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备课模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148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电子备课模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备课模版.docx

《电子备课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备课模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备课模版.docx

电子备课模版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主备人:

刘程备课组长审核:

教导处审核:

第一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P18-1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教学准备:

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用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在手中搓转,观察并想象一下,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

2、出示例1场景图,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

分别是什么?

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

3、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

4、揭示课题:

圆柱和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启发引导,演示验证:

研究圆柱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出示相关圆柱形实物和模型(课件出示:

罐头、茶叶瓶、木桩)

⑵仔细观察,用心实践,动手动脑:

①、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什么?

它是什么形状的?

两个底面有什么关系?

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②、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你发现了什么?

它叫圆柱的什么?

③、圆柱一共有几个面?

是哪几个面?

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什么?

在哪里?

有几条?

量一量圆柱的高,你有什么发现?

⑶组织全班交流,PPT动画引导:

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圆面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结合PPT课件、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5)实践应用,发展新知:

在生活中,圆柱的高会有不同的称呼,你知道吗?

认识高有时也有示为:

深、厚、长。

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并说明理由。

读出下面各圆柱的有关数据。

2.研究圆锥(学生自学探究)

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⑵仔细观察圆锥,你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中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三.巩固练习

1.讨论“练一练”。

⑴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形的和圆锥形的。

⑵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2.填一填。

(1)圆柱上下面是两个()的圆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形。

(2)圆柱有()个面是弯曲的,圆锥的侧面是一个()面。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一个圆柱有()条高。

(4)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一个圆锥有()条高。

3.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⑵在书中连线。

四.作业

做练习五第4题:

剪下第125.127页的图形,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并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

再计算出它们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展开图认识

教学内容:

附加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侧面展开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2.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可以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并了解剪法。

3.能正确指出各种摆法的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侧面展开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教学准备:

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中学

1、小组合作,动手动脑:

①、将圆柱两底面分别画在纸上,剪下重叠比较大小,你发现什么?

②、把罐头盒或饮料罐等的商标纸用小刀沿着它们的一条高切开,再打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③、用直尺量一量罐头盒的高,你发现什么?

④、玩一玩你手中的圆柱体,你还发现了什么?

或还有什么疑问?

2、PPT课件演示。

二、观察发现中学。

1、

把圆柱体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2、思考:

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有没有可能是其他形状呢?

操作:

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纸各一张,试试哪些纸能围成圆柱形的纸筒?

3、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

(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

三、反馈练习

1、填空:

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形,它们的面积都()。

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

2、圆柱在木板上滚过的轨迹是什么形状?

3、你能把这张纸做成什么样的圆柱?

4、一根圆木把它从中间截开,截面是什么形状呢?

5、思考:

为这个电池设计一个包装纸。

6、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图形?

7、

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2厘米。

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厘米,宽是()厘米。

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3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

四、总结回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这种立体图形,回忆一下:

1.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侧面沿高展开可能是什么图形?

4.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五、作业:

①、做一做:

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再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②、想一想:

圆柱的特征有哪些?

 

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1)

教学内容:

教材21~2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

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

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

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

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

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

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

底面直径11厘米高:

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

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

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

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

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

师板书:

长:

3.14×2=6.28(厘米)宽:

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

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

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

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交流:

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

什么是圆柱的表面?

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算后交流,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⑴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⑵对照板演,讨论:

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知道底面圆的直径怎么求圆柱的底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

知道圆的半径呢?

想一想:

如果知道的是圆的周长呢?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四.作业:

完成练习六第1.2题。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2)

教学内容:

教材23~24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圆柱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这些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与练习六中的练习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包括哪几个部分?

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

其中圆柱的底面积怎么算?

侧面积呢?

2.判断与填空复习。

3.揭示要求:

这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加深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

二.基本练习

1.出示练习六第3题,理解表格意思。

2.第一行中,已知什么?

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填写在书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数。

3.第二行中,已知什么?

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填写在书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数。

4.如果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是3分米,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交流方法和得数。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4题。

⑴讨论:

求做这个通风管要多大的铁皮,实际上是算哪个面的面积?

