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3926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x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10、《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

1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12、《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13、《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4、《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15、《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

16、《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7、《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8、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第五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徐州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泉山区、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贾汪区、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总面积11142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2005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

规划近期2006-2010年,规划远期2011-2020年。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区域概况

第七条区域概况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16°

22'

~118°

40'

,北纬33°

43'

~34°

58'

之间。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

地貌类型多样,平原广袤,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2005年底,全市户籍人口925.31万人,城市化水平44.1%。

地区生产总值1212.1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697元,三次产业结构14.0׃50.7׃35.3。

财政收入145.2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43元。

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加快振兴和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得徐州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提升,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工业化进程加快,给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带来的压力日趋增大。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第八条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到2005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1114233公顷。

其中农用地8299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5%;

建设用地2093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8%;

其他土地749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

1、农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

耕地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597734.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2.0%。

邳州市、铜山县、睢宁县等县(市)耕地分布较集中,分别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8.8%、17.7%、16.7%。

园地2005年全市园地面积74355.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9.0%。

集中分布在丰县、邳州市,占全市园地总面积的81.9%。

林地2005年全市林地总面积41964.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0%。

主要分布在铜山县、睢宁县和邳州市,以有林地为主,占全市林地面积的62.5%。

牧草地2005年全市牧草地总面积65.2公顷,主要分布在泉山区。

其他农用地2005年全市其他农用地总面积115860.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4.0%。

其中,睢宁县和邳州市总面积最大,占全市总面积的43.7%,其他县(市)、区规模相差不大。

2、建设用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

城乡建设用地2005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165500.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79.1%。

其中,城镇工矿用地44761.1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27.0%,农村居民点用地120739.3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73.0%。

城镇工矿用地主要集中在市区和铜山县,睢宁县、丰县规模相对较小。

邳州市、铜山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较大。

交通水利设施用地2005年全市交通水利设施用地40499.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9.4%。

其中交通运输用地14932.7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5566.7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2005年全市其他建设用地3323.0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5%。

3、其他土地数量结构与空间布局

2005年全市水域54374.8公顷,自然保留地20555.3公顷。

水域中,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滩涂所占比重分别为51.2%、21.9%、26.9%,湖泊主要分布在新沂市、邳州市、市区、铜山县,滩涂各县(市)均有分布。

自然保留地主要由荒草地构成,其中铜山县自然保留地10023.7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8.8%。

第九条土地利用特点

1、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建设用地总量扩张迅速。

2005年全市第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0%,城市化水平为44.1%,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1996-2005年城镇工矿用地净增13811.0公顷,增幅为44.6%,土地利用表现为建设用地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行,总量增长占主导。

2、土地垦殖率高,农业与非农部门间用地竞争剧烈。

徐州市平原广袤,丘陵、岗地、高滩呈点状、带状分布,地处暖温带南缘,雨热同步,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规模经营。

2005年全市土地垦殖率53.7%,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

随着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增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难度与成本上升,农业与工业、城镇之间的用地竞争不断加剧。

3、工矿用地总量大,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

徐州是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重工业化程度高,煤炭、通用设备等产业比重高。

工矿用地总量大,但相当部分为采煤塌陷地。

与苏南地区相比,工业用地集约程度还较低。

4、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多、布局散,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潜力较大。

全市2274个行政村,9881个自然村,农村居民点用地120739.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7.7%,人均占地198平方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大。

5、资源开发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局部地区生态问题突出。

煤炭、化工等资源型产业用地总量大,水资源相对不足,局部地区生态问题较突出。

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第一十条上轮规划实施成效

200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比《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简称“上轮规划”)确定的2010年规划目标低3.0%。

1997-2005年,全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比上轮规划确定的1997-2010年指标超出59.0%,同时提前实现1997-2010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指标。

上轮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得到落实,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明显优化;

土地利用结构加快调整,工业化、城市化合理用地需求得到保障,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第一十一条上轮规划实施存在问题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中出现以下问题: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实际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耕地、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难度加大;

土地利用布局方案对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确定性和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预见不足;

局部地区土地破坏与环境污染较严重;

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屡禁不止,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提高,社会监督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规划调整与修改程序有待进一步严格和规范,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需加强。

第四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十二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2005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72美元,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规划期内徐州市力争成为苏北和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

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

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

2、城市化加速发展。

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集聚,城市化将成为推动徐州市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

预计到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将达963万人,常住人口87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0%;

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达到1045万人,常住人口10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8%。

3、工业化转型发展。

随着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战略实施,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徐州市将从传统的农业大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成为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到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为9:

52:

39;

到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为4:

51:

45。

第一十三条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1、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步伐加快,作为制造业资本转移的重要承接区,城镇工矿用地总量需求趋大,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突出,现有资源型产业转型新增用地需求明显,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耕地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

