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312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docx

电网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技术指导意见

为规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设备防腐工作,提升输、变、配电设备防腐水平,依据国家、行业、企业有关法规、标准,并结合实际经验,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 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电网设备金属材料的选用及防腐蚀、质量检验、防腐施工和防腐维护,可用于电网设备的设计、采购、基建、运维。

二、 总则

(一)一般规定

输变电工程在规划及设计阶段,应依据大气腐蚀地图确定场所的大气环境腐蚀等级,制定对应的防腐蚀措施,配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输变配设备金属材料选材及防腐蚀时,应考虑具体部件的服役环境、所用材质、结构型式、使用要求、服役年限、施工条件和维护管理等内容。

(二)大气腐蚀等级划分

大气腐蚀等级C1、C2、C3、C4、C5和CX按GB/T19292.1的规定划分,腐蚀等级划分见表1。

C1〜C3腐蚀等级的环境为一般腐蚀环境;C4及以上腐蚀等级的环境为重腐蚀环境。

当设备所在地区5km范围内存在如化工、钢铁、火电、

焦化、冶金、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砖瓦、集中供热企业等腐蚀源时,应将相应的大气腐蚀等级提高1个等级。

确定设备所在地区的大气腐蚀等级后,其所在地区室内的腐蚀等级至少降低1个等级。

表1不同腐蚀等级下不同金属材料第一年的腐蚀速率

腐蚀性等级

金属腐蚀速率Γc0rr

单位

碳钢

C1

g∕(m2∙a)

<10

<0.7

<0.9

忽略

μm∕a

<1.3

<0.1

<0.1

C2

g∕(m2∙a)

10

0.7^Γcorr≤5

0.9<Γcθrr≤5

<0.6

μm∕a

1.3<Γcorr≤25

0.1

0.1

C3

g∕(m2∙a)

200<Γcorr≤400

5^Γcorr≤l5

5^Γcorr≤12

0.6VrcorrW2

μm∕a

25

0.7

0.6

C4

g∕(m2∙a)

400<Γcorr≤650

15

12

2*^Γcorr≤5

μm∕a

50<Γcorr≤80

2.1

1.3

C5

g∕(m2∙a)

650<Γcorr≤1500

30<Γcorr≤60

25<Γcorr≤50

5VrcorrMl0

μm∕a

80<Γcorr≤200

4.2

2.8

CX

g∕(m2∙a)

1500<Γcorr≤5500

60<Γcθrr≤180

50

rco∏∙>10

μm∕a

200<Γcorr≤700

8.4

5.6Vl*corrM10

三、选材及防腐原则

(一)金属材料

1.钢材

(1)碳钢

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指

标应分别符合GB/T700、GB/T1591、GB/T699和Q/GDW

11717的要求。

在户外任一环境中,碳钢都不应使用裸钢或电镀锌防腐工艺。

在一般腐蚀环境中,宜采取热浸镀锌、热喷涂锌或者其他等效的防腐措施。

在重腐蚀环境中,宜采用热浸镀铝、锌铝、锌铝镁、热喷涂铝、锌铝、锌铝镁或者其他等效的防腐措施。

(2) 不锈钢

不锈钢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20878和Q/GDW11717的要求。

一般腐蚀环境使用的不锈钢材质耐蚀性能应不低于06Crl9Nil0(304)的奥氏体不锈钢,在盐雾影响区(氯离子沉降量在300mg∕(m2∙d)以上的地区)宜选用耐蚀性能不低于06Crl7Nil2Mo2(316)的奥氏体不锈钢。

(3) 耐候钢

耐候钢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4171的要求。

在一般腐蚀环境中输电线路铁塔可使用耐候钢,在化工、冶金企业等腐蚀源5km范围内及盐雾地区不应使用裸露耐候钢,可采用涂装耐候钢。

2.铝及铝合金

变形铝及铝合金、铝及铝合金导体、铸造铝合金的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GB∕T3190>YS∕T454、GB/T1173和Q/GDW11717的要求。

