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2072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0讲典型应用题文档格式.docx

还是30岁,爸爸长1岁,儿子也长1岁。

明年父子年龄差=明年爸爸的年龄-明年儿子的年龄

=(今年爸爸的年龄+1)-(今年儿子的年龄+1)

=今年爸爸的年龄+1-今年儿子的年龄-1

=今年爸爸的年龄-今年儿子的年龄

=30(岁)

关键②:

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

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明年父亲的年龄还是儿子年龄的3倍吗?

不是,设今年儿子10岁,设今年父亲30岁,那么明年儿子11岁,父亲31岁,31÷

11=2…9,不是3倍。

(五)植树与方阵问题

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

(1)直线两端植树:

棵数=段数+1=全长÷

株距+1;

全长=株距×

(棵数-1);

株距=全长÷

学校附近有一条2000米的公路,在路两边每相隔50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需要多少棵树?

分析:

(2000÷

50+1)×

2=82(棵)

(2)直线一端植树:

全长=株距×

棵数;

棵数=全长÷

株距;

小熊家门口有一条小路长50米,从门口开始在小路的一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问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门口不可能植树,所以这是一个一端种树一端不种的情况,棵树等于段数,所以一共栽树:

5=10(棵)。

(3)直线两端都不植树:

棵数=段数-1=全长÷

株距-1;

(棵数+1);

学校两栋教学楼之间有一排白杨树,一共有18棵,每两棵树之间以及树与教学楼的距离都是3米,请问这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因为两端就是教学楼,不可能种树,所以教学楼之间一共有19个间隔,所以这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距离是3×

19=57(米)。

二、封闭型(圆、三角形、多边形等)植树问题

棵数=总距离÷

棵距;

总距离=棵数×

棵距=总距离÷

棵数。

小同家有一个圆形果园,周长是1500米,沿圆周每隔6米栽一棵苹果树,每两棵苹果树之间栽一棵桃树,问:

果园周围共栽种果树多少棵?

果园一周全长1500米,每隔6米栽一颗苹果树,说明果园的圆周以6米为一段,可以分成1500÷

6=250(段),由于是圆形,首尾两棵重合,所以段数等于棵数,苹果树有250棵;

每两棵苹果树之间栽种一棵桃树,也就是有250棵桃树,所以,苹果树与桃树一共有:

250+250=500(棵)。

3.方阵问题

在方阵问题中,横的排叫做行,竖的排叫做列,如果行数和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就是所谓的“方阵”。

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

问方阵外层每边有多少人?

这个方阵共有五年级学生多少人?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

4+1,

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

60÷

4+1=16(人),

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

16×

16=256(人)。

经典透析

【例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与向左移一位所得两数的和624.18,则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审题要点]本题属于和倍问题。

关键是抓住小数点向左移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

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

[详解过程]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所得数是向左移一位所得数的100倍,有624.18÷

(100+1)=6.18,6.18×

10=61.8,即原数是61.8。

【例2】(☆☆☆)某校原来参加室外活动的人数比室内的人数多480人,现在把室内活动的50人改为室外活动,这样室外活动的人数正好是室内人数的5倍,参加室内,室外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审题要点]本题属于差倍问题

[详解过程]为了清晰地反映数量的变化及倍数关系,我们画出线段图如下:

把室内50人调到室外,则室外人数比室内人数多480+50×

2=580(人),又因为室外人数是室内人数的5倍,也就是多4倍,所以现在室内人数为580÷

(5-1)=145(人),一共有145×

(1+5)=870(人)。

【例3】(☆☆☆)小新用20元钱买了5支圆珠笔和12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少4角;

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少6角,问一支圆珠笔的价钱是。

[审题要点]和倍、差倍问题的综合运用

[详解过程]练习本和圆珠笔的差价为2角。

而20元加上4角能买6只圆珠笔和12本练习本。

所以如果用20+0.4+0.2×

6=21.6元能买18本练习本,每本的价钱为21.6÷

18=1.2元,所以圆珠笔的价钱为1.2-0.2=1元。

【例4】(☆☆☆)四个人年龄之和是87岁,最小的一个12岁,他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大7岁,那么这四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年龄是多少?

