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3919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docx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3资料

练习题三

一、选择题

1.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B、完成新系统的功能分析

C、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D、完成新系统的数据分析

2.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

A、尽量使用户接受系统分析人员的观点B、正确评价当前系统

C、彻底了解管理方法D、明确用户的真正需求

3.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是因为()而开始的。

A、现行的管理信息系统(人工的或计算机的)不能满足组织的需要

B、系统所承担的工作量大于系统的能力

C、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D、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4.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阶段是对原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分析,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并写出系统分析报告。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D、系统维护

5.在决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首先要做好系统开发的()。

A、详细调查工作B、可行性分析

C、逻辑设计工作D、物理设计工作

6.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

A、提出系统总体方案B、计算机与网络系统配置选型

C、论证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7.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A、计算机设备性能的调查B、企业的业务活动和存在问题调查

C、资金来源调查D、数据处理调查

8.在可行性分析过程中,要对当前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是否满足系统的要求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属于下列哪一种可行性分析?

()

A、经济可行性分析B、技术可行性分析

C、操作可行性分析D、开发可行性分析

9.在可行性分析中,经济可行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A、检查管理是否符合规范B、计算机技术是否满足用户要求

C、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D、分析领导对系统开发是否支持

10.要确定一个企业是否值得开发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对这个企业进行()的工作。

A、系统设计B、系统分析

C、系统详细调查D、系统初步调查

11.下面的描述中,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正确的描述的是()。

A、是系统开发任务是否下达的决策依据

B、是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总结

C、是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交流的主要手段

D、是系统设计阶段工作的依据

12.()是系统开发人员在充分理解用户的要求后,明确地将双方共同的理解写成的一份文档。

A、需求说明书B、可行性分析报告

C、开发进度表D、模块图

13.在详细调查方法中,召开调查会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调查会一般由()主持。

A、企业领导B、企业业务人员

C、开发方领导D、开发人员

14.系统环境调查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现行系统的管理水平B、原始数据的精确程度

C、计算机技术是否满足用户要求D、原系统的设备情况

15.在详细调查中,对于调查面广而且调查的信息量不大的情况,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访问B、发调查问卷

C、阅读D、参加业务实践

16.业务流程图是用来描述系统的()。

A、处理功能B、数据流程

C、作业顺序D、功能结构

17.在业务流程图中,代表()。

A、系统中的人员B、系统外部实体

C、数据流向D、单据、报表和账目

18.()是帮助系统分析员对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进行了解的一种图表。

A、数据流程图B、功能结构图

C、业务流程图D、程序流程图

19.数据流程图的组成不包括()。

A、数据存储B、外部实体

C、处理逻辑D、数据结构

20.数据流程图描述的内容是()。

A、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结构

B、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C、数据结构、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D、数据来源、数据结构、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21.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管理信息系统的()。

A、物理模型的主要工具B、优化模型的主要工具

C、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D、决策模型的主要工具

22.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应采用()。

A、自底向上、逐层分解的方法B、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

C、模块化的方法D、结构化的方法

23.在系统设计阶段,下图中的四种符号用于绘制()。

A、数据流程图B、业务流程图

C、表格分配图D、系统流程图

24.绘制数据流程图指的是()。

A、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B、绘制原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C、绘制新系统和原系统的数据流程图D、与计算机处理有关的数据流程图

25.描述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包括()。

A、数据流,内部实体,处理功能,数据存储

B、数据流,内部实体,外部实体,信息流

C、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D、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26.与数据流程图相比较,业务流程图独有的内容是()。

A、数据流向B、系统外部实体

C、数据处理D、系统中的人员

27.与业务流程图相比,数据流程图具有两个特性,他们是:

()。

A、抽象性和概括性B、单一性和灵活性

C、具体性和可靠性D、复杂性和系统性

28.下面关于数据流程图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B、是MIS逻辑模型的主要形式

C、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D、所描述的内容是面向管理人员的

29.系统分析员通常从哪些方面来检查数据流程图的正确性?