在户外环境中,宜选用3系、5系、6系铝合金,不应使用2系和未经防腐处理的7系铝合金。

3.铜及铜合金

铜及铜合金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5231和DL/T1425的要求。

在重腐蚀环境中,承力部件不宜选用黄铜材质。

(二)金属镀层

1.镀锌

(1)热镀锌

热镀锌技术指标应符合GB/T2694和GB/T13912中的相关要求。

镀层厚度和耐蚀性能要求见表2。

表2不同大气腐蚀性等级下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防护

镀层

大气腐蚀性等级

构件公称厚度

(mm)

最小平均镀层厚度(μm)

最小局部镀层厚度(μm)

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h)

热浸

镀锌

C1-C3

≥5

86

70

≥720不&现红锈

<5

65

55

C4-CX

≥5

120

100

≥1000

不&现红锈

<5

95

85

热浸镀

锌铝合

C1-C3

≥5

60

50

≥720

不余现红锈

<5

50

40

C4-CX

≥5

80

70

≥1000

不&现红锈

<5

65

55

(2)电镀锌

封闭箱体内的零部件如采用电镀锌处理,电镀后应进行钝化处理,镀锌层技术指标应符合GB/T9799的要求。

零部件电镀锌不同大气腐蚀性等级下技术要求见表3。

表3不同大气腐蚀性等级下电镀锌技术要求

防护

镀层

大气腐蚀性等级

最小平均镀层厚度(μm)

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h)

电镀锌

C1-C3

18

≥72不出现红锈

C4-CX

25

≥96不出现红锈

2.镀银

镀银层技术指标应满足SJ/T11110>DL/T1425和Q/GDW11717中的相关要求。

镀银层应进行防变色和钝化处理。

在一般腐蚀环境中,隔离开关主导电回路的接触导电部位镀银层厚度不应小于20μm,在重腐蚀环境中,镀银层厚度不应小于22μmo

室内导电回路动接触部位以及母线静接触部位镀银层厚度不应小于8μm,跌落式高压熔断器导电片导电回路接触部位镀银层厚度不宜小于3μmo

3. 电镀铭

电镀铭技术指标应满足GB/T11379和DL/T1425中的相关要求。

在一般腐蚀环境中,镀层厚度应不小于12μm,通过96h乙酸盐雾试验。

在重腐蚀环境中,镀层厚度应不小于25μm,通过144h乙酸盐雾试验。

乙酸盐雾试验后应按照GB/T6461进行检查和评级,腐蚀后最低评级应为9级。

4. 电镀锡

镀锡层技术指标应满足GB/T12599-2002中的相关要求。

在一般腐蚀环境中,镀层厚度应不小于15μmo重腐蚀环境中,镀层厚度应不小于30μmo

5. 电镀竦

电镀竦应满足GB/T9798和DL/T1425中的要求。

在一般腐蚀环境中,镀层厚度应不小于6μm,通过48h乙酸盐雾试验。

在重腐蚀环境中,镀层厚度应不小于12μm,通过96h乙酸盐雾试验。

乙酸盐雾试验后应按照GB/T6461进行检查和评级,腐蚀后最低评级应为9级。

(三)防腐涂层选择

输变电设备进行涂料防腐涂装前应对设备表面状态及腐蚀程度进行评估。

选用涂料时要对涂料的耐蚀性、配套性、安全性和工艺操作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裸钢材或表面有热镀锌、热喷锌的钢构架、机构箱体宜涂覆有机防腐涂层。

为确保涂层质量,底漆、中间漆、面漆原则上应由同一家供应商提供。

输变电设备防腐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构件表面防腐涂层厚度最小值不得低于120μm,铝合金表面防腐涂层厚度最小值不得低于90μm,涂层厚度的最大值不能超过设计厚度的3倍,且不宜超过450μmo防腐涂层附着力应小于等于1级(划格法)或大于等于5MPa(拉开法)。