[审题要点]把年龄最小的人与年龄最大的人的年龄之和看成一个数,把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也看成一个数。

问题就转化为典型的和差同题。

[详解过程]最小的一个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是:

(87+7)÷

2=47(岁)。

最小的12岁,因此最大的年龄:

47-12=35(岁)。

【例5】甲对乙说:

“我在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一半。

”乙对甲说:

“我到你这么大岁数的时候,你的岁数是我今年岁数的2倍减7。

”问:

甲、乙二人现在各多少岁?

[审题要点]甲乙年龄差不变、从已知条件中看出甲比乙年龄大。

[详解过程]为了清晰地反映等量关系,我们画出线段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得到年龄差是7岁,所以,乙现在年龄:

3=21(岁),甲现在年龄:

4=28(岁)。

【例6】在学校内一条小路的一侧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共种了21棵,这条路有多长?

后来小路又加长了30米,仍然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补种了多少棵?

[审题要点]加长部分、求得是补种几棵树

[详解过程]小路原来的长度:

(21-1)=100(米),加长后一侧应种的树的棵数:

(100+30)÷

5+1=27(棵),应补的棵数:

27-21=6(棵)。

【例7】把50枚黑棋子排列在正五边形的五条边上,每条边上的黑棋子个数相等,且每个角上有一枚。

然后在所有相邻的两枚黑棋子间放两枚白棋子。

问:

每条边上白棋子有多少枚?

[审题要点]每个角上有一枚,求出实际每条边几枚

[详解过程]一共有50枚棋子,放在5条边上,所以平均每条边上放50÷

5=10枚黑棋子,又因为每个角上都有一枚棋子,所以实际上每条边上有10+1=11枚黑棋子。

11枚黑棋子之间有10个间隔,所以白棋子数是10×

2=20(枚)。

【例8】

一个实心正六边形阵,每条边有16人,那么一共有人;

最外面一层有人;

从外向内数第2层每条边有人,共人;

最外面三层有人;

每条边增加1人,这一层增加人;

原正六边形方阵再增加一层能增加人;

[审题要点]找规律

[详解过程]从内往外,第一层1人,第二层每边2人,共6人;

第三层每边3人,共12人;

第四层每边4人,共18人;

…;

第十四层每边14人,共78人;

第十五层每边15人,共84人;

第十六层每边16人,共90人。

原实心正方形阵共有1+6+12+…+90=721人。

从外往内数第二层就是从内往外数第十五层,每边15人,共(15-1)×

6=84人。

最外面三层有90+84+78=252人。

每条边增加1人,这一层增加6人。

原六边形方阵再增加一层能增加(17-1)×

6=96人。

三、拓展训练

1.姐姐做自然科学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初级点拨]本题属于典型的和差问题,只是“差”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绕了个小弯。

[深度提示]根据条件,做英语的时间大于算术的时间。

[全解过程]因为“姐姐做自然科学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所以妹妹做英语比算术多用了48-42=6(分钟)。

画线段图:

(44-6)÷

2=19(分钟)算术

(44+6)÷

2=25(分钟)英语

妹做英语用25分钟。

2.某学校计划栽种杨树、柳树和槐树共200棵,当种了一半的杨树和10棵柳树之后,又临时运来了6棵槐树,这时剩下的三种树的棵树恰好相等,问原计划要栽种这三种树各多少棵?

[初级点拨]如果没有栽种之前运走10棵柳树,并且运来6棵槐树,那么树的总数就是:

200-10+6=196(棵)。

[深度提示]柳树的数量等于槐树的数量等于杨树数量的一半。

[全解过程]为了清晰地反映数量关系,我们画出线段图如下:

树的总数就是:

200-10+6=196(棵),柳树的数量等于槐树的数量等于杨树数量的一半,令杨树的一半为一倍数,即为:

195÷

(2+1+1)=196÷

4=49(棵),所以计划种杨树:

49×

2=98(棵),柳树:

49+10=59(棵),槐树:

49-6=43(棵)。

3.今年爷爷78岁,三个孙子的年龄分别是27岁,23岁,16岁,经过几年后爷爷的年龄等于三个孙子年龄的和?