()

A、分解均匀、适当命名、简化加工联系

B、数据守衡、文件正确引用、父图子图平衡

C、系统外部、后画系统内部、再画加工内部

D、分解均匀、先画系统内部、后画系统外部

30.数据流用带有名字的()表示,名字称为数据流名,表示流经的数据。

A、具有箭头的线段

B、矩形里加一条直线的图形

C、右边不封口的长方形并在里面加一个竖的图形

D、圆形

31.下面关于数据流程图作用的四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反映系统中的决策与控制过程

B、从总体上描述系统的逻辑功能、系统内各部分的信息联系及系统外各有关事物的联系

C、反映系统中信息运动的规律

D、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描述形式

32.遵守数据守恒是检查数据流程图正确的措施之一,而违背数据守恒的情况只能出现在()中。

A、数据存储B、数据流

C、数据加工D、组合数据

33.对数据流程图的所有数据建立一个共同的词汇表来表述这些数据的名称和组成,这就是()。

A、数据字典B、U/C矩阵

C、功能结构图D、数据库

34.绘制数据流程图应依据的设计思想是()。

A、自顶向下,逐步求精B、自底向上,逐步求精

C、模块化D、集成化

35.在系统分析阶段,数据流程图是对()。

A、作流程图的抽象B、业务流程图的抽象

C、系统流程图的抽象D、程序流程图的抽象

36.数据字典是()中所包含的各个元素的详细说明。

A、所有开发系统B、数据流程图

C、软件结构D、PAD图

37.数据字典应该在()建立的。

A、系统分析阶段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D、系统维护阶段

38.数据字典定义和说明的是()。

A、数据流程图上的数据流B、数据流程图上的数据存储

C、数据流程图上的处理功能D、数据流程图上的各个元素

39.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

A、数据流    B、处理逻辑

C、数据管理机构   D、数据存储

40.判断树和判断表的功能是用来描述比较复杂的()。

A、输入内容B、数据存贮

C、处理逻辑D、输出格式

41.判断表由以下哪方面内容组成()。

A、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B、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和判断方法

C、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和判断规则D、方案序号、判断规则和计算方法

42.判断树是()。

A、编写程序流程图的一种辅助手段

B、描述基本加工的逻辑功能的一种有效工具

C、用来代替程序流程图的一种工具

D、A和C

43.判断树和判断表的作用是作为()。

A、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B、描述业务流程的工具

C、划分功能模块的工具D、划分系统边界的工具

44.结构化描述语言采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描述处理逻辑,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

()。

A、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B、组织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C、组织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D、功能结构、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

45.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下列()工作是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内容。

A、编写程序B、逻辑设计

C、可行性分析与研究D、数据字典设计

46.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不包括()。

A、系统总体规划及可行性研究B、计算机网络系统配置方案

C、现行系统详细调查D、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

47.系统说明书的重点内容是()。

A、系统开发项目概述B、现行系统的运行状况

C、新系统的目标和逻辑模型D、系统实施的详细计划

48.下列步骤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

A、代码设计B、可行性研究

C、系统详细调查D、绘制数据流程图

49.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系统说明书B、详细调查报告

C、程序流程图D、数据字典

50.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阶段是对原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分析,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并写出系统分析报告。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D、系统维护

51.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A、系统规划的依据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D、系统评价的依据

二、填空题

1.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新系统的()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则是完成新系统的()设计阶段。

2.系统分析中的详细调查常的方法有()、()、()面谈、()、阅读和观察和参加企业业务实践等方式。

3.可行性研究是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进行()可行性、()可行性、()可行性和开发方案的选择性等方面的分析。

4.()用图的形式反映企业内部组织各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是一张反映组织内部上下级关系的树状结构图。

5.在系统业务调查中,()是描述企业业务流程最常用、最重要的使用工具。

6.绘制()图有助于找出业务流程中不合理的地方。

7.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它有两个特性,即()和()。

8.绘制数据流程图采用(),逐层分解的方法。

9.数据流程图进一步分解应从图中的()开始,将它分解为多个处理。

10.数据流程图的四种基本元素是:

数据流、处理逻辑、()和()。

11.数据流程图如果没有数据字典的配合,就无法完整地描述系统的()模型。

12.数据流的组成可以是一个已定义的数据结构,也可以由若干()和()组成。

13.子系统包括在系统之内,在绘制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时,对于在整个系统之内,但不属于本子系统的人或单位都应按()处理。

14.在数据字典中,数据项又称为(),是数据的()。

15.生成数据字典的方法有手工方式生成和()两种方法。

16.数据字典包括()、()、()、()、()和数据存储六个方面的内容。

17.数据字典是配合数据流程图,运用()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描述。

18.建立数据字典是为了对()图上的各个()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29.数据结构描述了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组成。

20.描述处理逻辑的常用工具有()、()和结构化描述语言。

21.()是采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方法。

22.系统分析报告是系统()的依据。

23.新系统边界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计算机和()在功能上的分工问题,明确新系统的()。

 

三、简答题

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有哪几个主要步骤?

2.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为什么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

3.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应对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4.详细调查的任务是什么?

5.在可行性分析中,如何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价?

6.什么是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具有哪些特征?

简述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原则、绘制数据流程图的主要步骤

7.简述数据字典的内容。

既然已经有了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为什么还要编制数据字典,数据字典的作用是什么?