C1-CX大气腐蚀环境下户外输变电设备防腐涂层体系推荐方案参考表4。

输变电钢结构底漆、面漆及配套体系,变压器底漆、中间漆、面漆及配套体系的技术指标见附录2。

表4C1-CX腐蚀环境输变配电设备推荐涂层配套体系

腐蚀环境

表面

状态

涂层

涂料品种

推荐道数

最低干膜厚度μm

C1-C3

层本好锌基完

底涂层

环氧磷酸锌底漆

1~2

60

中间涂层

/

/

/

面涂层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1〜2

60

总干膜厚度

120

C1-C3

锌层

泛锈

底涂层

环氧富锌底漆

1

40

中间涂层

环氧云铁漆

1

50

面涂层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1

50

总干膜厚度

140

C1-C3

旧膜制漆

底涂层

与旧涂层相容的环氧类底漆

1~2

60

中间涂层

环氧云铁漆

1~2

70

面涂层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1

50

总干膜厚度

180

C4-CX

层本好锌基完

底涂层

环氧磷酸锌底漆

1~2

60

中间涂层

环氧云铁漆

1

50

面涂层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1

50

总干膜厚度

160

C4-CX

锌层

泛锈

底涂层

环氧富锌底漆

1〜2

60

中间涂层

环氧云铁漆

1~2

70

面涂层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1

50

总干膜厚度

180

C4-CX

旧膜制漆

底涂层

与旧涂层相容的环氧底漆

2

80

中间涂层

环氧云铁漆

2

80

面涂层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2

80

总干膜厚度

240

(四)金属结构件选择及防腐原则

1.钢材

(1)碳钢

(a) 腐蚀等级为C5及以上时,宜增加变电站钢构支架设计厚度10%o

(b) 重要钢构件和闭口截面杆件的焊缝,应采用连续焊缝。

参照DL/T1425中4.3执行。

(c) 除严寒大风地区的750kV及以上变电站外,避雷针在重腐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格构式结构,宜采用法兰连接式结构。

(d) 腐蚀等级C5及以上时,或城区C4及以上环境,输电线路杆塔宜选用钢管塔(杆)结构。

变电钢管构支架及输电线路钢管塔(杆)宜采用热喷涂Zn-A115等锌铝合金的防腐工艺,涂层厚度应不低于150μm,且热喷涂表面应进行封闭。

(e) 环形混凝土电杆顶头铁、钢板圈及焊缝不应采用环氧玻璃纤维包覆防腐工艺,避免因老化或施工工艺不良导致内部积水严重而加重其腐蚀。

(f) 龙门构架绝缘子挂点金具应为抱箍不应为预埋挂环。

参照Q/GDW11717中642执行。

(g)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等设备传动部件接触表面若采用镀铭防腐工艺,镀层厚度应不小于25μm5若采用镀镣防腐工艺,镀层厚度应不小于12μmo

(h) 腐蚀等级为C4及以上时,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宜采用铝包钢绞线或锌铝合金镀层钢绞线;导线宜采用铝合金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或锌铝合金镀层钢芯铝绞线。

(2)不锈钢

(a) 户外密闭箱体(控制、操作及检修电源箱等)若采用不锈钢,其公称厚度不应小于2mm,如采用双层设计,其单层厚度不得小于1mm。

(b) 隔离开关传动部件的轴销及开口销的材质应选用防腐性能不低于06Crl9Nil0(304)的奥氏体不锈钢或铝青铜等防锈材料。

(c)金具闭口销的材质应选用防腐性能不低于06Crl9Nil0(304)的奥氏体不锈钢。

(d) 腐蚀等级为C5及以上时,避雷针本体材质应选用不锈钢。

(e)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配套金具,耐张线夹的钢锚、楔型夹及楔型座以及接续管的连接器、楔型夹及楔型座宜选用防腐性能不低于06Crl9Nil0(304)的奥氏体不锈钢棒制造。