为什么?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

2.完成练习六第5题。

⑴讨论:

需要糊彩纸的面是什么?

要求彩纸的面积就是算圆柱的哪几个面积?

为什么?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3.讨论练习六第7题。

⑴出示“博士帽”问:

认识它吗?

什么样的人可以拥有博士帽?

⑵看看,这个博士帽是怎么做成的,包括哪几个部分?

⑶出示条件:

这个博士帽上面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的底面直径16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

你能算出,做一顶这样的博士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黑色卡纸?

⑷各自计算,算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⑸如果要做10顶呢?

怎么算?

3.讨论练习六第8题。

⑴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

塑料花分布在这个花柱的哪几个面上?

要算这根花柱上有多少朵花,需要先算出哪几个面的面积?

分别怎么算?

算出上面和侧面的面积后,怎么算?

为什么?

4.讨论解答练习六第9题。

⑴出示题目,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尝试列式。

⑶交流算法:

这题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怎么算一根柱子的侧面积的?

为什么不要算底面积?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

练习六6.7.8.9题。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材25~26页,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把圆柱沿地面等分成16份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

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

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

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猜想一下:

圆柱的体积怎么算?

3.引入:

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

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

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

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

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

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

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PPT课件演示)

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⑵提出要求:

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

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条件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

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引导想像:

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PPT课件演示

⑴提问:

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

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

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⑶V=sh(直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4.例:

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试做,相机讲解。

思考:

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你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吗?

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d)和高(h)呢?

三.教学“例”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

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2.讨论:

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

分别怎么算?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

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

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填空:

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积()。

2一根横截面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钢材,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判断:

圆柱体体积与长方体体积相等。

(  )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  )

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

( )

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  )

五、拓展延伸:

1.PPT课件展示:

研究圆柱的体积与圆柱的底面积及高的关系。

2.做“练一练”第2题。

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

如果从外面量算出的是什么?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第六课时圆柱的体积

(2)

教学内容:

教材2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2.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以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

3.知道哪些条件,我们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七第1题。

各自算了填在书上,然后校对。

2.算出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底面积0.8平方米,高1.2米

⑵半径5厘米,高15厘米

⑶直径6分米,高8分米

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对照板演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三.讨论实际问题

1.讨论练习七第2题。

⑴猜猜看,哪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

⑵算一算,看到底是哪个杯子里的饮料多?

2.讨论练习七第3题。

怎么知道这个保温茶桶能不能盛150千克的水呢?

3.讨论练习七第4题:

怎么算一枚硬币的体积?

4.出示一个圆柱形茶杯,讨论:

要知道它的容积,需要量出什么数据,怎么量?

四.作业:

练习七第3.4.5题。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圆柱的体积(3)

教学内容:

教材28页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

一步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底面积0.6平方米,高0.5米

⑵半径4厘米,高12厘米

⑶直径5分米,高6分米

2.做练习七第6题。

⑴各自练习。

⑵交流:

怎么算这个油桶的容积?

要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要看清单位。

怎么算这个油桶能装柴油多少千克?

为什么?

二.综合练习

1.讨论练习七第7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小组中讨论:

要求一年里每个人大约要比原来多用去多少立方厘米的牙膏,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然后求什么?

⑶说说怎样算一天里,每个人大约比原来多用多少立方厘米的牙膏?

2.讨论练习七第9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

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三.讨论思考题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

怎么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圆锥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例5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5题。

教学目标: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

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5.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

(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29页上面的图)

(2)让学生猜想:

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

(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

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

V=

Sh

(6)小结:

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乘以

?

8.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

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练习八4.5

3.做练习八第1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4.做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

圆锥有怎样的特征?

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八第2.3题。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

练习八第6一10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应用圆锥体积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

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3.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l.组织练习。

(1)做“练习八”第6题。

(2)做“练习八”第10题。

出示圆锥形模型,提问:

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怎样测量直径和高。

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29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积来。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

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

如果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

应用圆锥体积计算.布时候还?

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休的重量。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练习八第7~9题。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时圆柱.圆锥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复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悉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积)的汁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特征

1.说出物体名称。

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形体。

2.复习特征。

(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