8.系统分析中采用哪些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9.简述用判断树描述处理逻辑的优缺点。

10.判断表主要表达哪几方面的逻辑关系?

11.系统分析报告中应写入哪些内容?

五、计算题

1.某翻译公司的英文笔译收费标准如下:

若欲翻译的文档的字数在2000字(含2000字)以内,类型为一般读物的,每千字为180元,类型为专业读物的,每千字为220元;

若欲翻译的文档的字数大于2000字小于等于8000字,类型为一般读物的,每千字为160元,类型为专业读物的,每千字为200元;

若欲翻译的文档的字数在8000字以上,不管是那种类型的读物,每千字均为150元。

请依据题意画出判断树和判断表。

2.某超市在其开业周年举行的庆祝活动中,给消费者如下的购物优费待遇:

如果消费者使用现金消费,一次性消费在500元(含500元)以上的,给予5%的优费;一次性消费满300元不满500元的,给予3%的优费;一次性消费满100元不满300元的,给予2%的优费;一次性消费不满100元的,给予1%的优费。

如果消费者使用的是超市赠与的现金代购卷,一律不给优费。

请画出判断树、判断表,并用结构英语表示法表示题意。

3.某货运站的收费标准如下:

(1)收费地点在本省,则快件每公斤6元,慢件每公斤4元;

(2)收费地点在外省,则在25公斤以内(含25公斤)快件每公斤8元,慢件每公斤6元;如果超过25公斤时,快件每公斤10元,慢件每公斤8元

试根据上述要求,绘制确定收费标准的决策表,并配以简要文字说明。

4.邮局邮寄包裹收费标准如下:

若收件地点距离(L)在1000公里以内,邮件类型(T)为普通件的每公斤收费2元,挂号件每公斤3元。

若收件地点距离(L)在1000公里(含1000公里)以外,普通件每公斤收费2.5元,挂号件每公斤3.5元;若重量(W)大于30公斤,超重部分每公斤加收0.5元。

请根据上述要求,绘制确定收费(T)的决策表,并配以简要文字说明。

5某商业中心按以下决策规则确定商品的订货决策:

(1)当某商品的库存量低于储备量时,就应订货;

(2)当库存量高于或等于订货点时,不应订货;(3)当库存量低于订货点,且该种商品上月销售金额大于或等于5000元时应订货,小于5000元时,不订货。

试按此画出库存订货判断表,并配以简要文字说明。

6.某厂对一部分职工重新分配工作,分配原则是:

(1)年龄不满20岁的职工,文化程度是小学者脱产学习,文化程度是中学者当电工;

(2)年龄满20岁但不足50岁的职工,文化程度是小学或中学者,男性当钳工,女性当车工;

(3)年龄满50岁及50岁以上的职工,文化程度是小学或中学者当材料员,文化程度是大专者当技术员。

请根据题意做出判断表和判断树。

7.绘制取款过程的数据流程图:

储户将填好的取款单及存折交储蓄所,经查对储户帐,将不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退回储户,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被送交取款处理,处理时要修改储户帐和现金帐,并将存折、利息和现金交储户,同时将取款单存档。

8.某工厂成品库管理的业务过程如下:

成品库保管员按车间送来的入库单登记库存台帐。

发货时,发货员根据销售科送来的发货通知单将成品出库,并发货,同时填写三份出库单,其中一份交给成品库保管员,由他按此出库单登记库存台帐,出库单的另外两联分别送销售科和会计科。

试按以上业务过程画出业务流程图。

9.根据下述业务工作过程,画出业务流程图:

某物资公司其业务处理过程如下:

车间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料,库长根据用料计划审批领料单,未批准的退回车间。

库工收到已批准的领料单后,首先查阅库存账,若有货,则通知车间前来领取所需物料,并登记用料流水账;否则将缺货通知采购人员。

采购人员根据缺货通知,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则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就临时申请补充订货。

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订货单位发出提货通知。

采购人员收到提货通知单后,就可办理入库手续。

接着是库工验收入库。

并通知车间领料。

此外,仓库库工还要依据库存账和用料流水账定期生成库存的报表,呈送有关部门。

 

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A4.A5.B6.C7.B8.B9.C10.D11.A12.A13.D14.C15.B16.C17.D18.C19.D20.B21.C22.B23.A24.C25.D26.D27.A28.D29.B30.A

31.A32.C33.A34.A35.B36.B37.A38.D39.C40.C41.A42.B43.A44.A45.A46.B47.C48.A49.A50.A51.C

二、填空题

1.逻辑物理

2.重点询问方式问卷调查方式深入实际调查方式

3.经济技术环境

4.组织结构图

5.业务流程图

6.业务流程

7.概括性抽象性

8.自顶向下

9.处理

10.外部实体数据存储

11.逻辑

12.数据项数据结构

13.外部实体

14.数据元素最小单位

15.计算机辅助生成

16.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外部实体处理逻辑

17.文字

18.数据流程元素

19.数据结构

20.判断树判断表

21.判断树

22.设计

23.人人机接口

三、简答题

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有哪几个主要步骤?

