一样,井外填以适当级配的滤料,井口用粘土封口,防止空气进入,可以有效地达到回灌地下水保持原有水位不变。

回灌水采用自来水(清水),回灌时必须用观测与抽水井距离过近时,水流彼此干扰大,透水通管贯通。

回灌井的位置、数量以及埋深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应根据降水井的间距和被保护建筑的平面位置确定,回灌井应进入稳定水面下1米,且位于渗透性较好的土层中。

4、截水帷幕

基坑隔渗一般采用高压旋喷、深层搅拌注成的水泥土墙和底板而形成截水帷幕,阻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内。

截水帷幕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插入隔水层,另一种是含水层相对较厚时,帷幕悬吊在透水层中。

降水方法,可采用坑内降水或坑外降水。

坑内降水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坑外高水位坑内低水位干作业,但截水帷幕需插入隔水层做到坑内全封闭,并注意最后封井技术上应防止渗漏;坑外降水截水帷幕可采用悬挂式,另外由于采用了坑外降水,从而减轻了围护结构的侧压力,但坑外降水会对周围建筑、道路等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二、大型土石方开挖工程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土方工程的特点是使用机械的频率比较高,场地狭窄,因而容易发生场内车辆伤害事故;由于土方作业最大,土质情况及工艺措施复杂,土方坍塌事故也较频繁。

在土方施工中,不管是土方开挖还是土方回填,都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机械挖土

1、参加机械挖土的人员要遵守所使用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机械的各种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2、土方开挖的顺序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且应该做好排水措施。

3、使用机械挖土前,要先发出信号。

配合机械挖土的人员,在坑、槽内作业时要按规定坡度顺序作业。

任何人不得进入挖掘机的工作范围内。

4、装土时,任何人不能停留在装土车上。

5、在有支撑的沟坑中使用机械挖土时,必须注意不使机械碰坏支撑。

(二)人工开挖基坑、基槽

1、人工开挖时,作业人员必须按施工员的要求进行放坡或支撑防护。

作业人员的横向间距不得小于2米,纵向间距不得小于3米,严禁掏洞和从下向上拓宽沟槽,以免发生塌方事故。

2、施工中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免边坡塌方。

3、在深坑、深井内开挖时,要保持坑、井通风良好,并且注意对有毒气体的检查工作,遇有可疑情况,应该立即停止作业,并且报告上级处理。

4、开挖的沟槽边1米内禁止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1-3米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3-5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2.5m。

5、开挖深度超过2时,必须在边沿处设立两道护身栏杆。

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6、开挖过程中,作业人员要随时注意土壁变化的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坑上或槽上,并报告施工员待经过处理稳妥后,方可继续进行开挖。

7、人员上下抗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不得从上跳下或踩踏壁及其支撑上下。

8、在软土和膨胀土地区开挖时,要有特殊开挖方法,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施工员的指挥和部署,切勿私自作主、冒险蛮干,以免发生事故。

 

三、大型模板工程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安装和拆除大模板,吊车司机与安装人员应经常检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稳起、稳落、稳就位,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摆动,碰其他物体,造成倒塌事故。

2、模板安装和拆除时,指挥、挂钩和安装人员应经常检查吊环,对筒模要预先调整好重心。

起吊时应用卡环和安全吊钩,不得斜牵起吊。

严禁操作人员随模板起落。

3、大模板安装时,应先内后外对号就位。

单面模板就位后,用钢筋三角支架插入板央螺栓眼上支撑牢固。

双面模板就位后,用拉杆和螺栓固定。

未就位固定前不得摘钩。

4、吊装大模板时,如有防止脱钩装置,可吊运同一房间的两块,但禁止隔着墙同时吊运一面一块。

5、有平台的大模板起吊时,平台上禁止存放任何物体。

里外角模和临时摘、挂的板面与大模板必须连接牢固,防止脱开和断裂坠落。

6、分开浇灌纵横墙混凝土时,可在两道横墙的模板平台上搭设临时走道或其他安全措施。

禁止操作人员在外墙上行走。

7、拆模板应先拆穿墙螺栓和铁件等,并使模板面与墙面脱离,方可慢速起吊。

8、清扫模板和刷隔离剂时,必须将模板支撑牢固,两板中间保持不少于60厘米的走道。

9、大模板放置时,下面不得压有电线和汽焊管线。

采用电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必须将模板串联并与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

 

四、大型起重吊装工程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施工方案

1、起重吊装包括结构吊装和设备吊装,其作业属高处危险作业,作业条件多变,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其内容应包括:

现场环境、工程概况、施工工艺、起重机械的选型依据、起重扒杆的设计计算、地锚设计、钢丝绳及索具的设计选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构件堆入就位图以及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防护措施等。

2、作业方案必须针对工程状况和现场实际具有指导性,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确认符合要求。