(f) 主变有载调压开关传动抱箍不应选用铸造奥氏体不锈钢材质。

(g)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不锈钢部件禁止采用铸造件。

2. 铝及铝合金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传动拐臂及连杆,断路器和互感器等设备的接线板及三通阀门材质不应使用2系和未经防腐处理的7系铝合金;气体绝缘互感器充气接头不应采用2系和7系铝合金。

3. 铜及铜合金

(1)以铜合金制造的金具,其铜含量应不低于80%o

(2) 主变压器的套管出线抱箍线夹应采用含铜量不低于90%的铜合金制造。

GIS等设备的套管出线抱箍线夹选用铜合金时,应采用含铜量不低于90%的铜合金制造。

(3) 隔离开关等设备接地软连接不宜采用细铜丝编织带结构,宜采用软铜带或铜单丝截面积不低于4mm2的铜绞线结构,且表面应镀锡。

4. 通用防腐原则

(1) 圆管型封闭构架及避雷针设计时应考虑开排水孔和上部密封等措施,防止管内进水,参照Q/GDW11717中5.2.2执行。

(2) 各类设备防护罩及外壳不宜采用平板式外形,应设计成不易积水的形状。

对于构型特殊且易积水的部位,应设计排水槽或排水口,且不易积淤或容易清淤,参照DL/T1425中4.3执行。

(3) 设备端子箱、控制箱、机构箱等密闭箱体应进行密封处理,开门处应加装胶条。

胶条宜选用三元乙丙橡胶

(EPDM),不宜选用EVA塑胶。

箱体内宜增加防凝露装置。

环网箱、箱式变电站的底板应进行防腐处理。

(4) 端口朝上的设备线夹底部应开直径为5mm的排水孔。

(5) 大跨越或耐张绝缘子串倒挂时,耐张线夹钢锚与铝套管连接端部应封装防水,并在铝套管未压接区底部开直径不小于5mm的排水孔。

(五)紧固件选择及防腐原则

1. 暴露在大气中的钢制(不锈钢、耐候钢紧固件除外)紧固件表面均应进行热浸镀锌防腐处理,热镀锌技术指标应符合DL/T284中的相关要求。

2. 紧固件的外螺纹应在热镀锌前加工或辗制,然后进行热浸镀锌,内螺纹在热浸镀锌前后均可加工,如果在热镀锌后加工应涂防腐油脂,参照GB/T2314中5.9执行。

3. 紧固件热镀锌层厚度应符合表5要求,参照DL/T1425中4.4.1执行。

表5紧固件热镀锌层厚度

尺寸规格

腐蚀环境

最小平均厚度

(μm)

最小局部厚度

(μm)

直径≥20mm

C1-C3

55

45

C4-CX

60

50

6W直径<20mm

C1-C3

45

35

C4-CX

50

40

直径<6mm

C1-C3

25

20

C4-CX

45

35

4. C5及以上腐蚀环境户外紧固件,宜采用热浸镀锌铝合金或热浸镀铝防腐。

5.紧固件热镀锌铝合金或热浸镀铝镀层厚度应符合表6要求。

表6紧固件热浸镀合金镀层厚度

镀层种类

最小平均厚度(μm)

最小局部厚度(μm)

热浸镀锌铝合金

45

30

热浸镀铝

40

30

6.密闭箱体内的紧固件可采用电镀锌防腐,或采用电镀镣等不低于电镀锌的其他防腐措施。

电镀锌后应进行钝化处理。

7.紧固件电镀锌层厚度应符合表7要求,参照GB/T9799中表1执行。

表7紧固件电镀锌层厚度

腐蚀环境

最小平均厚度(μm)

最小局部厚度(μm)