答: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尽可能弄清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具体的工作包括:

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的工作分两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个阶段的工作是进行系统初步调查和进行可行性研究。

初步调查的重点是了解用户与现行系统的总体情况,现行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现行系统的现有资源,外界的约束条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认识等。

在对系统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对新系统的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分析的结果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报告是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二个阶段的工作是在完成可行性报告并通过审定后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和逻辑设计工作。

这阶段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1)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4)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5)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2.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为什么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

答:

信息系统分析的目的是解决系统要“做什么”的问题,组织机构的调查分析是系统分析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工作内容是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各机构间的内在联系,绘出企业的组织结构图。

只有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机构的职能进行分析,才能知道组织中各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基于计算机管理的要求,提出调整机构设置的意见。

3.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应对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答:

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可行性分析。

是指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实现系统的可能性,信息系统的开发费用和信息系统建成后预见的效益是必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权衡的原则是系统的效益/费用比越大越好。

(2)技术可行性分析。

是指从技术角度研究实现系统的可能性,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

风险分析、资源分析和技术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是系统开发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工作。

(3)环境可行性分析。

是指所从环境角度研究实现系统的可能性,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在该组织实现,在当前操作环境下能否很好地开发和运行,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4.详细调查的任务是什么?

答: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了使新系统满足用户的需要,对现有系统作详细的调查是必需的。

系统的详细调查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行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弄清楚现行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现其薄弱环节。

系统分析阶段的详细调查,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深入、细致、详尽的调查,必须从上而下,从粗到细,由表及里地对现行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信息流程进行详细调查。

详细调查的调查过程是大量原始素材的汇集过程,分析员通过对这些大量的材料进行整理、研究和分析,与用户进行反复讨论和研究,力求在短期内对现行系统有详细全面的认识。

5.在可行性分析中,如何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价?

答: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费用是指建立信息系统所需开支的经费总额,其中包括购置计算机软硬件的费用、研发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

应特别指出,在经费预算时,不能只有硬件,而忽略软件及运行维护费用的预算。

收益是指使用新系统以后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6.什么是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具有哪些特征?

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原则。

简述绘制数据流程图的主要步骤

答:

数据流程图(DataFlowDiagram,DFD)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主要工具,它用一组符号来描述整个系统中信息的全貌,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处理和存储的情况。

数据流程图有两个特征:

抽象性和概括性。

抽象性指的是数据流程图把具体的组织机构、工作场所、物质流都去掉,只剩下信息和数据存储、流动、使用以及加工情况。

概括性则是指数据流程图把系统对各种业务的处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形成一个总体。

绘制数据流程图一般遵循“由外向里”的原则,即先确定系统的边界或范围,再考虑系统的内部,先画加工的输入和输出,再画加工的内部。

即:

(1)识别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2)从输入端至输出端画数据流和加工,并同时加上数据存储。

(3)加工的分解“由外向里”进行分解。

(4)数据流的命名,名字要确切,能反映整体。

(5)各种符号布置要合理,分布均匀,尽量避免交叉线。

(6)先考虑稳定态,后考虑瞬间态。

绘制数据流程图的主要步骤如下:

(1)识别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画出顶层图。

即确定系统的边界。

在系统分析初期,系统的功能需求等还不是很明确,为了防止遗漏,不妨先将范围定得大一些。

系统边界确定后,那么越过边界的数据流就是系统的输入或输出,将输入与输出用加工符号连接起来,并加上输入数据来源和输出数据去向就形成了顶层图。

(2)画系统内部的数据流、加工与文件,画出一级细化图。

从系统输入端到输出端(也可反之),逐步用数据流和加工连接起来,当数据流的组成或数值发生变化时,就在该处画一个“加工”符号。

画数据流程图时还应同时画上数据存储,以反映各种数据的存储处,并表明数据流是流入还是流出文件。

最后,再回过头来检查系统的边界,补上遗漏但有用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删去那些没被系统使用的数据流。

(3)加工的进一步分解,画出二级细化图。

同样运用“由外向里”方式对每个加工进行分析,如果在该加工内部还有数据流,则可将该加工分成若干个子加工,并用一些数据流把子加工联接起来,即可画出二级细化图。

二级细化图可在一级细化图的基础上画出,也可单独画出该加工的二级细化图,二级细化图也称为该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