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125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docx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三农”问题

▪第一节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

1、二元结构理论是揭示发展中国家的工农城乡之间对立及其运动过程的一种理论

2、传统农业的特点:

▪劳动力剩余;

▪资本短缺;

▪技术停滞;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自给自足,农民逆风险的经营目标;

▪生产规模小、不平等的土地制度。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核心:

影响要素的自然流动,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农村落后于城市,阻碍了城市工业的发展,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这些都城市发展必须的要素,农村的落后使这些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不利于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

▪2、农村的相对落后,使得农村的人口出生率远高于城市,人口增长很快,大量的新增人口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处于较低的水平,人口素质也很难提高,农村人口长期保持剩余状态,这阻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

3、农村较低素质的人口即使流入城市,也不能适应现城市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从事工业生产,在城市中,他们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4、农村的城市不协调发展,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农村的落后的贫困,常常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动荡。

▪第二节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一)历史原因

▪  经济底子薄弱;处于英美的封锁中;要求经济上的独立和发展,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1953年开始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导致了三方面的问题:

▪1.就业问题

▪2.粮食/副食品的供应问题

▪3.住宅问题

(二)制度原因

▪制度基础:

计划经济体制

▪具体的制度:

▪1、户籍制度——职业及生存空间固定化。

户籍制度的形成以1958年元月【户口登记条例】为象征,把人口分为:

农业户和非农业户。

以法律形式认可、肯定和维护工农城乡差别:

▪2、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3、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严格的农村组织管理制度。

第二节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

▪“三农”问题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总称,人口大国“三农”问题更具特殊性:

▪农业——基础产业

产品、市场、要素、外汇经济贡献;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生态、文化传承功能。

农村——最广阔的地域

▪特点:

▪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农村中的血缘关系及观念强;

▪总体发展水平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

▪农民——最庞大的群体、最贫困的阶层

▪什么是眼下的“三农问题”及其性质?

就是城乡产业、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

▪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

▪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

▪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

▪可见,“三农问题”表面上是“农字号”问题,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凝固。

▪“三农问题”盘根错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

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既是发展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

▪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温家宝: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表现: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缺少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经济全球化中的市场竞争,农产品质量不适应消费需求,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效益偏低。

▪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二、“三农”问题具体表现

(一)农业发展中面临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落后;

▪2、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效率低;

▪3、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低;

▪4、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问题;

▪5、农业比较利益低。

(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2、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三)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

▪1、城乡收入差距大;

▪2、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大;

▪3、农民权益、生存保障问题。

三、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措施

▪深化农村改革,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十六大总结我国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的重大思路

(一)促进农民减负、增收

▪1、减负

▪1)农村税费改革

▪①取消乡统筹费,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进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②取消屠宰税;

▪③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④调整农业税政策,农业税按计税面积常年产量、规定税率和计税价格依法征收,面积以二轮土地承包面积确定;

▪⑤调整农业特产税;

▪⑥改革农村提留使用办法。

▪2)、取消农业税

▪2、增加农民收入

▪1)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发展特色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2)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农外收入

----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

▪----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小城镇

▪----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3)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行农业补贴。

(1)生产补贴类强农惠农政策

▪  粮食直补

▪  农资综合补贴

▪  良种补贴

▪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2)生活保障类强农惠农政策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  家电下乡政策

▪  汽车下乡补贴政策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3)能力建设类强农惠农政策

▪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  农民科技培训政策

▪(4)基础设施改善类强农惠农政策

▪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支持政策

▪  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

▪  优质特色农产品高效种植养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

▪ 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

▪3、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4、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促使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发展

▪改善农村社会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5、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第二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一节合作经济产生与发展

▪二、马列主义农业合作制理论

(一)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1.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经济单元的个体经济;

▪2.经济规模狭小,生产手段落后,生产力水平低;

▪3.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

▪4.是一种二重性的经济成分;

▪5.具有不稳定性。

(二)对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佳方法是办合作社

▪(三)合作化原则和办法

▪1.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2.逐步过渡。

▪3.国家援助。

▪4.物质利益原则。

▪(四)以流通领域的合作为基础,促进生产合作

▪(五)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建设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发展的客观原因

▪1.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2.农业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需要;

▪3.是克服农产品易腐性和农业资产专用性的需要;

▪4.小规模农户寻求规模经济的需要。

▪第二节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合作化的教训

▪1.调整生产关系,没有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大搞所有制上的“穷过渡”和“一刀切”;

▪2.违背自愿互利原则,强迫农民入社;

▪3.经营管理体制背离农业的特点和合作经济的性质(按劳分配、等价交换)。

三、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1978-)