C1-C3

10

8

C4-CX

15

12

8. 规格小于等于M12的紧固件宜采用不锈钢或者其他耐蚀材料,参照DL/T1425中4.5.5执行。

9. 行程开关、操作开关、继电器、二次接线端子螺栓等宜采用铜镀镣螺栓,且镀镣厚度不低于6μmo

(六)特殊腐蚀情况防护原则

1. 电偶腐蚀防护

(1)应尽量避免异种金属材料直接相连,尤其是小阳极大阴极的结构,如避免不锈钢板或铜板上装镀锌钢螺栓。

(2)非导流回路中的异种金属材料,其连接处或接触面宜采取绝缘措施,如对于螺栓连接,可使用塑料垫圈。

在易产生不同电位的金属材料部位,采用等电位线连接。

(3) 不锈钢管路安装时应使用不锈钢垫片或不含氯离子的塑料、橡胶垫片,不得与碳钢管夹直接接触,参照NB/T35051中11.1.10执行。

(4) 铜与铝的搭接面,在干燥的室内,铜导体应镀锡;室外或空气相对湿度接近80%的室内,应采用铜铝过渡板,铜导体应镀锡,参照GB/T5585中2.1.8执行。

(5) 与铜导线或接地铜排连接的紧固螺栓宜采用配双螺母的铜质螺栓或不锈钢螺栓。

(6)铜铝过渡线夹宜采用铜铝过渡板或覆铜过渡片,不应采用铜铝对接焊接形式,参照Q/GDW11717中6.2.5执行。

2. 缝隙腐蚀防护

(1)设备部件连接时宜采用封闭设计、堵塞缝隙等方式,防止缝隙腐蚀。

(2) 管母线、混凝土电杆钢板圈焊接时应采用对焊、连续焊,以免产生缝隙腐蚀。

(3) 钢构件施焊完毕应对缝隙或涂镀层破损等缺陷部位用防腐涂料封闭,防腐部位应至少覆盖焊缝周围30cm范围。

(4) 连接部件的法兰盘垫圈不宜采用吸湿性的石棉等材料,应选用聚四氟乙烯等非吸湿性的材料,法兰垫片不应伸出结合面。

3. 应力腐蚀防护

(1) 对于黄铜、304不锈钢及7系铝合金等应力腐蚀敏感性材料,作为承力结构件或有内应力存在时要尽量避免和减少局部应力集中,并应通过应力腐蚀试验测试。

(2)主变压器、GIS等设备的套管出线抱箍线夹应采用含铜量不应低于90%的铜合金制造。

(3) GIS金属波纹管宜选用06Crl7Nil2Mo2(316)奥氏体不锈钢材质,若选用06Crl9Ni10(304)奥氏体不锈钢材质,成型后应进行固溶热处理。

4. C5及以上腐蚀等级防护

(1)宜增加变电站钢构支架设计厚度10%o

(2) 输电线路杆塔宜选用钢管塔(杆)结构。

变电钢管构支架及输电线路钢管塔(杆)宜采用热喷涂Zn-A115等锌铝合金镀层的防腐工艺,镀层厚度应不低于150μmo

(3) 避雷针本体材质应增加厚度。

(4)户外紧固件宜采用热浸镀锌铝合金或热浸镀铝防

腐。

(5)不锈钢承力件材质宜选用防腐性能不低于06Crl7Nil2Mo2(316)的奥氏体不锈钢。

(6) 铝合金构件表面宜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或在表面涂刷厚度不低于90μm的防腐漆。

(7) 变电站宜选用GIS变电站。

GIS变电站宜采用户内GIS的设计。

5.配电设备除湿防凝露

(1) 户外设备除湿防凝露应利用设备局部密封处理、配合无源除湿措施,设备整体进行通风散热设计,将凝露源头隔绝在设备以外。

应充分利用自流平树脂封堵、无源吸湿放湿片、顶板防凝露设计及处理等新技术新材料,防止配网户外设备凝露。

(2) 户外环网箱中环网柜的机构箱、仪表箱整体以及按钮、指示灯、继电器等二次元件应进行密封处理,顶板进行防凝露设计,并配合采用无源型除湿措施。

电缆室的防潮可采用环网箱底部增加带通风孔的夹层,将电缆沟道内的湿气通过夹层排出,环网柜底板与夹层之间进行封堵,避免沟道内湿气进入设备内部,同时应考虑内设引弧通道。