[初级点拨]今年爷爷与三个孙子的年龄差

[深度提示]每过一年三个孙子的年龄和比爷爷的年龄增加几岁

[全解过程]三个孙子年龄的和为27+23+16=66(岁),爷爷比他们三人的年龄的和多78-66=12(岁),每过一年三个孙子的年龄和比爷爷的年龄多增加3-1=2(岁)。

因而,经过12÷

2=6(年)后,爷爷的年龄是三个孙子年龄的和。

4.甲对乙说:

“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的时候,你才5岁。

“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的时候,你将50岁。

[初级点拨]年龄差不变

[深度提示]每一次两人变化的年龄都相等,且是年龄差

[全解过程]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因为年龄差是不变的量,甲乙二人的年龄差=(50-5)÷

3=15(岁),乙现在的岁数是:

15+5=20(岁),甲现在的岁数是:

20+15=35(岁)

6.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两个人比赛跑楼梯,他们从一层开始比赛,大头儿子到四层时,小头爸爸到三层,如此算来,大头儿子到16层时,小头爸爸跑到了几层?

[初级点拨]不封闭型植树问题

[深度提示]“两端都种树”,间隔数=棵树-1

[全解过程]大头儿子跑了三个楼层间隔,爸爸跑了两个楼层间隔,到16层需要跑15个楼层间隔,所以小头爸爸跑了15÷

2+1=10+1=11(层)。

7.如图是某个小区的街道图,街道将整个小区划分为相同的4块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10米,街道的宽为10米,现在要在所有的街道两边每隔10米栽种一棵树,每个拐角都栽树,求这个小区一共要栽树多少棵?

[初级点拨]分解图形

[深度提示]每个拐角都栽树

[全解过程]整个小区种植的树实际上可看成4个边长为110米的小正方形和一个边长为10+110+10+110+10=250米的正方形。

所以一共需要栽树(110×

10)×

4+(250×

10)=276棵树。

8.北京市国庆节参加游行的总人数有60000人,这些人平均分为25队,每队又以12人为一排列队前进。

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为1米,队与队之间的距离是4米,游行队伍全长多少米?

[深度提示]相当于已知树的棵数,树间的距离,求树列的全长

[全解过程]相当于植树问题中已知树的棵数,树间的距离,求树列的全长相当。

注意段数比树的株数少1。

所以,

(1)每队的人数是:

  60000÷

25=2400(人)

  

(2)每队可以分成的排数是:

  2400÷

12=200(排)

  (3)200排的全长米数是:

  1×

(200-1)=199(米)

  (4)25个队的全长米数是:

  199×

25=4975(米)

  (5)25个队之间的距离总米数是:

(25-1)=96(米)

  (6)游行队伍的全长是:

  4975+96=5071(米)

第11讲典型应用题

(二)鸡兔同笼、盈亏、平均数问题

公元855年唐朝,我国举行最早的数学选拔赛,题目如下:

一批强盗在树林里商议怎样瓜分抢来的布匹。

若每人分6匹,多5匹;

每人分7匹,少8匹,问几个强盗?

几匹布?

(一)鸡兔同笼问题

1.假设全是鸡

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

假设全是鸡,则有2×

46=92(足),而实际上是128足,少了128-92=36(足),为什么少了36足呢?

因为我们把一只兔当作一只鸡来算时,就少算了2足,所以有36÷

2=18(只)兔被我们当作鸡来算,所以有鸡46-18=28(只)。

2.假设全是兔

假设全是兔,则有4×

46=184(足),而实际上是128足,多了184-128=56(足),为什么多了56足呢?

因为我们把一只鸡当作一只兔来算时,就多算了2足,所以有56÷

2=28(只)鸡被我们当作兔来算,所以有兔46-28=18(只)。

3.“砍足法”

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

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足,则鸡就变成了“独脚鸡”,兔就变成了“双脚兔”,则鸡和兔足的总数就由128变成了64,而且有一只兔子,则足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所以足的总数64与总头数46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64-46=18(只),则鸡的只数就是46-18=28(只)。

(二)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顾名思义有剩余就叫盈,不够分就叫亏,不同的方法分配物品时,经常会产生这种盈亏现象。

盈亏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两次分配时盈亏总量的变化,我们把盈亏问题分为三类:

“一盈一亏”、“两盈”、“两亏”。

1.“盈亏”型

学校提高班的同学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粒就多9粒,如果每人分5粒则少6粒,问:

有多少位同学分多少粒糖果?