▪1、特征:

▪农地产权结构:

两权分离

▪农村基本组织形式:

农户

▪分配形式:

上缴国家及集体外,为农户所有

第三章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成因

农业产业化:

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为系统,引导分散的农户由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能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农业生产特点的制约

▪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影响

(二)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

▪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

▪克服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问题

(三)能有效促进农业国际竞争力

▪绿色壁垒或技术壁垒

▪农业标准化与食品安全

▪产品质量、品牌

(四)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1.区域化布局

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资源要素配置,确立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实现规模经营。

2.专业化生产

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做到每个环节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

3.一体化经营

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使外部经济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不仅从总体上提高农业效益,而且使参与一体化的农户能够分享产业链的增值。

4.企业化管理

用管理工商业的方法来管理农业,加强成本核算,产品质量控制,实现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

5.社会化服务

通过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为农户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服务。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三、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

▪1.重点龙头企业稳步发展

2.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提升

3.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壮大

4.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5.外向型农业快速增长

6.产业化带农惠农促增收效益明显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1.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环境

▪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中央多次强调,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中央10个1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都对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了明确的要求,这将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重大政策机遇。

▪2.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重点任务,明确了产业、税收、土地、投资等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

▪3.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全面展开

▪“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发挥我省农业在区位、资源、产业、技术和出口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在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活畜及畜产品、蔬菜、花卉、热带水果和野生菌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农业吸收外资和“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外向型农业的开放范围、辐射面更宽更广。

▪4.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专门的领导协调机构,安排了扶持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专项资金,并先后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系列政策,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

必须紧紧围绕“两强一堡”的战略目标,坚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四轮驱动。

▪5.国内外有利的农产品需求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正向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绿色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因为自然资源富集、气候多样、生态良好,云南的“绿色”成为国内外食品、花卉等行业注目的焦点、货源的支点和投资的热点,农产品生态、绿色、营养、安全优势明显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这将对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形成更为强劲的推动。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一)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

▪1.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主导产业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或资源潜力,产品市场需求要旺盛或前

▪景看好,在现有产业结构中处于带动作用的产业。

▪2.如何培育主导产业?

(1)立足对现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创新;

(2)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3)注重“名、优、新、特、稀”产品的开发。

(二)着重抓好“龙头”企业建设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

▪各地成功龙头企业的特征:

▪1)规模大,带动辐射强;

▪2)经济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

▪3)技术水平高,品牌优势突出;

▪4)组织化程度,制度完善

▪(三)建设好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

▪“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

(1)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经营的农场。

这种农场大多是从事典型工厂化的农产品的生产,如养

▪禽工厂、养猪工厂。

(2)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紧密型基地,即企业根据自己的加工需要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

▪生产基地。

▪(3)建立企业带农户的松散型基地,即由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民自行决定产

▪销,价格随行就市。

▪(四)逐步完善内部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

▪健全约束机制

▪完善利益调节机制

▪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第四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市化

▪第一节农业剩余劳动力含义及相关转移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

1.含义:

是指在既定农业资源和农业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劳动力中无法实现其劳动与劳动必要条件必要、充分而且有效结合的那部分劳动力。

(是由于农业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不当而造成的)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

▪1.含义:

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

▪第二节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

一、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农业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

2.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

3.人口在地区之间分布不平衡;

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特点(近年来)

1.总量不断增加,但时期差异明显

2.中西部地区是主要输出地

3.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较高

4.女性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

5.县域经济为主

6.跨省转移地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7.就业主要在第三产业

8.转移的组织性有所增强

三、制约因素分析

▪1.城乡二元体制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2.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3.乡镇企业增长乏力;

▪4.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5.第三产业发育滞后;

▪6.城市化滞后;

▪7.劳动市场不完善;

▪8.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四、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措施

▪1.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

▪统一的就业政策、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

▪2.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第三节农村城市化理论与实践

▪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农村城市化:

是指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历史过程,它集中表现为农村特征的人口向城市特征的人口的转变,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城市化发展现状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城镇人口不断增长

▪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2.城镇化水平低

▪3.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

(二)农村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总体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我国城镇化率却与工业化率产生了较大背离,说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未能与工业化进程相匹配,产生许多社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城市化,人没有城市化,出现大量“闲置”农民。

▪2.农民向城市的转移不彻底;

▪3.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突出;

▪城市发展和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过快;

▪农村人口减少,但农村建设用地也在快速增长;

▪工业用地产出效率低;

▪土地闲置浪费严重。

▪4.城市经济结构失衡,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问题严峻。

中国城市化战略:

