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16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docx

最新供热工程重点整理

------------------------------------------作者xxxx------------------------------------------日期xxxx

 

供热工程重点整理

1.什么是供热工程?

P1

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热能工程。

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热能的工程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2。

供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P1

供暖就是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所有供暖系统都由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网)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3。

供暖系统热负荷和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4. 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

失热量有:

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称冷风渗透耗热量;3。

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称冷风侵入耗热量;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4;5。

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5;6。

通风耗热量,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Q6;

得热量有:

7.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7;8。

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他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Q8;9。

热物料的散热量Q9;10.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10。

5.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附加(修正)耗热量是指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6。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如何确定:

选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两种:

一是根据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二是根据不保证天数的原则来确定.热惰性原理它规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要按50年中最冷的八个冬季里最冷的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不保证天数方法的原则是:

认为允许有几天时间可以低于规定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亦即容许这几天室内温度可能稍低于室内计算温度tn值。

不保证天数根据各国规定而有所不同,有规定1天、3天、5天等

7.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

在风力和热压造成的室内外压差作用下,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渗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

把这部分冷空气从室外温度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Q2

在冬季受风压和热压作用下,冷空气由开启的外门侵人室内.把这部分冷空气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

8.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的方法:

缝隙法、换气次数法和百分数法

9.掌握建筑节能的方法。

P35

建筑节能方法:

1。

墙体降耗:

建筑物耗热主要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墙体的耗热量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改善墙体的传热耗热将明显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发展高效保温节能的墙体是墙体节能的根本途径。

2.门窗降耗:

(1)采用适当的窗墙面积比

(2)改善窗户的保温性能(3)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4)户门、阳台门的保温性能3。

屋顶和地面降耗:

(1)平屋面.为加强屋顶保温,采用厚度为50~100mm的加气混凝土块或架空设置的加气混凝土块;采用散铺浮石砂作保温层;在架空层填充袋装膨胀珍珠岩、岩棉或矿棉等效果更好;还可采用防水层在下、聚苯板在上的倒铺法,保暖效果尤佳。

(2)坡屋面。

坡屋面可顺坡顶内铺设玻璃棉毡或岩棉毡,也可在天棚上铺设玻璃棉毡或岩棉毡;还可喷、铺玻璃棉、岩棉、膨胀珍珠岩等松散材料。

坡屋面便于铺设保温层,其保温隔热和防水效果好,发展较快。

(3)地面。

房间下部土壤温度变化不大,但与室内空气相邻的边缘地下温度变化却相当大.冬季将有较多热量由此散失,夏季高温、高湿的空气与低温的地面接触易产生结露。

故应沿首层地面外墙周围边缘设置一定宽度的炉渣带,有利于保温隔热

10.室内供暖系统的末端散热装置向室内散热的方式:

P38

1、供暖系统的热媒(蒸汽或热水),通过散热设备的壁面,主要以自然对流传热方式(对流传热量大于辐射传热量)向房间传热。

这种散热设备通称为散热器。

2、供暖系统以低温热水(≤60℃)为加热热媒,以塑料盘管作为加热管,预埋在地面混凝土层中并将其加热,向外辐射热量的采暖方式称为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

此时,建筑物部分围护结构与散热设备合二为一。

3。

供暖系统的热媒(蒸汽、热水、热空气、燃气、电热膜或加热电缆),通过散热设备或与之相连结构的壁面,主要以辐射方式向房间传热。

以上23都是以辐射传热为主的供暖系统,称为辐射供暖系统4、通过散热设备向房间输送比室内温度高的空气,以强制对流传热方式直接向房间供热.利用热空气向房间供热的系统,称为热风供暖系统。

热风供暖系统既可以采用集中送风的方式,也可以利用暖风机加热室内再循环空气的方式以及风机盘管的方式向房间供热

11。

选择散热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散热器如何分类?

P38

基本要求:

1.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越高,说明其散热性能越好。

2.经济方面的要求。

散热器传给房间的单位热量所需金属耗量越少,成本越低,其经济性越好.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是衡量散热器经济性的一个标志。

3.安装、使用和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散热器的结构形式应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散热面积,结构尺寸要小,少占房问面积和空间;散热器的生产工艺应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4、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

散热器外表光滑,不积灰和易于清扫,散热器的装设不应影响房间观感。

5、使用寿命的要求.散热器应不易于被腐蚀和破损,使用年限长.