2、城乡和区域统筹难度大,土地利用效率提升障碍多。

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心城区、县城镇、重点镇的集聚功能不强;

不同区域经济尤其是城镇发展尚处于同构扩展阶段。

统筹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需要解决的政策与经济难题多,包括城乡人口流动与管理体制、区域经济差别化管理及相应的经济激励措施等,土地粗放利用现象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制约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3、局部土地生态压力过大,土地利用模式亟需改进。

局部地区过度开垦、矿山开采和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与生态市建设目标和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差距大,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压力不断加大。

第一十四条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

1、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针对采煤塌陷地和关闭破产矿山土地利用等问题,江苏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对加快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与生态修复,盘活利用工矿存量土地,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

2、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随着苏中、苏北融入长三角地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加快建设,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显著改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条件。

3、土地资源配置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企业和居民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意识增强,土地集约利用目标责任-经济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区域和城乡土地利用统筹程度上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土地价格和市场竞争机制更加成熟,为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机制支撑。

4、城乡统筹进程不断加快。

随着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和要素的集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试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全面铺开,为推进土地整治,释放存量用地潜力,拓展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土地空间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指标

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

第一十五条土地利用战略任务

正确处理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切实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充分挖掘存量用地潜力,改善生态,为实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沿东陇海产业带开发战略,提升徐州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争做江北“两个率先”领头羊,培育江苏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用地支撑。

第一十六条土地利用战略重点

1、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

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耕地保护利益机制,加大耕地产能建设力度,提高优质耕地比重,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

2、优化土地利用格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严格控制低端落后产业用地,优化区域和城乡土地利用结构。

理性扩展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建设用地空间,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重点镇转移,引导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与带动作用,推动土地利用方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集约高效转变。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保障基础生态用地需求,注重区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协调和耦合,使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

3、加快土地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基础支撑能力

加大采煤塌陷地治理力度,统筹产业转型、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和土地综合利用,根据塌陷地自然条件,采取恢复耕种、种养结合、立体开发等措施,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

加快矿山环境治理,重点推进中心城区核心区、城市窗口区、风景名胜区的废弃露采矿山生态修复(重建),盘活利用关闭破产矿山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基础支撑能力。

第一十七条土地利用基本策略

1、理性扩展。

在保护耕地和生态的前提下,拓展中心城区、县城镇用地新空间,增强城市的集聚和带动能力。

采用集约集聚发展方式,实现城镇工矿用地组团发展、理性扩展,避免蔓延式、粗放型扩张。

2、规模高效。

在对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基础上,集中连片划定农用地整理区域,推进标准粮田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鼓励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用地合作经营和股份化经营,实现农用地规模利用。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利用农用地,提高农用地保护的经济价值。

3、节约集约。

基于资源开发型产业和土地密集型产业特点,通过产业用地标准和产业升级转型、产业重组,切实减少单位工业产值占地面积。

强化价格和市场机制的基础配置作用,提高产业用地层次。

集中集聚发展工业园区产业,节约集约用地。

加强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控制。

4、综合整治。

有计划地推进采煤塌陷地复垦整理,盘活利用关闭破产矿山土地,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拓展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用地空间。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第一十八条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以耕地保护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扭转耕地过快减少的趋势。

到2010年、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594923.9公顷、594840.5公顷以上,规划期内确保56066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明显提高。

第一十九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

以优化整合城乡建设用地为重点,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长规模与时序,逐步形成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用地格局。

2006-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19547.1公顷以内,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13231.0公顷以内。

其中,近期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6855.2公顷以内,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4572.9公顷以内。

到2010年、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68493.1公顷、174011.2公顷以内。

第二十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

严格执行各类各业用地标准,大力开发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逐步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到2010年、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分别控制在123平方米、120平方米以下。

第二十一条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任务,提升耕地和基本农田整体质量。

2006-2020年全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14775.4公顷,其中近期补充耕地不少于4572.9公顷。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第二十二条土地利用总体结构调整

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与总量规模,保持农用地数量相对稳定,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其他土地,拓展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空间。

到2020年,农用地比例降低0.8%,占土地总面积73.7%;

建设用地比例提高1.2%,占土地总面积20.0%;

其他土地比例降低0.4%,占土地总面积6.3%。

其中,2010年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控制在74.2%、19.2%、6.6%。

第二十三条农用地结构调整

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规模,适度调减耕地面积,坚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加大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力度,稳定农用地中耕地的比例,提高优质耕地比重。

稳定园地面积,扩大优势水果种植比例,促进园地规模经营。

鼓励低效利用的其他农用地转变为林地,提高林地比例,更加充分地发挥农用地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规划期内,耕地占农用地的比例提高0.5%,林地比例提高2.7%,园地比例基本稳定,其他农用地比例下降3.3%。

到2020年,农用地中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比例调整为72.5%、9.0%、7.8%、10.7%。