为什么第一次多9粒,而第二次还少6粒呢?

因为两次分配数量不一样,第二次分配时不仅把第一次多出来的9粒分了,还要再添6粒才够分,也就是说按第二种分配方案比第一次总共要多分9+6=15(粒),那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产生呢?

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每人多分了5-4=1(粒),那么要分15粒,就需要有15÷

1=15(人),共有15×

4+9=69(粒)。

2.“盈盈”型

明明过生日,同学们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出了8元;

每人出7元,就多出了4元。

那么有多少个同学?

蛋糕的价钱是多少?

为什么第一次多8元,第二次就只多4元了呢?

因为两次分配数量不一样,第二次分配时每人少出1元,也就是在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给每个人退了1元钱,总共退回了8-4=4(元),所以共有4÷

1=4(人),蛋糕价钱是8×

4-8=24(元)。

3.“亏亏”型

学校新近一批书,将它们分给几位老师,如果每人发10本,还差9本,每人发9本,还差2本,请问有多少老师?

多少本书?

为什么第一次差9本,第二次就只差2本了呢?

因为两次分配数量不一样,第二次分配时每人少发1本,也就是在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从每个人那里拿回了1本书,总共拿回了9-2=7(本)书,所以共有7÷

1=7(人),书有7×

10-9=61(本)。

(三)平均数问题

(1)平均数=总数÷

参与平均的事物个数

平均数增量=总数增量÷

平均数减量=总数减量÷

(2)平均数问题最基本的原理是“移多补少”

几个数的平均数一定比其中最大的一个小且比其中最小的一个大

三、经典透析

【例1】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许多小和尚,两个小和尚用一根扁担一个桶抬水,一个小和尚用一根扁担两个桶挑水,共用了38根扁担和58个桶,那么有多少个小和尚抬水?

多少个挑水?

[审题要点]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法

[详解过程]假设全是抬水,38根扁担应担38个桶,而实际上是58个桶,为什么少了58-38=20(个)桶呢?

因为当我们把一个挑水的当作抬水的就会少算2-1=1(个)桶,所以有20÷

1=20(人)在挑水,抬水的扁担数是38-20=18(根),抬水的人数是18×

2=36人。

专家点评:

可以结合分析工具矩形图,来看鸡兔同笼问题:

左图假设全是抬水:

(58-38×

1)÷

(2-1)=20(根)……20(人)挑水

(38-20)×

2=36(人)……36(人)抬水

右图假设全是挑水:

(38×

2-58)÷

(2-1)=18(根)……18×

2=36(人)抬水

38-18=20(根)……20(人)挑水

【例2】某旅游点有儿童票、成人票两种规格的门票卖,儿童票的价格为30元,成人票的价格为40元,如果是团体还可以买平均32元一位的团体票,一个由8个家庭组成的旅游团(每个家庭由两位大人,或两个大人、一个小孩组成)来景点旅游,如果他们买团体票可以比他们各买各的少花120元,问这个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审题要点]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形题

[详解过程]每个三口之家可以少花30+40+40-32×

3=14元,每个二口之家可以少花40+40-64=16元,如果这8个家庭都是三口之家,那么一共少花14×

8=112元,所以这8个家庭中有(120-112)÷

(16-14)=4个家庭是二口之家,所以这个旅游团一共有4×

2+(8-4)×

3=20人。

这道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理解“少花120元”?

跟单位少花情况有关,这里的单位:

可以不同家庭为单位,也可以成人与小孩为单位。

一方面,我们可以对两种家庭的“少花”情况进行计算并比较,可以如题所解;

另一方面,我们不妨以成人与孩子的“少花”情况进行计算并比较,可以另解如下:

8个家庭,成人必有16人,则每个成人将“少花”40-32=8元。

所以应该总共少花16×

8=128(元)

而实际少花相差128-120=8(元)

是因为每个小孩多花了32-30=2(元)

所以,8÷

2=4(人)……小孩人数

16+4=20(人)……旅游团一共人数

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在使用假设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比较思想非常重要,在一种证明方法——反证法中,假设法会又一次充当主角。

【例3】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

现有蜘蛛、蜻蜓和蝉三种小虫16只,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每种小虫各有几只?