(二)起重机械

1、起重机

(1)起重机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选型,运到现场重新组装后,应进行试运转试验和验性,确认符合要求并有记录、签字。

(2)起重机经检测后可以继续使用并持有市级有关部门定期核发的准用证。

(3)经检查确认安全装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矩限制器、臂杆幅度指示器及吊钩保险装置均符合要求。

当该机说明书中尚有其他安全装置时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检查。

2、起重扒杆

(1)起重机扒杆的选用应符合作业工艺要求,扒杆的规格尺寸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设计计算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并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

(2)扒杆选用的材料、截面以及组装形式,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组装后应经有关部门检验确认符合要求。

(3)扒杆与钢丝绳、滑轮、卷扬机等组合后,应先经试吊确诊。

可按1.2倍额定荷载,吊离地面200-500mm,使各缆风绳就位,起升钢丝绳逐渐绷紧,确认各部门滑车及钢丝绳受力良好,轻轻晃动吊物,检查扒杆,地锚及缆风绳情况,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三)钢丝绳与地锚

1、钢丝绳断丝数在一个节距中超过10%、钢丝绳锈或表面磨损达40%以及死弯、结构弯形绳芯挤出等情况时,应报废停止使用。

断丝或磨损小于报废标准的应按比例折减承载能力。

钢丝绳应按起重方式确认安全系数,人力驱动时,K=4.5;机械驱动时,K=5-6。

2、扒杆滑轮及地面导向滑轮的选用,应与钢丝绳的直径相适应,直径比值不应小于15,各组滑轮必须用钢丝绳牢靠固定,滑轮出现翼缘破损等缺陷时应及时更换。

3、缆风绳应使用钢丝绳,其安全系数K=3.5,规格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缆风绳应与地锚牢固连接。

4、地锚的埋设作法应经计算确定,地锚的位置及埋深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和扒杆作业时的实际角充。

当移动扒杆时,也必须使用经过设计计算的正式地锚,不信随意拴在电杆、树木和构件上。

(四)吊点

1、根据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并在方案中进行规定。

2、吊点是在重物起吊、翻转、移位等作业中都必须使用的,吊点选择与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吊点应在重心之上(吊点与和重物重心的连线和重物横截机成垂直)。

使重物垂直起吊,禁止斜吊。

3、当采用几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的合力作用点,在重物重札记的位置之上。

必须正确计算每根吊索的长度,使重物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位置。

当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捆绑时,必须择棱角处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钢丝。

钢丝绳做吊索时,其安全系数K=6-8。

(五)司机、指挥

1、起重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

合格证书或培训内容,必须与司机所驾驶起重机类型相符。

2、汽车吊、轮胎吊必须由起重机司机驾驶,严禁同车的汽车司机与起重机司机相互替代。

(司机持有两种证的除外)。

3、起重机的信号指挥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

其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52-85《起重机吊运指挥信号》的规定。

4、起重机的地面,吊装作业在高处作业的条件下,必须专门设置信号传递人员,以确保司机清晰准确的看到和听到指挥信号。

(六)地耐力

1、起重机作业区路面的地耐力应符合该机说明书要求,并应对相应的地耐力报告结果进行审查。

2、作业道路平整坚实,一般情况纵向坡度不大于3%,横向坡度不大于1%。

行驶或停放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5米以外,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3、当地面平整与地耐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路基箱、道木等铺垫措施,以确保机车的作业条件。

(七)起重作业

1、起重机司机应对施工作业中所起吊重量切实清楚,并有交底记录。

2、司机必须熟知该机车起吊高度及幅度情况下的实际起吊重量,并清楚机车中各装置正确使用,熟悉操作规程,做到不超载作业。

(1)作业面平整坚实。

支脚全部伸出垫牢。

机车平稳不倾。

(2)不准斜拉、斜吊。

重物启动上升时应逐渐动作缓慢进行,不得突然起吊形成超载。

(3)不得起吊埋于地下和粘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重物。

(4)多机台共同工作,必须随时掌握各起得机起升的同步性,单机负载不得超过该机额定起重量的80%。

3、起重机首次起吊或重物重量变换后首次起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0-300mm后停住,检查起重机的工作状态,在确认起重机稳定、制动可靠重物吊挂平衡牢固后,方可继续起升。

(八)高处作业

1、起重吊装于高处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措施防止高处坠落。

包括各洞口盖严盖牢,临边作业应搭设防护拦杆封挂密目网等。

结构吊装时,可设置移动式节间安全平网,随节间吊装平网可平移到下一节间,以防护节间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

高处作业规范规定:

“屋架吊装以前,应预先在下弦挂设安全网,吊装完毕后,即将安全网铺设固定”。

2、吊装作业人员在高空移动和作业时,必须系牢安全带。

独立悬空作业人员除去有安全网的防护外,还应以安全带作业防护措施的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