散热器分类:

按其制造材质,主要有铸铁、钢制散热器两大类。

按其构造形式,主要分为柱型、翼型、管型、平板型等

12.钢制散热器与铸铁散热器相比,有哪些优点?

P43

1.金属耗量少.钢制散热器大多数是由薄钢板压制焊接而成.2。

耐压强度高.钢制散热器适用于高层建筑供暖和高温水供暖系统.3、外形美观整洁,占地小,便于布置。

钢制散热器高度较低,扁管和板型散热器厚度薄,占地小,便于布置。

4。

除钢制柱型散热器外,钢制散热器的水容量较少,热稳定性差些.在供水温度偏低而又采用间歇供暖时,散热效果明显降低。

5、钢制散热器的最主要缺点是容易被腐蚀,使用寿命比铸铁散热器短

13.散热器的布置的注意事项。

P48

1。

散热器一般应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流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窗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比较暖和舒适。

2。

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在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3。

散热器一般应明装,布置简单。

内部装修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可采用暗装.托儿所和幼儿园应暗装或加防护罩,以防烫伤儿童。

4.在垂直单管或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中,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以串联连接;贮藏室、盟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可同邻室串联连接。

两串联散热器之问的串联管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以便水流畅通。

5.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尽量布置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布在下部各层。

6、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粗柱型(M132型)20片;细柱型(四柱)25片;长翼型7片

14.钢制辐射板的安装形式P62

1.水平安装,热量向下辐射。

2。

倾斜安装,倾斜安装在墙上或柱间,热量倾斜向下方辐射。

采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倾斜角度,一般应使板中心的法线通过工作区.3.垂直安装,单面板可以垂直安装在墙上.双面板可以垂直安装在两个柱子之间,向两面散热

15。

什么是暖风机?

安装时应如何布置?

P62

暖风机是由通风机、电动机及空气加热器组合而成的联合机组。

(1)直吹布置,暖风机布置在内墙一侧,射出热风与房间短轴平行,吹向外墙或外窗方向,以减少冷空气渗透.(2)斜吹布置,暖风机在房间中部沿纵轴方向布置,把热空气向外墙斜吹。

此种布置用在沿房间纵轴方向可以布置暖风机的场合。

(3)顺吹布置,若暖风机无法在房间纵轴线上布置,可使暖风机沿四边墙串联吹射,避免气流互相干扰,使室内空气温度较均匀

16。

了解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P66

1.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2.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重力循环系统;靠机械(水泵)力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3。

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垂直式供暖系统是指不同楼层的各散热器用垂直立管连接的系统;水平式供暖系统是指同一楼层的散热器用水平管线连接的系统。

4.按散热器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热水经立管或水平供水管顺序流过多组散热器,并顺序地在各散热器中冷却的系统,称为单管系统.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组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水平回水管流回热源的系统,称为双管系统

17.掌握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P67

工作原理:

在系统工作之前,先将系统中充满冷水。

当水在锅炉内加热后,密度减小,同时受着从散热器流回来密度较大的回水的驱动,使热水沿供水干管上升,流人散热器。

在散热器内水被冷却,再沿回水干管流回锅炉。

这样形成循环流动

18。

熟悉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区别.P73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区别是在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环

19.掌握垂直式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原理图。

P73

布置形式:

1.上供下回式双管和单管热水供暖系统;2。

下供下回式双管热水供暖系统;3.中供式热水供暖系统;4。

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热水供暖系统:

5。

混合式热水供暖系统。

20。

了解倒流式系统的特点.P75

特点:

1)水在系统内的流动方向是自下而上流动,与空气流动方向一致。

可通过顺流式膨胀水箱排除空气,无需设置集气罐等排气装置.2)对热损失大的底层房间,由于底层供水温度高,底层散热器面积减小,便于布置。

3)当采用高温水供暖系统时,由于供水干管设在底层,这样可降低防止高温水汽化所需的水箱标高,减少布置高架水箱的困难。

4)倒流式系统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远低于上供下回式系统

21。

掌握系统水平失调和垂直失调的概念.P76

水平失调:

在远近立管处出现流量失调而引起在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

垂直失调:

在供暖建筑物内,同一竖向的各层房间的室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温度,而出现上下层冷热不均的现象

22.了解异程式系统和同程式系统的区别。

P76

异程式系统供、回水干管的总长度短,但在机械循环系统中,由于作用半径较大,连接立管较多,因血通过各个立管环路的压力损失较难平衡。

同程式系统的特点是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都相等.因而压力损失易于平衡。

由于同程式系统具有上述优点,在较大的建筑物中,常采用同程式系统.但同程式系统管道的金属消耗量,通常要多于异程式系统。

23。

水平式系统与垂直式相比的优点?