[审题要点]经典鸡兔同笼问题,用两次假设法

[详解过程]因为有三种动物,没有办法直接用鸡兔同笼解,所以我们想转化为两种动物就可以直接用了。

我们先来看腿,发现蜻蜓和蝉有个共同点——都是6条腿,那我们就把蜻蜓和蝉合并在一起,分为两种动物:

一种是6条腿,一种是8条腿。

假设全是6条腿的,共有腿6×

16=96(条),而实际上是110条,为什么少了110-96=14(条)腿呢?

因为当我们把8条腿的蜘蛛当作6条腿算的,有一只蜘蛛就少算2条腿,所以有蜘蛛14÷

2=7(只),所以蜻蜓和蝉有16-7=9(只);

我们再来看翅膀:

假设这9只全是蜻蜓,则应该有9×

2=18(对)翅膀,比实际多了18-14=4(对),所以有蝉4÷

1=4(只),则蜻蜓9-4=5(只)。

如果我们感觉这样的算术解法有点烦,不妨看看美丽的方程:

设:

蜘蛛有

只,蜻蜓有y只,蝉有z只,得:

(1)×

6:

(2)-(4):

2

=14

=7

代入

(1)式:

y+z=9…(5)

(3)-(5):

y=5。

代入(5)式:

z=4。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清晰的等量关系,一定要用,从而可以减少“算理”的思考量,把这种思考量转嫁给方程演算。

对于方程演算,不需要掌握太多的技巧,就能轻松把握。

请参见本书第十九讲《方程》。

【例4】老师给同学们分苹果,每人分10个,就多出8个,每人分11个则正好分完,那么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多少个苹果?

[审题要点]盈亏问题

[详解过程]为什么第一次多8个,第二次不多也不少了呢?

因为第二次每人多分了1个,所以有8÷

1=8(人),苹果8×

10+8=88(个)。

请注意体会差量分析的应用。

这是两种方案之间的差异,而假设法是实际与假设之间的差异,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例5】皮皮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

如果每分钟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那么皮皮家距离学校多远?

[审题要点]需要转化条件的盈亏问题

[详解过程]根据题意,每分钟走50米,迟到3分钟,实际上就是还差50×

3=150(米)到校;

如果每分钟60米,提前2分钟到校,即到校后还可以多走60×

2=120(米),第一次与第二次相差150+120=270(米),也就是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走了270米,所以皮皮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是270÷

(60-50)=27(分钟),皮皮家到学校的距离是50×

(27+3)=50×

30=1500(米)。

两种方案,除了速度差,更要感受到路程差,从而看到,这里的数量关系,竟然就是追及关系。

从中体会一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数学美感吧。

数学是好玩的!

【例6】国庆节快到了,学而思学校的少先队员去摆花盆。

如果每人摆5盆花,还有3盆没人摆;

如果其中2人各摆4盆,其余的人各摆6盆,这些花盆正好摆完。

问有多少少先队员参加摆花盆活动,一共摆多少花盆?

  

[详解过程]我们可以把第二个条件转化为如果每人摆6盆花,还缺4盆,那么就是简单的“一盈一亏”。

人数:

[3+(6-4)×

2]÷

(6-5)=7(人),盆数:

7+3=38(盆)或6×

7-4=38(盆)。

转化思想似乎有点玄,为什么我一定会想到:

“把第二个条件转化为如果每人摆6盆花,还缺4盆”?

答案在于,我们应该在大方向上有感觉,这道题“每人摆5盆,还有3盆没人摆;

每人摆6盆,还……”,“还”字后面的下文怎么接?

接上了,转化成功!

记住:

转化的关键在于我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现有条件能否转化为我要的条件?

【例7】有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算了四次,得下面四个数:

36.4,47.8,46.2,41.6,那么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审题要点]平均数问题

[详解过程]设这四个数分别为A、B、C、D,根据条件则有:

所以

[专家点评]实际上,本题的情境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