▪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体系化战略,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城镇总体人口规模依然偏小,发展空间广阔

第五章扶贫开发与农村社会发展

▪第一节贫困的含义及测定

▪贫困是指人们由于缺乏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然、经济和制度环境而不能提高生活水准的发展能力。

▪二、贫困的测度方法

▪  在贫困线确定以后,通常用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或称“贫困缺口”、“收入缺口”)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三个指标测度贫困水平。

▪第二节反贫困与农村发展

▪一、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

小规模的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8)

“输血式”生活救济。

这种救济式扶贫战略,虽然保障了贫困人口的临界生存需要,却难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不能从根本上最终摆脱贫困,“救急不救穷”。

同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一系列错误指导方针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农村贫困问题。

第二阶段: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的发展型缓贫阶段(1978—1985)

第三阶段:

以贫困县为重点的区域型扶贫开发阶段(1986—1993年)

第四阶段:

以特殊困难区域为重点的攻坚型扶贫开发阶段(1994—2000年)

▪第五阶段:

以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的综合型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1)

第六阶段:

以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的综合型扶贫开发阶段(2011-2020)

▪二、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

▪1、以工代赈

▪2、整村(乡)推进扶贫模式

在全国确定了15万个贫困村,逐村制定扶贫规划。

3、雨露计划扶贫模式(劳动力转移)

4、产业化扶贫模式

将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科技扶贫相结合,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5、连片开发扶贫模式。

全国在135个县开展了“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

6、移民扶贫模式。

全国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620万特困人口实行搬迁扶贫。

探索移民就路、移民就市、移民就水、移民就富的新路子,采取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方式就近就地安置一部分,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结合,在城镇安置一部分。

7、特殊困难群体和区域重点帮扶

抓住主要矛盾,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攻坚。

8.扶贫安居工程。

9.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顾名思义,投入的资金数额较小,资金性质为贷款。

▪三、扶贫标准上调与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机制创新

(一)完善扶贫目标瞄准机制,做好扶贫对象扩大后的识别工作。

▪严格界定、及时调整扶贫对象,确保扶贫资源准确、适度、高效投入和扶贫开发政策惠及真贫。

为提高扶贫目标的“瞄准度”,应扩大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范围,加强动态管理,即时调整评定指标和认定资格,并通过随机抽查、基层调查、标准量化细化等方式,尽可能减少贫困信息的不对称情况。

(二)完善扶贫项目选择机制,减少扶贫资源的错配和漏出。

▪重新界定扶贫项目选择权的归属和选择标准,应走出政府掌握项目选择权的误区,充分发挥贫困农户和扶贫龙头企业的主体功能,建立“依靠市场机制,遵从市场选择,企业掌舵,政府和贫困户搭船”的项目选择机制,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侧重体现在监督、保障扶贫效益惠及真贫上。

同时,为使低收入贫困群体真正受益,应通过加大各级政府投入,降低配套资金要求等途径,降低扶贫项目的准入门槛。

▪(三)完善扶贫资源管理机制,提高整合使用效益。

▪扶贫资金的分部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有关部门的扶贫积极性,但同时也是我国扶贫资源缺乏凝聚力、扶贫效益不理想的制度根源之一。

为整合扶贫资源,提高扶贫效益,必须建立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并通过简化环节,划转职能,协调项目等途径,突破部门各自为政、分割管理的利益壁垒。

▪(四)完善长效扶贫机制,突出产业化扶贫和人力资源开发。

▪一是完善产业化扶贫机制,强化产业支撑。

继续推进细胞工程和龙头企业培育,在扶贫项目的安排上,既要坚持到村到户,又要注重打造区域扶贫产业带,形成“小项目、大群体”的发展格局,提高区域产业的集群竞争力。

二是完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强化人力支撑。

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保障贫困者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并完善劳动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和其他社会事业,全力提升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

第六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中国也需要从农业、农村中积累发展资金,因此城乡发展的差距在逐步扩大。

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农村更快发展、农民收入更多增长,就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伤则国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客观地说,对这一成就无论怎么称赞也不为过。

•但是必须看到,一些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消除,而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

•2.我国资源约束日渐趋紧

•3.我国农业科技体系还比较薄弱,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低

•4.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5.农村获得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

(二)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与城市差距巨大

•1)城乡教育差距非常大

•2)城乡卫生差距非常大

•3)城乡文化事业方面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三)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

•1.国力明显增强

•2.经济和人口的城乡分布格局出现明显变化

•(四)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农村居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城乡的协调发展,没有和谐的农村,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由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拖欠工资等问题造成的矛盾和纠纷屡屡发生,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影响了一些地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