P75

1)系统的总造价一般要比垂直式系统低;2)管路简单,无穿过各层楼板的立管,施工方便;3)有可能利用最高层的辅助空间(如楼梯间、厕所等),架设膨胀水箱,不必在顶棚上专设安装膨胀水箱的房间。

这样不仅降低了建筑造价,还不影响建筑物外形美观

24.高层热水供暖系统有哪些形式?

P82

1、分层式供暖系统;2、双线式系统:

3、单双管混合式系统;4、专用分区供暖;5、高层建筑直连(静压隔断)式供暖系统

25。

了解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及附件。

P86

1、膨胀水箱;2、热水供暖系统排除空气的设备(集气罐、自动排气阀、冷风阀);3、散热器温控阀;4、分、集水器;5、锁闭阀

26。

掌握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P90

27。

与热水作为供暖系统的热媒相比,蒸汽具有哪些特点?

126

蒸汽特点:

1.热水在系统散热设备中,靠其温度降放出热量,而且热水的相态不发生变化。

蒸汽在系统散热设备中,靠水蒸气凝结成水放出热量,相态发生了变化。

2。

热水在封闭系统内循环流动,其状态参数(主要指流量和比容)变化很小。

蒸汽和凝水在系统管路内流动时,其状态参数变化比较大,还会伴随相态变化。

3.在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设备内热媒温度为热水流进和流出散热设备的平均温度。

蒸汽在散热设备中定压凝结放热,散热设备的热媒温度为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4.蒸汽供暖系统中的蒸汽比容,较热水比容大得多。

5.由于蒸汽具有比容大,密度小的特点,因而在高层建筑供暖时,不会像热水供暖那样,产生很大的水静压力

28.熟悉蒸汽供暖系统的分类和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基本形式。

127

蒸汽供暖系统的分类:

1、按照供汽压力的大小,分为三类:

供汽的表压力高于70kPa时,称为高压蒸汽供暖;供汽的表压力等于或低于70kPa时,称为低压蒸汽供暖;当系统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称为真空蒸汽供暖。

2、按照蒸汽干管布置的不同,蒸汽供暖系统可有上供式、中供式、下供式三种。

3、按照立管的布置特点,蒸汽供暖系统可分为单管式和双管式。

4、按照回水动力不同,蒸汽供暖系统可分为重力回水和机械回水两类.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基本形式:

重力回水上供式、下供式,机械回水中供式等

29. 熟悉蒸汽系统的“水击”、“水塞”及产生原因。

130

在蒸汽供暖系统中,沿管壁凝结的沿途凝水可能被高速的蒸汽流裹带,形成随蒸汽流动的高速水滴;落在管底的沿途凝水也可能被高速蒸汽流重新掀起,形成“水塞”,并随蒸汽一起高速流动,在遭到阀门、拐弯或向上的管段等使流动方向改变时,水滴或水塞在高速下与管件或管子撞击,就产生“水击”,出现噪声、振动或局部高压,严重时能破坏管件接口的严密性和管路支架

30.了解室内高压蒸汽供热系统.131

31.熟悉疏水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34

疏水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机械型疏水器.利用蒸汽和凝水的密度不同,形成凝水液位,以控制凝水排水孔自动启闭工作的疏水器。

主要产品有浮筒式、钟形浮子式、自由浮球式、倒吊筒式疏水器等。

(2)热动力型疏水器.利用蒸汽和凝水热动力学(流动)特性的不同来工作的疏水器.主要产品有圆盘式、脉冲式、孔板或迷宫式疏水器等。

(3)热静力型(恒温型)疏水器.利用蒸汽和凝水的温度不同引起恒温元件膨胀或变形来工作的疏水器。

主要有波纹管式、双金属片式和液体膨胀式疏水器等

32。

用热系统热负荷,按其性质分为哪两类,各包含哪些热负荷?