(3) 箱式变电站中环网柜应参照以上要求进行防凝露设计。

此外,箱式变电站整体设计应考虑变压器室通风散热,基础通风孔的设置应满足内部电弧释放要求;高压室、低压室应进行密封设计,底部电缆采用封堵措施。

四、质量检验

(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生产厂家应提供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且应标明材料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等。

必要时应对金属材质进行抽检,全元素分析采用化学分析或台式直读光谱仪;合金元素鉴别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能保证精度的仪器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依据DL/T991-2006o对成分均匀的被测材料,应至少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宜用百分比含量表示;对成分不均匀的被测材料,应在其一定距离范围内多点、多次分析。

1.钢材

(1) 碳钢

Q235等碳素结构钢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700的要求,Q355、Q390、Q420、Q460等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591的要求,10钢等优质碳素结构钢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699的要求,热轧钢板、钢棒、型钢、钢管等质量指标应符合相对应的GB/T702>GB/T706>GB/T709、GB/T3091、GB/T8162、GB/T13793等标准要求。

(2) 不锈钢

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20878的要求,其中06Crl9Nil0(304)奥氏体不锈钢车孟含量不大于2.00%,竦含量为8.00%~11.00%,铭含量为18.00%〜20.00%。

06Crl7Nil2Mo2(316)奥氏体不锈钢镒含量不大于2.00%,镣含量为10.00%〜14.00%,铭含量为16.00%〜18.00%,钥含量为2.00%〜3.00%。

不锈钢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220的要求,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3280的要求,不锈弹簧钢丝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24588的要求,不锈钢紧固件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3098.6的要求。

奥氏体不锈钢制件加工成形后宜进行固溶处理。

(3)耐候钢

耐候钢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4171的要求。

2. 铝及铝合金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要求,铝及铝合金导体的技术指标应符合YS/T454的要求,铸造铝合金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173的要求。

3. 铜及铜合金

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要求,导电用铜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YS/T615的要求,导电用铜管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9850的要求,导电用铜板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5585.1的要求,导电用铜带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5584.4的要求,导电用铜线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对应的GB/T3953>GB/T5584.2的要求,铸造铜合金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176的要求。

(二)金属镀层

1.镀锌

(1)热镀锌

(a)目测所有热浸镀锌制件,镀锌层表面应连续、完整,不应有酸洗、漏镀、结瘤、积锌、毛刺等缺陷。

(b)镀锌层厚度宜用磁性涂镀层测厚仪进行测量。

检测方法依据GB/T4956o抽检比例按GB/T13912表1的规定执行。

当镀锌件表面积大于100cm2时,每个镀锌件均匀分成3部分,每个部分应测量不少于5个测量点;当镀锌件表面积小于100cm2时,每个镀锌件均匀分成3部分,每个部分应测量不少于2个测量点。

厚度应符合3.2.1.1的规定。

(2)电镀锌

(a) 目测观察,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o电镀锌的主要表面上不应有明显可见的镀层缺陷,诸如起泡、孔隙、粗糙、裂缝或局部无镀层,镀层表面不允许有块状物、突起、水珠或沉淀物。

(b) 电镀锌层厚度检测参照热镀锌层厚度检测方法执行。

厚度应符合3.2.1.2的规定。

2. 镀银

(1) 目测观察,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o镀层外观应均匀、一致,为银白色,硬镀银层和钝化镀银层应为带浅黄色调的银白色。

不允许存在漏镀、黑点、斑点、烧焦、起泡、起皮和脱落。

(2) 镀银层厚度宜用带镀层测厚功能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测量。

检测方法依据GB/T1692L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o每个镀银件均匀分成3个测试区域,每个区域应测量不少于5个测量点。

厚度应符合3.2.2的规定。

3. 电镀铭

(1)目测观察,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o镀层应均匀、平整有光泽,不允许存在漏镀、麻点、孔隙、粗糙、起泡、脱落、裂纹等。

(2)电镀铭层厚度检测参照镀银层厚度检测方法执行。

厚度应符合3.2.3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