其中,2010年农用地中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比例分别控制在72.0%、8.9%、6.0%、13.1%。

第二十四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大力挖掘采煤塌陷地和关闭破产矿山土地潜力,提高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城镇工矿用地理性扩展。

加快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进程,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与比例,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保障交通水利能源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适度提高建设用地中交通水利用地比重,提升区域发展能力。

规划期内,城镇工矿用地净增加11421.2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提高3.8%;

农村居民点用地净减少2910.4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降低4.9%;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净增加5445.2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提高1.1%。

到2020年,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比例分别调整为25.2%、52.8%、20.5%、1.5%。

其中,2010年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比例控制在23.3%、55.2%、19.9%、1.6%。

第二十五条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在维护自然山水格局、改善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水土条件较好的其他土地,在保护现有耕地的前提下,提高山体(废弃矿山)、河湖沿线林地面积,合理拓展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用地空间。

除交通、水利建设占用河流、湖泊水面外,严格限制城镇建设占用水域。

到2020年,水域净减少1776.1公顷,占其他土地比例提高至81.9%;

自然保留地净减少8924.1公顷,占其他土地比例降低至18.1%。

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第二十六条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

以微山湖、骆马湖为生态源区,以山林、河流、基本农田为主骨架,城镇绿地系统、交通绿廊、河道绿化带为次骨架,形成覆盖全市的生态用地空间格局,重点建设覆盖中心城区的“两横、两纵、四楔”生态防护网架。

“两横”指“义安山——霸王山——九里山——京杭运河”、“云龙山风景名胜区内山体——拖龙山隔离绿地——吕梁山风景旅游区内山体——故黄河——骆马湖”两条东西向的生态廊道。

“两纵”指两条重要的南北向生态轴线,一条从微山湖经过九里塌陷区湿地、故黄河上游生态湿地,通向云龙山风景名胜区内的群山,一条依托京沪高速铁路与京沪高速公路的防护林地,从微山湖开始,经过湖西群山林地、大黄山生态湿地、故黄河下游组团隔离绿地,通向东南方的水体保护风景林地。

“四楔”指在中心城区四周,以云龙山风景名胜区、杨山组团隔离绿地、拖龙山隔离绿地、九里山隔离绿地构成联系城市绿地系统与外围生态绿地的重要廊道,发挥隔离城市各个组团片区,防止城市连片发展,提升城镇发展生态保护能力。

第二十七条优先安排基本农田

按照有利于耕地保护和高效利用的原则,坚持“大稳定、小调整”,进行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在空间上协调耕地、基本农田保护与城镇、生态建设,耕地与基本农田向农业优势地区集中。

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对全市的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

基本农田布局调出区域主要分布在云龙区潘塘办事处、大黄山镇、大庙镇,以及各县(市)、贾汪区城区和重点中心镇的建设发展区。

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原有质量等级。

现状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

现状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适量调出,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比重有所降低。

低等别、质量较差以及生态脆弱区的基本农田调出。

现有集中连片,有良好农业设施保障的基本农田优先保护,现状基本农田中的优质农用地继续作为基本农田实施管护。

第二十八条协调基础设施用地

铁路用地:

重点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线,并在徐州设站,建设郑徐铁路客运专线。

对陇海铁路和京沪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提高线路的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

公路用地:

以国家公路运输主通道为基础,大力发展高等级公路网,构建以市区为中心的城乡交通网络,强化市域内城镇经济强辐射功能。

重点形成“十”字加放射线的高速公路网络,“十”字为连霍与京福高速公路和徐宁公路(徐宿段),“放射线”为徐丰公路。

结合京沪高速公路和市域的5条国道(G104、G205、G206、G310、G311)和省道,构成以高等级公路和国省道为骨架,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为基础的、高效、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

水运用地:

形成“一个中心、两大通道、三片循环、四个出口”的水运格局。

“一个中心”以京杭运河为依托,形成内河水运中心;

“两大通道”指京杭运河和徐沛运河经徐州通徐洪河;

“三片循环”以丰沛运河为主干形成徐州西北部航道循环,以徐洪河为主干形成铜山南部和睢宁县航道循环,以京杭运河南段为主干与邳州和新沂航道循环;

“四个出口”指京杭运河湖西航道向北通山东,京杭运河向南通长江,徐洪河向南通洪泽湖、淮河,徐连运河向东通黄海。

机场用地:

扩建徐州观音机场,搬迁徐州军用机场,提升航空运输能力。

第二十九条优化城镇工矿用地

1、城镇用地布局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徐连城镇聚合轴(徐州段),沿徐丰、徐沛、徐睢城镇联系通道,集中有序布局各级城镇用地,形成“K”字形城镇用地空间格局,增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中心城区:

建设用地以向东和东南方向发展为主,控制向西北发展,严格限制向西南发展,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