152

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1)季节性热负荷:

供暖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热负荷;2)常年性热负荷:

生活用热(主要指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系统用热

33。

了解供暖设计热负荷概算方法,了解热负荷图的用途及绘制方法。

152

1)体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Qn’=qvVw(tn—tw')×10—3[kW]

2)面积热指标法。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也可按下式进行概算:

Qn'=qf•F×10—3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²;q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²,它表示每1m²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3)城市规划指标法:

对一个城市新区供热规划设计,各类型的建筑面积尚未具体落实时,可用城市规划指标来估算整个新区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根据城市规划指标,首先确定该区的居住人数,然后根据街区规划的人均建筑面积,街区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建筑比例指标,来估算该街区的综合供暖热指标值。

34。

了解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154

1)热水供应用热:

热水供应热负荷为日常生活中用于洗脸、洗澡、洗衣服以及洗刷器皿等所消耗的热量.热水供应的热负荷取决于热水用量。

住宅建筑的热水用量,取决于住宅内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公用建筑(如浴池、食堂、医院等)和工厂的热水用量,还与其生产性质和工作制度有关.

2)其它生活用热,在工厂、医院、学校等中,除热水供应以外,还可能有开水供应、蒸饭等项目用热。

这些用热负荷的概算,可根据一些指标,参照上述方法计算.

35.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有哪些?

P164

中温供热的热源是中、小型蒸汽锅炉或热电厂供热汽轮机的0。

8—1。

3Mpa(abs)级或4。

0MPa级的抽汽;高温供热的热源通常为大型锅炉房或热电厂的新生产的蒸汽直接经过减压减温后的蒸汽。

36。

熟悉背压式热电循环图。

P164

a-b表示过热蒸汽在汽轮机内的绝热膨胀过程.

b—c表示排出的过热蒸汽在热用户的凝结放热过程

c-d表示水在锅炉由未饱和水受热成为饱和水的定压加热过程

d-e表示饱和水在锅炉内的定压汽化

e—a表示饱和蒸汽在过热器内定压加热成为过热蒸汽的过程

掌握汽轮机恶化真空式运行的供热系统原理及示意图。

P167

原理:

运行时将凝汽式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从原来的4~6kPa提高到49kPa(0.5kgf/cm2绝对压力),由于冷凝器内真空度降低,在冷凝器中可将热水网路回水加热到70~75℃。

网路回水一般按50~55℃设计。

网路温差约为20℃左右,冷凝器的承压能力低,热水网路的循环水泵应设置在供水总管上。

37.汽轮机恶化真空式供热特点?

P167

采取恶化真空式供热,免除了冷源损失,热能利用效率高,降低了机组的发电功率,降低了年总发电量,但由于实现了热、电联产,提高了电厂的热能利用效率。

39.了解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的特点。

P168

以清洁能源天然气等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热电联产,实现了能量的分级利用,不仅环保、节能、效率高,还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等优点.

40.在蒸汽锅炉房集中制备热水的方式P169

(1)采用集中热交换站的形式;(2)采用蒸汽喷射装置的形式;(3)采用淋水式换热器的形式

41。

采用集中热交换站的热源形式的特点?

P170

优点:

1。

利用热水供暖代替蒸汽供暖,如前所述,系统的热能利用率高,节约能源;2.凝结水回收率高,水质易于保证,因而能较大地减少水处理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3。

热交换站在锅炉房内或附近,管理方便,运行也安全可靠。

缺点是:

1.建筑及设备的投资较大;2。

 与利用热水锅炉直接制备热水的形式相比,蒸汽锅炉需要定期和连续排污,热损失大。

42.热水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

P172

(1)采用高架水箱定压;

(2)采用补给水泵定压;(3)采用气体定压;(4)采用蒸汽定压;

43.了解燃油燃气锅炉房的优缺点。

P179

优点:

1.环保,污染小。

一方面,燃油燃气锅炉房不像燃煤锅炉房那样需要较大的煤厂、灰场;另一方面,燃烧产物比较清洁,无需除灰、除渣。

2。

 设备少,操作简单。

燃油燃气锅炉的燃料供应与燃烧设备简单,辅助设备少,操作管理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3.与同等供热规模的燃煤锅炉房相比,燃油燃气锅炉房的设计、安装、运行与维修都比较简单,基建投资、管理费用及施工周期都短。

缺点:

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火灾与爆炸的危险比燃煤锅炉房大,对燃料的储存、供应系统和燃料的燃烧系统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锅炉房在设计与运行管理上均有更严格的要求.

44.了解工业余热供热、核能供热的形式。

P183

工业余热:

气态余热利用、液态余热利用、固态余热利用;核能供热目前有核热电站供热和低温供热堆供热两种方式。

45.可再生能源供热有哪些类型?

P185

地热水供热、热泵供热、生物质燃料供热、城市垃圾燃料供热、太阳能供热

46.掌握热力站的作用及分类。

P195

作用:

根据热网工况和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连结方式,将热网输送的热媒加以调节、转换,向热用户系统分配热量以满足用户需求,并根据需要,进行集中计量、检测供热热媒的参数和数量。

根据热网输送的热媒不同,分为热水供热热力站和蒸汽供热热力站。

1)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为工业热力站和民用热力站;2)根据二级热网对供热介质参数要求不同,分为换热型热力站和分配型热力站;3)根据热力站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可分为用户热力站(点)-也称为用户引入口、小区热力站(常简称为热力站)、区域性热力站、供热首站。

根据制备热媒的用途可分为采暖换热站(热站)、空调换热站(冷站)和生活热水换热站或它们间的相互与共同组合.

47.集中供热系统如何分类?

P224

1.根据热媒不同,分为热水供热系统和蒸汽供热系统.2。

根据热源不同,主要可分为热电供热系统和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此外,也有以核供热站、地热、工业余热作为热源的供热系统。

3。

 根据热源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一热源供热系统和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4. 根据系统加压泵设置的数量不同,分为单一网路循环泵供热系统和分布式加压泵供热系统。

5.根据供热管道的不同,可分为单管制、双管制和多管制的供热系统。

 

48.掌握双管热水供热系统示意图。

P225

(一)供暖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络的连接方式

1.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图8-1a—e)热水由热网供水管直接进入供暖系统热用户,在散热器内放热后,返回热网回水管。

2.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图8—1f)热网供水管的高温水进入水喷射器6,在喷嘴处形成很高的流速,喷嘴出口处动压升高,静压降低到低于回水管的压力,回水管的低温水被抽引进入喷射器,并与供水混合,使进入用户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低于热网供水温度,符合用户系统的要求。

3.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图8-1g、h、i)当建筑物用户引入口处,热水网路的供、回水压差较小,不能满足水喷射器正常工作所需的压差,或设集中泵站将高温水转为低温水,向多幢或街区建筑物供暖时,可采用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方式。

(g)为混水泵跨接在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的混水泵连接方式。

来自热网供水管的高温水,在建筑物用户入口或专设热力站处,在混合水泵7抽引的用户或街区网路回水相混合,降低温度后,在进入用户供暖系统。

为防止混合水泵扬程高于热网供、回水管的压差,而将热网回水抽入热网供水管内,在热网供水管入口处应装设止回阀,通过调节混合水泵的阀门和热网供、回水管进出口处的阀门开启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进入用户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和流量。

(h)混水泵安装在供水管上的连接方式,该水泵同时起到加压和混水的双重作用。

(i)水泵安装在回水管上的混水泵连接方式,该水泵同时起到回水加压和混水的双重作用。

4.间接连接(图8—1j)工作方式:

热网供水管的热水进入设置在建筑物用户引入口或热力站的表面式水--水换热器8内,通过换热器的表面将热能传递给供暖系统热用户的循环水,冷却后的回水返回热网回水管去。

供暖系统的循环水由热用户系统的循环水泵驱动循环流动。

(二)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由于通风系统中加热空气的设备能承受较高压力,并对热媒参数无严格限制,因此通风用热设备11(如空气加热器等)与热网的连接,通常都采用最简单的连接形式,如图8-1(k)所示。

(三)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方式

1.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图8—1l)热水网路供水通过间壁式水—水换热器13将城市上水加热。

冷却了的网路水全部返回热往回水管.在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管上宜装置温度调节器12,否则热水供应的供水温度将会随用水量的大小而剧烈变化;同时系统的供水温度应控制在小于60℃范围内,以防水垢的产生和烫伤人员。

这种连接方式最为简单,常用于一般的住宅或公用建筑中。

2.装设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图8—1m)在间壁式水—水换热器中被加热的城市上水,先送到设置在建筑物高处的储水箱14中,然后热水再沿配水管输送到各取水点使用。

上部储水箱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